论我国死刑的限制适用 ——基于我国死刑发展阶段的思考

论我国死刑的限制适用 ——基于我国死刑发展阶段的思考

论文摘要

死刑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严厉的刑罚种类。自古以来,中外历史上各个时期的法律都有关于死刑的规定。综观死刑的历史发展可以看出,死刑制度从产生、发展到衰落、经历了一个由滥用到慎用、由严酷到轻缓的过程。240多年前,意大利著名法学家贝卡利亚编著的《论犯罪与刑罚》一书的出版,引发了一场死刑存废之争。时至今日,对于死刑存废问题,一直是法学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是当前世界上保留死刑制度的少数国家之一,在国内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中对死刑制度的认识和理解,还存在诸多争议。不过,经过长期的研究探讨与磨合,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基本的共识,那就是在废除死刑已成为世界性潮流的大背景下,无论从空间还是时间上看,中国应当也必将融入到废除死刑的世界性历史潮流中去。但同时也必须将中国的死刑问题与中国的具体国情联系起来。死刑问题对中国来说不仅仅是法律问题,甚至主要不是法律问题,它与我国的历史、文化、政治等因素紧密结合。那种简单地主张立即彻底废除死刑的观点是不现实的,中国废止死刑应当是一个渐进过程。笔者主张目前的中国应坚持走存废论的某种中间道路,即“应然的废除、实然的存置”,在暂时保留死刑的同时,严格限制死刑的适用,并逐步走向死刑的最终废止。在死刑废除的渐进过程中,“线路图”显得尤为重要,它是我们上路的基路石。至于如何限制死刑,是立法限制、司法限制还是双管齐下?笔者认为现阶段我们对死刑制度的导向是以刑罚的效益性与公正性作为价值取向,将死刑的适用严格限制在效益性与公正性所允许的范围之内,即:立法保留、司法限制,才是理性而现实的选择。本文第一章以死刑——仍需长期关注的问题为基点,在综合评价死刑存废之争的基础上,分析了死刑存废之争对我国死刑立法现状的影响。在此背景下,第二章对我国死刑制度的现状进行了考察,认为我国正处于逐步废除死刑的死刑限制适用阶段,我国的死刑政策应该是以限制死刑适用,尊重犯罪人生命权利为本位,并从我国死刑的立法现状和死刑适用的国内、国际标准角度,进行了印证。在此基础上,第三章主要就我国死刑限制适用的原因从合理性、现实性和国内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在我国现阶段无法从立法上全面废除死刑的前提下,即在死刑的价值取向上无法做到绝对合乎理性的情况下,限制适用死刑则是一种相对合理的选择。进而在第四章、第五章分别就我国死刑的立法限制和司法限制提出了现实针对性的具体措施。针对我国学者尚未系统地提出我国死刑制度发展的时间表这一现状,在第六章,笔者大胆对我国死刑制度发展方向作了死刑限制适用阶段、死刑废除过渡阶段和死刑完全废除阶段的“三阶段”构想,并从政治、经济、人权和法律的一体化等方面进行了考证,进而探究提出了具体措施和对策。以期在立法时,顺应时代和潮流的发展,不断改革完善中国的死刑制度,严格限制死刑的适用范围,减少死刑数量,在司法实践中,有效控制死刑的适用。为我国对死刑制度的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以推动中国循序渐进废止死刑的进程。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死刑——仍需长期关注的问题
  • 第一节 死刑存废之争
  • 一、死刑废除论
  • 二、死刑存置论
  • 三、死刑存废论评析
  • 第二节 死刑存废之争对我国死刑立法现状的影响
  • 第二章 我国死刑制度之现状考察
  • 第一节 关于我国死刑政策的思考
  • 一、传统死刑政策的前提及潜在逻辑分析
  • 二、传统死刑政策的目的及本位指向分析
  • 三、今后死刑政策的理性定位:超越死刑的死刑政策
  • 第二节 对我国死刑立法现状之分析
  • 第三节 我国死刑的适用标准
  • 一、关于死刑适用的国际标准
  • 二、关于死刑适用的国内标准
  • 第三章 我国死刑限制适用的必然性分析
  • 第一节 死刑限制适用的相对合理性
  • 一、死刑限制的适用符合刑罚的效益性的要求
  • 二、死刑限制的适用符合刑罚的公正性要求
  • 三、死刑限制的适用符合人道性要求
  • 第二节 死刑限制适用的现实性
  • 第三节 限制适用死刑的国内现实因素
  • 第四章 我国死刑适用的立法限制
  • 第一节 死刑适用立法限制的必要性
  • 第二节 刑法总则对死刑适用的立法限制
  • 一、完善死刑适用条件限制条款
  • 二、完善死刑适用对象限制条款
  • 三、完善死刑刑罚结构的适用条款
  • 第三节 刑法分则对死刑条款的立法构想
  • 一、在经济犯罪中加大削减死刑罪名的力度
  • 二、对危害国家安全类犯罪可作合并处理
  • 三、应考虑取消侵犯人身权利犯罪中除故意杀人以外的所有犯罪的死刑
  • 四、应考虑废除和平时期军事犯罪的死刑
  • 第五章 我国死刑适用的司法限制
  • 第一节 司法人员死刑观的转换——死刑司法限制之基础
  • 第二节 广泛使用死缓——解决死刑适用的有效途径
  • 一、从主客观相统一来看“罪行极其严重”
  • 二、从罪行和刑事责任两方面考察“不是必须立即执行”
  • 第三节 积极使用赦免——形成死刑废除的缓冲带
  • 第四节 死刑司法程序的限制适用
  • 一、从案件的审判管辖上进行限制
  • 二、从司法程序上进行严格限制
  • 三、完善死刑的执行方式
  • 第六章 我国死刑制度未来发展方向规划
  • 第一节 我国死刑制度未来发展三阶段探析
  • 一、政治方面——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继续加强
  • 二、经济角度——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 三、保障人权——人类文明的标志
  • 四、全球化——法律的一体化
  • 第二节 死刑的限制适用阶段
  • 一、中国立即废除死刑的条件还不具备
  • 二、目前中国适用死刑理性与现实的选择
  • 三、目前我国限制适用死刑的几点构想
  • 第三节 死刑废除过渡阶段
  • 一、国内的发展条件
  • 二、国际的发展要求
  • 三、立法格局设想
  • 第四节 死刑完全废除阶段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死刑观的认知基础[J]. 交大法学 2020(01)
    • [2].律师对毒品犯罪死刑态度的实证研究[J]. 清华法学 2020(05)
    • [3].汉文帝废除肉刑的原因及对当代废除死刑的意义[J]. 法制与社会 2016(34)
    • [4].论死刑的价值和发展趋势[J]. 法制与经济 2016(12)
    • [5].死刑观念的运行结构与功能[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7(01)
    • [6].中国死刑废止立法的基本经验与未来展望[J]. 南都学坛 2017(01)
    • [7].论死刑的存废[J]. 赤子(上中旬) 2016(22)
    • [8].浅议毒品犯罪死刑的限制适用[J]. 法制与社会 2017(04)
    • [9].马克思恩格斯的死刑思想及其启示[J]. 理论探索 2017(02)
    • [10].论前科与死刑的限制适用[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7(02)
    • [11].中国对毒品犯罪适用死刑废除的思考[J]. 法制博览 2017(05)
    • [12].论我国死刑的限制性条件及立法完善[J]. 法制与社会 2017(09)
    • [13].非暴力方式侵犯生命权犯罪的死刑控制[J]. 法学论坛 2017(03)
    • [14].论经济犯罪死刑的存废[J]. 河北企业 2017(05)
    • [15].死刑的宪法考量[J]. 韶关学院学报 2017(01)
    • [16].并合主义视角下死刑裁量问题研究[J].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17(02)
    • [17].我国死刑司法改革的回顾与前瞻[J]. 社会科学 2017(02)
    • [18].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中国死刑改革研究——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 [19].毒品犯罪死刑配置的检讨与限制[J].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17(02)
    • [20].浅谈我国死刑限制适用的刑法问题[J]. 法制博览 2017(24)
    • [21].死刑适用的程序性控制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7(21)
    • [22].死刑废除理念的转变[J]. 现代商贸工业 2017(24)
    • [23].死刑的废止之路[J]. 检察风云 2017(14)
    • [24].论死刑适用标准的统一化[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7(04)
    • [25].论生命权视角下的死刑废止问题[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S1)
    • [26].结果加重型绝对确定死刑的困境与出路——以劫持航空器罪为例[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5)
    • [27].酌定量刑情节在限制死刑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检察官 2017(19)
    • [28].中国废除死刑的路径选择[J]. 纳税 2017(30)
    • [29].论死刑的价值及局限性[J]. 法制博览 2017(29)
    • [30].死刑的废止之路[J]. 公民与法(综合版) 2017(10)

    标签:;  ;  ;  ;  

    论我国死刑的限制适用 ——基于我国死刑发展阶段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