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隐藏还是开放——心理治疗中的两难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吴慕窈[1](2020)在《咨询师视角下网络心理咨询伦理问题的质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网络心理咨询作为一种新形式,其中的伦理问题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本研究从咨询师的角度出发,探索咨询师在网络心理咨询实践中的态度和行为,他们面临的伦理问题和应对方式,了解他们对伦理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讨论他们在网络心理咨询伦理实践中的困难和疑惑,从而为网络心理咨询伦理规范的建立提供理论的参考。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深度访谈法,采取“目的性抽样”的方法,通过自愿招募的方式,选取了11名(包含预咨询对象)从事网络心理咨询工作的咨询师进行访谈。根据已有网络心理咨询伦理的相关研究和文献,结合研究的问题和预访谈的反馈情况,拟定了一份半结构式访谈提纲。访谈共进行了两轮,第一轮访谈时长约1-1.5小时,第二轮对部分受访者进行回访,追问了几个问题,时长约10-30分钟。对访谈内容转录后,运用类属分析和情景分析的方法对原始资料进行了分析和提炼。最终得出以下发现:(1)网络心理咨询中存在着和传统面对面咨询相似的伦理议题,包括专业关系、知情同意、隐私权和保密性、咨询师的专业胜任力、网络心理咨询的督导和培训、危机干预等问题。(2)网络心理咨询中也存在着一些特殊的伦理议题,主要与网络心理咨询的特性和网络这一媒介的特性有关,包括网络心理咨询平台相关的伦理议题、咨询师使用社交媒体的伦理议题、网络心理咨询中的技术故障、来访者的行为、咨询师的不安全感和其他突发状况等方面的问题。(3)国内缺乏针对网络心理咨询的培训和督导,因此在面对伦理问题时,咨询师需要结合自己的经验,以来访者的福祉为首要考虑因素,独自去摸索解决之道。(4)受访咨询师对网络心理咨询伦理问题的困惑有二,一是伦理意识如何落到实处,二是对伦理的度如何把握。(5)受访咨询师具有一定的伦理意识,能在一定程度上自觉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但是其伦理意识不能完全转化为伦理行为。(6)当前国内网络心理咨询行业缺乏监管机制,咨询师对国内网络心理咨询伦理规范评价不一。建议:网络心理咨询的伦理议题涉及多个方面,并不仅仅是咨询师的个人行为,而是受到整个行业发展瓶颈的限制。因此,需要建立心理咨询与治疗行业的伦理监管机制,完善对咨询师的奖惩机制,规范咨询师在咨询实践中的行为;不断完善、发展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网络心理咨询伦理规范,并在伦理规范中增加对咨询师实践的指导,让咨询师在咨询实践中“有据可依”、“有据必依”,实现行业规范的他律和从业者的自律相统一;将伦理培训与学历教育、再教育培训等相结合,增强咨询师的伦理意识,帮助咨询师做到将伦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加强对民众的心理健康知识科普教育,帮助大众更加理性地看待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正视对专业心理支持的需求。
史仁民[2](2014)在《高校辅导员专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育人是大学的本体功能与任务。教学、管理和服务三个主要育人环节分别通过课程、制度和活动的形式发挥着大学的功用。在实现育人目标的过程中,大学内部逐渐形成了不同形式的育人主体。教学育人在世界高校范围内都是通过专业教师用课程的形式通过知识的传授,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我们称之“教以事”。知识和技能以外,学生还需要获得和提高身心全面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是大学的管理和服务育人环节的任务,我们称之为“教以理”。相对于教学,这个系统在国(境)外高校的设置中称作学生事务,实行明确的专项分工,工作人员的专业化程度高,在高度专业的领域里专业地从事促进学生发展的工作。在我国高校,这项育人职能的任务主要由辅导员队伍来完成。我国高校设立辅导员制度最初是以思想改造为目的,其角色是政治性的,负责“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说这是我国大学的一个特色。客观上,辅导员在我国高校的历史发展中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和进步,辅导员队伍在育人的过程中出现了群体的不适应,甚至陷入了发展困境。追其根源,这是一种从传统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到实现高校全面发展需要的转变过程中,传统高校“单项工作”和现代大学“全面育人”要求的碰撞。解决这个问题已经不只是辅导员这个拥有12万之众群体自身对工作的一种诉求,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国家、高校、辅导员和高校服务对象的共同企盼。辅导员是离大学生最“近”的老师,要使其工作发展成为集教育、管理和服务的角色于一身,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是还原辅导员的教育性,从专业发展的思路来解决问题。本文系统梳理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发展历史,得出辅导员专业发展的内涵实质;从专业发展的视角总结归纳了辅导员的发展问题的关键结点。研究抛开了过去所有关于辅导员的职业的、专业的、理论的、现实的争论,以专业发展问题为核心直面辅导员“发展”问题本身,展开全景的论述。通过调查研究,明确辅导员发展现状,分析我国辅导员专业发展的主要问题。选择有代表性案例分析境内外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学生事务管理的先进经验,为我所用。在综合、全面地分析辅导员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校实际,提出辅导员专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本文的主要价值和意义在于:紧紧围绕和把握辅导员专业发展问题的本质,在广泛调研、综合分析和吸取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可操作的辅导员专业发展路径;以学生事务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为基础对辅导员专业发展进行的研究,既是新的教育观念在教师教育领域的体现,也力图让人们开始以系统思维的角度看待辅导员作为专业教师的教育。本文既是基础研究,也在解答实践问题。研究思路上把全文作如下安排:第一章:绪论。首先从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研究的源起,对以往的研究和实践进行综述,包括理论层面到哪?实践层面如何?在问题分析、理论疏解的基础上找出研究始基,提出研究构想与思路。针对研究的需要,确定主要研究方法。第二章:高校辅导员专业发展的理论界说。科学界定本研究的核心概念,对辅导员专业发展意义进行诠释,提出辅导员专业发展的核心构成要素,根据需要,选择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等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境内外高校辅导员制度及学生事务发展的概况。总结已有研究,从专业化的视角以“政治化--双肩挑--专业化”为脉络梳理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的历史并总结归纳历史特征。按照探索性分析的进路方式,对高校辅导员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选择境内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通过对其学生事务管理的过程、理念、现实效果和发展趋势等的研究,总结共性特征,汲取可用经验。第四章:辅导员的工作分析。选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关于工作分析的方法,在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关本体理论的支撑下,分别对辅导员职业的角色、职责和素质等进行全面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辅导员专业发展的素质和能力结构框架,为下文对策和建议的提出提供支撑。第五章:解决辅导员专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策略和建议涵盖辅导员专业发展从培养、培训、管理、保障等全部环节,具体包括:建立辅导员专业标准的框架;构建职前、职后一体化的专业培养和培训体系;完善以资质性资源为基础的体制、机制保障体系;建立专业化的管理模式样本--专项分工模式。综合全文,研究分析还不够全面,很多观点也不十分成熟,待今后研究和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提高。毕竟辅导员的专业发展归根结底是在外因作用下达成的内因转变,所以期盼政策制度的稳定长效,期盼高校内部发展与外部助力有力结合,期盼实现“专业”这个辅导员发展的终极目标。
曾阅[3](2013)在《大学生情绪自我控制能力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文中认为大学生的情绪自我控制能力无论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还是对其以后的工作和社会适应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希望在编制情绪自我控制能力问卷方面进行尝试性的探讨。本文在疏理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情绪自我控制能力的理论概念和操作性定义,为编制大学生情绪自我控制能力问卷提供理论支持。首先,从大学生情绪自我控制能力的定义出发,结合访谈结果编制了包含40个题项的初始问卷,经过筛选,得到了包含14个题项的正式问卷。正式问卷包含四个部分,分别为感知体验自我情绪、评估自我情绪、调控自我情绪和表达自我情绪。此问卷采用五级评分法。其次,对正式问卷的数据进行信效度检验,数据结果显示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经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问卷数据结果与理论构想匹配良好,这表明,此问卷达到统计学指标,可以用于测量大学生情绪自我控制能力。最后,利用自编的《大学生情绪自我控制能力问卷》了解了大学生的情绪自我控制能力与人口学变量和应对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感知体验自我情绪的能力和评估自我情绪的能力的性别差异显着,女生强于男生。情绪自我控制能力的专业差异显着,在对自我情绪的感知体验上,文科生优于理科生;在评估自我情绪的能力上,文科生优于理科生;在调节控制自我情绪的能力上,工科生优于理科生。大学生情绪自我控制能力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为:大学生情绪自我控制能力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显着正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成显着负相关,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大学生情绪自我控制能力对应激状态下个体选择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的预测力分别为34.3%和10.5%。
童碧柳[4](2009)在《初中生宽恕状况及其心理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宽恕是近年来积极心理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本研究在对宽恕的概念、宽恕的哲学渊源、宽恕的发展阶段、宽恕的过程模式、影响宽恕因素和研究方法等内容总结的基础上,采用问卷法探讨了初中生宽恕心理状况。影响宽恕的原因有很多,宽恕水平有高低之分。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初中生宽恕心理状况并通过心理干预来提高初中生的宽恕水平。为此,本研究分为两个研究:研究一和研究二。研究一为了了解初中生宽恕状况,探讨宽恕和各种影响因素的关系,为后面的干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以广东省某中学初中生为被试,利用Hearland宽恕量表、移情问卷、消极沉思量表对他们进行测查;然后,对宽恕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通过回归分析了解影响因素与宽恕的影响程度。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初中生宽恕总体水平较高,但有一部分学生宽恕水平较低;(2)七年级重点班与普通班宽恕自己存在显着差异;八年级重点班与普通班宽恕他人存在显着差异;(3)宽恕存在性别差异,且男生宽恕水平高于女生;(4)宽恕不存在显着的是否独生子女、有无道歉、有无安慰、伤害事件时间、与冒犯者关系、伤害类别、父母文化水平差异;(5)宽恕与消极沉思呈显着负相关,与移情呈显着正相关;(6)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消极沉思、移情两变量能联合预测宽恕他人差异的16.1%;消极沉思、移情两变量能联合预测宽恕自己差异的32.1%;(7)影响宽恕的因素很多,主观因素与宽恕水平呈显着相关。研究二为了提高初中生宽恕水平,以自愿报名的方式招募100名成员,用宽恕量表进行施测,通过宽恕量表筛选,选取经宽恕量表测试后宽恕他人得分低于理论中数(54分),宽恕自己低于理论中数(52分)的对象共60人,通过面谈把他们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人。实验组成员进行了为期3个月,共7次团体心理咨询,使30名低宽恕水平的初中生在宽容、友好的团体气氛中,通过团体活动和人际交互作用,尝试积极的体验,重建理性的认知,矛盾归因的相关知识。同时辅之以个别咨询的方式。本次干预采用量表评估、过程评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手段对实验效果进行评估。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本次干预提高了实验组成员的宽恕水平,说明团体干预对提高初中生宽恕水平是有效的。
高娟[5](2009)在《广州地区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者对行业伦理现状解读的质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和意义我国心理咨询与治疗行业的伦理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数量较少、研究面较窄。但是随着我国心理咨询与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该行业相关伦理研究的重要性日渐突显。因此,深入了解我国当前心理咨询与治疗行业的伦理现状,制定有针对性的行业伦理规范来指导我国从业者的伦理行为,已经成为大多数研究者的共识。本课题从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者的角度入手,了解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者对行业伦理问题和行业伦理规范的看法与态度,试图用质性研究方法深描诠释的特点呈现广州地区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者对行业伦理现状的理解,为行业伦理规范的本土化及相关部门制定有针对性的行业伦理规范提供参考。对象与方法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中分层目的性抽样法,选择了广州市目前正在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不同机构、不同工作年资的从业者(10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面对面的深入访谈收集资料,运用现象学的研究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探讨他们对心理咨询与治疗行业伦理问题和伦理规范的理解。结果1、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者获取行业伦理知识的来源——多元而零散。本研究发现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者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获取行业伦理相关知识:学校教育、各种非学历培训班、专业书籍、影视传媒、同行之间的交流和学术调查研究。2、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者对行业伦理规范的解读——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者一致认为行业伦理规范十分重要,同时他们也希望行业伦理规范能够突出细节以便于指导,并且增加实践中的可操作性。3、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者对知情同意的解读——美好的理想VS难以操作的现实。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工作者都认为知情同意十分重要,需要严格执行。但在现实中知情同意并没有像伦理规范要求的那样实施。其中,来访者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不了解加大了知情同意的实施难度,而高校心理咨询的不收费导致高校中的从业者在知情同意这一观念上的淡化。4、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者对保密原则的解读——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者认为保密原则十分重要,是心理咨询与治疗开展的前提和底线。但是当第三方提出需要了解病人病情的时候,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者处于保护病人隐私权和遵守单位规定的两难境地。有的受访者表示只要对来访者的可辨识信息进行处理就可以将其资料用于学术交流及其他地方。5、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者对非性的双重关系的解读——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者对待非性的双重关系充满矛盾。对于熟人或来访者的心理期待与现实要求,低年资的从业者一般是采取坚决避免双重关系的态度:而对于资深工作者,他们的社会关系网络比较复杂,对于这种咨询之外的关系很难避免,并发展出自己的应对策略。6、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者对咨访之间浪漫关系的解读——严重错误VS高级错误。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者清楚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规避咨访之间的浪漫关系,尽管行业伦理规范对此有明确的规定,但从业者并不十分清楚规范背后的深意。有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者认为和来访者之间发生浪漫关系是严重错误,有的将此归因于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移情和反移情。7、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者对专业能力的解读——专业能力没有确定的评价标准,工作者表示需要督导和持续培训。受访对象对自己的专业能力的评价基本保持比较客观中肯的态度,认为自己有胜任工作的基本素质。他们同时表示目前业内缺乏清晰的专业能力评价标准,自己在专业能力方面需要持续的培训和督导。8、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者对情感能力的解读——情绪是咨访关系转变的契机。在访谈过程中,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者普遍承认工作中会产生负性情绪,但是认为这种情绪是促进自己体察内心的契机,也是促进咨访关系转变的契机。9、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者对督导问题的解读——急需建立的“安全网”。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者迫切希望国家制定相关规定建立规范的督导制度。同时,有的受访者对督导师的资格提出了质疑,认为由于历史的原因,国内适合做督导师的人非常少。为了解决督导的需要,他们发展出案例讨论、同行督导、个人体验替代督导等策略。结论1、目前国内心理咨询与治疗行业缺乏统一规范的行业制度,这种情况影响了行业伦理规范的建设,造成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者依靠自己零散的行业伦理知识进行自律监督。为了更好地遵守行业伦理,需要统一规范的行业伦理规范对他们进行指导和监督。同时需要将这种他律内化成为自身的一部分,成为升华后的自律。2、中国本土的“熟人社会”的文化环境与来源于西方的行业伦理规范之间产生了碰撞,需要有一种合适的策略去调和这种文化上的差异。西方国家正在探索的伦理决策模型也许能为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者提供一种启迪。3、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者需要像重视专业技术一样重视行业伦理问题,并且自我省视社会环境对自己伦理观念的影响。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者应不断向最高的伦理准则努力前进。这不仅可以帮助从业者加深对行业伦理规范的理解,而且也可以帮助他们成为一名伦理道德高尚的心理咨询师与治疗师。特色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广州地区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者对于行业伦理的解读进行了深描诠释,得到量化研究中欠缺的具体微观的行业伦理现象。局限性1、研究者作为研究工具,在访谈互动中不可避免会对受访者的情绪、观点、态度产生一定的影响,无法排除受访者在访谈过程中由于各方面因素的顾虑而无法充分表达想法的情况。2、深入访谈的分析方法与结果因人而异,分析和结论缺乏统一有效的检验标准和客观的评价标准,本研究的结论仍然需要后续研究及相关研究的进一步证实和修正。3、本研究在研究问题的界定上比较宽泛,得出的研究结论不够具体,在后续研究中,研究者可以更加清晰的界定行业伦理规范的具体研究问题。4、由于质性研究样本数量较少,不能够像量化研究那样推广到总体人群,因此需要后续大样本的横断面调查对本研究中发现的现象进行检验。
郑信军[6](2007)在《从“听”故事到“说”故事——道德叙事的心理解构和建构》文中研究表明在传统故事法的基础上,道德教育叙事取向主张使学生拥有更多更复杂的道德原型和隐喻,促进其叙事意识和道德感悟;主张道德叙事与儿童心理发展的契合,并围绕叙事素材的道德特征进行主题提炼和主题理解的教学;道德叙事教学应使儿童从道德故事的听(读)者转变为叙事者,着眼于儿童道德自我的解构与建构,开展合作与对话。
叶斌[7](2006)在《影响力模式:对中国人心理咨询和治疗模式的探索》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提升和高速的发展,个体感受到的社会压力也日益严重,中国人的心理问题乃至心理疾病也越来越多。与国际接轨后,观念的开放,使得心理咨询和治疗这个舶来的助人方式这些年在中国迅猛发展。大量的心理咨询师被培训从事该项工作,越来越多的人走进的心理咨询室接受咨询或治疗。不过,在这一过程中,疑问也被提了出来:这些来自西方的咨询理论和方法,是不是就适合中国人使用昵? 国内的一些学者做一些构建心理咨询和治疗本土理论的尝试,或者将外来的理论本土化。本研究者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工作十多年,希望能对自己以往的工作体会和经验加以总结和整理。而影响力模式就是这种总结和整理后的产物,本研究者认为,这是一个适合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本土心理咨询和治疗模式。而本研究就是对构建影响力模式这一中国人心理咨询和治疗模式的一次探索。 本论文回顾了中外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发展历程,评析了西方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主要流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影响力模式,包括该模式的人性观假设、主要理论、常用咨询技术等。 进一步的实证研究中,研究者研究了中国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的人性观,并发现影响力模式的人性观得到了较高的认同。研究者还研究了中国心理咨询师、治疗师和中国当事人对心理咨询的看法,包括对咨询师主要特质的看法、对咨询师重要人格特质的看法、对心理咨询效果评价标准的看法以及对心理问题解决方法的看法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将双方的看法进行比较研究。另外,还研究了对咨询效果有不同评价的当事人在看法上的变化。 最终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中国的咨询师更认同认知疗法和影响力模式的人性假设;(2)中国的咨询师和当事人对于心理咨询师主要特质的看法颇有差异;(3)中国的咨询师和当事人对于心理咨询师重要人格特质的看法相当接近;(4)中国的咨询师和当事人对于心理咨询效果的评价标准的看法较为接近;(5)中国的咨询师和当事人对于中国人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的看法一致。 本研究还提供了一些心理咨询案例来体现影响力模式的理念和技术。 就总体而言,影响力模式的创新意义在于根植个人主义文化背景的西方心理
汤英华[8](2006)在《利他情感德育的基础与实践探究》文中研究指明道德主知主义的思想传统源远流长,在当代学校道德教育中依然占据主导地位。然而,道德不仅仅是关乎理性和认知的问题,没有道德情感体验的参与,主体很难将外在的道德原则内化为品格,也就无法形成最终的道德行为。所以,道德情感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亟待被重视与探讨。 随着时代的不断推进,西方关于道德情感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有所发展和进步。很多学者都不约而同地从道德的主要与核心部分——利他因素入手,对道德情感教育做心理学、伦理学和实践模式等方面的探索和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值得我们深入分析和探讨。因此,本文以文献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对道德情感教育的各方面理论进行梳理和阐述。 在哲学方面,本文主要采用关怀伦理和学会关心理论的观点,分析关心理论的哲学伦理论述与教育学价值取向,旨在说明从情感入手的道德教育的必要性与应然性。在心理学方面,本文基于移情理论,着重介绍道德移情的发展和作用机制,旨在为利他情感德育提供一种可能性与合理性的证明。在教育实践方面,本文以体谅模式与关心活动等实践形式为阐述的重点,结合我国的情感德育实践,旨在展示从情感入手的道德教育的各种方式方法,证明它们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以上几个利他情感德育的理论在不同程度上有各自的体系,但都只是侧重情感德育的某一维度进行研究。本文尝试把关怀伦理、移情理论和体谅模式等联系起来,使它们相互支撑,整合成一种既有心理学和哲学基础,又有实践示范的德育模式。这一模式为超越理性主义的道德教育寻求新视域和新方法。 本文最后对利他情感德育的因素和性质等作进一步思考与分析,并整理出一些对利他情感德育实践的要求和启示。
孙悦亮,王贵林[9](2006)在《自我表露在心理咨询中的价值及启示》文中研究指明传统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理论鼓励来访者自我表露,有关的咨询和治疗技术定位于促进来访者的自我表露;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自我表露被视为心理咨询的重要技巧和有效心理咨询员所必备的能力或品质,并影响来访者自我表露,最终决定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效果。该文在综述国内外关于自我表露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心理咨询工作实践,对心理咨询中自我表露的适宜性、来访者自我表露训练、咨询员自我表露能力或品质的培养进行探讨。
梁海虹[10](2005)在《识别大学生心理咨询言语隐藏性的快捷方法——从表情“测谎”》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表情反映情绪变化的论述 ,说明了表情可以“测谎”。表情“测谎”又分为面部表情“测谎” ,体态表情“测谎”和言语表情“测谎” ,它已成为识别大学生心理咨询言语隐藏性的快捷方法。
二、隐藏还是开放——心理治疗中的两难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隐藏还是开放——心理治疗中的两难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咨询师视角下网络心理咨询伦理问题的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心理咨询与治疗伦理的研究综述 |
2.2. 网络心理咨询伦理的研究综述 |
2.3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质性研究方法 |
3.2 研究问题 |
3.3 研究设计 |
3.4 研究对象 |
3.5 资料收集 |
3.6 资料整理和分析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4.1 网络心理咨询及其特点 |
4.2 网络心理咨询中的一般伦理问题 |
4.3 网络心理咨询中的特殊伦理议题 |
4.4 伦理监管 |
4.5 效度检验 |
4.6 研究发现 |
第五章 讨论 |
5.1 受访者的整体伦理意识和行为 |
5.2 大众心理健康知识科普教育 |
5.3 网络咨询中第三方平台和软件的伦理议题 |
5.4 人情文化与行业伦理间的碰撞 |
5.5 行业规范和监管 |
5.6 与既往研究的比较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美国心理学会“远程心理学实践指南” |
附录2 美国全国认证心理咨询师委员会“关于提供远程服务的政策” |
附录3 知情同意书和访谈提纲 |
致谢 |
(2)高校辅导员专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一) 研究的缘起 |
(二) 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一) 与辅导员专业发展问题相关的研究 |
(二) 与辅导员专业发展相关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
(三) 辅导员发展建设的相关文件 |
(四) 现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主要研究方法 |
(一) 文献分析法 |
(二) 调查研究法 |
(三) 工作分析法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界说 |
一、概念的界定 |
(一) 辅导员与辅导员制度 |
(二) 发展与辅导员专业发展 |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
(一) 高等教育功能论 |
(二)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三)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
(四)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五) 人本主义理论 |
三、高校辅导员专业发展的意义诠释 |
(一) 辅导员专业发展是实现高校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 |
(二) 辅导员专业发展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 |
(三) 辅导员专业发展是辅导员队伍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四、辅导员专业发展的内容构成要素 |
(一) 教育理念的专业化 |
(二) 知识体系的专业化 |
(三) 组织制度的专业化 |
(四) 教育培训的专业化 |
(五) 资格制度的专业化 |
第三章 境内外高校辅导员制度及学生事务工作发展的概况 |
一、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历史的概况 |
(一) 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的历史演进 |
(二) 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历史发展的主要特征分析 |
二、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
(一) 高校辅导员制度的现状调查 |
(二) 高校辅导员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三、国(境)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案例分析 |
(一) 国(境)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简介 |
(二) 国(境)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共性特征及启示 |
第四章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分析 |
一、辅导员职业的角色定位分析 |
(一) 学生健康政治社会化的塑造者 |
(二) 学校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指导者 |
(三) 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咨询者 |
(四) 学校日常学生事务的管理者 |
二、辅导员的工作内容组成分析 |
(一) 思想引导 |
(二) 发展辅导 |
(三) 事务管理 |
三、辅导员的核心素质构成分析 |
(一) 科学的工作理念 |
(二) 全面的工作知识 |
(三) 系统的工作能力 |
(四) 实用的工作智慧 |
第五章 解决高校辅导员专业发展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
一、建立辅导员专业标准的框架 |
(一) 辅导员专业标准框架的内容 |
(二) 对辅导员专业标准框架的说明 |
二、建立辅导员专业培养体系 |
(一) 构建职前的专业培养方案 |
(二) 完善在职的持续培训体系 |
三、建立辅导员专业发展相关的保障制度 |
(一) 体制建设保障 |
(二) 机制建设保障 |
(三) 组织建设保障 |
(四) 物质资源建设保障 |
四、辅导员岗位管理模式的实践样本 |
(一) 辅导员职业的管理模式类别 |
(二) 专项分工管理模式的辅导员配置 |
结语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件 |
附件1:调查问卷1 |
附件2:调查问卷2 |
附件3:调查问卷3 |
附件4: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3)大学生情绪自我控制能力与应对方式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关于情绪的理论研究 |
1.1.1 情绪理论的哲学渊源 |
1.1.2 情绪与认知的关系 |
1.1.3 情绪的功能 |
1.2 关于自我控制能力的研究 |
1.2.1 自我控制的概念 |
1.2.2 自我控制能力的研究取向 |
1.3 情绪的自我控制能力 |
1.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2 国内关于情绪自我控制能力的研究 |
1.4 关于应对方式的研究 |
1.4.1 应对方式的理论观点 |
1.4.2 关于应对方式的国内研究 |
1.5 以往研究的不足 |
2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构思 |
2.1 问题的提出 |
2.2 研究目的 |
2.3 研究意义 |
2.3.1 理论意义 |
2.3.2 现实意义 |
2.4 研究假设 |
3 研究方法 |
3.1 被试 |
3.2 研究工具 |
3.2.1 开放式访谈提纲 |
3.2.2 自编的《大学生情绪自我控制能力问卷》 |
3.2.3 解亚宁、张育昆的《简易应对方式问卷》 |
3.3 研究程序 |
3.3.1 大学生情绪自我控制能力初始问卷形成 |
3.3.2 预测 |
3.3.3 正式施测 |
3.3.4 大学生情绪自我控制能力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
3.4 统计工具 |
4 研究结果 |
4.1 大学生情绪自我控制能力问卷编制 |
4.1.1 初始问卷编制 |
4.1.2 初始问卷的修订 |
4.1.3 大学生情绪自我控制能力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
4.1.4 大学生情绪自我控制能力问卷的信度检验 |
4.1.5 大学生情绪自我控制能力问卷的效度检验 |
4.2 大学生情绪自我控制能力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4.2.1 大学生情绪自我控制能力的年级的差异分析 |
4.2.2 大学生情绪自我控制能力的性别的差异分析 |
4.2.3 大学生情绪自我控制能力的专业的差异分析 |
4.2.4 大学生情绪自我控制能力的是否为独生子女的差异分析 |
5 大学生情绪自我控制能力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
5.1 大学生情绪自我控制能力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
5.2 大学生情绪自我控制能力各维度对应对方式各维度的回归 |
6 讨论 |
6.1 大学生情绪自我控制能力问卷结构的讨论 |
6.1.1 维度 1:感知体验自我情绪的能力 |
6.1.2 维度 2:评估自我情绪的能力 |
6.1.3 维度 3:调节控制自我情绪的能力 |
6.1.4 维度 4:合理表达自我情绪的能力 |
6.2 大学生情绪自我控制能力各维度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的讨论 |
6.2.1 大学生情绪自我控制能力各维度在性别上的差异 |
6.2.2 大学生情绪自我控制能力各维度在年级上的差异 |
6.2.3 大学生情绪自我控制能力各维度在专业上的差异 |
6.2.4 大学生情绪自我控制能力各维度与在否为独生子女上的差异 |
6.3 大学生情绪自我控制能力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的讨论 |
6.4 本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及相关建议 |
7 结论 |
7.1 大学生情绪自我控制能力问卷具有多维性,信、效度良好 |
7.2 大学生情绪自我控制能力在部分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着差异 |
7.3 大学生情绪自我控制能力与应对方式存在相关关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访谈提纲 |
2、大学生情绪自我控制能力初始问卷 |
3、大学生情绪自我控制能力正式问卷 |
4、简易应对方式问卷 |
5、标准化路径图 |
个人简历 |
致谢 |
(4)初中生宽恕状况及其心理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综述 |
1.1.1 宽恕的概念界定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现状 |
1.1.4 宽恕的研究趋势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假设 |
1.5 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工具 |
2 研究一 初中生宽恕状况研究 |
2.1 研究的目的 |
2.2 研究方法 |
2.2.1 被试 |
2.2.2 施测 |
2.2.3 数据处理 |
2.3 结果 |
2.3.1 初中生沉思倾向基本状况 |
2.3.2 初中生移情水平基本状况 |
2.3.3 初中生宽恕的总体状况 |
2.3.4 宽恕的人口学特征的差异检验 |
2.3.5 宽恕与影响因素的关系 |
2.4 讨论 |
2.4.1 初中生宽恕现状的讨论分析 |
2.4.2 初中生宽恕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
2.5 结论 |
3 研究二 团体辅导提高宽恕水平的干预研究 |
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3.2 研究方法 |
3.2.1 研究对象 |
3.2.2 研究方法 |
3.2.3 研究工具 |
3.2.4 研究程序 |
3.3 数据处理方法 |
3.4 结果 |
3.4.1 量表评估 |
3.4.2 过程评估 |
3.4.3 自评和他评 |
3.4.4 个别咨询情况 |
3.5 讨论 |
3.5.1 对本研究干预效果的讨论 |
3.5.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3.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5)广州地区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者对行业伦理现状解读的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国外研究概况、研究水平和发展趋势 |
1.2 国内研究概况、研究水平和发展趋势 |
1.3 量化研究的局限性 |
1.4 心理咨询与治疗行业伦理的质性研究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材料 |
2.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3 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
2.4 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
第三章 结果 |
3.1 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者获取行业伦理知识的来源——多元而零散 |
3.2 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者对行业伦理规范的理解——意识重视但现实缺乏 |
3.3 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者对知情同意的解读——美好的理想VS难以操作的现实 |
3.4 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者对保密原则的解读——保密到何种程度比较合适? |
3.5 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者对咨访之间的非性的双重关系的解读——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者对待非性的双重关系充满矛盾 |
3.6 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者对咨访之间浪漫关系的解读——严重错误VS高级错误 |
3.7 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者对专业能力的解读——专业能力没有确定的评价标准,工作者需要督导和持续培训的帮助 |
3.8 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者对情感能力的解读——"情绪是治疗关系转变的契机" |
3.9 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者对行业伦理中督导问题的解读——急需建立的"安全网" |
第四章 讨论 |
4.1 行业伦理规范的他律与从业者内心升华的自律 |
4.2 用伦理决策模型调节行业伦理规范中的文化差异 |
4.3 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者需要将追求更高的行业伦理准则作为对自己的要求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5.1 结论 |
5.2 本研究的特色 |
5.3 本研究的局限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2 英国心理学工作者行为规范、伦理原则和指导准则(翻译) |
1 英国心理学工作者行为准则 |
1.1 总则 |
1.2 能力 |
1.3 知情同意 |
1.4 保密原则 |
1.5 个人行为 |
2 介绍修订的参与研究的伦理准则 |
2.1 欺骗 |
2.2 风险 |
2.3 工具 |
3 伦理原则用于研究的参与者 |
3.1 概要 |
3.2 同意 |
3.3 欺骗 |
3.4 任务报告 |
3.5 退出研究 |
3.6 机密性 |
3.7 保护参与者 |
4 心理学家与动物工作的指导规则 |
4.1 立法 |
4.2 物种的选择 |
4.3 动物的数量 |
4.4 程序 |
4.5 饲养和照料动物 |
4.6 动物的最终处理 |
4.7 心理教学中的动物 |
4.8 用于治疗目的的动物 |
5 心理学家在广告宣传中应遵守的准则 |
5.1 定义 |
5.2 心理学会的角色 |
5.3 一般概念 |
5.4 广告中可以包括什么 |
5.5 广告中的禁令或者说不能做的事情 |
5.6 宣称自己在心理学的特定领域有专长的人的能力问题 |
5.7 心理辅导的费用 |
6 描述——登记册的指示性质 |
7 特许心理学家 |
7.1 研究员和副研究员 |
7.2 有条件的注册 |
7.3 心理学会的撰稿人 |
7.4 附言 |
7.5 社会团体使用"特许心理学家"做标题的规则 |
8 机会均等的政策声明和政策 |
8.1 政策声明 |
8.2 政策 |
9 工作中性骚扰和双重关系的伦理问题 |
9.1 导言 |
9.2 性骚扰 |
9.3 双重关系 |
9.4 在教学和督导中心理学家好的行为 |
9.5 个体作出申诉的信息或者政策 |
9.6 心理学会的角色 |
10 工作场所性骚扰和双重关系的文件简报 |
10.1 导论 |
10.1.1 性骚扰 |
10.1.2 双重关系 |
10.1.3 法律的作用 |
10.2 定义和案例 |
10.2.1 直接歧视 |
10.2.2 间接歧视 |
10.2.3 性骚扰 |
10.2.4 双重关系 |
10.3 英国心理学会的行为准则 |
10.4 行为准则的解释 |
10.4.1 投诉 |
10.4.2 回应投诉的行为 |
10.4.3 提出申诉的行为 |
10.4.4 对某些人的投诉应采取的行动 |
10.4.5 心理学会的作用 |
11 PPG的指导方针 |
附录3 知情同意书和访谈提纲 |
成果 |
致谢 |
研究生毕业论文统计学审稿证明 |
(6)从“听”故事到“说”故事——道德叙事的心理解构和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听(读)道德故事能给儿童带来什么 |
二、道德叙事中的主题理解和主题建构 |
(一)图式、主题与道德故事的主题理解 |
(二)道德叙事主题提炼的教学策略 |
三、儿童作为叙事者:道德叙事中的自我解构和建构 |
(一)儿童作为叙事者的心理发展基础 |
(二)儿童作为叙事者的教学过程与策略 |
(7)影响力模式:对中国人心理咨询和治疗模式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问题的提出 |
1·1 概念 |
1·2 西方心理咨询与治疗发展简史 |
1·2·1 西方心理咨询的发展简史 |
1·2·2 西方心理治疗的发展简史 |
1·3 中国心理咨询与治疗发展简史 |
1·3·1 大陆情况 |
1·3·2 香港地区情况 |
1·3·3 台湾地区情况 |
1·4 西方心理咨询与治疗各流派概览 |
1·4·1 精神分析疗法 |
1·4·2 阿德勒学派疗法 |
1·4·3 存在主义疗法 |
1·4·4 当事人中心疗法 |
1·4·5 格式塔疗法 |
1·4·6 现实疗法 |
1·4·7 行为疗法 |
1·4·8 认知行为疗法 |
1·4·9 家庭系统疗法 |
1·4·10 女权主义疗法 |
1·4·11 后现代疗法 |
1·5 对西方心理咨询和治疗各流派疗法理论和方法的思考 |
1·5·1 关于咨询和治疗的理论与方法 |
1·5·2 关于咨询关系:平等还是权威? |
1·6 影响力模式提出的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中国人(华人)的文化与心理研究 |
2·2 中国人(华人)常见的心理问题研究 |
2·3 中国人(华人)心理咨询和治疗的相关研究 |
3 理论构建 |
3·1 引言 |
3·2 主要概念 |
3·2·1 人性观 |
3·2·2 咨询关系是最重要的 |
3·2·3 积极的影响力 |
3·2·4 重视对情绪的处理及对行为动力的影响 |
3·2·5 整体的影响 |
3·2·6 咨询师的预测功能 |
3·2·7 短期咨询、问题解决和折衷主义的思想和模式 |
3·2·8 心理咨询的教育模式和发展模式 |
3·2·9 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导向 |
3·3 咨询历程 |
3·3·1 咨询目标 |
3·3·2 咨询师的功能和角色 |
3·3·3 当事人在咨询中的体验 |
3·3·4 咨询关系 |
3·4 应用:咨询程序和技术 |
3·4·1 影响力塑造 |
3·4·2 “放风筝”原则 |
3·4·3 情绪情感诱发技术 |
3·4·4 情绪情感处理技术 |
3·4·5 结构化 |
3·4·6 “你已活在最好”假设和心理滴定技术 |
3·4·7 假建议与“搅动—沉淀”法 |
3·4·8 “装傻”与苏格拉底式提问 |
3·4·9 暗示性(预设)对话技巧 |
3·4·10 觉悟:讲故事 |
3·4·11 “最糟”承担和责任感 |
3·4·12 时限 |
3·4·13 “你是咨询师” |
3·4·14 自我披露 |
3·4·15 积极标签和肯定技术 |
3·4·16 好事报告 |
3·4·17 合理化:解构和重构 |
3·4·18 再定位 |
3·4·19 生涯叙事 |
3·4·20 行为预测 |
3·4·21 细节处理技术 |
3·4·22 有效行为指导 |
3·4·23 改变历程回顾 |
4 实证研究 |
4·1 咨询师和治疗师的人性观研究 |
4·1·1 研究目的 |
4·1·2 问卷编制 |
4·1·3 样本与施测 |
4·1·4 问卷项目分析 |
4·2 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对心理咨询看法的研究 |
4·2·1 研究目的 |
4·2·2 问卷编制 |
4·2·3 样本与施测 |
4·2·4 问卷项目分析 |
4·3 当事人对心理咨询看法的研究 |
4·3·1 研究目的 |
4·3·2 问卷编制 |
4·3·3 样本与施测 |
4·3·4 问卷项目分析 |
4·4 咨询师与当事人对心理咨询看法的比较研究 |
4·5 总体讨论 |
4·5·1 人性观研究部分 |
4·5·2 对心理咨询的看法部分 |
5 案例报告 |
5·1 案例一 |
5·2 案例二 |
5·3 案例三 |
5·4 案例四 |
6 总结讨论 |
6·1 影响力模式与当代主要心理咨询模式的比较 |
6·2 影响力模式的贡献 |
6·3 影响力模式的限制 |
6·4 展望 |
7 参考文献 |
8 附录 |
9 后记 |
(8)利他情感德育的基础与实践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从理性德育到情感德育 |
一、道德理性主义及其局限性 |
二、超越道德理性主义的探索 |
1. 体谅模式 |
2. 关怀伦理 |
3. 移情理论 |
三、利他情感德育的理论整合 |
第一章 道德情感与利他情感德育 |
一、道德情感的定义与分析 |
1. 道德情感的定义 |
2. 道德情感与情绪及情操 |
二、利他与利他情感德育的概念分析 |
1. 利他的概念界定 |
2. 利他情感德育分析 |
三、经验主义的古典情感论 |
第二章 利他情感德育的哲学观点 |
一、关怀伦理的缘起 |
二、学会关心的理论阐述 |
三、学会关心的道德学习方式 |
第三章 利他情感德育的心理学观点 |
一、道德情感的心理学研究历程 |
二、移情与道德发展 |
1. 道德移情的概念与发展阶段 |
2. 移情与道德内化 |
3. 道德移情与认知 |
4. 道德移情的教育意义 |
三、我国关于移情训练的教育实验 |
第四章 利他情感德育的实践探究 |
一、体谅模式 |
1. 体谅模式的理论基础 |
2. 体谅德育的实践方式 |
二、约基与琼斯的关心活动 |
三、我国的情感德育实践—以扬名中心小学为例 |
第五章 对利他情感德育的进一步思考与分析 |
一、道德是规束还是需要 |
二、情感在德育中的作用 |
三、道德知情行的不可分割性 |
四、情感德育的对象性与情境性 |
五、利他情感德育中的教师 |
1. 教育态度与以身作则 |
2. 利用情境与创设情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自我表露在心理咨询中的价值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自我表露的界定 |
二、心理咨询中的自我表露研究及其价值 |
1.自我表露与心理健康、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的关系 |
2.心理咨询中自我表露的适宜性问题 |
(1) 来访者自我表露的适宜性 |
(2) 咨询员自我表露的适宜性 |
三、自我表露研究对心理咨询工作的启示 |
1.对求询学生的自我表露进行训练 |
2.自我表露是心理咨询员所必备的能力或品质 |
四、隐藏还是开放——心理治疗中的两难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咨询师视角下网络心理咨询伦理问题的质性研究[D]. 吴慕窈. 东南大学, 2020
- [2]高校辅导员专业发展研究[D]. 史仁民. 辽宁师范大学, 2014(05)
- [3]大学生情绪自我控制能力与应对方式的关系[D]. 曾阅. 沈阳师范大学, 2013(08)
- [4]初中生宽恕状况及其心理干预研究[D]. 童碧柳. 江西师范大学, 2009(06)
- [5]广州地区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者对行业伦理现状解读的质性研究[D]. 高娟. 南方医科大学, 2009(01)
- [6]从“听”故事到“说”故事——道德叙事的心理解构和建构[J]. 郑信军. 课程.教材.教法, 2007(09)
- [7]影响力模式:对中国人心理咨询和治疗模式的探索[D]. 叶斌.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1)
- [8]利他情感德育的基础与实践探究[D]. 汤英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1)
- [9]自我表露在心理咨询中的价值及启示[J]. 孙悦亮,王贵林.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 [10]识别大学生心理咨询言语隐藏性的快捷方法——从表情“测谎”[J]. 梁海虹.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