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是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主导工艺,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水具有水量小、NH3-N负荷高、C/N比低的特点,但目前污水处理厂是把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水直接回流至进水口,其结果不仅使进厂水中的NH3-N负荷远高于设计值,而且直接影响了污水处理工艺的脱氮效果。本论文通过对A2/O工艺中试装置、倒置的A/O工艺试验装置(即侧流反应器)富集硝化菌的实验研究,以及西安市第四污水处理厂倒置A2/O工艺的实际运行处理效果检测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在中试A2/O装置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1.9h、3.4h和5.1h,温度为16℃~26℃,进水COD值为135.5~479mg/L、TN值为38.2~75.3mg/L、TP为2.75~8.42mg/L、NH3-N为22.9~58.9mg/L条件下,中试装置对污染物COD、TN、TP、NH3-N、SS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4%、60%、62.2%、96.8%、80.1%,出水水质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一级B标准的要求,并且系统对污染物有较好的抗冲击负荷能力;(2)研究发现随反应器中氨氧化速率随着污泥龄的增加而提高,氨氧化速率与污泥龄之间的关系为:Y=0.643X+0.0124,相关程度为0.74;(3)A2/O工艺中TP的去除与厌氧区的水力停留时间和温度有关,TP的去除效果随温度的降低而提高。厌氧区设计水力停留时间在2h左右时,厌氧区聚磷菌释磷较为充分,可提高工艺的除磷效果,这可作为今后污水处理厂厌氧区工艺设计时参考;(4)A2/O工艺中二沉池的污泥上浮主要是由丝状菌过度繁殖导致的污泥膨胀和二沉池底部污泥发生的反硝化作用引起的。其中,丝状菌的过度繁殖是由进水温度太低引起的;在保证一定水温的基础上,控制pH值在适宜范围内和好氧池的DO>2mg/L可有效防止丝状菌性污泥膨胀。而二沉池中污泥发生反硝化主要是由进入二沉池的硝态氮浓度过高引起的,试验通过强化缺氧池的反硝化作用、调整污泥回流比、减少污泥在二沉池中的停留时间等措施,抑制二沉池中污泥的反硝化作用,使二沉池的污泥上浮现象得到有效控制,这可供同类型工艺的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及运行管理人员参考。(5)采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富集硝化菌,起始NH3-N浓度应控制在45.0mg/L左右,氨氧化速率随进水NH3-N浓度增加而增加,当NH3-N浓度为400mg/L左右时,氨氧化速率为36.48mg/(L·h);氨氧化速率和进水NH3-N负荷呈正相关,相关关系为Y=1.27X+0.74,相关性系数为0.89;(6)A2/O工艺中试装置污泥龄为8.5d左右时,氨氧化速率(AUR)为9.02mg/(L·h)和2.75mg/(gMLSS·h),侧流反应器(倒置A/O工艺)污泥龄为13d左右时,氨氧化速率为36.48 mg/(L·h)和9.26 mg/(gMLSS·h),侧流的氨氧化速率为主流的4倍;A2/O工艺中试装置生物添加一个月后,其氨氧化速率由由9.02 mg/(L·h)提高到14.8mg/(L·h) ;(7)通过对第四污水处理厂实际运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倒置A2/O工艺运行稳定,对水质水量有较好的抗冲击负荷的能力;监测期间对污染物CODcr、TN、NH3-N、TP、SS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0.5%、65.2%、82.0%、54.8%、95.8%以上;(8)第四污水处理厂生物反应池的厌氧区释磷效果差,主要原因一是厌氧池厌氧环境条件不理想,进入厌氧池的NO3--N浓度较高;二是该厂厌氧池设计水力停留时间较短,致使释磷不充分,从而影响除磷效果。结合中试装置研究结果,厌氧池设计水力停留时间宜在2h左右,方可确保厌氧池的释磷环境条件,有利于提高除磷效果。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污泥水热液化工艺参数优化的研究进展[J].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20(01)
- [2].污泥水热碳化处理技术及其工程化应用——以济宁中山污泥处理工程项目为例[J]. 环境卫生工程 2020(02)
- [3].污泥水热碳化中磷的形态变化及金属浸出行为[J]. 化工学报 2020(07)
- [4].污泥水热氧化环流反应器的设计及优化[J].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2019(05)
- [5].高性能污泥水煤浆分散剂的制备与成浆性研究[J]. 广州化工 2020(22)
- [6].污泥水热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特性[J]. 环境科学 2020(04)
- [7].城市污泥水热液化过程及产物特征[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2)
- [8].水厂污泥水沉淀试验负荷分析[J]. 市政技术 2009(03)
- [9].城市污泥水热脱水处理的工业应用与研究进展[J]. 化工进展 2017(11)
- [10].污泥水煤浆全生命周期综合评价[J]. 洁净煤技术 2016(02)
- [11].超声波对污泥水解的促进作用[J]. 环境工程学报 2013(09)
- [12].污泥水煤浆的燃烧固硫试验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0(04)
- [13].化工污泥水煤浆成浆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J]. 能源与环境 2018(01)
- [14].改进污泥水解制取蛋白质工艺的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 2008(01)
- [15].污泥水煤浆在3.2MW卧式锅炉中的燃烧特性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 2011(02)
- [16].含铬污泥水热减量及铬溶出试验研究[J]. 广州化工 2020(05)
- [17].污泥水煤浆的基础特性研究[J]. 环境工程学报 2011(12)
- [18].湿磨工艺制备污泥水煤浆中污泥对粒度的影响[J]. 煤炭工程 2016(10)
- [19].热重-红外联用分析污泥水煤浆的气化特性[J]. 选煤技术 2012(06)
- [20].污泥水热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J]. 城市建筑 2013(22)
- [21].NaOH改性污泥制备污泥水煤浆的成浆机理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6(32)
- [22].不同预处理方式对污泥水解影响的研究进展[J]. 城市地理 2016(12)
- [23].污泥水分含量对其空气气化特性的影响(英文)[J]. 燃料化学学报 2010(05)
- [24].污泥水解处理及微生物蛋白资源化利用[J]. 中国给水排水 2014(24)
- [25].动态膜微滤含污泥水及膜污染特征[J]. 过程工程学报 2008(03)
- [26].连续流剩余污泥的先酸后碱调节对污泥水解特性的影响研究[J].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2020(05)
- [27].新型控制模式下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法处理污泥水[J]. 中国给水排水 2013(17)
- [28].土地回用污泥薄层干燥特性研究[J]. 山东化工 2020(14)
- [29].污泥水焦浆管道输送的壁面滑移和减阻特性[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3(02)
- [30].污泥水热处理过程中氮元素的迁移转化[J]. 化工学报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