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埃德温·阿林顿·罗宾逊(1869—1935)是美国世纪之交颇具特色的一位诗人,一生曾获三次普利策奖,在美国文坛仅次于罗伯特·弗罗斯特。罗宾逊以其生动描述现代人内心世界的肖像诗闻名美国文坛,这些人物在一定程度上是当时的人们以及他本人生活的小影。他们都是生不逢时的郁郁不得志者,生活于社会巨变的世纪之交,却固守传统文化,终日沉溺于对过去浪漫而理想化的生活模式的回忆中,对现代社会感到迷茫和恐慌。纵观面对世纪之交的美国,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思想泛滥,人们只注重表面成功和物质享受,忽视人生的真正价值。身处世风日下的现实社会,罗宾逊的诗歌人物处处感到格格不入,心中郁闷却找不到合适的方式来排解内心孤独,最后大多导致行为失常,有的选择自杀,有的选择隐居以寻求内心慰藉,有的则成天优游于幻想中而无法自拔。相比之下,诗人罗宾逊却明智地选择了一种与其诗歌人物截然不同的方式来化解痛苦,尽管现代文明的迅速发展同样使他产生强烈的失落感与孤独感,尽管他个人生活的苦难经历和恋爱的挫败使他遭受比其诗歌人物更为难以治愈的心灵创伤,他却成功地借助诗歌创作这一形式升华了他内心长期受到的压抑,避免了精神和行为的失常。本文在解读罗宾逊及其肖像诗歌人物心理特征的过程中采用弗洛伊德关于压抑和升华的理论作为理论指导。按照弗洛伊德关于压抑和升华理论的观点,人的本能和欲望如果不能被代表理性的本我(ego)所接受,就不得不进入代表无意识的自我(id.)领域。这一过程可能导致能量在自我领域里的压抑,人们必须通过某种方式加以释放才能达到心理平衡。弗洛伊德认为,健康的个体可以通过有效的“升华"来释放压抑的能量,把那些不可接受的欲望或冲动通过正常的活加以排解。这些活动可以产生艺术,包括文学作品的创作。而不健康的个体则因无法达到“升华”而使压抑的能量以不正常的精神状态表现出来,从而导致诗歌中某些悲剧性的结果。用弗洛伊德的观点来观照罗宾逊诗歌,我们就能更为清晰地看到诗人及其笔下人物心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更为深刻地领悟罗宾逊作为心理描写大师的过人之处,从而能更客观地评价其文学成就,并充分肯定这位世纪之交杰出的美国诗人对美国文学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