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梅(广西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化疗科广西钦州535000)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3-0244-02
【摘要】目的观察放化疗治疗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晚期宫颈癌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单纯根治性放疗,观察组第一天紫杉醇135mg/m2,第二天顺铂75mg/m2,每3周期化疗一次,共3周期,化疗间歇期行根治性放疗。结果治疗结束后3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宫颈癌近期疗效显著,应从心理、饮食方面关怀照顾患者,在放化疗中做好专业化护理,使治疗顺利完成。
【关键词】宫颈同步放化疗护理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综合治疗在恶性肿瘤治疗中地位日趋重要[1]。不仅提高了肿瘤对放化疗的敏感性,而且还可以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明显提高宫颈癌患者治疗的有效率。高质量的护理,可预防和减少放化疗同步治疗宫颈癌患者不良反应,确保治疗顺利进行,现将同步放化疗治疗宫颈癌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1年12月收治的晚期宫颈癌患者82例,年龄28~77岁,平均52.2岁。按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标准分期为III期,均经病理确诊为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癌。一般情况好,无其他恶性肿瘤病史,心、肾、肝等脏器功能正常,未作过任何抗癌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在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单纯根治性放疗,观察组第一天紫杉醇135mg/m2,第二天顺铂75mg/m2,每3周期化疗一次,共3周期,化疗间歇期行根治性放疗。
2结果
治疗结束后3个月观察组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之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两组患者近期疗效(例)
3护理
3.1心理护理大多数癌症患者都有焦虑、恐惧、精神紧张[2]。护理人员要了解患者的需求,向患者讲解治疗的具体方法与注意事项,使患者有足够的心理准备,积极配合治疗。
3.2饮食护理指导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3.3放疗护理做好阴道清洁准备,告诉患者阴道冲洗作用及目的,使患者积极配合冲洗,清除坏死脱落组织,减少感染,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状态,避免阴道粘连,利于炎症吸收与消退;同时能清除放疗后坏死组织,提高放疗敏感性,预防盆腔腹膜炎。保持阴道清洁干燥,经常更换内裤;对部分患者在接受放疗注意保持放射野皮肤清洁干燥,勿用肥皂、粗毛巾揉搓或热水擦洗局部皮肤,皮肤瘙痒忌搔抓,皮肤脱屑时禁止用手撕脱,尽量减少粗糙衣物摩擦,防止皮肤造成感染。如为干性皮炎或早期湿性皮炎可用冰硼散或痱子粉外涂,湿性皮炎较重者用百多邦软膏外涂患处;放射性阴道炎和外阴炎应加强阴道冲洗,冲洗方法:一般患者每日用1:5000高锰酸溶液冲洗一次,对分泌物多、异味浓的患者,每月阴道冲洗2次;对大出血者禁冲洗,湿度要适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技术,防止交叉感染。放射性直肠炎给予止血、止泻、抗感染治疗或灌肠治疗,可用复方普鲁卡因灌肠液(0.25%普鲁卡因200ml+庆大霉素8万单位,强的松10mg加1%肾上腺素1-2ml)早晚各一次,观察大便性质,防止水电解质紊乱加重,全身支持疗法。放射性膀胱炎给予抗感染、止血及对症治疗,多喝水,以缓解膀胱刺激征。
3.4化疗护理提高穿刺技术,保护好血管,应采用深静脉穿刺技术,防止化疗药物对血管内膜刺激引起静脉炎,如有静脉炎,可采用氢化可的松软膏外敷或用50%硫酸镁局部湿敷,抬高患肢,以利于减轻肢体肿胀和疼痛。观察患者有无发热及呼吸道症状,遵医嘱定期检查血常规,防止肿瘤药物对骨髓功能的抑制,协助患者做好个人卫生,保持口腔清洁,饭前、饭后漱口,减少探视避免外源性感染;由于顺铂可引起肾功能损害,应注意监测肾功能,记24小时尿量,指导患者多喝水,化疗期间每天至少喝水3000ml以上;对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严重者嘱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可于化疗前30~60分和化疗后4~6小时给予镇吐药,及时补充电解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4小结
放疗为晚期宫颈癌的传统治疗方法,但5年生存率仍徘徊在30%~50%。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同步放化疗较单纯放疗明显改善生存率。我们的观察表明,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宫颈癌近期疗效显著。早发现、早治疗,有很大的自愈希望,在治疗过程中应加强护理工作,从心理、饮食方面关怀照顾患者,在放化疗做好专业化护理,避免和减轻不良反应,使治疗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孙燕,周际昌.临床肿瘤内科手册[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17.
[2]刘泰福.现代放射肿瘤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