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水旱灾害与救济 ——大众传媒视阈下

1935年水旱灾害与救济 ——大众传媒视阈下

论文摘要

民国时期自然灾害频仍,以报刊为主体的大众媒介给予高度关注,新闻报道不仅记录了各个时期频发的自然灾害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还直接参与到历次抵御灾害和赈济灾民的社会活动中去,为防疫和赈灾事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表现出大众媒介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强烈责任感,显示出大众媒介干预社会的功能。本文以1935年水旱灾害为例,以大众传媒为视角,研究民国时期大众传媒在灾害救助过程中的特点和作用。论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近代大众传媒与灾害救助相结合的条件。在界定现代意义上的媒介与民国时期大众传媒异同的基础上介绍大众传媒的发展为灾害救助报道提供了技术支持。近代灾荒社会为传媒报道提供了现实素材,成为大众传媒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焦点。第二部分介绍大众传媒传递灾害信息的来源和内容。其中灾害信息包括过程、损失、影响,说明民国时期传媒揭露灾情信息报道的详尽、及时。官方的文告播报、民间赈灾机构信息的引用、新闻记者的调查写实为灾害信息提供了来源。第三部分大众传媒在灾害发生前后积极参与救灾宣传。以政府救灾措施与社会团体救灾活动为宣传对象,以大众传媒搭建救灾宣传平台,利用救灾广告和摄影电影等多种辅助方式向大众呈现救灾立体化场景。第四部分从大众传媒引导救灾舆论为出发点,从媒介登载时人言论阐释自然地理与气候水利等自然因素说明本年灾害发生的偶然性,通过特定历史环境下的社会政治因素说明本年灾害空前的必然性。媒介充分引导防灾减灾、赈灾救济的舆论,以达到献计献策、针砭时弊的监督效果。结语部分归纳民国时期大众传媒在灾害救助中的角色和作用,以及影响救济效果的不利因素。发挥现代大众传媒的科技优势,有效沟通信息传播真相,正确引导舆论澄清事实,积极动员社会整合资源,赈灾信息公开广募赈款等方面提出建议,以达到历史对现实的借鉴意义。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大众传媒与灾害救助结合的条件
  • 第一节 近代大众传媒的发展
  • 一、报业的兴起
  • 二、杂志和出版业的繁荣
  • 三、广播通讯与摄影电影的发展
  • 第二节 大众传媒关注社会民生
  • 一、社会视角的转向
  • 二、关注乡村社会
  • 三、参与筹赈救灾
  • 第二章 大众传媒与灾害信息传递
  • 第一节 灾害信息的来源
  • 一、官方渠道
  • 二、民间渠道
  • 第二节 灾害信息的内容
  • 一、灾害过程的报道
  • 二、灾害损失的报道
  • 三、灾害影响的报道
  • 第三章 大众传媒与救灾宣传
  • 第一节 大众传媒救灾宣传内容
  • 一、救灾主体
  • 二、救灾方式
  • 三、救灾机制
  • 第二节 大众传媒救灾宣传方式
  • 一、搭建救灾宣传平台
  • 二、植入救灾公益广告
  • 三、传输灾情图画场景
  • 第四章 大众传媒与救灾舆论
  • 第一节 阐释灾因——灾害原因的讨论
  • 一、自然与地理原因
  • 二、社会与政治原因
  • 第二节 献计献策——防灾减灾的讨论
  • 一、兴修水利论
  • 二、植树造林论
  • 第三节 合力救灾——灾后救济的讨论
  • 一、政府救灾职能与国民赈灾义务
  • 二、灾后救济方法讨论
  • 三、影响灾后救济的因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1935年水旱灾害与救济 ——大众传媒视阈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