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仲景方”在病毒性肝炎中的临床应用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中医内科
作者: 邱崇源
导师: 金实
关键词: 仲景方,病毒性肝炎,临床应用
文献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慢性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亚洲和非洲地区是高发流行区,临床上可分为甲、乙、丙、丁、戊五型肝炎。甲、戊型肝炎主要由消化道传染,可引起爆发流行,一般不转为慢性。乙、丙、丁型肝炎有慢性化走势,其中可转为肝硬化及肝癌。 本文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首先对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简介,探讨了《伤寒杂病论》的辨证论治原则及对内科杂病的指导意义,收集了《伤寒杂病论》对病毒性肝炎的相关记载,并将病毒性肝炎常用经方分为十类,化湿利湿方、清热解毒方、和解疏肝方、和中理气方、发表散邪方、通腑泻下方、活血消积方、化痰通络方、扶正健脾方、补益肝肾方十类,加以分析比较。本文还总结了导师金实教授用仲景方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对病毒性肝炎的病理因素金师重视湿、热、郁、瘀、毒,病变脏腑着眼肝、脾、肾,以疏肝运脾为基本治则。活动期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为先,在祛湿退黄时分清寒、热、痰、瘀、虚,强调慢性肝炎、黄疸、胁痛等症状消退后仍须调治。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简介
二.《伤寒杂病论》的辨证论治原则及对内科杂病的指导意义
三.《伤寒杂病论》对病毒性肝炎的相关记载
四.病毒性肝炎常用经方分类
(一) 化湿利湿方
(二) 清热解毒方
(三) 和解疏肝方
(四) 和中理气方
(五) 发表散邪方
(六) 通腑泻下方
(七) 活血消积方
(八) 化痰通络方
(九) 扶正健脾方
(十) 补益肝肾方
五.金实教授运用仲景之法辨治病毒性肝炎经验
(一) 病理因素重视湿热郁瘀毒,病变脏腑着眼肝脾肾
(二) 疏肝运脾为基本治则
(三) 活动期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为先
(四) 祛湿退黄区别寒、热、痰、瘀、虚
(五) 慢性肝炎症状消退后仍须调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篇
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
致谢
发布时间: 2006-12-05
参考文献
- [1].《伤寒杂病论》对慢性支气管炎及其并发症证治规律探讨[D]. 李敏.湖北中医学院2007
- [2].《伤寒杂病论》方药煎服方法的研究[D]. 原静崴.云南中医学院2014
- [3].《伤寒杂病论》发热证治规律研究[D]. 王东升.南京中医药大学2018
- [4].《伤寒杂病论》和合思想研究[D]. 凌靓.苏州科技大学2018
- [5].基于属性偏序原理探讨《伤寒杂病论》呕吐证治规律[D]. 梁嘉鸣.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
- [6].《伤寒杂病论》肝病证治规律研究[D]. 黄端阳.湖北中医药大学2018
- [7].《伤寒杂病论》痞之证治规律探析[D]. 洪泽山.南京中医药大学2017
- [8].《伤寒杂病论》“口渴”症方药应用规律探析[D]. 赵烽儒.南京中医药大学2017
- [9].基于属性偏序原理探讨《伤寒杂病论》呕吐证治规律[D]. 梁嘉鸣(Leong Ka Meng).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
- [10].《伤寒杂病论》下利证治规律探析[D]. 刘定承.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
相关论文
- [1].舒肝健脾活血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D]. 俞桥.湖北中医学院2008
- [2].从桂枝汤的加减方变化探讨伤寒方的族类关系[D]. 邓欣怡.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
- [3].卢秉久教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之经验总结[D]. 王辉.辽宁中医学院2004
- [4].清利疏补肝脾并调法抗病毒性肝炎的理论及实验研究[D]. 郭燕.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
- [5].刘渡舟教授方证辨证方法研究[D]. 简瑜真.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
- [6].疏肝健脾、养阴化瘀利湿法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的应用[D]. 谢东翰.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
- [7].肝胆湿热证辨病专方研究[D]. 黄敬那.山东中医药大学2005
- [8].麻杏类方临床证治规律研究[D]. 王改敏.湖北中医学院2006
- [9].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研究[D]. 萧焕明.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
- [10].小柴胡汤在慢性肝病中的应用[D]. 田生望.成都中医药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