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煤灰复垦新技术及其社会经济效益

粉煤灰复垦新技术及其社会经济效益

一、粉煤灰吹填造地新工艺及其社会经济效益(论文文献综述)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1](2021)在《中国路基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路面的基础,稳定、坚实、耐久的路基是确保路面质量的关键,而中国一直存在着"重路面、轻路基"的现象,使得路基病害导致的路面问题屡禁不止。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了路面病害与路基质量的关联性,从而促进了路基工程相关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等不断涌现。该综述以近几年路基工程相关的国家科技奖的技术创新内容、科技部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优秀中文权威期刊的论文、Web of Science中的高水平论文的关键词为依据,系统分析了国内外路基工程五大领域的研究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具体涵盖了:地基处理新技术、路堤填料工程特性、多场耦合作用下路堤结构性能演变规律、路堑边坡的稳定性、路基支挡与防护等。可为路基工程领域的研究人员与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吴志雷,吴立[2](2020)在《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当前建筑工程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新技术以及新工艺也开始不断得到应用,使得地基处理技术得到了提升。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模型得以同地基处理技术之间有效结合,为地基处理技术水平的提升创造了条件,不仅提升了施工效率,而且还使地基施工质量也得到了提升,使施工成本得到有效降低。为了能够更好的应用地基处理技术,针对房屋建筑施工工程,对其地基处理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王吕岗[3](2017)在《吹填式固化泥砂浆灌注大粒径堆石体填筑台背路基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桥头跳车问题是公路建设中最常见的病害和安全隐患之一,当车辆行驶至桥头处,往往需要采取制动减速,来避免跳车现象,这样使得车辆行驶速度大大降低,影响了道路的通行能力,严重损害了公路建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在参考文献的基础上,根据刚柔过渡理论,结合非压实回填土、堆石体及自密实堆石混凝土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台背回填技术——吹填式固化泥砂浆灌注大粒径堆石体填筑台背路基技术。此技术利用钻孔灌注桩或池塘地基清淤施工产生的废弃泥浆添加一定剂量的固化剂做填充料,路基填方剔除的超大粒径石料做大空隙堆石体,采用吹填式施工工艺,将固化泥砂浆填充料用泥浆泵灌入堆石体大空隙中,形成大粒径堆石体固化泥砂浆路基。本文主要研究了此技术的前期实验和基本理论,研究内容和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调研路基超大粒径填料外貌特征,研究了大粒径石料的堆积方式,并根据路基大粒径堆石体骨料堆积形成的孔隙结构特征,提出采用两级级配的方法形成大粒径堆石体骨架结构;(2)对吹填的泥砂浆固化剂进行了实验研究,探讨了泥浆固化的机理,并采取正交试验方法对泥浆固化剂材料进行了配合比设计。在配合比设计的基础上,实验了采用不同剂量的固化剂对泥浆流展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同时通过固化泥砂浆的冻融循环实验研究了其耐久性;(3)研究了固化泥砂浆灌注大粒径堆石体的工作性能,并对形成的大粒径堆石体固化泥砂浆路基进行了简单的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相似文献和实验数据,使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采用此工艺形成的台背路基沉降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发现采用此工艺大大减小了桥台和台背过渡段的沉降差,大概减小约5 cm,实现了桥台、台背过渡段和路基沉降差的缓慢过渡;(4)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其施工工艺进行了简单的论述。

浩婷[4](2015)在《疏浚底泥制备免烧砖的结构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疏浚行业每年产生大量的疏浚底泥,疏浚底泥废弃物占地面积广,易造成二次污染,急需处理,近年来有关疏浚底泥资源化利用的研究备受关注。本文致力于探索研究将疏浚底泥用于制备免烧砖,本课题不仅能有效解决疏浚底泥处理难题,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同时可以节能利废,保护我国土地资源。目前,疏浚底泥制备免烧砖现有的工艺为疏浚底泥直接与胶凝材料混合搅拌,经压制成型、养护(蒸养、蒸压、自然养护)等步骤制成免烧砖,但所制免烧砖存在最大的问题是强度低、易水化、综合耐久性差。本文在系统分析疏浚底泥理化性质的基础上,研究了免烧砖的强度成型机理,首次提出疏浚底泥免烧陶粒制备免烧砖工艺,测试并分析了疏浚底泥免烧陶粒对免烧砖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及机理。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研究了疏浚底泥制备免烧陶粒的工艺及最佳原料配比。以疏浚底泥不同初始含水率为原料,确定了两种疏浚底泥制备免烧陶粒可行性工艺。疏浚底泥制备免烧陶粒原料最佳配比为绝干疏浚底泥80%、水泥3%、生石灰3%、石膏3%、粉煤灰5%、水玻璃6%。结合粒径分布、筒压强度、堆积密度和吸水率测定表征疏浚底泥免烧陶粒性能,通过XRD、TG/DTG、SEM分析疏浚底泥免烧陶粒微观结构。(2)研究了疏浚底泥制备免烧砖的可行性工艺。疏浚底泥直接掺入法所制免烧砖强度低、极易水化。疏浚底泥免烧陶粒制备免烧砖工艺所制免烧砖强度大幅度提升,耐水性及综合耐久性良好,为疏浚底泥制备免烧砖可行性工艺。(3)探索了疏浚底泥免烧陶粒制备免烧砖最佳原料配比。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陶粒、水泥、复合胶凝材料掺量及陶粒颗粒级配对免烧砖强度影响关系,得出原料最佳配比为免烧陶粒54.17%、水泥12.5%、粉煤灰24.38%、生石灰6.97%、石膏1.99%。陶粒最佳颗粒级配为L1:<5mm,67%;5-8mm,33%。(4)研究了疏浚底泥免烧陶粒对免烧砖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及机理。以粉煤灰免烧砖作对比,结合抗压和抗折强度、接触角、吸水率、密度、抗盐冻、耐酸碱腐蚀的测定表征了疏浚底泥免烧陶粒对免烧砖性能的影响,通过XRD、TG/DTG、SEM分析了陶粒免烧砖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陶粒免烧砖抗盐冻、耐酸碱腐蚀性好,表现出良好的综合耐久性,但需避免在低浓度盐溶液环境中使用。陶粒免烧砖与粉煤灰免烧砖强度相近,表面均具有疏水性,耐水性好,微观结构相似,且陶粒免烧砖质轻,内部结构更为致密,内部物料水化作用更充分。

钱丹[5](2015)在《天津海泥吹填土改良与柽柳繁育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及城市化进程,建设用地短缺,吹填造地的紧迫性尤为突出。作为滨海城市扩大港区建设的重要土地资源,吹填土因其结构不良、质地粘重、含盐量高、通透性差而被国内外专家称为―绿色禁区‖。为了解决吹填土绿化这一世界性的技术难题,本文依据吹填土水盐运移规律、工农业废弃物改良效果等多项实验研究成果,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综合改良技术,进一步系统测定了天津临港工业区海泥吹填土的理化属性,通过改良海泥吹填土中添加物料种类、掺拌配比及其施工工艺,开展天津海泥吹填土综合改良技术研究—大型土柱模拟试验。并通过柽柳室内繁育试验,确立吹填土原土改良快速绿化的理论和技术体系,探索出一套适合滨海海泥吹填土区域直接绿化的柽柳植被构建及生态修复新工艺、新技术,尽快达到在重盐碱光板地上形成柽柳林绿色景观的目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天津海泥吹填土土壤粘重,砂粒含量较少,仅占总质量的15.27%;粉粒含量最多,占总质量的70.15%;黏粒含量最少,占总质量的14.58%,属于不良级配土,其质地类型为粉质粘土。该地区吹填土结构紧实,容重在1.21-1.63g/cm3之间,平均值为1.42g/cm3;土壤孔隙度在40.17-51.05%之间,平均为47.01%;吹填土渗透系数在7.4×10-5-1.4×10-4cm/s,平均为5.6×10-5cm/s,低于普通农田1-2个数量级,渗透性能弱,通气透水性能差。(2)天津海泥吹填土含盐量很高,平均值为18.38g/kg,并呈现出表层含盐量最高、底层含盐量低的规律,这可能是水分蒸发、土壤返盐到地表所致。该地区吹填土p H值较高,最小值为8.23,最大值为8.68,属于碱性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平均值为14.76g/kg,较贫瘠,且同样呈现出表层土有机质含量最高、底层土有机质含量最低的规律。(3)该地区重金属污染源主要以As、Hg、Cd为主,且单因子污染指数由大到小为:Cd>Hg>As,可以看出重金属污染以Cd为主,其中Cd含量远远高于标准值4倍以上。(4)混合添加脱硫石膏、稻糠和砂土能够显着提高吹填土的透水性能和脱盐效率;其中以处理2(20%砂土+20%稻糠+1%脱硫石膏)效果最佳,仅用6.5h就到达土柱底端,入渗速率为7.69cm/h,是对照组的24.7倍。对照组内湿润锋运移缓慢,其中上面25cm的渗透速率远大于下面25cm,约为6.95倍。(5)对各处理的淋溶液电导率和全盐量进行分析,淋洗终点由快速脱盐、慢速脱盐和基本稳定三个阶段组成,且第一阶段已洗脱大量盐分。不同处理条件下吹填土淋溶液p H值均由偏酸性逐渐上升至弱碱性,但最终都稳定在8.0以下。(6)土柱淋盐试验结束后,各处理土壤盐分的淋洗效率在88%以上,其中Na+和Cl-含量大幅度降低,淋洗效率分别达88.0%和95.0%以上;各处理淋洗后土壤p H值均在7.18-7.33之间,说明添加脱硫石膏能缓解或抵消碱化过程;(7)处理2淋洗效果最佳,到达淋洗终点用时30.0h,总用水量高达7055m L,土水比为1:1.59,脱盐效率最高。在掺拌改良后的土壤上开展黑麦草盆栽试验,生长状况良好,表明改良后的海泥吹填土生态条件有所改善。(8)先后采用带土移栽、人工播种、水培、扦插(局部改土)等方法对柽柳进行室内繁育,发现人工播种方式成活率不高,不适用于营造大规模的柽柳林;带土移栽方法对移栽过程及后期管理要求比较严格,在大田中比较受限;柽柳扦插方法简便易行,局部改土扦插柽柳成活率达到70.0%以上,经济可行。

倪鹏冲[6](2013)在《吹填型围海造地建筑地基加固方法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伴随着全国各沿海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许多港口工程、围堰和滨海新区开始建设,土地资源已经成为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开发利用滩涂资源和发展海洋经济的首要工程即利用沿海滩涂进行围海造地工程,以缓解经济快速发展和土地资源的相对匾乏之间的矛盾。目前填海造地的方法有很多,其中由于在经济性及其快速性方面的优势,吹填法已经成为有效且应用广泛的技术。但是为了尽快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以满足招商引资等需求,吹填造陆到工程建设的周期越来越短。因此围海造地后吹填土的地基处理方法必须适应目前严峻的形势,不仅时间紧迫,同时又面临着所需处理土体为淤泥、淤泥质土等软弱土,砂土运输的难度大、成本高、大型机械无法进场等不利情况。本文是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各吹填型围海造地建筑地基加固的工程实例,主要进行了以下的工作:(1)总结并对比了目前适用于吹填型围海造地建筑地基加固方法和各方法的适用条件。(2)分析研究围海造地建筑地基处理实例,并总结各案例成功与失败经验。(3)对吹填型围海造地建筑地基加固进行比较研究。(4)对将来围海造地建筑地基处理方法进行探讨。

吴浩宁[7](2013)在《吹填土地基处理效果评价及其工程应用》文中认为人类社会历经多年的高速发展,使人类与地球所蕴含资源之间的矛盾愈发尖锐。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陆地资源稀缺,此现象在我国人多地少的沿海区域尤为突出。面向海洋攫取陆地资源是沿海区域发展常用的方式,吹填造陆是其中最常见的方法。吹填形成的吹填土是人工参与制造的特殊土,其工程性质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由不同地区吹填物质组成的吹填土工程性质差异极大,所以因地制宜、经济有效是吹填土地基处理的基本原则。吹填土的蠕变特性,会给上部结构施工安全性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就吹填土地基上部结构施工过程的安全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杭州湾地区某交通桥工程场地吹填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原址试验研究吹填土地基的沉降变形特性,确定其加固处理方案,并建立数值模拟方法评价地基处理方案的加固效果,最后研究吹填土蠕变特性对上部结构施工安全性的影响。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成果如下:(1)通过场地原址无附加应力情况下的沉降观测及模拟附加应力状态的堆载试验,研究场地吹填土的沉降变形特征,明确场地新近吹填土的高沉降速率特性及其呈现出的线性蠕变特性。(2)建立合理的数值模型模拟吹填土的沉降变形特征,并基于此模型建立数值模拟方案评价PHC桩法应用于吹填土地基处理方案的加固效果。(3)针对高沉降速率吹填地基上混凝土箱梁浇筑施工安全性进行研究,探讨混凝土形态及蠕变特性引起的地基沉降量随时间发展对上部结构施工的不利影响,并提出施工工艺的改进建议。

崔涛[8](2012)在《临海粉煤灰吹填区深基坑开挖及支护新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以及城市改造的推进,基坑工程正向大深度、大面积方向发展。我国沿海有不少地区利用电厂形成的粉煤灰进行吹填造陆,形成临海粉煤灰吹填区。临海粉煤灰吹填区有地基压缩性大、承载力低、渗透性强、易液化流失等问题。该区域进行深基坑施工时,以前并无经验可循,基坑的开挖、支护是一个难点。本文介绍了基坑工程的现状及发展情况,并结合工程实例,着重介绍了土方开挖的一项新技术—水力排土法,并分别从基坑的开挖、支护及监测等方面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对深基坑工程发展背景及研究现状作了简单介绍,简要的叙述了临海粉煤灰的地质特点和实际工程情况,并论述了作者主要的研究目的和工作。其次,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践经验,介绍了深基坑工程方案的设计及施工基本理论。对临海粉煤灰吹填区域的施工方案主要从土方的开挖及支护两方面进行研究。在基坑开挖方面,对土方开挖的新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包括施工可行性、施工工艺、施工方案选的选择、水力排土的设备配套、水力排土的成本等。水力排土法是一种施工简单、低污染、效率高的新方法,相比传统的开挖方法,节省了大量资金,而且还方便施工。对基坑支护的基本理论进行介绍,并对临海粉煤灰吹填区域开挖支护方案的特点进行分析,为以后方案的选择做准备。最后,根据“太原路固体废弃物迁建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如何合理确定基坑开挖支护施工方案进行了探讨,结合粉煤灰吹填区域的实际特点,选择水力排土法进行基坑开挖,放坡、土钉墙进行基坑支护,旋喷桩止水帷幕进行地下水控制。临海粉煤灰吹填区域施工中常见问题有基坑承载力不足、土质软弱、易塌陷、地下水位高等,并针对问题提出有效地解决措施。经实际的计算、分析和基坑监测,证明该方案满足满足工程需要。

肖承楠[9](2012)在《疏浚泥资源化可行性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沿海地区依托海洋优势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但是港口、海岸的建设和维护工程不断增加,由此产生的海洋疏浚泥也迅速增长。无论是传统的向海洋倾倒疏浚泥还是进行围海造地,都会给海洋环境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疏浚泥是一种极具利用价值的资源,国内外都对疏浚泥的资源化利用进行了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遗憾的是可以进行产业化操作的技术并不充分。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建材是我国“十二五”建材规划的主要发展目标和重点工程,是我国制造业向低耗能、轻污染和高效率转变的重要环节。通过建材品种的丰富发展和质量的提升能够实现多种固体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并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在当前这种大发展的局面下,实现资源的循环低碳发展对我国今后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着眼于近海工程疏浚泥的资源化利用这个研究领域,深入分析疏浚泥处理所产生的各种问题,论证了疏浚泥资源化利用对我国开展的海洋经济发展具有的积极作用,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利用疏浚泥生产蒸压砖具有实现产业化生产的可行性。论文从疏浚泥综合利用的政策、环境效益、市场前景、技术条件、产业化经济效益入手,详细分析了疏浚泥资源化利用具有现实可行的结论。论文采用可行性研究、社会效益评价和经济效益评价相关理论和方法对疏浚泥资源化利用进行了论证,详细分析了当前疏浚泥处理对沿海经济和生态发展的制约及疏浚泥资源化利用必要性;从我国当前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角度来看,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国家发展资源循环经济是重点攻关方向,在立法和政策的扶持上都对废弃物利用有了明确的指示;结合疏浚泥成分提出以疏浚泥为主要原料辅以其他固体废弃物和原材料生产疏浚泥蒸压砖,通过试验验证疏浚泥蒸压砖技术可行并具备产业化生产的条件;分析我国建材市场的现状和发展水平,得出像疏浚泥蒸压砖这样低耗能、低污染、高效益的墙体材料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模拟建设疏浚泥蒸压砖厂,分析投资和效益指标得出疏浚泥蒸压砖厂产业化生产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许厚材[10](2011)在《二道江电厂储灰场四期子坝地基处理技术》文中研究表明二道江电厂储灰场四期子坝位于粉煤灰冲填地基上,采用振冲碎石桩进行地基处理。详细介绍了振冲碎石桩处理粉煤灰地基的设计与施工。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效果良好。

二、粉煤灰吹填造地新工艺及其社会经济效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粉煤灰吹填造地新工艺及其社会经济效益(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路基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论文提纲范文)

索 引
0 引 言(长沙理工大学张军辉老师、郑健龙院士提供初稿)
1 地基处理新技术(山东大学崔新壮老师、重庆大学周航老师提供初稿)
    1.1 软土地基处理
        1.1.1 复合地基处理新技术
        1.1.2 排水固结地基处理新技术
    1.2 粉土地基
    1.3 黄土地基
    1.4 饱和粉砂地基
        1.4.1 强夯法地基处理技术新进展
        1.4.2 高真空击密法地理处理技术
        1.4.3 振冲法地基处理技术
        1.4.4 微生物加固饱和粉砂地基新技术
    1.5 其他地基
        1.5.1 冻土地基
        1.5.2 珊瑚礁地基
    1.6 发展展望
2 路堤填料的工程特性(东南大学蔡国军老师、中南大学肖源杰老师、长安大学张莎莎老师提供初稿)
    2.1 特殊土
        2.1.1 膨胀土
        2.1.2 黄 土
        2.1.3 盐渍土
    2.2 黏土岩
        2.2.1 黏 土
        2.2.2 泥 岩
        (1)粉砂质泥岩
        (2) 炭质泥岩
        (3)红层泥岩
        (4)黏土泥岩
        2.2.3 炭质页岩
    2.3 粗粒土
    2.4 发展展望
3 多场耦合作用下路堤结构性能演变规律(长沙理工大学张军辉老师、中科院武汉岩土所卢正老师提供初稿)
    3.1 路堤材料性能
    3.2 路堤结构性能
    3.3 发展展望
4 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长沙理工大学曾铃老师、重庆大学肖杨老师、长安大学晏长根老师提供初稿)
    4.1 试验研究
        4.1.1 室内试验研究
        4.1.2 模型试验研究
        4.1.3 现场试验研究
    4.2 理论研究
        4.2.1 定性分析法
        4.2.2 定量分析法
        4.2.3 不确定性分析法
    4.3 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4.3.1 有限元法
        4.3.2 离散单元法
        4.3.3 有限差分法
    4.4 发展展望
5 路基防护与支挡(河海大学孔纲强老师、长沙理工大学张锐老师提供初稿)
    5.1 坡面防护
    5.2 挡土墙
        5.2.1 传统挡土墙
        5.2.2 加筋挡土墙
        5.2.3 土工袋挡土墙
    5.3 边坡锚固
        5.3.1 锚杆支护
        5.3.2 锚索支护
    5.4 土钉支护
    5.5 抗滑桩
    5.6 发展展望
策划与实施

(3)吹填式固化泥砂浆灌注大粒径堆石体填筑台背路基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吹填式固化泥砂浆灌注大粒径堆石体填筑台背路基技术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桥头跳车问题研究现状
        1.3.2 超大粒径石料应用研究现状
        1.3.3 非压实回填土研究现状
        1.3.4 吹填方法及吹填土研究发展现状
        1.3.5 泥浆固化的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大粒径堆石体物理特性研究
    2.1 目前石料的分类
    2.2 超大粒径石料外貌特征研究
        2.2.1 超大粒径石料定义
        2.2.2 超大粒径石料的外貌特征
    2.3 超大粒径石料单轴抗压强度实验
    2.4 大粒径堆石体台背路基概述
        2.4.1 目前堆石体的分类
        2.4.2 台背大粒径堆石体路基定义
    2.5 大粒径石料堆石体孔隙结构特征
        2.5.1 大粒径堆石体颗粒的堆积方式
        2.5.2 堆石体的孔隙特征
        2.5.3 堆石体的密度与孔隙指标间的关系
    2.6 两级级配粒径堆石体孔隙率研究
        2.6.1 两级级配粒径堆石体孔隙率计算理论
        2.6.2 大粒径两级级配堆石体配比研究
第三章 流态自密实固化泥砂浆性能研究
    3.1 泥砂浆固化处理技术
        3.1.1 固化泥砂浆技术
        3.1.2 固化剂研究
    3.2 固化泥砂浆固化机理研究
        3.2.1 水泥固化作用
        3.2.2 粉煤灰的作用
        3.2.3 高效减水剂的作用
    3.3 泥砂浆的实验室制作
        3.3.1 泥浆原材料要求
        3.3.2 泥浆制作
    3.4 泥浆固化剂配合比试验
        3.4.1 固化剂原材料
        3.4.2 泥砂浆固化剂的配合比设计
        3.4.3 实验方案设计
        3.4.4 正交实验结果
    3.5 泥浆固化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3.5.1 固化剂含量对泥浆固化效果的影响
        3.5.2 固化时间对流展度的影响
        3.5.3 环境温度
    3.6 固化泥砂浆的基本性质实验
        3.6.1 固化泥砂浆流展度
        3.6.2 泥浆稠度实验室测定
        3.6.3 泌水率试验
        3.6.4 无侧限抗压强度
    3.7 固化泥砂浆冻融循环实验研究
第四章 吹填固化泥砂浆灌注超大粒径堆石体工作性能研究
    4.1 大粒径堆石体固化泥砂浆台背路基的刚柔过渡理论
    4.2 大粒径堆石体固化泥砂浆路基结构形成机理
    4.3 固化泥砂浆灌注堆石体工作性分析
    4.4 大粒径堆石体固化泥砂浆路基形成试验
        4.4.1 大粒径堆石体固化泥砂浆路基的配合比理论
        4.4.2 试验方案设计
        4.4.3 试验结果及分析
    4.5 大粒径堆石体固化泥砂浆路基抗剪强度
    4.6 大粒径堆石体固化泥砂浆路基裂缝形成研究
    4.7 堆石体固化泥砂浆路基沉降理论分析
    4.8 影响固化泥砂浆充填大粒径堆石体效果的主要因素
第五章 大粒径堆石体固化泥砂浆台背路基沉降的有限元模拟研究
    5.1 有限元数值模拟
        5.1.1 有限元模型基本假定
        5.1.2 有限元模型分析
    5.2 有限元计算模型
    5.3 荷载的施加
    5.4 计算结果及分析
第六章 吹填式固化泥砂浆灌注大粒径堆石体台背路基技术施工工艺研究
    6.1 吹填法概述
    6.2 施工工艺研究
        6.2.1 施工前准备
        6.2.2 施工工艺
        6.2.3 施工注意事项
    6.3 检测技术研究
        6.3.1 瑞雷波检测技术
        6.3.2 弯沉测试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4)疏浚底泥制备免烧砖的结构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疏浚底泥简述
        1.1.1 我国疏浚底泥概况
        1.1.2 疏浚底泥理化性能
        1.1.3 疏浚底泥可利用性能
    1.2 疏浚底泥资源化利用研究现状及发展
        1.2.1 造陆利用
        1.2.2 农业利用
        1.2.3 建材利用
        1.2.4 能源利用
    1.3 免烧砖研究现状及发展
        1.3.1 免烧砖的概念及种类
        1.3.2 免烧砖国家政策
        1.3.3 免烧砖的研究进展
        1.3.4 免烧砖的发展
        1.3.5 免烧砖强度形成机理
    1.4 疏浚底泥制备免烧砖技术
        1.4.1 疏浚底泥制备免烧砖研究现状
        1.4.2 疏浚底泥制备免烧砖技术存在的问题
    1.5 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药品
    2.2 实验仪器
    2.3 疏浚底泥理化性质测试
        2.3.1 含水率
        2.3.2 有机质含量
        2.3.3 pH
        2.3.4 密度
        2.3.5 容重与孔隙率
    2.4 疏浚底泥免烧陶粒的制备工艺及技术路线
        2.4.1 低含水率疏浚底泥制备免烧陶粒工艺
        2.4.2 高含水率疏浚底泥制备免烧陶粒工艺
        2.4.3 免烧陶粒性能测试
    2.5 免烧砖的制备工艺及技术路线
        2.5.1 疏浚底泥直接制备免烧砖工艺
        2.5.2 疏浚底泥免烧陶粒制备免烧砖工艺
    2.6 免烧砖性能表征
        2.6.1 抗压强度
        2.6.2 抗折强度
        2.6.3 接触角
        2.6.4 吸水性
        2.6.5 密度
        2.6.6 抗盐冻性
        2.6.7 耐酸碱腐蚀性
        2.6.8 XRD、TG/DTG、SEM
3 结果与讨论
    3.1 疏浚底泥理化性能
        3.1.1 疏浚底泥的基本物性参数
        3.1.2 疏浚底泥粒度分布
        3.1.3 疏浚底泥化学成分
    3.2 疏浚底泥制备免烧陶粒的探究
        3.2.1 低含水率疏浚底泥制备免烧陶粒的探究
        3.2.2 高含水率疏浚底泥制备免烧陶粒的探究
        3.2.3 不同工艺所制陶粒微观结构
    3.3 疏浚底泥制备免烧砖的探究
        3.3.1 疏浚底泥直接掺加制备免烧砖
        3.3.2 疏浚底泥陶粒免烧砖配方的确定
        3.3.3 疏浚底泥陶粒免烧砖的性能检测
4 结论
5 展望
6 参考文献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 致谢

(5)天津海泥吹填土改良与柽柳繁育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海泥吹填土研究现状分析
        1.2.1 物理措施
        1.2.2 化学措施
        1.2.3 生物措施
    1.3 目前吹填土绿化存在的问题
        1.3.1 吹填土改良所存在的问题
        1.3.2 柽柳植被恢复面临的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4.1 吹填土理化性质测定分析
        1.4.2 吹填土综合改良技术研究—土柱模拟试验
        1.4.3 盐生植物—柽柳的室内繁育试验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试验安排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研究区地理位置与自然气候条件
        2.1.2 研究区立地环境条件
    2.2 实验材料
        2.2.1 海泥吹填土的采集
        2.2.2 柽柳种子及插穗的采集
    2.3 土壤理化指标的测定方法
        2.3.1 物理指标
        2.3.2 化学指标
    2.4 研究方法及进度安排
第三章 海泥吹填土基本理化属性分析
    3.1 海泥吹填土的物理性质
    3.2 海泥吹填土的化学性质
        3.2.1 土壤pH值
        3.2.2 土壤全盐量
        3.2.3 土壤有机质
        3.2.4 土壤重金属含量
    3.5 小结
第四章 混合掺拌土柱模拟试验
    4.1 试验装置与方案
        4.1.1 土柱装置
        4.1.2 混合掺拌方案设计
        4.1.3 测定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各处理湿润锋变化趋势
        4.2.2 各处理淋溶液电导率的变化趋势
        4.2.3 各处理淋溶液矿化度的变化趋势
        4.2.4 淋溶液矿化度与电导率的关系
        4.2.5 各处理淋溶液pH值变化趋势
        4.2.6 各处理淋溶液的离子组成分析
        4.2.7 各处理淋洗前后土壤的离子组成分析
        4.2.8 各处理用水量和脱盐效率分析
        4.2.9 盆栽试验
    4.3 小结
第五章 柽柳繁育技术研究
    5.1 柽柳发芽试验
        5.1.1 柽柳的开花、结实特性
        5.1.2 柽柳发芽试验——培养皿法
        5.1.3 实验结果及分析
    5.2 柽柳室内繁育技术试验研究
        5.2.1 试验方法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海泥吹填土理化属性测定分析结果
        6.1.2 混合掺拌土柱模拟试验结果
        6.1.3 柽柳室内繁育技术试验研究结果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吹填型围海造地建筑地基加固方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吹填型围海造地地基加固现状
    1.1 围海造地发展现状
    1.2 围海造地建筑地基加固现状
    1.3 围海造地建筑地基加固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吹填型围海造地地基加固的方法
    2.1 围海造地方法
    2.2 吹填土的形成条件
    2.3 吹填土的工程性质
    2.4 现有适用于吹填型围海造地建筑地基加固方法介绍
        2.4.1 排水固结法
        2.4.2 置换挤密法
    2.5 现有围海造地建筑地基加固实例
        2.5.1 地基未做加固处理的案例
        2.5.2 地基加固处理方法选择不当的案例
    2.6 吹填型围海造地地基加固的新方法
        2.6.1 多点胁迫振冲联合挤密法
        2.6.2 强排水复合型动力固结法
    2.7 地基加固新技术的成功案例
    2.8 小结
3 吹填型围海造地地基加固方法的对比
    3.1 地基加固方法的适用条件对比
    3.2 地基加固方法的加固承载力对比
    3.3 地基加固方法的最大加固深度对比
    3.4 地基加固方法的加固时间对比
    3.5 地基加固方法的造价对比
    3.6 地基加固方法的对比汇总
4 吹填型围海造地地基加固方法的研究及选择方法
    4.1 地基加固方法选择的关键点
    4.2 对待吹填土地基加固的正确选择方法
        4.2.1 国家制度上的规范方法的选择
        4.2.2 地基加固处理方法的正确选择
    4.3 吹填型围海造地建筑地基加固方法选择的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7)吹填土地基处理效果评价及其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吹填土的变形与强度研究现状
        1.2.2 吹填区地基加固处理方法研究现状
        1.2.3 吹填土区域工程的施工工法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
第2章 吹填土地基沉降特性研究
    2.1 引言
    2.2 场地概况
        2.2.1 吹填造陆区概况
        2.2.2 场地基本地质条件
    2.3 自重应力下吹填土地基沉降研究
        2.3.1 沉降观测方案
        2.3.2 沉降结果与分析
    2.4 堆载试验研究
        2.4.1 试验方案及概况
        2.4.2 结果及分析
        2.4.3 补充试验概况及结果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吹填土地基处理及加固效果评价
    3.1 引言
    3.2 吹填土地基加固处理概要
        3.2.1 吹填土的蠕变特性
        3.2.2 地基处理方法选用原则
    3.3 地基加固处理方案比选
        3.3.1 备选加固方案简介
        3.3.2 综合比选结果
    3.4 地基加固处理方案评价
        3.4.1 FEM 数值模型建立
        3.4.2 评价方法合理性验证
        3.4.3 地基加固处理方案评价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考虑吹填土沉降变形特性的工程应用
    4.1 引言
    4.2 吹填土地基上部施工概况
    4.3 分析要点及其 FEM 模型
        4.3.1 结构受力及模拟要点
        4.3.2 三维 FEM 模型及其合理性
    4.4 计算结果及分析
        4.4.1 模板应力随混凝土形态改变的变化
        4.4.2 地基沉降对模板应力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8)临海粉煤灰吹填区深基坑开挖及支护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深基坑开挖与支护技术的发展背景
    1.2 深基坑工程的研究现状
    1.3 青岛临海粉煤灰区域地质特点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目的
第2章 深基坑工程方案的设计及施工理论
    2.1 深基坑工程的研究内容
    2.2 土方开挖的传统技术
        2.2.1 常见基坑土方开挖方法
        2.2.2 常见基坑土方开挖方式
        2.2.3 基坑挖土方量的计算
        2.2.4 挖土机和自卸车的配套计算
    2.3 土方开挖的新技术
        2.3.1 水力排土的可行性分析
        2.3.2 施工工艺流程
        2.3.3 施工的具体步骤
        2.3.4 水力排土施工方案的选择
        2.3.5 降低地下水位设计
        2.3.6 水力排土法各设备的配套计算
        2.3.7 水力排土的成本计算
    2.4 深基坑支护的基本理论
        2.4.1 常见深基坑支护结构形式
        2.4.2 土压力的计算理论与方法
        2.4.3 临海粉煤灰吹填区深基坑开挖支护方案设计特点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临海粉煤灰吹填区深基坑开挖支护技术应用实例
    3.1 工程概况
        3.1.1 地形地貌
        3.1.2 地基岩土层特性
        3.1.3 水文地质条件
    3.2 土方开挖设计与施工
        3.2.1 开挖方案分析
        3.2.2 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3.3 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
        3.3.1 基坑支护方案分析
        3.3.2 放坡、土钉支护的设计与施工
        3.3.3 重力式挡墙支护方案
        3.3.4 重力式挡土墙的施工
    3.4 地下水位的控制
        3.4.1 临海条件地下水位特点
        3.4.2 地下水控制方案
        3.4.3 旋喷桩止水帷幕的设计
        3.4.4 工程质量检测
    3.5 临海粉煤灰吹填区深基坑工程事故预防对策
    3.6 深基坑监测
        3.6.1 施工监测项目
        3.6.2 施工监测警戒值
        3.6.3 工程监测结果分析
    3.7 效益分析
    3.8 临海粉煤灰吹填区基坑工程施工方法总结
        3.8.1 土方开挖
        3.8.2 基坑支护
        3.8.3 降排水措施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4.1 研究工作总结及主要结论
    4.2 今后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致谢

(9)疏浚泥资源化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可行性研究概述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的内容
        1.4.2 研究的方法
    1.5 本章小结
2 海洋疏浚泥污染问题及利用现状
    2.1 我国疏浚行业发展概述
        2.1.1 我国疏浚行业发展历程
        2.1.2 疏浚行业发展预测
    2.2 疏浚泥处理对生态环境负面的影响
    2.3 国内外疏浚泥利用现状
        2.3.1 国外研究现状
        2.3.2 国内研究现状
    2.4 我国建材行业现状
        2.4.1 建材行业存在的问题
        2.4.2 墙体材料发展趋势
    2.5 小结
3 疏浚泥蒸压砖技术
    3.1 疏浚泥成分分析
    3.2 疏浚泥蒸压砖硬化机理
        3.2.1 疏浚泥与水泥、石灰发生化学作用
        3.2.2 水泥和石灰的水解和水化反应
        3.2.3 物理机械作用
        3.2.4 离子交换和团粒化作用
    3.3 配方原材料的选择
        3.3.1 原料选择的原则
        3.3.2 确定原材料
    3.4 试验方法及工艺
    3.5 试验数据分析及配方确定
        3.5.1 正交试验数据
        3.5.2 数据分析
        3.5.3 试验结论
    3.6 小结
4 发展疏浚泥资源化利用政策依据
    4.1 十二五规划解读
        4.1.1 建材行业转型
        4.1.2 建材使用领域
        4.1.3 海洋经济
    4.2 十七大报告
    4.3 相关法律法规依据
        4.3.1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4.3.2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4.3.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4.3.4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4.4 有关行政文件
        4.4.1 中央有关文件
        4.4.2 部分地方有关文件
    4.5 小结
5 疏浚泥蒸压砖市场
    5.1 国内墙材市场预测
    5.2 蒸压砖生产线市场情况
    5.4 小结
6 社会效益评价和经济分析
    6.1 社会效益评价
        6.1.1 环境改善
        6.1.2 节能低碳环保生产过程
        6.1.3 带动利用其他固体废料
        6.1.4 节省土地和巩固“禁实”成果
        6.1.5 间接经济效益
    6.2 经济效益分析
        6.2.1 投资分析
        6.2.2 效益分析
        6.2.3 结论
        6.2.4 不同产量项目比较
    6.3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1. 疏浚泥蒸压砖工艺流程
    2. 疏浚泥蒸压砖设备清单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粉煤灰吹填造地新工艺及其社会经济效益(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路基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J].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 中国公路学报, 2021(03)
  • [2]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A]. 吴志雷,吴立. 第26届华东六省一市土木建筑工程建造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册), 2020
  • [3]吹填式固化泥砂浆灌注大粒径堆石体填筑台背路基关键技术研究[D]. 王吕岗.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7(02)
  • [4]疏浚底泥制备免烧砖的结构与性能研究[D]. 浩婷. 天津科技大学, 2015(06)
  • [5]天津海泥吹填土改良与柽柳繁育技术研究[D]. 钱丹. 天津理工大学, 2015(12)
  • [6]吹填型围海造地建筑地基加固方法比较研究[D]. 倪鹏冲. 大连理工大学, 2013(09)
  • [7]吹填土地基处理效果评价及其工程应用[D]. 吴浩宁. 上海交通大学, 2013(07)
  • [8]临海粉煤灰吹填区深基坑开挖及支护新技术研究[D]. 崔涛. 青岛理工大学, 2012(02)
  • [9]疏浚泥资源化可行性研究[D]. 肖承楠.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4)
  • [10]二道江电厂储灰场四期子坝地基处理技术[A]. 许厚材. 第二届全国地下、水下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 2011

标签:;  ;  ;  ;  ;  

粉煤灰复垦新技术及其社会经济效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