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论文是对当下学术界关于后现代文化断裂问题讨论的一个回应。论文以断裂性问题与新历史主义的互动影响为研究对象,并结合中国新时期以来的重写文学史思潮和历史题材小说创作的现状,考察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发展的缘由和嬗变的轨迹。论文使用关键词研究、文本细读、跨学科综合分析、对比研究等方法追溯断裂性问题的发展线索,挖掘出断裂性问题和新历史主义批评的共通之处。论文认为断裂性问题为新历史主义提供了思想资源和批评视角;新历史主义则从话语层面对断裂性问题加以深化,并将之提升到方法论的高度对各种文化现象进行批判和质疑。这对于中国学界无疑是具有一定启发意义的。论文包括导论、主体、余论三个部分。导论部分以学术史回顾的方式重点考察了新历史主义中国化的旅程。从接受的特点作出时间上的划分,对新历史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作了细致入微的分析。与此同时对中西方理论界对断裂问题的研究也作了详细的评述。除此之外,又围绕着断裂性问题从目前学界未系统论述的三个方面即复杂性理论的启示、大写历史的终结、基于语言学转向基础上的历史转向对新历史主义的生成语境进行分析。主体从内容上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集中讨论了断裂性问题和新历史主义在后现代语境中的相遇和契合。以客观的视角并结合西方文论发展的轨迹论述了研究断裂性问题和新历史主义互动关系的合理性;第二部分重点从意识形态和历史观的维度研究新历史主义的断裂思想。首先论述了断裂思想对于文学要素的渗透,认为新历史主义对主体、文本、读者等各要素的认识上贯穿着断裂思想,并从格林布拉特的批评实践中具体分析了新历史主义的断裂批评模式;其次,从意识形态理论进一步深化了新历史主义的断裂思想,从新历史主义对意识形态理论的阐述和创新论述了断裂性问题的复杂性;最后,通过考察新历史主义的断裂史观,论述了新历史主义独特的理论素质;第三部分主要通过新历史主义的断裂思想对重写文学史思潮进行学理上的分析,并对重写文学史的理论基础和内在机理进行分析。此外谈及中国的新历史主义小说创作,提出要以新历史主义断裂思想的精神内核来重新审视这一文学现象。余论分析了新历史主义的最新境况,指出了这一理论流派存在的危机及希望。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简议广告借助影视剧的掣肘[J]. 电影评介 2009(03)
- [2].网络时代文化的断裂性和连续性:“B站”传统题材作品的“爆款”现象研究[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8(09)
- [3].在延续与断裂之间——驳吉登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J]. 学术研究 2014(06)
- [4].连续性与断裂性——近代中国知识视野下的“中亚”范畴流变[J]. 青海民族研究 2016(04)
- [5].乌克兰困局:俄罗斯外交的延续性与断裂性[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5(02)
- [6].连续性与断裂性——试论清代考据学的理论前设[J]. 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 2009(00)
- [7].1949年前后连续性的“内在关联性”——兼论韩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动向[J]. 史林 2018(06)
- [8].“断裂性”与“当代文学史书写”[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6)
- [9].南亚安全架构:结构性失衡与断裂性融合[J].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2(02)
- [10].从传统走来·序[J]. 国画家 2010(01)
- [11].断裂性视野下林纾“新人”与“旧人”的身份认同[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4(05)
- [12].档案鉴定现代性探析[J]. 档案学通讯 2017(03)
- [13].断裂与整合:反思农业现代化背景下的农民知识系统[J]. 农村经济 2015(04)
- [14].走向何方 由后现代主义看当代设计[J]. 设计 2013(08)
- [15].论述福柯的修辞学概念—相似性[J]. 理论观察 2010(03)
- [16].论学生经验与学科知识的连续性[J]. 当代教育科学 2016(06)
- [17].社会变迁与思想政治教育变革的双重节奏[J]. 理论与改革 2014(03)
- [18].历史中的沉默与权力真理——让福柯自己说福柯[J]. 江西社会科学 2013(11)
- [19].新历史主义批评的断裂性思维[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6)
- [20].提高三角带底胶模量稳定性和抗断裂性的探讨[J]. 橡塑技术与装备 2015(19)
- [21].历史遗迹、写作“中段”与自我辩护——王蒙《这边风景》读札[J]. 名作欣赏 2016(10)
- [22].评吉登斯对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错误理解[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8(02)
- [23].事件、技术与记忆——《一件小事》的一种哲学阐释思路[J]. 名作欣赏 20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