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从各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经验来看,增发新股(Seasoned Equity Offerings,SEO)是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最主要的股权再融资手段,SEO后公司业绩表现不仅关系到上市公司自身的发展,更会对投资者和证券市场产生重要影响。针对上市公司SEO后业绩表现的研究,国内多是从规范性角度进行分析,缺乏数据支持,即便是有采用了实证分析也大多是通过选用单个指标来衡量,因此系统研究上市公司SEO融资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首先,本文介绍了SEO融资的概念、作用及在中国的发展历程,阐述了上市公司SEO融资后业绩表现的基础理论假说,并详细分析和比较了公司业绩及度量方法;然后以1998-2005年间108家实施SEO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遴选出衡量上市公司业绩的多个指标,采用财务指标对比法,同时,引入功效系数法计算出财务指标的标准值,剔除时间和行业的影响,客观的度量业绩的表现,并运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法进行显著性检验,考察上市公司SEO后业绩变化情况;随后综合考虑中国证券市场的特定环境,据此构建了多元回归模型,根据模型对公司特征、增发特征等影响因素进行综合的实证研究,结果支持盈余管理假说和价值高估假说关于上市公司SEO后业绩持续滑落的理论解释。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在SEO前业绩有一个较大增长,而SEO后业绩显著下滑,经过指标的无量纲化,调整行业和时间因素后,业绩仍然差于SEO前。笔者认为上市公司SEO后业绩下降的原因可能与中国证券发行市场目前的市场和制度等方面的缺陷有关,本文还据此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