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等职业学校实践教学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刘美玲[1](2021)在《中职学校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胜任力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 ——以广西为例》文中认为
臧玲[2](2021)在《基于OBE理念的中职会计专业实训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沈阳市M校为例》文中指出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所确立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的一线生产管理、建设服务培养出具有初、中级技术水平的应用技术技能型会计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会计教学不但要注重会计理论知识,也要强调专业本身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因此,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应重视会计实践技能培训,也就是会计实训教学,要加强会计实训教学,开展会计实训教学研究。OBE理念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实践和认可,并被认为是追求卓越教育的正确方向。借鉴OBE理念指导我国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实训教学改革,有利于提高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加速会计专业转型升级。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意义、现状、思路、方法以及核心概念界定等内容;接着,系统的阐述了OBE理念的内涵、理论基础;然后,通过对受教育者问卷调查和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文本分析,对样本学校的实训教学进行调查,了解了当前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实训教学的现状,总结出目前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现存问题的原因;随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OBE理念下的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实训教学改革对策,最后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和研究展望。研究表明,充分吸收和借鉴OBE理念有助于解决目前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实训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OBE理念对提高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实训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希望可以为OBE理念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提供些许参考和借鉴。
胡小平[3](2021)在《电子商务专业“3+2”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天津市职业院校为例》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和数字经济深入推进,电商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社会对电商人才的需求增加,尤其是对电子商务专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增加。职业院校作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体,应承担起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3+2”中高职衔接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渠道之一,从微观角度来看,打通了中职毕业生可持续发展的通道,有效整合了职业教育院校的教育资源,使其具备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条件;从宏观角度来看,是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实践探索。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把握我国中高职衔接的相关政策以及中高职衔接现状后,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方向。其次通过文献研究和文本分析法,明确电商企业人才需求、电子商务职业岗位群以及职业能力要求,对比分析电子商务专业“3+2”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方案,发现其存在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衔接不畅。在此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等研究方法,选取天津市4所中等职业学校和4所高职院校的“3+2”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师和学生为研究样本,以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教学、考核评价、职业资格证书等5个方面作为研究的切入点,研究了天津市电子商务专业“3+2”中高职衔接实施的具体情况,发现电子商务专业“3+2”中高职衔接存在以下问题: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培养规格层次不清;专业课程设置重复,专业核心课程衔接错位;实践教学环节脱节;转段升学考核标准不严;职业技能等级衔接不畅等问题,进而从政府、行业企业、学校三个层面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有:招生监管制度缺失,国家职业标准亟需完善;行业企业参与实训教学的积极性不高,提供学生顶岗实习的机会较少;中高职学校缺乏沟通交流机制,缺乏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缺乏对学生就业指导的长效机制。最后,针对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以终身教育、认知发展和技能形成规律、效益最大化等理论指导下,从技术路径、条件保障、实践策略三方面提出策略:一是构建“3+2”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衔接路径;二是建立监督机制、合作交流机制、实现中高职资源共建共享;三是构建“三位一体”的中高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贯通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实现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以期为职业院校探索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实践活动提供一定的借鉴或启示。
张茹叶[4](2020)在《深圳市龙岗区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展位设计课程分析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会展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对会展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中等职业教育作为会展教育的一部分,对技能人才的培养肩负着行业发展的重任。深圳市龙岗区第二职业技术学校(简称:龙岗二职)会展服务与管理专业为适应新的中职教育发展形势,定位更精确的人才培养目标,特向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寻求合作。希望借助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对职业教育领域的研究优势,将龙岗二职打造成为全国一流的中职学校。其中展位设计课程是龙岗二职会展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对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软件操作、沟通表达以及整体的职业素养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但是据调查研究发现,目前该校会展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过高、教学内容重理论,所培养出的人才与市场所需具有一定差距,为了解决人才培养问题,本文将通过展位设计课程的课程标准、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的再设计,为龙岗二职会展专业的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本文也是依托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艺术学院与龙岗二职的合作项目《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课程资源建设与开发》而衍生的实践课题。全文总体上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该部分对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思路、研究的创新点等进行系统的阐述。第二部分是对展位设计的市场需求和中等职业学校展位设计课程的论述,首先从展位设计的定义以及通过实地调研和企业访谈分析当前的会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入手,再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会展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确定中等职业学校展位设计课程的培养目标及课程结构。第三部分,研究推进,通过在龙岗二职的实地调研分析展位设计课程的现状,依据教学标准得出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总结归纳。第四部分是展位设计课程改革思路及方案的论述,针对课程存在的问题,结合市场调研及企业专家访谈,提出改革目标、改革思路及具体的改革方案,在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第五部分是对展位设计课程改革实践的论述,重点是展位设计课程标准的再设计,依据课程标准进行实践教学,通过教学观察、调查问卷及分析学生作品得出改革方案的可行性。最后一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得出最终的研究成果,同时反思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向学校或者政府提出建议。本文以文献分析法、实地调研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实践法为基本研究方法。通过实地调研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展位设计课程的具体改革方案,在实践层面予以探究,验证教学改革的可行性。通过研究,笔者希望可以切实解决龙岗二职展位设计课程存在的具体问题,为展位设计课程的改革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通过改革实践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综合职业素养以及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表达能力。此外,也有利于龙岗二职会展专业的品牌建设,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具有借鉴意义。
曹青琳[5](2020)在《中等职业学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X职业技术学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蔡依玲[6](2020)在《C市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校内实践教学研究》文中提出如今,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市场对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实践能力要求也不断提高,落实校内实践教学是提高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研究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校内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对提高中职学校该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提高本专业的办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当前国内外校内实践教学的研究现状为基础,采用访谈法,以C市5所中职学校的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为研究对象,分析C市中职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校内实践教学的现状与问题,研究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研究发现:C市中职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中实训室数量和质量存在差异、校内实践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校内实践课程数量低于理论课程、近半数校内实践教学教师没有旅游相关的工作经验或技能证书、考核方式大多为书面考核。C市中职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校内实践教学面临以下问题:校内实践教学中实训基地存在缺陷;校内实践教学课程设置数量较少;校内实践教师少且“双师型”师资比例低;校内实践教学教学方法单一;校内实践教学考核不完善等。产生上述问题的客观原因主要是建设实践基地的资金来源单一、实践教学教师教学理念出现偏差;主观原因主要是学校方面对校内实践教学的重视力度不够、专业发展脱离行业发展等。在创造良好的校内实践教学环境的前提下,以强化校内实践教学改革为核心,以创建特色课程体系为重点,以优化校内实践师资队伍结构为关键,以改革评价体制机制为保障,可有效解决C市中职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校内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C市中职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校内实践教学的质量。
刘思彤[7](2020)在《情境教学法在中职学校《银行会计实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务院在2019年1月24日发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它提出了要把职业教育优先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和教育改革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并同时提出了要努力培养技术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有效地促进了就业并且适应了产业发展的需要,加强了工学结合,在双元制等模式上,很及时的把新技术、新内容、新规范纳入教学内容和标准,并有效的加强了学生的实践训练。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职业人才的要求日渐多样化和专业化,而会计类技能型人才正是中职学校着重培养的人才,所以作为中职学校,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加强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成效,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出适合上岗即工作的专业技术型人才。本篇文章主要通过在《银行会计实务》这一课程中展开有关情境教学法的实践教学实验,论证情境教学的应用在中职学校会计课程教学中可以取得一定的教学成效,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有效地推进了在中等职业学校推行《银行会计实务》课程教学与实践的改革,培养面向社会、面向企业的实践性人才。本文研究思路和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绪论。本章系统的介绍了研究背景、意义以及国内外与之紧密相关的文献综述,并对此次研究中应用到的研究方法和本文的创新点进行系统整理。第二部分,相关概念界定及其理论概述。对论文中所涉及的相关概念,情境教学法等概念进行界定;对本研究所主要基于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境认知理论、混合式学习理论进行整理概述。第三部分,中职学校《银行会计实务》课程的教学现状和问题分析。对《银行会计实务》课程与情境教学法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此论证情境教学法在中职《银行会计实务》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对吉林省内七所中职学校《银行会计实务》专业课的任课教师进行了访谈并且对学生进行全面的问卷调查,运用SPSS软件分析问卷信效度,了解中职学校《银行会计实务》课程的教学现状并总结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情境教学法在中职学校《银行会计实务》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将《银行会计实务》教材中的内容基于混合式学习理论结合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内容设计,将教学分为常规教学和综合实训两个阶段。常规教学阶段按照银行日常业务流程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六个模块,在综合实训阶段采取校外银行实践学习;设计情境教学法教学过程与实施并对常规教学中具有代表性的公司账户银行汇兑业务知识结合会计模拟实验室AR智能教学设备进行教学实践。第五部分,情境教学法在中职学校《银行会计实务》课程应用的实施效果。通过课程的总评成绩、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查问卷和技能大赛成绩进行对比,分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学校《银行会计实务》课程实践应用的实施效果,对实践进行应用评价并提出完善建议。第六部分,总结。对本文进行系统的总结,总结出研究的成果与研究的不足,为将来的研究工作提供详细的参考。
尹之晴[8](2020)在《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实效性研究》文中指出德育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中等职业学生的学生来说,德育教育尤为重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是中职学生获取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但当下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的教学实效性难以令人满意,而《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存在着诸多现实问题,难以满足现实的需要,如学生与教师对课程的满意程度低,实践教学方式实现困难等诸多问题。不可否认的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教学几十年来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对教学实效性的理论也付出了大量研究,然而必须看到,在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的具体操作层面上仍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研究。有鉴于上述原因,笔者以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课作为切入点,对其教学实效性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探究其中的原因,并试图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本文的研究内容,对于加强中职学校德育课程的教学实效性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本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教学实效性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及研究评述,以及相关概念的界定。通过文献资料查询梳理国内外关于德育课程教学实效性和《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的相关研究,了解其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探讨其不足。第二部分主要是介绍《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实效性的理论基础,首先介绍了马克思的自由全面发展学说,从人的能力、人的个性和人的需要三个方面具体阐述;其次介绍了认知学习理论的相关观点,主要包括学习信息加工论和有意义学习理论。这部分研究为下文对策的提出做出一定的理论铺垫。第三部分是对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课堂教学实效性现状调查,以日照市机电工程学校为调研对象,以对校领导作访谈和对学生进行问卷调研的方式,考察实际情况,探索出《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教学实效性所存在的现实问题主要是学生和教师的满意度低,实践教学方式实施困难。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分析出其成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德育课的地位在中等职业学校未得到应有重视,二是实践教学环节未得到应有重视,三是学生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第四部分是以上述问题发生的原因为基础,尝试提出提高《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教学实效性的相关对策。主要从五个方面展开,一是贯彻理论基础从明确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二是明确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三是强化师资队伍,四是更新现代德育理念,五是整合教学资源。最后是结语部分,对本文所研究的问题进行梳理和总结,并对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孟晓红[9](2020)在《中职学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研究 ——以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一界定明确提出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应具有“职业能力”的要求。职业能力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以及就业后转岗和再就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其毕业后即成为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是中职学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论文中的职业能力指的是个体在成功完成某种职业活动中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综合能力,这种综合能力不是几种能力简单相加,而是各种能力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和知识的有机地迁移。本研究以中职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阐述了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能力的要求,在实际调查基础上分析了当前中职学校职业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重点论述了职业能力培养的对策。本论文以中等职业学校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研究主线,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研究的背景环境,以及该研究课题存在的意义,还介绍了本文研究的内容、研究目标和方法,对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了梳理,明确了核心概念思想,还分析了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等。第一章介绍了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职业能力方面的相关要求。明确了中职人才培养目标,阐述了人才培养目标与与职业能力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第二章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本章节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中职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实际情况进行调查,指出其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为后文的应对策略的制定提供重要基础。第三章针对性的提出中职学校职业能力培养的应对措施和实施方案。此部分是论文的核心部分,详细论述了中职学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对策。最后,对论文进行总结与反思,归纳了论文的研究成果,并客观地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展望了未来相关研究工作的方向。
陈双双[10](2020)在《中职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调查报告 ——以X中等职业学校为例》文中认为实践教学是中职学校物业管理专业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价值。但实践教学也是中职学校物业管理专业教学实践中的薄弱环节,亟须加强研究。本研究搜集了X中职学校物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等文本资料,自编了《中职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调查问卷》(教师卷)和《中职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调查问卷》(学生卷),对X中职学校物业管理专业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调查,从实践课程设置及其安排、实践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设施、教师队伍、实践教学评价等方面全面了解了X中职学校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调查认为,X中职学校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课程有待优化、教学方法使用不恰当、中职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设施设备不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实践教学评价不健全、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有待健全等问题。对此,建议采取下述措施: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及其安排;减少传统教学方法比重,实现教学方法多样化;加强实践教学设施设备建设;加强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健全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二、中等职业学校实践教学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等职业学校实践教学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OBE理念的中职会计专业实训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沈阳市M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职业教育改革对中职会计专业实训教学提出了新要求 |
(二)“1+X”证书制度引发中职对成果导向学习的关注 |
(三)中职会计实训教学质量有待革新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已有研究评述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法 |
(四)个案研究法 |
(五)统计分析法 |
第二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 |
(一)中等职业教育 |
(二)会计专业 |
(三)实训教学 |
(四)OBE理念 |
二、理论基础 |
(一)泰勒的教育目标理论 |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三)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 |
第三章 OBE理念对我国中职会计专业实训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
一、OBE理念对我国中职会计专业实训教学改革的意义 |
(一)更改教育理念 |
(二)明确培养目标 |
(三)创新教学模式 |
(四)注重受教育者实践能力的培养 |
二、应用OBE理念进行中职会计专业实训教学的作用 |
(一)提高实训教学的效果 |
(二)消除现有实训教学模式的弊端 |
三、OBE理念应用于中职会计专业实训教学的适用性 |
(一)符合中职会计专业自身的特点 |
(二)符合企业对于中职人才的要求 |
第四章 中职会计专业实训教学现状分析 |
一、调查对象及内容 |
(一)样本学校 |
(二)调查目的 |
(三)调查对象 |
(四)调查工具 |
二、调查结果统计 |
(一)数据采集 |
(二)调查问卷信度与效度分析 |
三、中职会计专业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基于OBE理念审视 |
(一)会计专业实训教学目标未按照成果导向设置 |
(二)会计实训设施建设无法满足受教育者实际需求 |
(三)实训教学方法未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
(四)会计专业实训教学评价主体单一 |
四、中职会计专业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基于OBE理念审视 |
(一)教育利益相关者需求分析不足 |
(二)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场所力度不强 |
(三)学习成果类型和教学方式无法匹配 |
(四)会计专业实训教学考评体系陈旧 |
第五章 基于OBE理念的中职会计专业实训教学改革对策 |
一、基于OBE理念确定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
(一)根据需求制定培养目标 |
(二)根据培养目标制定毕业要求 |
(三)根据毕业要求确定能力指标 |
二、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
(一)加强实训教师对OBE理念的培训 |
(二)鼓励实训教师深入企业进行实践锻炼 |
(三)从企业引进行业专家兼任实训教师 |
三、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
(一)以小组合作形式展开教学环节 |
(二)以问题形式推进教学内容 |
四、推进实训基地建设的持续改进 |
(一)完善校内实训基地 |
(二)与企业建设校外实训基地 |
五、建立注重受教育者个人发展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
(一)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
(二)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
(三)注重评价过程的多元化 |
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不足 |
三、研究特色 |
四、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中职会计专业实训课程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二 中职会计专业实训教学调查问卷 |
附录三 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3)电子商务专业“3+2”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天津市职业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 |
1.1.2 天津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 |
1.1.3 电子商务发展的现实诉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思路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中高职衔接 |
2.1.2 “3+2”中高职衔接 |
2.1.3 电子商务专业 |
2.1.4 人才培养模式 |
2.2 理论基础 |
2.2.1 终身教育理论 |
2.2.2 认知发展理论和技能形成规律 |
2.2.3 效益最大化理论 |
第3章 电子商务专业“3+2”人才培养模式现状调查 |
3.1 天津市电商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1 天津市电商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
3.1.2 天津市电商行业的人才需求分析 |
3.2 电子商务专业“3+2”人才培养的基本情况 |
3.2.1 试点情况 |
3.2.2 培养特点 |
3.3 问卷设计与实施 |
3.3.1 问卷设计 |
3.3.2 调查对象 |
3.3.3 调查实施 |
3.4 电子商务专业“3+2”人才培养模式调查情况统计 |
3.4.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分析 |
3.4.2 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
3.4.3 课程体系分析 |
3.4.4 实践教学分析 |
3.4.5 考核评价分析 |
3.4.6 职业资格证书分析 |
第4章 电子商务专业“3+2”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存在的问题 |
4.1.1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培养规格层次不清 |
4.1.2 专业课设置重复,专业核心课衔接错位 |
4.1.3 实践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实践教学环节脱节 |
4.1.4 转段考核标准不严,未形成衔接的评价体系 |
4.1.5 职业资格证书获取重复,职业技能衔接不畅 |
4.2 原因分析 |
4.2.1 政府层面 |
4.2.2 行业企业层面 |
4.2.3 学校层面 |
第5章 电子商务专业“3+2”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策略 |
5.1 电子商务专业“3+2”人才培养模式的技术路径 |
5.1.1 人才培养目标衔接 |
5.1.2 课程体系衔接 |
5.2 电子商务专业“3+2”人才培养模式的条件保障 |
5.2.1 建立有效的招生监督机制 |
5.2.2 建立常态化的合作交流机制 |
5.2.3 建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
5.3 电子商务专业“3+2”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策略 |
5.3.1 构建“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 |
5.3.2 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强化教学过程监控 |
5.3.3 构建贯通的资格证书体系,衔接职业技能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一 电子商务专业“3+2”中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现状调查(学生卷) |
附录二 电子商务专业“3+2”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访谈提纲) |
附录三 |
附录四 |
(4)深圳市龙岗区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展位设计课程分析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2.3 实践价值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总结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展位设计市场需求和中等职业学校展位设计课程 |
2.1 展位设计的定义 |
2.2 展位设计的市场需求 |
2.2.1 会展中心调研 |
2.2.2 企业专家访谈 |
2.3 中等职业学校展位设计课程 |
2.3.1 人才培养目标 |
2.3.2 课程体系 |
2.3.3 课程教学目标 |
2.3.4 核心课程设置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龙岗二职展位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
3.1 龙岗二职展位设计课程现状 |
3.1.1 学校概况及专业介绍 |
3.1.2 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 |
3.1.3 课程标准 |
3.1.4 教师现状 |
3.1.5 学生现状 |
3.1.6 教学设施现状 |
3.2 展位设计课程存在问题的分析 |
3.2.1 课程定位过高 |
3.2.2 课程培养目标模糊 |
3.2.3 课程内容设置程度过深 |
3.2.4 考核评价方式落后单一 |
3.2.5 教材使用欠合理 |
3.3 主要问题总结 |
第4章 龙针对龙岗二职展位设计课程问题的改革思路及方案 |
4.1 改革目标 |
4.1.1 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
4.1.2 构建以技能为主体的综合实训课程 |
4.2 改革思路 |
4.2.1 围绕市场发展培养技能型人才 |
4.2.2 展位设计课程的实践实训教学 |
4.3 改革方案 |
4.3.1 设置精准合理的课程定位 |
4.3.2 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 |
4.3.3 构建完善的课程标准 |
4.3.4 丰富教学方法 |
4.3.5 开发校本教材 |
4.3.6 健全优化评价机制与形式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龙岗二职展位设计课程改革实践 |
5.1 课程标准的再设计 |
5.1.1 课程性质 |
5.1.2 设计思路 |
5.1.3 课程目标 |
5.1.4 课程内容和要求 |
5.1.5 教材编写 |
5.1.6 教学建议 |
5.1.7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5.2 课程教学实施 |
5.2.1 授课计划 |
5.2.2 实施对象及分析 |
5.2.3 教学实例 |
5.3 实践效果对比 |
5.3.1 教学过程对比 |
5.3.2 教学评价对比 |
5.3.3 学生作品对比 |
5.4 实践效果总结与分析 |
5.4.1 提升了学生对展位设计课程的兴趣 |
5.4.2 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 |
5.4.3 提高了学生综合实践技能 |
5.4.4 培养了学生综合职业素养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1.1 研究结论 |
6.1.2 不足之处 |
6.2 建议 |
6.2.1 加强校企合作 |
6.2.2 加强教师培训 |
6.2.3 加快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Ⅰ 深圳市龙岗二职会展专业学生对专业学习和发展前景的问卷 |
附录Ⅱ 展位设计课程改革后学生调查问卷 |
(6)C市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校内实践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价 |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研究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中等职业教育 |
2.1.2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
2.1.3 校内实践教学 |
2.2 理论基础 |
2.2.1 凯兴斯泰纳的“劳作学校”概念 |
2.2.2 杜威的“从做中学”理论 |
2.2.3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 |
第3章 C市中职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校内实践教学现状调查 |
3.1 C市中职学校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设置情况 |
3.2 访谈设计 |
3.3 C市中职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校内实践教学现状 |
3.3.1 校内实训基地现状 |
3.3.2 教学方法现状 |
3.3.3 课程设置现状 |
3.3.4 师资现状 |
3.3.5 校内教学评价现状 |
第4章 C市中职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校内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
4.1 校内实践教学中实训基地存在缺陷 |
4.1.1 实际可用工位数量少 |
4.1.2 实践室功能作用单一化 |
4.1.3 实训室管理制度不完善 |
4.2 教师教学方法单一 |
4.3 校内实践课程设置数量少 |
4.4 校内实践教师少且“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 |
4.5 校内实践教学考核不完善 |
第5章 C市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校内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1 实践基地资金来源单一 |
5.2 学校对校内实践教学重视力度不足 |
5.3 专业发展脱离行业发展 |
5.4 实践教学教师教学理念出现偏差 |
第6章 解决C市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校内实践教学问题的对策 |
6.1 以创造良好的校内实践教学环境为前提 |
6.2 以强化校内实践教学改革为核心 |
6.3 以创建特色校内实践课程体系为重点 |
6.4 以优化校内实践师资队伍结构为关键 |
6.5 以改革校内实践教学评价体制机制为保障 |
6.5.1 明确考核的具体目标 |
6.5.2 考核方式与考核主体多样化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附录 B 关于中职学校旅游管理与服务专业校内实践教学的访谈 |
致谢 |
(7)情境教学法在中职学校《银行会计实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2.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3.综合评述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3.创新点 |
二、相关概念界定及其理论概述 |
(一)相关概念 |
1.情境 |
2.情境教学法 |
(二)相关理论 |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情境认知理论 |
3.混合式学习理论 |
三、中职学校《银行会计实务》课程的教学现状和问题分析 |
(一)《银行会计实务》课程与情境教学法的关系分析 |
1.《银行会计实务》课程需要情境教学法来提高教学质量 |
2.情境教学法能够满足《银行会计实务》教学要求 |
(二)中职《银行会计实务》课程教学调研统计分析 |
1.调查设计 |
(1)调查目的 |
(2)访谈设计 |
(3)问卷设计 |
(4)调查问卷信效度分析 |
2.教师教学情况分析 |
(1)任课教师情况调查分析 |
(2)教师常用教学方法分析 |
(3)理论与实践教学比重分析 |
(4)考核方式分析 |
3.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
(1)学习动机分析 |
(2)学习习惯分析 |
(3)学习方式分析 |
(4)学习评价分析 |
(三)中职《银行会计实务》教学存在的问题 |
1.现代教学手段应用落后 |
2.实践环节比重不足 |
3.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
4.学生考核评价体系单一 |
四、情境教学法在中职学校《银行会计实务》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 |
(一)情境教学法下中职《银行会计实务》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
1.常规教学内容设计(1-13 周) |
2.综合实训教学内容设计(14-18 周) |
(二)教学过程组织与实施设计 |
1.情境教学的组织准备 |
2.情境教学的模拟演练 |
3.情境教学的评价反思 |
(三)情境教学法下中职《银行会计实务》课程的教学实践 |
1.课前教学分析 |
2.教学过程 |
3.教学流程实施细则 |
五、情境教学法在中职学校《银行会计实务》课程应用的实施效果 |
(一)课程总评成绩对比分析 |
(二)学生学习情况调查问卷结果对比分析 |
1.学习兴趣调查对比 |
2.学习习惯调查对比 |
3.学习方式调查对比 |
4.学习效果调查对比 |
5.学生满意度调查对比 |
(三)技能大赛成绩对比分析 |
(四)情境教学法在中职《银行会计实务》课程实践应用评价及反思 |
1.实践应用评价 |
2.应用情境教学法的建议 |
六、结论 |
(一)总结与展望 |
(二)研究局限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任课教师访谈问题 |
附录二 学生学习情况调查表 |
附录三 情境教学学生学习情况调查表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8)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实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评述 |
1.研究现状 |
2.研究评述 |
(三)概念界定 |
1.教学实效性的涵义 |
2.《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的含义 |
3.增强《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教学实效性的意义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研究方法 |
2.研究创新点 |
一、《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教学实效性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自由全面发展学说 |
1.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 |
2.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个性全面发展 |
3.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 |
(二)认知学习理论 |
1.学习信息加工论 |
2.有意义学习理论 |
二、《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教学实效性存在的问题及分析——以日照市机电工程学校为例 |
(一)基本状况 |
1.调查对象 |
2.调查内容 |
3.调查结果与分析 |
(二)《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实效性存在的问题 |
1.学生和教师的满意度低 |
2.实践教学方式实施困难 |
(三)问题成因分析 |
1.德育课的地位在中等职业学校未得到应有重视 |
2.实践教学环节未得到应有重视 |
3.学生与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
三、增强《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教学实效性的对策 |
(一)贯彻理论基础对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指导作用 |
1.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对《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教学实效性的理论指导 |
2.认知学习理论对《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教学实效性的启示 |
(二)明确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 |
1.实践教学是增强《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教学实效性的本质要求 |
2.完善课堂中的实践教学 |
(三)强化师资队伍 |
1.提高德育课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
2.提高德育课教师自身的知识理论素质 |
3.提高德育课教师的教学能力 |
4.提高德育课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及道德修养 |
(四)更新现代德育理念 |
1.学校管理层人员应构建“德育为先”的理念 |
2.教师应增强自身的使命感 |
3.提升学生主体学习的意识 |
(五)整合教学资源 |
1.灵活使用《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材 |
2.运用好学校所在地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资源 |
3.扩展《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资源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9)中职学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研究 ——以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本文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一)中等职业学校 |
(二)职业能力 |
(三)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 |
四、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分析 |
(二)国内相关研究分析 |
五、使用的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调查研究法 |
六、研究主要内容、研究视角和思路 |
(一)研究主要内容 |
(二)本文研究视角和思路 |
第一章 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能力的要求 |
一、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 |
(一)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 |
(二)中职学校人才培养规格 |
(三)培养目标与职业能力 |
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
(一)职业能力结构分析 |
(二)职业能力形成过程 |
(三)中职生职业能力培养要求 |
三、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 |
(一)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 |
(二)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
(三)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要求 |
第二章 中职学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 |
一、职业能力培养现状调查 |
(一)中职学校职业能力培养现状调查目的 |
(二)中职学校职业能力培养现状调查过程分析 |
(三)访谈提纲的设计及实施 |
二、中职职业能力培养调查结果分析 |
(一)企业用人过程中注重综合职业能力 |
(二)学校对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解存在偏差 |
(三)中职学生自身对职业能力的期望越来越高 |
三、中职学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
(一)对开展职业教育与职业能力培养工作认识不足 |
(二)职业能力培养目标认识不足,实践教学薄弱 |
(三)职业能力培养教学体系不健全 |
(四)缺少“双师型”教师 |
(五)没有建立完善的职业能力考评方式 |
第三章 中职学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应对措施 |
一、树立专业思想,提升培养职业能力基础 |
(一)积极转变思想观念,重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
(二)正确引导中职学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 |
二、对职业能力培养引起重视,重视学生的实践教学 |
(一)更新思想观念,重视实践教学 |
(二)完善实践教学的硬件建设 |
(三)以学生独立操作为主,强化实践技能 |
(四)以学生为本,教学方式多样化 |
三、强调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构建“工学结合”教学体系 |
(一)围绕职业能力要求构建课程 |
(二)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设置课程内容 |
(三)课程实施情景化、活动化 |
(四)实施“校企合作”模式,实现职业能力特色培养 |
四、提高教师实践能力,打造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
(一)重视教师的在职培训 |
(二)鼓励专业教师获得“双师”证书 |
(三)重视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 |
(四)提升“双师型”教师的待遇 |
五、改变原有考评方式,构建以职业能力为目标的考评方式 |
(一)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出发点进行考评 |
(二)增强对学生技能形成的过程评价 |
(三)实施“双证书”制度 |
(四)合理的增加职业能力学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中职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调查报告 ——以X中等职业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物业管理 |
1.3.2 中职物业管理专业 |
1.3.3 实践教学 |
1.4 文献综述 |
1.4.1 有关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研究 |
1.4.2 有关职业教育物业管理专业的研究 |
1.4.3 有关职业教育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 |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1.7 创新之处 |
第2章 中职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调查报告——以X中职学校为例 |
2.1 调查设计 |
2.1.1 调査目的 |
2.1.2 调査方法 |
2.1.3 样本的选择 |
2.1.4 调査对象 |
2.1.5 调査内容 |
2.1.6 调査实施 |
2.2 调查结果 |
2.2.1 X中职学校物业管理实践教学的客观情况 |
2.2.1.1 实践课程 |
2.2.1.2 实践教学设施情况 |
2.2.1.3 师资情况 |
2.2.1.4 教学方法 |
2.2.2 中职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状况的主观评价 |
2.2.2.1 总体评价 |
2.2.2.2 实践教学的课程评价 |
2.2.2.3 实践教学形式评价 |
2.2.2.4 实践教学设施评价 |
2.2.2.5 实践教学师资评价 |
2.2.2.6 对实践教学评价的评价 |
第3章 X中职学校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
3.1 课程有待优化 |
3.1.1 存在与专业方向关联性不大的技能课 |
3.1.2 课程安排需要调整 |
3.2 教学方法使用不恰当 |
3.3 中职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设施设备不完善 |
3.3.1 实训设施不够 |
3.3.2 实训设施的质量有待提高 |
3.4 中职物业管理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
3.5 中职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不健全 |
3.6 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有待健全 |
第4章 中职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进对策和建议 |
4.1 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及其安排 |
4.1.1 注重实际应用,取消与专业方向无关的课程 |
4.1.2 增加专业性实践课程学时 |
4.2 减少传统教学方法比重,实现教学方法多样化 |
4.3 加强实践教学设施设备建设 |
4.4 加强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 |
4.4.1 强化教师引进工作 |
4.4.2 加强专职教师的培训 |
4.4.3 以制度建设保证教师企业实践的效果 |
4.5 健全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
第5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I |
附录 II |
四、中等职业学校实践教学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职学校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胜任力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 ——以广西为例[D]. 刘美玲. 南宁师范大学, 2021
- [2]基于OBE理念的中职会计专业实训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沈阳市M校为例[D]. 臧玲.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2)
- [3]电子商务专业“3+2”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天津市职业院校为例[D]. 胡小平.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1(06)
- [4]深圳市龙岗区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展位设计课程分析与实践[D]. 张茹叶.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0(06)
- [5]中等职业学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X职业技术学校为例[D]. 曹青琳. 西北师范大学, 2020
- [6]C市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校内实践教学研究[D]. 蔡依玲.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7]情境教学法在中职学校《银行会计实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刘思彤. 长春师范大学, 2020(08)
- [8]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实效性研究[D]. 尹之晴.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9]中职学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研究 ——以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D]. 孟晓红.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10]中职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调查报告 ——以X中等职业学校为例[D]. 陈双双.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