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论文-李长春,宁青,戴余军,王立华,李国元

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论文-李长春,宁青,戴余军,王立华,李国元

导读:本文包含了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拟环纹豹蛛,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克隆,表达分析

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论文文献综述

李长春,宁青,戴余军,王立华,李国元[1](2019)在《拟环纹豹蛛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拟环纹豹蛛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基因碱基序列及其对镉胁迫的响应,本研究在转录组测序的基础上,通过RT-PCR克隆了拟环纹豹蛛的GST基因(PpGST),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序列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了镉胁迫下PpGST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克隆获得的PpGST(GenBank登录号为KY454857)基因编码区长654 bp,可编码1个217个氨基酸的蛋白质,该蛋白质理论分子量为24 900,等电点为5.98,具有GST蛋白家族保守的N端结构域和C端结构域,与温室拟肥腹蛛(Parasteatoda tepidariorum)GST蛋白Delta型有较高的相似性(65%)。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显示,镉胁迫下PpGST基因的表达量显着增加(P<0.05),暗示其在抵御镉胁迫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陈劲松,林富,朱双根,范少平,马建国[2](2019)在《谷胱甘肽S-转移酶P-1基因遗传变异对接受替莫唑胺联合放疗的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替莫唑胺联合放疗在新诊断脑胶质瘤的辅助治疗中具有重要治疗地位,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P-1,GSTP1)在胶质瘤细胞外源性物质解毒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可能影响替莫唑胺联合放疗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本研究旨在探讨GSTP1基因遗传变异对接受替莫唑胺联合放疗的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175例手术切除后接受替莫唑胺联合放疗辅助治疗的脑胶质瘤患者。收集患者外周血进行GSTP1基因多态性位点基因分型。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和其他变量的相关性通过卡方检验或非参检验方法进行分析。收集部分患者接受放化疗前的新鲜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标本提取RNA定量分析GSTP1 mRNA表达。并分析基因型和预后的关联。结果:Ile105Val变异在研究人群中的突变频率为:AA型119例(68. 00%),AG型51例(29. 14%),GG型5例(2. 86%),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为0. 17,该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 868)。随后以显性遗传方式将AG型和GG型患者合并进行分析。预后分析结果表明:AG/GG基因型和AA基因型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4. 4和6. 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5)。在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方面,AG/GG型和AA基因型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11. 0和15. 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针对OS的多变量的Cox分析结果表明,AG/GG基因型对OS具有独立的影响意义(OR=1. 68,P=0. 011)。78例PBMC标本的GSTP1基因mRNA表达实验结果表明,Ile105Val变异AG/GG基因型患者GSTP1的mRNA表达水平显着高于AA基因型患者[(4. 01±0. 472) vs (2. 76±0. 624),P <0. 001]。结论:GSTP1基因Ile105Val变异是影响接受替莫唑胺联合放疗辅助治疗的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本文来源于《肿瘤预防与治疗》期刊2019年10期)

凌云鹤,李静,景兵,李春莲,肖恩时[3](2019)在《向日葵3个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基因的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向日葵转录组测序结果中获得了3个对盐胁迫有响应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EC2.5.1.18)GST基因,构建了系统进化树并进行分析,得知这3个基因属于Tau型GST,并将它们命名为HaGSTU26(HanXRQChr04g0127901)、HaGSTU8(HanXRQChr06g0177581)、HaGSTU27(HanXRQChr10g0316331),然后以向日葵Sk02R为试验材料,克隆这3个基因,并进行了不同组织和不同胁迫条件下的表达分析。序列分析表明:HaGSTU26基因组为1674bp,CDS(编码蛋白序列)长666bp,编码221个氨基酸,由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组成;HaGSTU8基因组为2271bp,CDS长654bp,编码217个氨基酸,由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组成;HaGSTU27基因组为663bp,CDS长663bp,编码220个氨基酸,由1个外显子组成。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向日葵HaGSTU26、HaGSTU8、HaGSTU27基因在不同组织(根、幼叶、成熟叶、茎、幼茎、苞叶)中表达量不同,其中,HaGSTU26基因和HaGSTU27基因在根中表达量最高,而HaGSTU8基因在苞叶中表达量最高,但这3个基因均在成熟茎中的表达量最低。在不同胁迫条件下,测定这3个基因在向日葵幼苗中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在盐及ABA胁迫下,基因表达量均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其中,在盐胁迫下,HaGSTU26基因在12 h后相对表达量最高,HaGSTU8及HaGSTU27基因表达量在3h后相对表达量最高。在ABA胁迫后,HaGSTU26及HaGSTU27基因表达量在12 h后相对表达量最高,HaGSTU8在24 h后相对表达量最高。在冷胁迫下,HaGSTU26和HaGSTU27基因上调表达,它们分别在3、24 h后相对表达量最高,HaGSTU8基因下调表达,其相对表达量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在热胁迫条件下,这3个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均在24 h后表达量最高。以上结果说明这3个基因对不同非生物胁迫(盐、ABA、冷、热胁迫)均有响应。(本文来源于《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赵国栋,林明君,唐健,周凯月,钱荷英[4](2019)在《微量氰戊菊酯诱导家蚕谷胱甘肽-S-转移酶omega家族基因的表达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昆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是广泛分布于多种需氧生物中的一类由多基因编码的、具有多种功能的重要酶系.从分子水平解析家蚕对微量菊酯类农药的响应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表达的变化,有助于从代谢生理研究家蚕对农药的抗性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与家蚕农药耐受性的关系.本实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了添食微量氰戊菊酯后,不同时间点家蚕中肠和脂肪体3个GST酶omega家族基因(GSTo1、GSTo2、GSTo3)的转录水平.结果表明:添食氰戊菊酯农药后,3个被测GST基因在两个不同耐受性品种之间的表达水平变化差异较大,在家蚕Mysore添食氰戊菊酯后各时间点,GSTo2和GSTo3基因在中肠组织的转录水平显着上调,3个被测基因在脂肪体组织中的表达量均显着增加.谷胱甘肽-S-转移酶omega家族基因转录水平上调可能与家蚕不同品种对菊酯类农药的耐受性差异有关.(本文来源于《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杨婉莹[5](2019)在《褶纹冠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的表达与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是多功能的II期解毒酶,其催化亲电子底物与谷胱甘肽的连接,在保护生物体免受活性氧物质毒性方面起重要作用。本文从褶纹冠蚌Cristaria plicata克隆了一个alpha级GST(CpGST5)cDNA序列。CpGST5 cDNA的全长为1885 bp,开放阅读框为669 bp,编码222个氨基酸。蛋白结构分析表明CpGST5的成熟肽包括2个典型结构域,保守域GST_N和保守结构域GST_C,N末端含有GSH结合位点(G位点)。C末端中含有底物结合口袋(H位点)的位点。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在各组织中CpMnSOD mRNA组成型表达。CpGST5基因在肝胰腺中表达量最高,外套膜中表达量最低。在微囊藻毒素刺激后,肝胰腺和血淋巴中CpGST5的表达水平显示出显着增加的趋势。重组CpGST5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为包涵体形式。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anganese Superoxide Dismutase,MnSOD)是一种重要的金属酶,催化ROS在生物体内形成无害的分子氧和过氧化氢。本文通过cDNA末端PCR的快速扩增,使用简并引物从褶纹冠蚌血淋巴中克隆了MnSOD cDNA,命名为CpMnSOD(登录号MK465057)。MnSOD cDNA的全长为1096 bp,开放阅读框为672 bp,编码223个氨基酸。推导的氨基酸序列N-末端含有18个氨基酸的线粒体靶向序列(MTS)和锰结合的4个保守氨基酸(H49,H97,D182,H186)。筛选CpMnSOD 5'-侧翼区显示存在几个可能控制MnSOD表达的重要转录因子结合位点。CpMnSOD与其他物种的MnSOD具有较高的序列相似性。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CpMnSOD mRNA各组织中均有表达。肝胰腺中表达水平最高,其次是闭壳肌,外套膜和鳃,最低表达水平在血淋巴中。在微囊藻毒素刺激后,血淋巴和肝胰腺中CpMnSOD mRNA的表达水平上调。将CpMnSOD的cDNA克隆到质粒pColdI-ZZ中,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酶稳定性测定表明,纯化的CpMnSOD蛋白在温度高达70℃,pH 2.0-10.0时保持了超过80%的酶活性,并且对8mol/L尿素或8%SDS具有抗性。(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9-05-25)

安海燕,杨潘印,朱茜文,张亚平,赵晓风[6](2019)在《谷胱甘肽S-转移酶P1 Ile(105)Val基因多态性与河南回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易感性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STP1)Ile(105)Val基因多态性与河南回族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该院收治的住院及门诊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排除COPD、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及其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者)和COPD组,均为河南回族患者,每组50例。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两组患者GSTP1基因型。结果两组患者GSTP1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PD组患者GSTP1第5外显子105位G等位基因频率[26.0%(26/100)]明显高于对照组[14.0%(14/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STP1 5号外显子G等位基因为河南回族COPD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来源于《现代医药卫生》期刊2019年08期)

梁志乐,尚珂含,王立辉,周瑾,王广龙[7](2019)在《大蒜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AsGST的克隆及其对盐胁迫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大蒜GST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质的结构特征,分析GST基因在不同组织及盐胁迫条件下的表达特性,采用RT-PCR方法克隆得到大蒜苍山四六瓣GST基因,采用BLAST、DNAMAN、ProtParam、MEGA5、Swiss-Model等生物信息工具分析其序列特征,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AsGST基因在大蒜根、鳞茎和叶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对盐胁迫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大蒜AsGST基因全长663 bp,编码220个氨基酸,推测蛋白质分子质量为25.58 kDa,理论等电点为6.55,属于tau类GST家族。植物GST的序列相似性较低,但在结构上相对保守。在蛋白的N端含有谷胱甘肽特异结合位点(G位点),C端含有可变性较大的疏水底物结合位点(H位点),在进化关系上AsGST与茄科作物较近。空间结构分析表明,大蒜GST的叁级结构由3个β-折迭和11个α-螺旋构成。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苍山四六瓣中GST基因在根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叶,在鳞茎中的表达量较低,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盐胁迫处理4 h后,各组织内AsGST基因的表达量均升至最高,说明该基因可响应盐胁迫逆境信号。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大蒜GST基因的功能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核农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茅光耀,周鸿让,黄芸,岳志远,段磊[8](2019)在《Cu~(2+)胁迫下福寿螺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Cu~(2+)胁迫前后福寿螺谷胱甘肽S转移酶(PcGST)基因的表达规律,探讨福寿螺适应Cu~(2+)的相关机制。方法 80只福寿螺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福寿螺, Cu~(2+)胁迫浓度分别为0、 50、 100、 150μg/L。分别于Cu~(2+)胁迫后的0、 1、 7、 14 d,各组随机取3只福寿螺,分离其肝脏、鳃、肾脏组织,分别提取组织中的RNA,逆转录为c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u~(2+)胁迫前后PcGST m RNA的相对表达量。基于Cu~(2+)胁迫下的福寿螺基因转录组筛选获得PcGST基因,构建pET-28a-PcGST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埃希菌(E. coil) BL21 (DE3)感受态细胞中,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重组蛋白表达情况。将转化菌株(含PcGST基因的E. coil)和非转化菌株(未转化的E. coil)等量分成6份,随机取3份作为Cu~(2+)胁迫组(含0.2 mmol/L的CuSO4),另3份作为对照组(不含CuSO4), 20℃、 150 r/min摇床培养。每隔1 h测定一次菌液吸光度(A600)值,连续测定6 h。采用t检验比较转化菌株和非转化菌株对Cu~(2+)的耐受能力。结果设定无Cu~(2+)胁迫下的福寿螺组织中PcGST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1.0±0.0。肝脏组织中, 50μg/L Cu~(2+)胁迫下, PcGST mRNA的相对表达量于0~14 d呈持续上升趋势,峰值为4.9±0.5; 100μg/L、 150μg/L Cu~(2+)胁迫下, PcGST mRNA的相对表达量先上升后下降,峰值均于7 d出现,分别为13.0±3.0和12.2±2.2。鳃组织中,50μg/L、 100μg/L Cu~(2+)胁迫下, PcGST mRNA的相对表达量先上升后下降,峰值均于7 d出现,分别为5.3±0.7和23.3±16.5; 150μg/L Cu~(2+)胁迫下, PcGST mRNA的相对表达量也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峰值于1 d出现,为9.8±3.3。肾脏组织中, 50μg/L Cu~(2+)胁迫下, PcGST mRNA的相对表达量随时间变化不显着; 100μg/L Cu~(2+)胁迫下, PcGST m RNA的相对表达量前期随时间变化不显着,于14 d出现显着增加,为3.9±1.0; 150μg/L Cu~(2+)胁迫下, PcGST mRNA的相对表达量于0~14 d呈持续上升趋势,峰值为18.0±0.8。PcGST基因PCR扩增产物约为600 bp。SDS-PAGE结果显示, PcGST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26 370。LB液体培养基中,转化菌株与非转化菌株的生长曲线接近,最大A600值分别为1.5±0.0和1.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含0.2 mmol/L CuSO4的LB液体培养基中,转化菌株的生长曲线优于非转化菌株,最大A600值分别为1.5±0.1和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u~(2+)胁迫能促进福寿螺体内PcGST基因的表达。(本文来源于《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张力鹏,于得水,滕彦娇,陈成彬,宋文芹[9](2019)在《大花红景天谷胱甘肽 S-转移酶基因的分离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西藏大花红景天为试材,利用生物信息学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基因家族中的11个成员进行分析,以期为红景天属GST家族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基于蛋白质序列比对可以将11个大花红景天RcGSTs基因分为6个亚组,分别为tau类(RcGSTU1、RcGSTU2、RcGSTU3);phi类(RcGSTF1、RcGSTF2、RcGSTF3、RcGSTF4);lambd类RcGSTL;微粒体类RcGSTM;theta类RcGST1;zeta类RcGSTZ。在线网站分析结果显示仅RcGSTM具有跨膜结构域,并定位于细胞膜,其它RcGSTs均无跨膜结构域并定位于细胞质。组织特异性与胁迫诱导表达模式结果表明,RcGSTs基因具有不同的组织表达特异性;低温胁迫下4个基因表达水平上调,7个基因下调;且脱落酸(ABA)可以诱导RcGSTs基因表达。(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19年06期)

樊东,刘艳[10](2019)在《黏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对两种杀虫剂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谷胱甘肽S-转移酶是昆虫体内重要解毒酶,对昆虫抗药性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转录组测序获得黏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cDNA序列,命名为MsGSTe1(GenBank登录号:MH700949)。cDNA全长1 082 bp,包含一个651 bp开放阅读框,编码216个氨基酸,氨基酸等电点为4.75,分子质量为24.679 ku,具有一个GST N端结构域和一个GST C端结构域。经不同剂量氯虫苯甲酰胺处理不同时间后,MsGSTe1基因表达量均显着下调。处理24和48 h,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显着提高。不同剂量高效氯氟氰菊酯处理不同时间后,MsGSTe1表达量和GST酶活性存在显着差异。处理24 h,各剂量处理MsGSTe1基因表达量均显着上调,且酶活性提高。处理48 h,与对照相比,各剂量处理酶活性显着提高,但基因表达量无显着差异,表明MsGSTe1参与黏虫对高效氯氟氰菊酯的解毒代谢。(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替莫唑胺联合放疗在新诊断脑胶质瘤的辅助治疗中具有重要治疗地位,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P-1,GSTP1)在胶质瘤细胞外源性物质解毒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可能影响替莫唑胺联合放疗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本研究旨在探讨GSTP1基因遗传变异对接受替莫唑胺联合放疗的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175例手术切除后接受替莫唑胺联合放疗辅助治疗的脑胶质瘤患者。收集患者外周血进行GSTP1基因多态性位点基因分型。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和其他变量的相关性通过卡方检验或非参检验方法进行分析。收集部分患者接受放化疗前的新鲜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标本提取RNA定量分析GSTP1 mRNA表达。并分析基因型和预后的关联。结果:Ile105Val变异在研究人群中的突变频率为:AA型119例(68. 00%),AG型51例(29. 14%),GG型5例(2. 86%),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为0. 17,该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 868)。随后以显性遗传方式将AG型和GG型患者合并进行分析。预后分析结果表明:AG/GG基因型和AA基因型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4. 4和6. 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5)。在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方面,AG/GG型和AA基因型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11. 0和15. 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针对OS的多变量的Cox分析结果表明,AG/GG基因型对OS具有独立的影响意义(OR=1. 68,P=0. 011)。78例PBMC标本的GSTP1基因mRNA表达实验结果表明,Ile105Val变异AG/GG基因型患者GSTP1的mRNA表达水平显着高于AA基因型患者[(4. 01±0. 472) vs (2. 76±0. 624),P <0. 001]。结论:GSTP1基因Ile105Val变异是影响接受替莫唑胺联合放疗辅助治疗的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论文参考文献

[1].李长春,宁青,戴余军,王立华,李国元.拟环纹豹蛛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J].江苏农业学报.2019

[2].陈劲松,林富,朱双根,范少平,马建国.谷胱甘肽S-转移酶P-1基因遗传变异对接受替莫唑胺联合放疗的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影响[J].肿瘤预防与治疗.2019

[3].凌云鹤,李静,景兵,李春莲,肖恩时.向日葵3个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基因的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9

[4].赵国栋,林明君,唐健,周凯月,钱荷英.微量氰戊菊酯诱导家蚕谷胱甘肽-S-转移酶omega家族基因的表达变化[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5].杨婉莹.褶纹冠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的表达与功能分析[D].南昌大学.2019

[6].安海燕,杨潘印,朱茜文,张亚平,赵晓风.谷胱甘肽S-转移酶P1Ile(105)Val基因多态性与河南回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易感性的关系[J].现代医药卫生.2019

[7].梁志乐,尚珂含,王立辉,周瑾,王广龙.大蒜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AsGST的克隆及其对盐胁迫的响应[J].核农学报.2019

[8].茅光耀,周鸿让,黄芸,岳志远,段磊.Cu~(2+)胁迫下福寿螺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表达分析[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9

[9].张力鹏,于得水,滕彦娇,陈成彬,宋文芹.大花红景天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的分离与鉴定[J].北方园艺.2019

[10].樊东,刘艳.黏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对两种杀虫剂的响应[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9

标签:;  ;  ;  ;  

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论文-李长春,宁青,戴余军,王立华,李国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