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现代性的制度之维——吉登斯现代性理论探要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外国哲学
作者: 山小琪
导师: 陈学明
关键词: 吉登斯,现代性,动力,制度性维度,后果
文献来源: 复旦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文的主旨在于对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进行系统的研究。从吉登斯的思想发展历程来看,现代性理论与他的“结构化理论”以及国家理论有着密切关联,只有在了解这些理论的基础上,才可能完整的理解他对现代性丰富内涵的论述;对现代性的制度性维度的阐述和现代性后果的分析是吉登斯现代性理论的基本内容。围绕着吉登斯学术生涯中现代性的研究主题,本文将按吉登斯思想的发展,对他的现代性理论进行解析。本文对吉登斯现代性理论的研究总共分为七部分,除了引言和结语之外,正文分五章。各部分的论述可依次分述如下: 引言部分主要概述吉登斯及其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指出现代性与其前后其他的思想的关联性。接着在清理国内外吉登斯现代性研究现状和分析其现代性概念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本文研究吉登斯现代性理论的主要思路和论述的基本架构。 第一章主要是分析结构化理论和相关的权力与监控理论以及吉登斯在社会理论中对时间空间的独特理论阐述。指出在进行现代性研究之前,吉登斯提出的“结构二重性”理论是关于行动与制约关系新的看法,吉登斯为社会理论重建了新的研究方法;结构化理论的一些重要概念为他研究现代性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结构化理论是理解其现代性理论的前提。 第二章在一定意义上是对吉登斯现代性理论的关键概念作历史的分析。早在进行国家历史变迁研究时,吉登斯已经对与现代性有关的主要的概念在作了初步分析,要更充分的理解他的现代性理论,就不能忽略他有关国家变迁的思想。本章试图分析吉登斯关于社会变迁与国家理论,通过对比传统国家与民族-国家,阐明民族-国家发展中的行政与监控和战争工业化等现代性的关键性因素。 第三章是对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基本内涵的展开,全面考察了吉登斯对现代性的动力和现代性的四个制度性维度的论述。吉登斯提出现代性的动力机制是时间和空间的分离、脱域机制和反思性。在反思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等关于资本主义、工业主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他对民族-国家发展中的行政与监控和军事工业化的重要作用的认识,吉登斯斯提出了现代性制度性维度的理论,即认为现代社会是在资本主义、工业主义、监控和军事暴力等四个方面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并指出现代性的四种制度维度是相互关联的。 第四章是以第三章所建构的现代性的四种制度性维度分析模式为基础,从现代性的全球化,现代性和风险,乌托邦的现实主义的构想等方面对吉登斯关于现代性的后果做出分析,探讨现代性的未来发展。吉登斯认为现代性正内在地经历着全球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的意义
二、吉登斯其人其思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四、吉登斯的现代性概念与本文研究思路
第一章 结构化理论及其相关理论
一、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
二、社会理论中的时间与空间
三、权力和监控理论
第二章 现代性与国家变迁
一、社会变迁与国家
二、绝对主义国家及其向民族-国家的转换
三、民族-国家发展中的现代性因素
第三章 现代性的动力与制度性维度
一、吉登斯现代性论述的特点
二、现代性的动力
1 时间和空间
2 脱域机制
3 反思性
三、现代性的制度性维度
1 资本主义
2 工业主义
3 现代性的四个制度性维度及其联系
第四章 现代性的后果
一、现代性的全球化
二、现代性与信任、风险
三、现代性的可能后果
第五章 现代性、自我与日常生活
一、现代性情境中的自我
二、现代性与日常生活
三、现代性情境中的经验传递和两难困境
四、生活政治与解放政治
结语
一、现代性理论研究中的吉登斯理论
二、吉登斯现代性理论的特点与局限
三、吉登斯现代性理论与中国现代性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论文独创性声明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发布时间: 2005-09-19
参考文献
- [1].交往的合理化与现代性的重建[D]. 韩红.黑龙江大学2004
- [2].后现代转向与哲学思维方式变革[D]. 宋伟.吉林大学2006
- [3].现代性的技术理性批判[D]. 李国俊.吉林大学2007
- [4].重建启蒙理性[D]. 杨淑静.吉林大学2008
- [5].多元论下的本真性理想[D]. 马庆.华东师范大学2008
- [6].现代性视域中马克思的“社会”概念[D]. 卞绍斌.吉林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