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仙童电力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在现代化建筑中,电气工程在建筑中发挥的作用和价值不断提升,不仅关系到工程整体安全质量,更影响着建筑使用效果。基于此,本文先是简单介绍了建筑工厂中使用的施工技术,其次以建筑工程中十分重要的电气工程为例,分析电气施工技术要点,分析施工现场管理。通过施工技术以及施工现场管理的研究,提高施工技术操作水平,提高电气施工标准,优化建筑工程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电气施工技术;现场管理
引言:我国经济建设加快了步伐,建筑行业发展也提高了速度,对于建筑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建筑工程使用复杂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必须要将合理使用施工技术,提高建筑工程稳定性,延长工程使用寿命。在工程中电气施工占据重要地位,通过电气施工提高工程电气化水平,赋予工程使用功能。因此研究施工技术以及现场管理,有效地提高电气施工水平,提高工程质量。
一、建筑工程常用施工技术
(一)电气施工技术
如今建筑工程电气化水平提高,使得电气技术成为了建筑施工中最为重要的施工技术,通过安全稳定的电气施工,满足人们对建筑项目的要求,赋予建筑项目现代化功能。在建筑项目设计过程中,需要对项目安全问题进行重点考虑,这也是电气施工环节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在建筑项目内部施工中,电气接地技术是最基础的施工技术,保障建筑工程的基础安全,避免受到雷电的危害。目前大多数建筑项目都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这类结构有着强导电性,只有加强结构之间接地施工,才能提高建筑工程的防雷电能力。目前通过电气接地技术,提高建筑物抗雷电能力,降低了建筑物在雷电天气的损坏风险。
(二)防水施工技术
在建筑项目中防水施工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建筑进行防水处理,可以有效的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并优化建筑外观美观性。例如在建筑中,洗手间或浴室是必备空间,且用水量巨大,如果建筑防水性能不佳,会造成建筑室内出现漏水的问题,给住户带来财产损失。在施工期间必须要加强防水技术控制,提高建筑防水性能。其中最常见的防水技术就是后浇带防水技术,针对建筑受力位置和变形位置,选择受力变形最小区域设置后浇带,将施工间距控制在30mm~60mm之间,后浇带的宽度也控制在700mm~1000mm范围之内。
(三)结构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使用到的技术多种多样,包括软土地基技术、混凝土技术以及预应力技术等,这些技术都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整体质量。软土地基技术要根据现场地质条件选择方案,地基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地基质量,对建筑稳定性产生直接影响,常使用的软土地基技术包括置换法、强夯法以及填垫层法等[1]。混凝土技术影响着结构整体稳定性,需要对浇筑、温度、振捣三个指标加强控制,从而保证混凝土的强度。预应力技术要求施工人员选择高品质施工材料,控制预应力筋的下料,保证预应力的钢绞线和结构的钢绞线保持一致,提高预应力施工质量,有助于提高建筑钢筋稳定性,保证工程整体质量。
二、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及施工现场管理——以电气工程为例
本文以电气施工技术为例,对其施工现场管理进行具体的研究分析。
(一)施工技术要点
1.基础工程
在工程实施到墙体部分前,电气工程施工需要加强电缆进户的止水挡板施工,加强进户时穿墙管预埋,保证基础工程得到长期使用,避免工程出现防水层渗漏问题。基础施工要求土建工程相互协调,在展开预埋钢筋、木砖以及配电柜的安装时,要求施工人员跟随土建工程进度同时展开预埋,避免预埋构件造成遗漏。
2.主体工程
在电气施工中主体部分是施工重点,需要明确施工技术的关键点,在安装配电箱时要注意安装位置、电缆电线的协调性,利用施工技术加强协调工作,方便主体工程顺利展开施工。在实际作业中,施工人员要根据浇筑混凝土顺序和工期,逐层逐段完成电线铺设、电缆铺设以及电管铺设,铺设质量直接影响到电气工程后续作业,对土建工程质量和进度产生较大影响。在施工时,必须要对混凝土浇筑加强看护,并控制振捣混凝土给电气工程中开关盒、配管的不良影响,及时修复损坏管线以及损坏配管。
3.电气设备安装装修
在完成墙体砌筑作业时,展开土建施工,在施工过程中要求电气技术人员和土建技术人员共同完成核实隔墙线以及水平线的工作,将水平线作为基准线来确定预埋电管的位置,同时确定开关灯具、插座以及开关盒的标高以及位置。在展开抹灰作业以前,施工人员需要检查墙体隔墙线以及水平线,保证留孔位置是和设计图纸保持一致,并将面板以及药盒固定在制定位置上,最后将配电线路清理干净,将管盒堵好。在抹灰作业中同时完成配电箱收口施工,保证收口区域光滑平整。电气施工需要提高监管力度,避免出现偷工减料的违规行为,或者存在违反操作的不规范行为。
4.安装配电箱
在建筑中配电箱发挥着重要作用,配电箱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接收电能,同时根据用电需要,将电能分给不同设备。由于配电箱运行状态关系到电气工程整体动力以及建筑照明系统的运转,因此配电箱安装必须要加强技术控制[2]。首先要选择优质配电箱,配电箱有着多种种类,建筑也需要安装很多数量。在电气施工中,需要根据不同设计功能选择配电箱,严格遵守物业和消防部门的规范,完成安装工作。配电箱安装实际受到土建、设计等多方面因素限制,在实际安装过程中还需要对配电箱施工进行修改,对应更换配电箱电路以及元件。在电气施工时,要求施工人员可以有着较强施工能力,需要较高的随机应变能力。采购配电箱时,不能仅根据设计图纸选择配电箱,还需要综合分析设计变更后配电箱的优化。完成安装后,需要按照安装规范对配电箱进行检查,确定安装施工满足专业性要求。并检查配电箱的容量,查看容量是否可以满足建筑运行的用电需求,在建筑运行时配电箱可以稳定工作。
(二)质量控制
1.准备阶段
在进入施工现场前,项目经理需要严格筛选电气施工人员,在技术人员上岗之前对技术人员展开专业培训,让管理人员可以具备较高水平的技术能力,可以凭借安全施工的意识展开作业。只有提高了技术人员综合素养,电气施工质量才得到根本保障。除了技术人员外,项目经理需要到现场对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展开全面检查,以抽检的方式检查材料质量和设备状态。如果发现施工材料存在质量问题,需要立刻退回供货商,联合采购人员解决材料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在必要时需要对采购人员进行问责处理。将施工使用的设备试运行,检查设备工作状态,将存在安全隐患或者存在质量问题的设备进行清理,立刻调取质量优良的设备。
2.施工阶段
在电气工程中,常出现如预埋管线位置偏差、铺设电线管遗漏、开关插座位置错误、线路安装和设计要求不符等问题,对电气施工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这些问题多是由于施工技术人员专业素质不过关、电气材料不达标等问题造成的。因此,要想通过现场管理提高施工质量水平,还需要从施工技术人员以及电气材料展开控制。只有严格管理技术人员以及电气材料,才能为电气施工建立良好的基础条件。
在现场施工时,电气施工管理必须要全面分析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加强影响因素的控制,提高施工效果。施工企业在对工程质量展开控制时,需要严格落实责任制度。施工技术人员必须要明确责任制的内容,包括目标、质量标准、施工工期、施工进度等。项目经理要根据施工内容以及人员,将电气施工责任安排给每个施工人员身上。并建立奖惩制度,对施工行为规范、质量达标的人员加以奖励,对于严重违反操作规范、质量无法达标的人员需要进行开除惩处。通过奖惩制度提高施工人员的操作规范,加强电气工程质量。项目经理要安排监管人员度电气设备、构件采购加强控制,建立严格的标准选择供货商,针对材料采购文件加强材料采购管理,对材料运输过程展开全程控制。通过加强管理控制,避免采购环节出现以次充好的现象。
3.验收阶段
在完成电气施工后,不能立刻离开现场,还需要对工程质量展开检测,按照我国制定的电气工程质量标准检查材料、构件以及设备的型号、性能以及质量标准,严格根据安装规范检查设备安装质量[3]。如果在验收阶段发现电气施工中设备元件和设计文件存在较大出入,需要要求负责人员进行整改,直到施工达到标准才允许竣工。
结论: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使用到多种施工技术,其中电气施工技术是关系到建筑使用性能,影响建筑使用安全的关键技术,必须要得到重点监管。通过研究电气施工技术的操作要点,提出了现场管理的重要举措。项目经理需要加强技术人员、施工材料、施工设备以及施工操作的管理,从而提高电气施工质量,提高电气工程在建筑中运行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姜琳.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中安全措施和施工技术管理探究[J].中国建材,2018(12):114-116.
[2]王正好.浅析现代建筑工程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施工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8(39):178-179.
[3]宋花.试析高层建筑工程中电气施工的技术要点与质量控制要点[J].科技风,2018(3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