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颖妃付晓明顾勋万吕琳通讯作者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云南昆明650000)
【摘要】目的:了解昆明市某高校本科医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昆明市某高校三、四、五年级717名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调查问卷”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15版)》结合医学生群体特点局部优化改动的问卷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昆明市某高校本科医学生的总体健康素养具备率为8.65%,健康知识与理念素养具备率为46.03%,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素养具备率为12.69%,健康技能具备率为61.65%。六类健康问题中,科学健康观素养具备率为29.99%,传染病防治素养具备率为67.5%,慢性病防治素养具备率为44.91%,安全与急救的健康素养具备率为70.85%,健康行为素养具备率为12.41%,其他(医疗知识掌握、健康信息认知、辨识能力等)方面素养具备率为16.32%。女生的健康素养水平普遍高于男生;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健康素养水平高于临床医学和护理学专业的学生;年级越高,医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也越高;家庭成员中有人患病的医学生健康素养水平高于家庭成员中未有人患病的医学生;选修过健康课程的医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高于未选修过健康课程的医学生;参加过大众健康服务活动的医学生健康素养水平高于未参加过大众健康服务活动的医学生;对“健康中国战略”的关注程度较高的医学生健康素养水平较高。结论:昆明某高校本科医学生三个维度和六类问题素养水平不均衡,医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尚待提高。性别、年级、是否选修健康课程、对“健康中国”战略的关注程度是影响其健康素养水平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健康素养;医学生;影响因素
健康素养是指个体具有获取、理解和处理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判断和决定,维持和促进健康的能力[1]。健康素养的提升可以促进人们更积极地获取新知识、更正面的健康态度、更强的自我效能、更健康的行为,从而产生更好的健康结局[2]。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直接影响居民的健康水平。本科医学生作为医学界的后备军,健康知识的传播者,健康服务的提供者,健康生活方式的引领者,其健康素养水平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全民健康水平。因此,本文通过调查分析昆明市某高校本科医学生的健康素养状况及影响因素,以期为提高其健康素养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昆明某高校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专业大三、大四、大五的学生和护理学专业大三、大四的学生。
1.2方法
调查问卷是参照“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调查问卷”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15版)》设计,并根据医学生群体实际情况作局部优化改动。问卷内容工分为四个部分:个人基本情况;健康知识与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健康技能;健康知识获取途径、健康知识需求;对“健康中国”战略认知情况。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正确回答80%以上健康素养调查内容的调查对象视为具备健康素养。
1.3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3.1建立问卷调查数据库,双人双份数据录入,规范完成一致性检验,经核查确认无误后锁定数据库。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
2结果
2.1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741份,回收有效问卷717份,剔除无效问卷24份,有效率96.76%。
其中男生155(21.62%)人,女生562(78.38%)人;来自城市生源136(18.97%)人,农村生源581(81.03%);有169(23.57%)人是独生子女,有548(76.43%)人为非独生子女;父母学历以初中为主;父母职业以务农居多;家庭成员(父母、兄弟姐妹等)是否有人患病(慢性病或重大疾病)的比率为0.40:1。
2.2健康素养情况
该校本科医学生的总体健康素养水平为8.65%。其中健康知识与理念素养具备率为46.03%;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素养具备率为12.69%;健康技能具备率为61.65%。在6累健康问题中,安全与急救的健康素养水平最高(70.85%),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67.5%)较高,其次是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44.91%),其科学健康观素养水平(29.99%)和其他(医疗知识掌握、健康信息认知、辨识能力等)方面素养水平(16.32%)较低,而健康行为素养水平最低(12.41%)。
2.3不同特征调查对象健康素养得分情况
女生的健康素养各部分得分普遍高于男生,且健康素养总分、健康技能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健康素养各部分得分高于临床医学专业和护理学专业医学生,且在健康素养总分、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技能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大五年级医学生的健康素养各部分得分高于大四、大三年级医学生,且在健康素养总分、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技能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家庭成员中有人患病的医学生健康素养各部分得分高于家庭成员中没有人患病的医学生,并且在健康素养总分、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技能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选修过健康课程的医学生健康素养各部分得分高于未选修过的医学生,并且在健康素养总分、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参加过为大众健康服务活动的医学生健康素养各部分得分高于未参加过的医学生,并且在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健康中国战略”关注程度较高的医学生健康素养各部分得分高于关注度低的医学生,并且在健康素养总分、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4医学生健康素养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对本次717名被调查对象的资料,采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逐步回归分析。以健康素养三个维度得分、总得分及健康素养6类问题素养得分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差异的11个影响因素为自变量,变量赋值见表2。
健康素养总分的相关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性别、年级、是否选修健康课程、对“健康中国”战略关注程度进入回归方程,且其与健康素养总分呈正相关。即女生健康素养总分高于男生;医学生的年级越高,健康素养总分越高;选修过健康课程、对“健康中国”战略关注越高的医学生健康素养总分较高。
基本知识和理念的相关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年级进入回归方程,且其与基本知识和理念得分呈正相关。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的相关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是否选修健康课程、对“健康中国战略”关注程度进入回归方程,且其与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得分呈正相关。健康技能的相关因素多元线性回归结果发现,性别、年级进入回归方程,且其与健康技能得分呈正相关。详见表3。
3讨论
3.1医学生健康素养得分情况
通过对717名昆明某高校本科医学生进行健康素养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该校医学生的健康素养总体水平(8.65%)高于方娴等[3](2016)对新疆某医科大学345名临床医学生的健康素养总体水平(7.54%),低于历年的全国居民健康素养平均水平(2012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8.8%,2013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9.48%,2016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1.58%),低于云南省2015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9.1%),低于单德志等[4](2017)对宁夏400名临床医学生的健康素养总体水平(16.54%),低于刘环等[5](2017)通过对四川南充市某医科大学482名医学生进行健康素养水平(25.31%)。访谈结果也显示:医学生普遍认为自己健康素养水平不足。究其原因,与本调查问卷是在《中国居民健康素养问卷》的基础上稍加修改调整有关,同时也可能与地区间的教育水平以及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3.2医学生的健康素养三个维度及六类问题水平差距明显
医学生的健康素养三个维度水平不平衡,他们对健康技能(61.65%)和基本知识理论(46.03%)掌握较好,但其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具备率较低(12.69%)。医学生的健康素养六类问题差距,其中安全与急救素养和传染病防治素养较高,分别为70.85%、67.5%,慢性病防治素养也达到44.91%,但健康行为和其他(医疗知识掌握、健康信息认知、辨识能力等)方面素养具备率较低,分别为12.41%、16.32%。由此可见,在“知信行”三个方面的健康素养水平上,医学生的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素养尤其不足。
由此可知,医学生掌握了较好的健康基本知识、理论和一定的健康技能,但未将所掌握的知识与理念转化为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行为。知信行理论揭示,个人健康知识的获取和知晓程度可促进个人健康知识和健康信念的建立,继而会増强健康知识正确观念的信任度,这种健康知识和信念又会促使个人采取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这说明医学生所掌握的健康知识和理论,并没有上升为积极的态度,并形成信念,因此无法促进他们采取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
3.3医学生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
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女生的健康素养水平高于男生。这可能与男女性别差异有关,女生在学习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后,她们对健康常识(如血压、体温、脉搏等的正常值)一般比男生更感兴趣,获取这些方面的健康知识较多有关;同时女生的行为约束力方面可能高于男生,更注重个人卫生与健康,而男生因为一些社会因素的影响导致健康行为低于女生,例如抽烟喝酒等不良行为。这与岳姝婷[6]等人的研究结果吻合。健康素养极其3个维度素养得分在不同年级亦有差异,结果显示年级与医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即随着年级的升高,医学生健康素养水平也逐渐提高。医学生从大三便开始了见习和实习,深入临床,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年级越高,其实践经历越多,对健康知识、理论的理解越深入;尤其是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专业大五的医学生和护理学专业大四的医学生,他们进入毕业实习阶段,在临床时间较长,与病人接触、询查交流机会多,跟随带教老师查房指导,参加交班、书写大病历、临床教学小讲课、病例讨论、病情汇报等,促进了健康素养水平的提升。
是否选修健康课程对医学生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慢性病防治素养得分有显著影响,呈正相关关系。选修过健康课程的医学生其健康素养水平高于没有选修过健康课程的医学生。这说明参加健康课程能够有效提高医学生的健康素养,促进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这与王磊[7]的研究结果相吻合。本调查还显示,开设健康素养选修课程也是较受欢迎的提高医学生健康素养的方式,说明学校应鼓励教师开设针对性更强、内容更丰富的相关健康选修课程,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
2016年10月,我国出台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第一次把“健康中国”提升为国家战略,明确了建设“健康中国”的思路与任务。本研究将此列入问卷调查内容,调查结果显示,18.5%的医学生没听过“健康中国战略”,57%的医学生听过“健康中国战略”但不了解,20.7%的医学生听过“健康中国战略”且有所了解,3.8%的医学生密切关注过“健康中国战略”。由此可见,医学生对“健康中国”战略的关注和了解不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医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与对“健康中国”战略的关注程度呈正相关性,越是关注和了解“健康中国”战略的医学生,其健康素养水平越高。关注“健康中国战略”的医学生,他们往往目标明确,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有清晰的认识,会主动了解国家卫生行业的大政方针,同时也更积极地去获取健康知识和技能,故而健康素养水平较高。
[1]NutbeamD.Healthliteracyasapublichealthgoal:achallengeforcontemporaryhealtheducationandcom-municationstrategiesintothe21stcentury[J].HealthPromotionInternational,2000,15(3):259-267
[2]刘小娜,常春,孙昕霙.健康素养全球研究概况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展望[J].中国健康教育.2012,28(2):150—153
[3]方娴,金笑笑,谢慧玲,关素珍.某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健康素养知晓率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6,33(2):144-147
[4]单德志,徐国栋,李玉等.宁夏某大学临床医学生健康素养现状调查[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7,39(3):344-347
[5]刘环,张伟等.医学生健康素养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35):33-36
[6]岳姝婷,代晓霞.大学生健康素养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2016,37(3):280-282
[7]王磊.安徽某高校医学生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与干预效果研究[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20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