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个人社交系统的交互设计研究

关于个人社交系统的交互设计研究

论文摘要

社交聚合是人们社交需求的解决方案之一。社交网络在改变世界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例如社交关系分散,交往群体单一等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答案正在求解中。本文提出来的解答是创造一个新的个人社交管理系统,即社交聚合。通过社交聚合,来管理用户的社交账号、管理用户的社交信息和整理用户在互联网上的所有足迹。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它们在人们生活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重要性也越来越高。人们在互联网上留下了很多的文字、多媒体资料以及各种行为痕迹。人们分享和交流他们喜欢的东西。有时候,这些东西经过病毒式传播,在一段时间内成为很有影响力的内容。不论这些内容在宏观上是否具有影响力,从微观上来说,它们都是散落在互联网上的个人成长足迹。因此,从更好地管理个人互联网微信息的方向来说,社交聚合的出现是用户需求的结果。除了自我表达和自我展示,社交网络的直接目的管理人际关系,降低人际交往成本。尽管人们很少关心跟他们有关的社交基本数据,但这些数据通过量化和分析,可以衍生出很多重要的研究结论,对指导网络产品的优化升级、品牌营销的策略、网络广告的投放技巧有很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社交导致了人们的联系方式、联系内容还有交易方式开始发生巨大变化。因此,从稳固现有人际关系并扩充新的人际关系的角度出发,社交聚合的出现是用户需求的结果。本文的研究基石是作者在新媒传信的飞信开放平台的研究实践项目。论文的研究重点在于探讨如何通过个人社交系统,将分散在互联网上的个人微信息碎片组合集中起来进行管理。在探讨的过程中,本论文从两个角度出发。一方面研究现有社交模式的特点,提取其交互设计要素。另一方面通过对人的属性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将人的人口统计学属性、行为属性和环境属性这三大属性融合到社交系统的设计之中。最后,这些设计要素融入到“以用户为中心”的交互设计模型中,得到一个关于个人社交系统的交互设计模型。本论文的创新之处是基于“以用户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对人的相关属性进行分析和提取,最终得到一个针对个人社交系统的交互设计模型。同时,本文提出引入PET评估模型,尝试超越传统的可用性工程,使设计成果从“可用”层面提升到“愿意用”的层面。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社会化媒体时代到来
  • 1.1.2 社交媒体的研究价值日益提高
  • 1.1.3 社交媒体的发展需要探索和指导
  • 1.2 涉及领域及研究方法
  • 1.3 论文内容和框架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社交系统要素分析
  • 2.1 社交系统交互要素分析
  • 2.1.1 社交网络概述
  • 2.1.2 社交系统由多种社交模式组成
  • 2.1.3 常见社交模式的交互要素分析
  • 2.2 社交系统的用户界面设计原则研究
  • 2.2.1 社交系统的信息架构原则
  • 2.2.2 社交系统的页面交互原则
  • 2.3 说服、情感、信任(PET)设计
  • 2.3.1 可用性工程是传统的设计评定标准
  • 2.3.2 使用PET设计超越可用性工程
  • 第3章 个人社交系统的交互设计研究
  • 3.1 人的个体属性与个人社交系统
  • 3.1.1 飞信开放平台聚焦个体互联网生活
  • 3.1.2 针对人的个体属性提取设计要素
  • 3.2 个人社交系统的总体描述
  • 3.2.1 个人社交系统的网络特征
  • 3.2.2 个人社交系统的用户特征
  • 3.3 个人社交系统的交互设计模型
  • 3.3.1 以用户为中心的交互设计流程
  • 3.3.2 个人社交系统的交互设计研究
  • 第4章 飞信开放平台的交互设计实践
  • 4.1 前期调研与典型人物角色的设定
  • 4.1.1 确定前期调研方案
  • 4.1.2 调研结果
  • 4.1.3 从人个体属性的角度分析调研结果
  • 4.1.4 从个体属性的角度来设定典型人物角色
  • 4.2 基于情境的用户需求提炼
  • 4.2.1 情境剧本的设定
  • 4.2.2 用户目标的提出
  • 4.2.3 基于用户目标的任务分析
  • 4.3 系统架构和主要交互流程
  • 4.3.1 系统架构
  • 4.3.2 主要交互流程
  • 4.4 设计细化和完善
  • 4.5 PET工程评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PET体验活动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一种适用于社交网络分析的分层社区检测算法[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9(24)
    • [2].图片[J]. 应用写作 2020(01)
    • [3].社交网络中的“自恋”和“表演”[J]. 传播力研究 2019(35)
    • [4].移动社交网络营销效果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 市场论坛 2019(11)
    • [5].基于社交网络的分布式机制设计[J].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20(01)
    • [6].基于分层社区的社交网络异常事件检测模型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0(04)
    • [7].学术社交网络信息质量的治理和提升[J]. 图书情报工作 2019(23)
    • [8].在线社交网络控制实验的现状与展望[J].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20(01)
    • [9].青少年自恋人格与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的关系:链式中介作用分析[J]. 中国特殊教育 2020(01)
    • [10].道德推脱与身份转化:社交网络欺凌中的旁观者效应[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11].国内外学术社交网络的特征及案例分析[J]. 现代情报 2020(04)
    • [12].社交网络平台的盈利模式探析[J]. 中国集体经济 2020(10)
    • [13].社交网络用户发布模式和兴趣预测研究[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20(09)
    • [14].学术社交网络用户使用动机与功能采纳的特征构成及关联分析[J]. 图书馆学研究 2020(06)
    • [15].超图结构下的在线社交网络中隐性影响力评估[J]. 系统工程学报 2020(01)
    • [16].社交网络文化语境下竖屏剧的创作研究[J]. 声屏世界 2020(04)
    • [17].《社交网络》:传记电影的虚构与拓写[J]. 电影文学 2020(09)
    • [18].社交网络平台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影响[J]. 知识经济 2020(06)
    • [19].论社交型网络犯罪的防控体系构建[J]. 法制与社会 2020(13)
    • [20].科研机构用户利用学术社交网络的学科差异研究[J]. 情报科学 2020(06)
    • [21].图片介入社交网络带来的界面设计与功能[J]. 新闻文化建设 2020(03)
    • [22].基于异构社交网络信息和内容信息的事件推荐[J]. 软件学报 2020(04)
    • [23].韩国“N号房”事件对我国“社交网络儿童性剥削”问题的警示[J].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20(03)
    • [24].社交网络视角下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创新探析[J]. 传媒论坛 2020(15)
    • [25].科技型中小企业社交网络招聘模式问题及对策研究[J]. 河北企业 2020(06)
    • [26].社交网络使用会影响用户心理健康么?——一项元分析研究[J].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20(04)
    • [27].父母监督儿童使用社交网络的调查研究[J]. 教育文化论坛 2020(04)
    • [28].浅析“社交网络过度使用”术语使用混乱现象[J]. 现代交际 2020(12)
    • [29].在线社交网络的社区发现研究进展[J]. 图书情报工作 2020(09)
    • [30].在线社交网络信息流行度预测综述[J].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20(S1)

    标签:;  ;  ;  ;  

    关于个人社交系统的交互设计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