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Cr(Ⅲ)和Cr(Ⅵ)的分离与检测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分析化学
作者: 栾艺华
导师: 胡荣宗
关键词: 离子色谱,电化学氧化,电渗析,分光光度法,和偶氮胂
文献来源: 厦门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论文研究了环境与生命物质中几种令人关注的物质:(1)工业废水中的Cr(Ⅲ)和Cr(Ⅵ),(2)有机物中的氯和硫,(3)血清中的葡萄糖,的分离与检测的新方法。工业废水中Cr(Ⅲ)和Cr(Ⅵ)的分离与检测是本论文的主要部分。本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综述了Cr(III)和Cr(VI)的分离和检测的意义、方法和应用的文献调研,评述现有Cr(III)和Cr(VI)分离检测的方法,提出本文研究分离检测Cr(III)和Cr(VI)技术路线和创新意义。第二章分为三节:第一节建立了化学氧化-离子色谱法检测Cr(Ⅲ)和Cr(Ⅵ)的新方法。利用过氧化氢氧化Cr(Ⅲ)为Cr(Ⅵ),研究了合适的淋洗体系,使Cr(Ⅵ)可以采用抑制式电导检测离子色谱法检测Cr(Ⅵ)。首先用离子色谱直接检测溶液中的Cr(Ⅵ),然后用过氧化氢将Cr(Ⅲ)氧化为Cr(Ⅵ),采用抑制式电导检测离子色谱法测定Cr(Ⅵ)的总量,用差减法求得各单一形态的含量。第二部分建立了电化学氧化-离子色谱法检测Cr(Ⅲ)和Cr(Ⅵ)的新方法。采用电化学氧化法不引入化学氧化试剂将Cr(Ⅲ)为Cr(Ⅵ),采用抑制式电导检测离子色谱法检测Cr(Ⅵ)。首先用离子色谱直接检测溶液中的Cr(Ⅵ),然后在某一电解电压下将Cr(Ⅲ)氧化为Cr(Ⅵ),再采用抑制式电导检测离子色谱法测定Cr(Ⅵ)的总量,用差减法求得各单一形态的含量。测定Cr(Ⅵ)的线性范围在4.00mg/L~20.00mg/L,应用本方法分别检测了工业废水和湖水中Cr(Ⅲ)和Cr(Ⅵ)的含量,加标回收率Cr(Ⅲ)分别为102%和91%,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铬的价态分析进展
1 形态分析及铬价态分析的必要性
2 铬价态的分析方法
3 铬价态分析的应用
§1-2 论文技术路线与创新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Cr(Ⅲ)和 Cr(Ⅵ)的分离和检测
§2-1 前言
§2-2 过氧化氢氧化-离子色谱法检测Cr(Ⅲ)和 Cr(Ⅵ)
1 实验原理
2 实验部分
3 结果与讨论
4 小结
§2-3 电化学氧化-离子色谱法检测Cr(Ⅲ)和Cr(Ⅵ)
1 实验原理
2 实验部分
3 结果与讨论
4 小结
§2-4 电渗析-分光光度法检测Cr(Ⅲ)和Cr(Ⅵ)
1 实验原理
2 实验部分
3 结果与讨论
4 小结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酶-离子色谱法检测血清中的葡萄糖
前言
1 实验原理
2 实验部分
3 结果与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I~-/I_3~-溶液为吸收剂的燃烧氧化偶联离子色谱法检测甲醇、碳黑中氯和硫
前言
1 实验原理
2 实验部分
3 结果与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论文小结
附录1.发表和交流的文章
致谢
发布时间: 2007-03-19
参考文献
- [1].微生物对渭河河床沉积物—水界面Cr迁移转化的作用机理[D]. 童秀娟.长安大学2018
- [2].攀枝花地区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与Cr同位素示踪[D]. 王瑞.成都理工大学2018
- [3].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对Cr(Ⅵ)-施氏矿物的还原研究[D]. 万晶晶.华南理工大学2018
- [4].氯乙酰树脂对Cr(Ⅵ)的吸附性能及应用研究[D]. 范力.西南交通大学2008
- [5].钩状木霉BSL01去除重金属Cr(Ⅵ)的研究[D]. 李媛媛.东北林业大学2018
- [6].改性海泡石对水体中Cu2+、Cd2+、Cr3+的吸附特性及机理研究[D]. 肖俊杰.湘潭大学2018
- [7].改性壳聚糖基吸附剂对水中Cr(Ⅵ)的吸附性能研究[D]. 余传泳.安徽农业大学2018
- [8].零价铁加速非生物与生物过程去除Cr(Ⅵ)的作用机制[D]. 钟家炜.华南理工大学2017
- [9].CO32-/EDTA2-插层NiFe2O4/ZnAl-LDH的合成及其吸附Cr(Ⅵ)的研究[D]. 王莉.湖南大学2017
- [10].玉米芯活性炭的制备及对水中Cr(Ⅵ)与苯胺的去除[D]. 高佩.太原理工大学2018
相关论文
- [1].硫化亚铁还原废水中六价铬的动力学研究[D]. 商英辉.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
- [2].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水样中Cr(Ⅲ)和Cr(Ⅵ)的含量[D]. 徐红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
- [3].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微量元素形态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 张江.山东大学2007
- [4].湘江水系中铬的形态分析[D]. 李建文.中南大学2007
- [5].含磷类药物的离子色谱研究[D]. 焦霞.浙江大学2007
- [6].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镀铬电镀液中Cr~(6+)和Cr~(3+)含量[D]. 马海龙.西安理工大学2004
- [7].溶剂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河水中的Cr(Ⅵ)与Cr(Ⅲ)[D]. 贺容利.四川大学2005
- [8].零价铁还原去除污染水体中的六价铬[D]. 刘永.浙江大学2006
- [9].深色皮革中六价铬离子含量检测方法的研究[D]. 张见立.郑州大学2006
- [10].流动注射在线分离富集——火焰原子吸收法间接测定研究及铬的形态分析[D]. 蒋育澄.陕西师范大学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