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上海的大型保障房建设也在加速开展。虽然上海的保障房建设一直处在我国前列,但是在建设和治理以过程中已经或多或少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在明显阻碍着上海大型保障房社区建设的进程。本文期望通过对上海较为成熟的社区的建设以及治理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大型保障房建设和治理过程中较深层次的问题,并给与相关建议,以希望对现有的治理模式进行相关改进。本文详细论述了社区、保障性住房等概念和内涵,并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和国内外大型社区建设成功案例,以我市几个成熟和正在发展的几个社区为例,阐述了现阶段上海保障房建设和治理现状,研究了我市以政府为领导核心、社区居委会为辅助管理者、社区共治体为平台、居民自治为目标、社区组织为补充的多元治理模式,分析了大型社区中政府、居委会、居民三者之间的角色定位,研究了我市大型保障住房体系的缺陷和目前住房不足和社区大环境之间的矛盾等等。本文拟以治理理论、公共产品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和居民区规划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探索在城市化进程中为改变政府职能,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而仅需要进行的改革方案,倡导政府部门主导、社区各个组织合作、社区公民参与,强调社区全体居民共同治理,平衡社区治理各个主体之间的关系,着力和谐社区的建设,并希望构建社区网格化管理系统平台,对平台的构建给出一些建议。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1章 引言1.1 研究背景1.2 课题研究意义1.3 论文研究方法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1.4.1 国外研究综述1.4.2 国内研究综述1.5 研究理论基础1.5.1 若干概念简介1.5.1.1 社区1.5.1.2 保障性住房1.5.1.3 大型居住社区1.5.2 相关理论知识1.5.2.1 治理理论1.5.2.2 公共产品理论1.5.2.3 新公共服务理论1.5.2.4 居住区规划理论第2章 上海保障性住房供给与治理的历史变迁2.1 我国保障性住房产生背景2.2 上海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发展过程2.3 上海保障性住房治理的历史变迁2.4 上海大型居住社区建设的发展阶段2.5 新时期上海保障房的目标第3章 上海大型保障性住房社区治理的现状3.1 社区呈现的独特性和治理中的挑战3.1.1 规划面积偏大且选址偏远3.1.2 居住区异质性强3.1.2.1 与周边成熟商品住宅对比外在差异明显3.1.2.2 居住者身份认同感低3.1.3 弱势群体与社会矛盾过于集中3.1.4 城乡综合特征明显与社区欠成熟3.2 目前大型保障房居住社区治理中凸显的矛盾3.2.1 规划建设存在缺陷3.2.2 政府行为影响发展3.2.3 属地政府入不敷出3.2.4 社区管理严重失衡3.2.4.1 管理力量配置不足3.2.4.2 物业管理水平偏低3.2.4.3 复杂人口管理无序3.2.5 社会公共服务矛盾突出3.2.6 社区和谐存在隐患3.3 产生大型保障房社区治理问题的深层次原因3.3.1 基本法律制度欠缺产生的合法性问题3.3.2 政府公共产品供给主体责任欠缺3.3.2.1 政府缺乏过程监管3.3.2.2 政府未能建立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3.3.3 管理短期内无法转变3.3.4 社会资本碎片化后未能及时重建3.4 经济保障房社区治理状态的风险分析3.4.1 目前大型居住社区治理状态风险3.4.2 社区治理需要实现的状态3.4.2.1 居民社区意识浓厚3.4.2.2 活跃的非政府组织与多元化的治理方法3.4.2.3 政府角色转变第4章 美国与新加坡保障性住房社区治理经验与启示4.1 美国与新加坡保障性住房社区治理经验4.1.1 美国4.1.2 美国大型保障社区建设借鉴分析4.1.3 新加坡4.1.4 新加坡大型保障社区建设借鉴分析4.1.5 新加坡乌兰新镇大型保障社区治理案例4.2 美国与新加坡保障房社区治理的经验启示第5章 优化上海大型保障性住房社区治理的路径选择5.1 强化保障性社区建设和治理的机制及规划5.1.1 健全保障性社区治理的法律机制5.1.2 改善保障性社区治理的管理和运行5.1.3 强化政府保障性住房社区资源配置的主导权5.1.4 规划建设前期需要科学论证5.1.5 规划建设后期需要系统评估5.2 加快完善现有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5.2.1 调节现有保障性住房结构5.2.2 拓宽保障房供给方式和社区组织形式5.2.3 规划住房保障供应区域5.3 培育第三部门参与社区治理5.4 重塑社会资本以建立和谐治理机制5.4.1 强调参与式管理的社区治理机制5.4.2 提高大型保障房社区人口社会资本5.4.3 通过信息网络建设实现社区管理网格化5.4.3.1 社区基础数据库的建立与发展5.4.3.2 构建社区网格化管理系统平台结语参考文献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上海论文; 大型保障房论文; 社区治理论文; 公共参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