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流动人口子女初中后教育问题研究

上海流动人口子女初中后教育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近年来,上海外来流动人口在逐年持续增长的同时,出现了常住化、家庭化及其本地化的趋势,流动人口子女在沪的教育问题尤其是初中后教育的问题已日益显现。本文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教育公平的问题,而且直接关系到上海城市的形象和未来市民的素质,因此,既是一个教育和人口的重大问题,更是一个事关上海发展全局、百年大计的问题。本文以上海流动人口子女初中后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综合人口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等多学科知识和方法,结合流动人口子女初中后教育的供需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本市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继续接受初中后教育的出路问题,并就如何促进这项工作的有效开展进行了理论上的思考。本文经研究后认为,从上海流动人口的发展特点及初中后教育资源的现状分析,上海现阶段已经具备了向流动人口子女开放初中后教育的条件。在综合上海现有教育资源供需情况后,本文主张上海在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初中后教育出路问题上采取“有条件,分步走”的策略。第一步,以开放职业高中教育为主,同时有条件地少量开放普通高中教育;第二步,保持职业高中教育开放力度,同时进一步放宽普通高中的条件限制;第三步,在全国普遍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初中后教育的大环境下,将本市初中后教育完全放开。考虑到上海放开流动人口子女初中后教育可能会产生政策的放大效应,在对政策放大效应加以评估的基础上,本文还提出了建立规范的入学标准、实行积极的就学分流等防范措施。最后在全文分析的基础上,笔者就如何构建适合流动人口及其子女发展趋势的初中后教育机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如根据教育资源的实际情况,采取系统的教育开放策略;根据流动人口及其子女的发展特点,建立以居住地管理的教育体制;呼吁加强高考制度的变革,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连续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理论基础
  • 1.3 研究综述
  • 1.4 概念界定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8 研究特色及难点
  • 第2章 流动人口子女初中后教育的供需分析
  • 2.1 流动人口子女初中后教育的供给现状
  • 2.2 流动人口子女初中后教育的需求现状
  • 2.3 流动人口子女初中后教育的供需矛盾
  • 第3章 流动人口子女初中后教育的问题及其难点分析
  • 3.1 流动人口子女在沪接受初中后教育的障碍因素分析
  • 3.2 学校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初中后教育的难点分析
  • 3.3 流入地政府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初中后教育的难点分析
  • 第4章 流动人口子女在沪接受初中后教育的路径探讨
  • 4.1 开放初中后教育路径的可能性分析
  • 4.2 流动人口子女在沪接受初中后教育的路径设想
  • 第5章 开通流动人口子女初中后教育路径的影响评估
  • 5.1 对初中后教育资源的影响
  • 5.2 可能存在的风险分析
  • 5.3 风险防范及保障措施
  • 第6章 促进流动人口子女初中后教育的相关思考
  • 6.1 根据教育资源的实际情况,采取系统的教育开放策略
  • 6.2 根据流动人口及其子女的发展特点,建立以居住地管理的教育体制
  • 6.3 呼吁加强高考制度的变革,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连续性
  • 附件1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放学后托管教育如何可行?——日本、韩国经验的启示[J]. 人民教育 2020(02)
    • [2].大学后教育的需求及对策分析[J]. 中国校外教育 2011(14)
    • [3].美国学生放学后干什么?——“21世纪社区学习中心”课后教育项目探略[J]. 福建教育 2017(Z2)
    • [4].礼让行人被按喇叭,停车后教育后车司机引点赞[J]. 作文与考试 2017(Z3)
    • [5].教育的复杂性探析[J]. 河池学院学报 2017(04)
    • [6].高校开展助后教育的现状分析及路径探索——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J]. 劳动保障世界 2016(24)
    • [7].高校资助工作助后教育与管理初探[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3(08)
    • [8].电大参与新生代农民工学历后教育初探[J].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03)
    • [9].在校大学生入党后教育探赜[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2(27)
    • [10].美国儿童课后教育项目研究及启示[J].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12(10)
    • [11].试析大学后教育在人才转型中的作用[J]. 中国电力教育 2011(25)
    • [12].试析大学后教育在人才转型中的作用[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1(09)
    • [13].上海市流动人口子女接受初中后教育的现状[J]. 法制与社会 2009(03)
    • [14].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入党后教育的思考与对策[J]. 文教资料 2015(32)
    • [15].高校大学生入党后教育与管理问题及对策探析[J]. 考试周刊 2017(95)
    • [16].教学练战一体化对大学后教育的教学效果研究[J]. 警官教育论坛 2013(00)
    • [17].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初中后教育问题综述[J]. 学理论 2013(21)
    • [18].普通高校发展大学后教育的机遇与对策分析[J]. 科技经济市场 2013(08)
    • [19].大学生助后教育与管理体系探析[J].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02)
    • [20].终身教育体系下推进农村扫盲后教育的思考——以重庆市为例[J]. 成人教育 2011(06)
    • [21].从妇产科住院医师培训 看我国的毕业后教育及医院的人才培养[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0(01)
    • [22].大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初中后教育的现状、问题及难点分析——基于上海市的专题调研[J]. 教育导刊 2008(12)
    • [23].上海市流动人口子女初中后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其难点分析[J]. 教育学术月刊 2009(01)
    • [24].浙江省流动人口子女义务后教育公平的问题研究[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 [25].灾后教育中的“家”策略[J]. 教育科学论坛 2008(09)
    • [26].学后教育的复杂性刍议[J]. 河池学院学报 2018(01)
    • [27].大学生党员入党后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 [28].农村学校实行课后教育初探[J]. 基础教育研究 2017(15)
    • [29].大学生党员入党后教育机制探析——以江西省高校为例[J]. 知识经济 2013(14)
    • [30].必须转变“先经济后教育”传统观念[J]. 江西教育 2010(Z4)

    标签:;  ;  ;  

    上海流动人口子女初中后教育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