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伏级T波电交替检出心性猝死高危人群的研究

微伏级T波电交替检出心性猝死高危人群的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探讨微伏级T波电交替(MTWA)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及心性猝死(SCD)的预测价值,探索时域法MTWA检测的方法学、正异常值范围、适应证人群。方法连续选取2002年1月~2007年3月到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或健康体检的545人(男285例,女260例,平均年龄52岁),所有受检者均接受MTWA检测,并根据病史、体检,选做心脏彩超、心电图、X线摄片、血生化等辅助检查,其中105例健康受检者设为对照组,既往有VT、VF发作史或确诊为器质性心脏病且LVEF≤45%的138例设为SCD高危组。两组均成功检测MTWA、LVEF、HRV、NSVT、QRS、QTc等指标并完成随访,其中高危组给予正规药物治疗干预并酌情实施PCI/CABG/ICD等治疗,动态随访比较组间死亡及死因、MVA、再次住院、晕厥、治疗干预、心功能状态等事件的发生情况及其与MTWA等观测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时域法MTWA检测成功率95%。95%的MTWA正常参考值范围为MTWA<37μV。高危组MTWA阳性率45.7%高于对照组4.8%(p<0.05)。缺血性与非缺血性心脏病的MTWA阳性率分别为23.2%、22.50%(p>0.05)。平均10±1.28月的随访期内,对照组无心血管事件发生,高危组死亡11例中心性猝死7例(MTWA阳性率分别为81.8%、85.7%),发生MVA的17例中MTWA阳性率88.2%,发生晕厥的9例中MTWA阳性率77.8%,随访期住院的21例中MTWA阳性率85.7%。MTWA阳性的缺血性与非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以上事件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排序为MTWA阳性、既往心梗史、LVDd≥60mm。仅MTWA阳性与SCD显著相关。与MVA相关的因素依次为MTWA阳性、LVEF≤35%、有心肺复苏史、有晕厥史。与再次住院相关的因素为MTWA阳性、LVEF≤35%。高危组中心血管事件发生亚组与未发生亚组的MTWA均值分别为52.56μV、31.48μV(p<0.01)。MTWA阳性预测MVA的敏感性88%、特异性60%、PPV23%、NPV97%(P<0.01),除特异性外均优于LVEF、HRV、NSVT、QRS、QTc等无创指标。MTWA阳性、LVEF≤35%分别是预测MVA的独立指标(P均<0.01)。MTWA与LVEF≤35%联合预测MVA的敏感性91%、PPV27%、NPV98%优于二者单独使用。41例ICD患者,MTWA阳性率68.3%。随访中发生MVA并被ICD自动电击者MTWA阳性率87.5%。高危组MTWA阳性者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多于阴性者(p<0.01)。高危组治疗干预3月后复查,MTWA检测值减小有转阴趋势,LVEF和心功能分级趋于改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有利于MTWA测值减小的干预措施依次为PCI、β受体阻滞剂、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结论①中国人时域法MTWA正常参考值似为MTWA<37μV。②器质性心脏病患者MTWA阳性率高于健康人,心脏病患者中MTWA阳性者心血管事件明显多于MTWA阴性者。③MTWA与LVEF一样对MVA有独立预测价值且其预测SCD的价值优于LVEF,不论基础病心脏病属缺血性或非缺血性其敏感性、特异性均似明显优于现有的其他无创指标。④MTWA与LVEF≤35%联合可进一步提高预测价值。⑤MTWA阳性似可成为ICD植入的初筛指标之一。⑥MTWA似可用于评价SCD高危人群治疗干预的效果。⑦时域法检测MTWA具有无创、简便、高效、易重复、经济等优点,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论文目录

  • 英文缩写一览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附录
  • 已刊文章目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T波电交替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J]. 系统医学 2020(02)
    • [2].T波电交替研究的新进展[J].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0(03)
    • [3].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微伏级T波电交替研究[J].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7(03)
    • [4].心脏电交替现象[J]. 心电与循环 2016(01)
    • [5].微伏级T波电交替的临床应用价值[J]. 中国医药导报 2014(35)
    • [6].T波电交替在心脏性猝死预警中的研究与应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46)
    • [7].T波电交替检测新方法[J].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3(06)
    • [8].微伏级T波电交替及其对心源性猝死的预测价值的临床应用[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3(23)
    • [9].T波电交替预测法洛四联症术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价值[J]. 临床儿科杂志 2013(07)
    • [10].平板运动试验检测微伏级T波电交替的研究[J].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2(06)
    • [11].T波电交替的研究进展[J].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1(01)
    • [12].各类心脏电交替心电图诊断[J]. 中国医药指南 2011(10)
    • [13].T波电交替及其临床意义[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9(05)
    • [14].心电图T波电交替临床分析[J]. 山东医药 2009(19)
    • [15].T波电交替计算机检测及其临床研究进展[J].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09(06)
    • [16].T波电交替临床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 2008(01)
    • [17].动态心电图检测T波电交替[J].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8(05)
    • [18].104例T波电交替的临床分析[J]. 实用医技杂志 2008(30)
    • [19].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微伏级T波电交替发生与心电指标关系探讨[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5(07)
    • [20].动态心电图检测微伏级T波电交替与冠心病的关系[J].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5(01)
    • [21].动态心电图微伏级T波电交替对心源性死亡危险度预测的荟萃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16)
    • [22].T波电交替[J].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3(03)
    • [23].T波电交替的临床意义及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 2012(11)
    • [24].T波电交替预测心力衰竭病人心源性猝死价值的新分歧[J].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09(02)
    • [25].应用T波电交替预警心脏性猝死在中国势在必行[J].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8(05)
    • [26].T波电交替预警心脏性猝死的机制[J].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8(05)
    • [27].T波电交替的分子学机制及药物影响[J].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8(05)
    • [28].微伏级T波电交替在急性心肌梗死不同再灌注时间中的临床意义[J].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0(01)
    • [29].微伏级T波电交替和窦性心率震荡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 海南医学 2016(11)
    • [30].低钙血症:T波电交替和心衰的一个可逆病因(英文)[J].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2014(06)

    标签:;  ;  ;  ;  

    微伏级T波电交替检出心性猝死高危人群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