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s)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辨证分型相关性研究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s)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辨证分型相关性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通过临床辨证,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s)含量的相关性,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中医证型标准化提供依据,评估各中医证型病人斑块稳定性及发生临床事件风险。方法:按入选及排除标准收集病例,并采集中医四诊信息,进行中医证型的归纳。收集病人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史、家族史、血脂水平、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危险因素资料,研究各中医证型与常见风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检测病人颈动脉粥样样硬化病变情况,采集其病变部位,斑块大小、性质,并对硬化病变进行超声分型及分级计分,对颈动脉斑块进行crouse积分计算,研究各中医证型与其斑块病变之间的关系。检测病人血清MMPs、TIMPs水平,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各中医证型与MMPs、TIMPs之间的关系。结果:通过研究,发现患者年龄、性别、吸烟、体重指数等因素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的影响较小。有高血压病史和糖尿病史者比例明显增高,而且肾精亏虚组>脾虚痰阻组>气滞血瘀组。患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明显增高,且肾精亏虚组>脾虚痰阻组>气滞血瘀组,高密度脂蛋白(HDL)明显降低,肾精亏虚组<脾虚痰阻组<气滞血瘀组。不同中医证型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分布位置无明显差异,双侧Crouse积分、中膜厚度表现出气滞血瘀组、脾虚痰阻组、肾精亏虚组逐渐升高的情况,而且脾虚痰阻组、肾精亏虚组明显高于气滞血瘀组。气滞血瘀型、脾虚痰阻型、肾精亏虚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MMPs、TIMPs水平,MMPs/TIMPs值均有所上升,而气滞血瘀型上升相对较小,脾虚痰阻型、肾精亏虚型上升较明显,MMPs与TIMPs的比例失衡。结论:颈动脉粥粥硬化患者中有高血压病史和糖尿病史者比例明显增高,而且比例肾精亏虚组>脾虚痰阻组>气滞血瘀组。患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明显增高,且肾精亏虚组>脾虚痰阻组>气滞血瘀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明显降低,肾精亏虚组<脾虚痰阻组<气滞血瘀组。不同中医证型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分布位置无明显差异,双侧Crouse积分、中膜厚度表现出气滞血瘀组、脾虚痰阻组、肾精亏虚组逐渐升高的情况,而且脾虚痰阻组、肾精亏虚组明显高于气滞血瘀组。气滞血瘀型、脾虚痰阻型、肾精亏虚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MMPs, TIMPs, MMPs/TIMPs值均有明显升高,脾虚痰阻型与肾精亏虚型二者升高明显,发生临床事件的风险更高,尤以肾精亏虚型为甚。在临床工作中要注意评估脾虚痰阻型与肾精亏虚型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危险分层,尤其是肾精亏虚型患者,要注意预防临床心脑血管事件。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一.中医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辨治概况
  • 1. 病因病机认识
  • 2. 辨证分型研究
  • 3. 现代理化检查与证型相关性
  • 4. 临床辨证施治
  • 5. 总结
  • 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组织抑制剂(TIMPs)研究进展
  • 1.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研究进展
  • 2.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s)研究进展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3 研究方法
  • 4. 主要观察指标与次要观察指标
  • 5. 临床资料收集
  • 6. 统计分析方法
  • 7. 研究结果
  • 8. 讨论
  • 9.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s)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辨证分型相关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