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聚合物驱是一种推广程度很高的三次采油方法。它已为我国的原油生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各大油田的注聚合物区块转入后续水驱阶段后,出现了聚合物驱稳产形势变差、出聚浓度上升、含水上升较快和产量大幅度递减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进一步改善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迫切需要探索聚合物驱后提高采收率的途径和方法。本文以孤岛中二南油田为例,分析了注聚合物区块聚合物驱后剩余油的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先调后驱的提高采收率方式。根据聚合物驱后地层非均质性严重,地下残留大量聚合物的特点,研制了阴、阳离子絮状沉淀调剖剂;为增加絮状沉淀对地层的堵塞强度,研制了阴、阳离子+粉煤灰调剖剂;为增加调剖剂的利用率、调剖强度及调剖半径,研制了成胶时间长短不同、成胶强度大的以水介质分散型聚丙烯酰胺为主剂的冻胶,这种新型调剖剂加入粉煤灰后,可对高渗透地层进行封堵,不加粉煤灰时,可对中低渗透的地层进行封堵,即该冻胶能满足聚合物驱后不同非均质程度的油水井的调剖、堵水。通过室内实验对这三种调剖剂的配方、对地层的堵塞情况及其抗冲刷能力进行了研究。调剖剂中的阳离子聚合物不仅具有调剖的作用,同时还具有洗油的作用,利用常规实验研究了阳离子聚合物的驱油机理及本身的驱油效果,并利用双管流动实验模拟非均质地层,研究了调剖剂的调剖驱油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聚驱后注入的阳离子聚合物可与地下残留的聚合物形成絮状沉淀,堵塞高渗地层;聚驱后阴阳离子聚合物调剖剂可有效地提高采收率;聚驱后的非均质地层,必须进行调剖才有更好的驱油效果。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油田注聚合物驱井堵塞机理研究进展[J]. 山东化工 2019(13)
- [2].聚合物驱采油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综述[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8(02)
- [3].聚合物驱驱油体系及发展趋势研究[J]. 当代化工 2018(03)
- [4].聚合物驱分层注入工具性能提升技术研究[J]. 采油工程文集 2015(02)
- [5].聚合物驱不同阶段低效井的确定及治理分析[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9(01)
- [6].聚合物驱跟踪调整方法研究[J]. 化学工程师 2017(08)
- [7].聚合物驱采出液的腐蚀原因探讨[J]. 腐蚀与防护 2010(01)
- [8].聚合物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接替技术[J].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2009(09)
- [9].大庆油田二类油层聚合物驱油井含水率变化特征[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8(06)
- [10].双河油田Ⅲ类油藏交联聚合物驱先导试验评价[J]. 石化技术 2020(05)
- [11].聚合物驱后组合驱参数优化设计研究[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9(01)
- [12].大庆油田聚合物驱分注措施效果分析[J].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9(05)
- [13].一种基于盐水模型的聚合物驱高效模拟新方法[J].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8(03)
- [14].油田聚合物驱粘损影响因素分析及治理对策[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6(23)
- [15].二次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技术[J].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15(01)
- [16].聚合物驱提升驱油效率的机理与效果分析[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20(09)
- [17].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早期聚合物驱动态预测研究[J]. 断块油气田 2012(02)
- [18].面积劈分——叠加法预测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分布[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2(05)
- [19].聚合物驱经济评价完善调研[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1(03)
- [20].聚合物驱后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J].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10(02)
- [21].聚合物驱分层注入技术的开发与应用[J]. 中国石油和化工 2009(09)
- [22].聚合物驱后微生物提高采收率的可行性分析[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8(05)
- [23].孤岛油田聚合物驱后剩余油挖潜技术研究[J]. 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 2008(03)
- [24].污水聚合物驱地面配注工艺技术[J].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08(09)
- [25].港西A区污水聚合物驱试验方案研究与应用[J]. 西部探矿工程 2014(10)
- [26].活性聚合物驱参数优化设计研究[J].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08(11)
- [27].港东油田污水聚合物驱规模推广工艺适应性分析[J]. 化工管理 2015(35)
- [28].交联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机理调研[J]. 化工管理 2014(06)
- [29].一种快速求解交联聚合物驱数学模型的方法[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6)
- [30].冲洗液在聚合物驱油田固井中的应用研究[J].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