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利用近年在战国时楚地出土的文献,结合传世文献的记载,在包括古史辨派学者古史传说研究结论在内的既有成果的基础上,对传说时代的古帝王系统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切入,对以《帝系》等文献为代表的大一统帝王世系的形成过程作了探讨。在第一章中,我们对楚竹书中记载的尧舜传说进行了研究。文章认为从传世文献和楚竹书的记载看,尧舜禅让传说至少是战国以来学者有相当共识的古史传说,并非某一家派捏造出来的说法。通过对上博简《容成氏》相关内容的研究,我们考释出了排在尧舜之前的一位古帝王——“有虞迥”;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在以《容成氏》为代表的较早的古史传说体系中,尧舜二人都属于虞代。尧属陶唐氏,曾为有虞氏诸侯。“陶唐氏”可简称“唐”,“有虞氏”可简称“虞”,合称“唐虞”,在战国时代指的就是“尧舜”二人,不能据此认为“唐”是“虞”前的一个朝代,这可说明“虞、夏、商、周”四代系统是战国时代普遍的古史观念。“有虞迥”是一位排在“舜”之前的有虞氏帝王,此人和《帝系》等书对舜以前世系的记载完全不能相合,这种矛盾和顾颉刚等学者指出的很可能是虞代始祖的“虞幕”反而不能在《帝系》的系统中找到位置的情况相类,这说明《帝系》等文献为了构建大一统帝王世系,有意为五帝之一的舜安排了一个既“微为庶人”,又可以上溯到黄帝的先祖世系。这种世系显然和地位崇高的有虞氏帝王的世系不是一个系统的,而在大一统帝王世系占据统治地位以后,后者反而被前者淘汰,尧舜的禅让传说也从“有虞迥——尧——舜”的模式被改造成了“帝喾(五帝之一)——帝挚——尧(五帝之一)——舜(五帝之一)”。第二章我们对楚竹书所反映的尧舜之前的古帝王传说进行了初步研究。我们同意裘锡圭先生对《子羔》关于三王降生传说的分析,同意写作时代不晚于战国中期的《子羔》证明以《帝系》等文献为代表的晚期古史传说所记载的,契和后稷皆为帝喾之子以及禹为颛顼之孙鲧之子等说法并未在当时兴起。文章同时认为,《子羔》反映了战国时代对原始三王降生神话怀疑的思潮,这种思潮很可能也为三王降生神话逐渐异化,最终被大一统帝王世系取代,埋下了思想上的伏笔。从《容成氏》记载的古帝王系统看,没有《帝系》以黄帝为始祖的大一统帝王世系。此篇所记载的诸多古帝王都是“有天下”的,因此他们当是先后即位的古代帝王,这对我们理解古书中的相关古帝王系统的性质是有帮助的。从《容成氏》记载“容成氏”、“仓颉氏”等人为古帝的事实看,这些人很可能原来应当就是古帝,到较晚的古史传说系统中才被安排为黄帝臣。从《唐虞之道》以“六帝”指称夏代以前的六位古帝王看,战国时代的尧舜之前的古帝王传说系统是比较复杂的,很难确知“六帝”的所指。战国楚竹书中有一些“黄帝”的记载。从中确实可以看出在战国中期至晚期,黄帝已经逐渐成为古史传说的重要人物甚至中心人物;还有材料说明,虽然黄帝、颛顼本来是上帝,并没有时代的先后,但在战国中期的古史传说中已经出现把黄帝排在颛顼之前,并将此二人作为尧舜之前古帝王的说法。必须指出,从各种情况分析,这种排列只有时代先后的顺序,并没有《帝系》所谓颛顼为黄帝孙,舜为颛顼六世孙等世代系统的任何痕迹。第三章对楚简及其他出土文献中所见的楚先祖世系传说进行了研究。通过学者对出土文献中楚先祖名的考释研究,证明《帝系》等传世文献对楚国自老童以下谱系的记载是比较可靠的。关于新蔡简的“(邑川)(?)”,董珊先生释读为“颛顼”,我们认为是可信的。但考虑到新蔡简的年代,楚国贵族平夜君成在简文中自称“出自颛顼”,应该是把颛顼作为楚国先祖所从出的宗主神看待的,颛顼的性质和楚国始祖老童以下的先祖并不相同,并非人化的先祖;这和春秋中期秦景公宣称得到“高阳”护佑的情况类似。把颛顼看作楚国宗主神,很有可能和在战国早中期楚国力图开拓中原甚至统一天下的政治目的相关,所以顾颉刚等人对《帝系》楚国世系部分的看法很可能还是比较符合实际的。此外本章还就“楚先”、“三楚先”的关系及其相关问题、老童的性别及相关问题、祝融和鬻熊是否一人分化的问题等进行了讨论。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战国陶文鉴赏(二十)[J]. 书法 2020(07)
- [2].战国陶文选[J]. 书法 2015(12)
- [3].战国双宝[J]. 宝藏 2017(11)
- [4].麻辣战国①[J]. 意林(少年版) 2012(07)
- [5].麻辣战国[J]. 意林(少年版) 2012(08)
- [6].麻辣战国(3)[J]. 意林(少年版) 2012(11)
- [7].麻辣战国[J]. 意林(少年版) 2012(10)
- [8].麻辣战国(2)[J]. 意林(少年版) 2012(09)
- [9].麻辣战国(4)[J]. 意林(少年版) 2012(13)
- [10].麻辣战国[J]. 意林(少年版) 2012(12)
- [11].麻辣战国[J]. 意林(少年版) 2012(16)
- [12].麻辣战国[J]. 意林(少年版) 2012(14)
- [13].麻辣战国⑤[J]. 意林(少年版) 2012(15)
- [14].麻辣战国6[J]. 意林(少年版) 2012(17)
- [15].战国疆域研究述略[J]. 中国史研究动态 2015(02)
- [16].千·秋·万·世·昌(多面印)[J]. 书屋 2012(06)
- [17].日本也有战国[J]. 中国图书评论 2011(03)
- [18].矗立于“战国时代”[J]. 阳光能源 2010(12)
- [19].应是“温文尔雅”[J]. 咬文嚼字 2009(12)
- [20].战国律令体发微[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2(24)
- [21].李白独特的人生追求与战国文化的契合[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03)
- [22].战国时代的重要性[J]. 环球人物 2014(07)
- [23].游士的时代[J]. 环球人物 2014(11)
- [24].“战国”一词的由来[J]. 科学24小时 2012(10)
- [25].《战国》戏诸侯[J]. 南方人物周刊 2011(14)
- [26].浅析战国策派的名称及遭受的批判——基于林同济《战国时代的重演》的分析[J]. 黑龙江史志 2013(17)
- [27].群雄纷争下的生存与智慧 当前该向战国时代学什么[J]. 人民论坛 2012(S2)
- [28].战国中山国军事文物的文化价值探析[J].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03)
- [29].日本战国时代寄亲寄子制度初探[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 [30].东食西宿[J]. 半月选读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