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剑生
身份证36252619710107xxxx
摘要:城乡规划是有效规范空间整合,是实现城乡经济综合发展和社会效益的战略。目前,城市化进程在中国快速发展,城市规划必须解决在如何坚持以充足的资源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如何满足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需求方面的问题。以习近平为首的党中央也提出了全面规划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通过城乡综合规划,可以提升城市文化体系建设的综合性。通过综合性的城乡规划文化体系的构建,可以全面提升对文化体系内涵的控制和研究。
关键词:城乡规划;文化体系;构建
引言
城乡规划是城市文化体系建设的关键载体,城乡人文意境的塑造需要有清晰明确的文化体系作为保障。通过综合性的城乡规划文化体系的构建,可以全面提升对文化体系内涵的控制和研究。利用针对性的对策和可操作性的方法,能够实现多元化文化的建设,最后总获得城乡规划领域关进内容的控制。
随着城市文化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城乡本身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对于群体和阶层来说,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元性可以提升社会的发展水平,所以需要根据文化的特点,提升城市的发展目标。对于城乡规划来说,城市和乡镇的综合性规划可以提升城乡文化的融合,最终可以实现呈现规划领域文化体系的头肩。通过文化体系的构建可以提升文化发展的结构性和指向性,全面确保我国城乡文化的综合发展水平。
1城乡规划原则分析
1.1以乡镇为保障城市
(1)在城乡统筹规划中,必须坚持城市发展的原则,推动农村发展,然后利用农村保护城市。通过工业化的深入发展,我们将进一步提升城市和城市发展水平。努力为农民创造更多进入城市的机会,鼓励农民参与创业和第二,三产业的积极性。坚持城市发展,促进农村发展,建设集约用地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持城乡良好的生活环境,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
(2)集中城镇,农村的合理空间,确保城乡空间规划的合理性,不断鼓励城乡逐步走向集约化管理和集聚发展模式。根据当地原有的自然特色和风俗,鼓励发展农村第一产业,利用当地生态文化资源发展农产品和旅游产业。合理划分城乡,确保地方发展规划与实际农村条件的协调。
(3)在城乡统筹发展中,优先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资源共享。确保城市基础设施能够为周边农村居民提供服务,并以中心区基础设施和服务条件方便,引导农村人口进入中心区。
1.2区域共享,配置优先
在这方面,解决城乡公共服务差距的目的是不断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之间的资源共享。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和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和区域共享,整合城乡居民医疗体系。通过优先改善城镇基本配置,提高农村人口在城镇定居的积极性。确保农业转移人口的基本服务享有权利。扩大农民工的教育,医疗,工作和保险范围。把“三农”作为各级财政支出的重点保护区,继续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力度,完善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机制,促进公共资源全面覆盖“三农”。
1.3城乡规划,空间集聚
在以前的城市规划中,各地区的区域划分通常根据地理位置形成功能模块,如工业园区,商业中心和居民区。这种分裂的不合理性导致了城市某些地区的环境进一步恶化和交通拥堵,导致了城市发展的不一致。城乡规划必须充分吸收城市建设的这种经验,坚持科学发展观,形成城乡互补和城市工业化的发展目标,坚持城市发展,构建城乡资源和外部机遇。密集的开发空间建成。通过城乡空间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可以实现城乡规划的集约化。适当支持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重要战略区域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周边地区的能力。让城乡规划成为枢纽的重点区域,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改善基础条件和服务设施,注重周边辅助空间的长远发展。不断为土地集约利用创造条件,合理开发利用国土资源,避免各种不良竞争,浪费空间资源等问题。
2城乡规划领域中文化体系构建模式分析
2.1加大对文化要素点的建设力度
首先,应当紧扣城市居民对文化服务所提出的多元需求,做到文化内容供需平衡。其次,文化要素点的建设及运行模式应当满足市场发展需求。再次,保证文化要素点选址的合理性,尽可能规避在交通不便、环境不理想、用地权属复杂的区域建设。最后,加强周围业态选址,尽可能开展多种功能融合布局或者单独布局。在实际建筑设计环节,应当提高文化要素在空间层面的灵活性、多变性,提倡文化空间的多维度开发,增强人们的体验性、便捷性,提高文化空间的吸引力;渲染文化要素点的场所精神,对核心重点文化形象予以反复呈现,对文化符号开展营销。
2.2建设文化规划编制体系
城乡总体规划中,文化相关规划大多以各章节中部分内容呈现,诸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旅游发展战略规划、公共文化设施等,城市文化空间结构缺乏全面系统性。因此,应当建设全面系统的文化规划编制体系。首先,从宏观层面着手,在城市区域乃至城市群、国家层面提高对城市文化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状况及地位的深入认识,积极推进对区域文化事业发展的承接、引领。其次,在城市文化空间结构总体规划上,全面分析城市内相关功能要素的影响,系统确立城市文化空间结构。确立文化空间的发展极核,推进轴线、方向发展,并构建文化极核相互间要素的和谐关系,确立不同文化基质的功能性定位及风貌性定位。最后,在城市各区的规划上,依据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开展有效落实、细化,确立公共文化设施的总体规划、文化保护的实际红线,确立公共文化活动的引导及策略。在各区文化发展规划、城市设计上,尝试加强微观层面的功能规划及形态设计,有效结合城市文化本体实际情况,打造文化规划项目库,推进文化特质与城市空间组织及形态设计的有机融合。除此之外,在修建性详细规划上,对上述规划要求予以有效落实,并对城市建筑实体、城市景观等开展进一步的细化设计。
2.3充分挖掘保护文化资源
需要对城市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梳理,开展好文化的挖掘、保护工作,并采取有效手段推进其的有效传承,使城市文脉得以延续。首先,依托地理信息系统平台,构建健全城市文化资源普查库。将一系列文化要素的相关信息,诸如建筑面积、空间信息、类型信息等传输进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中,以提高对城市文化资源现状的有效认识,同时,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中还应当引入城市各街道、区县行政区划的相关信息,以促进有效了解文化资源发展需求。其次,构建健全文化资源保护机制。加大对文化资源入库出库的监督管理力度,尽可能减少对文化资源的不当破坏。最后,加强对国内外发达城市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对各式各样类型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开展专题研究及案例收集。
3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脚步的不断推进,文化已然转变成城市发展的一大动力,城市文化空间越来越为人们所广泛关注,过去“先生产”“后生活”的发展理念逐渐为提高城市空间品质的发展理念所代替,社会大众越来越关注个体的需求,而文化要素便成为人们重要的需求内容。多元文化建设是我国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利用城乡规划领域文化体系的构建,可以全面提升我国文化建设和城乡规划的相互融合。利用两者的相互融合,可以针对性的实现城乡规划领域的全面构建。从整体上来说,对文化体系进行构建并不是最终的目标,针对不同的城市,设置不同的目标,可以全面提升城乡规划的动态性和地方性,确保地方文化和国家文化的相互融合,实现城乡的全面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序君.城市规划视角下的城市文化建设研究述评及展望[J].规划师,2016(10)
[2]任绍斌吴明伟.可持续城市空间的规划准则体系研究[J].城市规划,2016(02)
[3]易晓峰.从地产导向到文化导向——1980年代以来的英国城市更新方法[J].城市规划,2016(06)
[4]汪光焘.建立和完善科学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指标体系[J].城市规划,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