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脉络膜病变论文-徐静,唐晓娟,于健,林淑玫,谭青

糖尿病脉络膜病变论文-徐静,唐晓娟,于健,林淑玫,谭青

导读:本文包含了糖尿病脉络膜病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深度增强,脉络膜厚度

糖尿病脉络膜病变论文文献综述

徐静,唐晓娟,于健,林淑玫,谭青[1](2019)在《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病变程度与脉络膜厚度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深度增强(enhanced depth imaging spectral 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EDI SD-OCT)观察糖尿病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患者脉络膜厚度(choroidal thickness,CT)的变化及结构特点,探讨DME病变程度与CT的关系。方法纳入2型糖尿病患者共123例204眼,其中69眼诊断为DME(DME组),135眼无黄斑水肿为对照组。DME眼依据OCT形态学特点进一步分为视网膜弥漫性增厚(diffuse retinal thickness,DRT)型(34眼)、黄斑囊样水肿(cystoid macular edema,CME)型(19眼)和浆液性视网膜脱离(serous retinal detachment,SRD)型(16眼),利用EDI-OCT分别测量黄斑中心凹下CT和以黄斑为中心上、下、鼻、颞500μm、1000μm、1500μm、2000μm处CT。结果 DME组黄斑中心凹下CT为(326.72±90.15)μm,对照组为(320.17±106.46)μm,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但黄斑中心凹下CT与视网膜厚度间具有明显正相关关系(r=0.270,P=0.025)。DME亚型CT分别为:DRT型(303.94±81.47)μm、CME型(304.42±73.98)μm和SRD型(401.63±88.80)μm,SRD型CT明显高于其他亚型(P<0.05),此外,SRD型的周边CT同样呈现均匀一致的增厚;鼻侧CT从500μm至2000μm呈距离敏感性降低(P<0.05),但SRD型鼻侧CT降低幅度明显变缓(P=0.195)。结论 SRD型黄斑水肿患者CT在中心凹下及周边部均显着增厚,CT与DME病变程度之间有一定相关性。(本文来源于《眼科新进展》期刊2019年05期)

赵智华,李科军,赵晓彬,马清敏,王明月[2](2018)在《芪明颗粒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脉络膜循环及干眼症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芪明颗粒对非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PDR)的脉络膜循环的作用及其对干眼症的改善情况,并分析芪明颗粒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11月河北省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确诊的NPDR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单纯使用羟苯磺酸钙治疗)和观察组(芪明颗粒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每组50例。治疗2个月后,测量2组患者的组织因子(TF)、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G)、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浓度变化以及血清支链氨基酸的含量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1)对照组血清内TF、IGF-1,VEGF含量均显着高于观察组,而PEDF含量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对照组血清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的含量均显着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3)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2%,与对照组7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芪明颗粒能够抑制视网膜内形成新生血管以及改善脉络膜循环,对患者的干眼症提供有效的治疗帮助。(本文来源于《世界中医药》期刊2018年11期)

郑祥榕,滕娟,陈小红,王云鹏,郑宏华[3](2018)在《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区脉络膜厚度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不同分期的黄斑区脉络膜厚度(choroidal thickness,CT)的变化,探讨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CT及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发生发展的关系,评价深度增强成像的光相干断层扫描(enhanced depth imaging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EDI-OCT)在早期DR中脉络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内分泌科确诊为2型DM患者55例85眼,按2014年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分期标准将DM组分为无DR(NDR)组19例28眼,轻、中度NPDR组16例27眼,重度NPDR组20例30眼,同时,选取同期正常受试者24例35眼作为对照组。比较四组之间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CT值的差异。采用SPSS18. 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四组中位BCVA(LogMAR)变化:对照组为0. 00,NDR组为0. 10,轻中度NPDR组为0. 15,重度NPDR组为0. 3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1)。随着DR病变程度的加重,BCVA越来越差。不同分期NPDR中黄斑区CT变化:对照组、NDR组、轻中度NPDR组、重度NPDR组中心凹下、T1、T3、N1、N3、S1、S3、I1、I3各对应位点CT比较,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3. 975、3. 365、3. 991、4. 290、6. 208、5. 079、3. 234、2. 907、3. 843,均P<0. 05),不同分期NPDR患眼中,轻中度NPDR黄斑区CT变薄,薄于正常人群,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CT却增厚。结论:不同分期NPDR患眼中,轻中度NPDR黄斑区CT变薄,薄于正常人群,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CT却增厚。提示DM患者眼底病变中不仅视网膜血管发生病变,脉络膜也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CT的变化在DR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推测在DR发生之前可能已有CT的变化,这对DM患者脉络膜病变的早期诊断有一定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国际眼科杂志》期刊2018年11期)

宋岗,罗莉,蒋凤,杨成毅[4](2018)在《复明片和活血明目片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部脉络膜厚度变化趋势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复明片和活血明目片治疗影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部脉络膜厚度的变化趋势进行比较研究。方法: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60例,分为复明片组和活血明目片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3组都进行降血糖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在此基础上复明片组和活血明目片组分别口服复明片和活血明目片进行治疗。对病人治疗前以及治疗后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进行记录,同时对病人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厚度和最佳矫正视力进行记录,对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厚度、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最佳矫正视力的改变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比较各组病人的鼻侧睫状后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结果:复明片组和活血明目片组治疗后,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以及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厚度与对照组进行比较,都有所下降,但活血明目片组的厚度更低。最佳矫正视力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改善,活血明目片组效果更佳;复明片组和活血明目片组治疗后,PSV和EDV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所提升,活血明目片组指数更高,且两组的疗效均有很大提升,活血明目片组疗效更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复明片以及活血明目片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都具有一定的效果,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以及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厚度均有所下降,最佳矫正视力得到改善,PSV和EDV指数均有所提升,但活血明目片的效果更佳。(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学刊》期刊2018年10期)

刘彦,陈建华,赵慧英,吴香丽,殷英霞[5](2018)在《视网膜激光光凝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区脉络膜厚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是目前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效措施之一,可减少缺血缺氧诱导的新生血管生成因子合成和释放,延缓疾病的发展~([1])。研究表明,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不但可以影响视网膜的厚度~([2]),而且还可以引起脉络膜厚度的变化~([3])。近年来,在频域相干光断层扫描(OCT)基础上发展了加强深部扫描成像(EDI)技术,可直接扫描脉络膜层,提供清晰的脉络膜结构截面图。本研究采用这项技术检测了激光治疗后糖尿病患者黄斑区脉络膜厚度(choroidal thickness,(本文来源于《眼科》期刊2018年04期)

郑琳璐[6](2018)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部脉络膜体积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频域相干光断层深度增强成像(EDI SD-OCT)技术观察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部脉络膜体积(MCV)的变化及结构特点,探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变程度与黄斑部脉络膜体积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作为糖尿病组69例(109眼),平均年龄57.45±6.95岁(45-68岁),其中男44例67眼、女25例42眼。选取正常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16例(24眼),平均年龄57.81±6.85岁(45-68岁)。所有患者均进行眼部全面检查,所有糖尿病患者除了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以外,排除其他视网膜和脉络膜等眼底病变、合并有系统严重并发症、伴有眼部血流病变以及手术病史等患者。将糖尿病组按照DR国际临床分型标准将糖尿病分为:糖尿病不伴有DR眼底改变(NDR)组15例(26眼),轻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18例(31眼)、中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17例(25眼)、重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19例(27眼);将糖尿病组中NPDR的患者分为:NPDR伴有黄斑区水肿组(NPDR+/DME+)组28例(52眼);NPDR不伴黄斑水肿组(NPDR+/DME-)组26例(31眼)。应用EDI SD-OCT技术测量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患者黄斑部脉络膜体积,并标记为MCV。应用spss20.0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出各组受试者黄斑部脉络膜体积的均值、标准差,用x±s表示。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组的MCV和NPDR+/DME+组与NPDR+/DME-采用两样本t检验分析。采用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法分析MCV在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患者各组中的变化。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糖尿病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眼轴与其MCV的相关性。P<0.05表示对比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正常对照组与糖尿病组的黄斑部脉络膜体积与性别、眼别、眼轴长度、空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糖尿病组患者黄斑部脉络膜体积为7.45±1.19mm~3。正常对照组黄斑部脉络膜体积为8.98±1.20mm~3。糖尿病组MCV值较正常对照组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糖尿病患者NDR组、轻度NPDR组、中度NPDR组、重度NPDR组黄斑部脉络膜体积分别为8.33±1.03mm~3、7.73±1.00mm~(3,)、7.16±1.00mm~3、6.56±1.01mm~3,其中NDR组MCV值较正常对照组减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30,P<0.05)。早期糖尿病患者黄斑部脉络膜体积与糖尿病病程存在负的相关性,随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程度加重,MCV值逐渐减小,且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NPDR伴黄斑水肿(NPDR+/DME+)组MCV值为6.87±1.07mm~3小于NPDR无黄斑水肿(NPDR+/DME-)组MCV值7.69±0.99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糖尿病患者黄斑部脉络膜体积较正常人小。2、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各期黄斑部脉络膜体积变小,且随病变程度加重而减小。在黄斑部尚未出现视网膜病变时,已存在脉络膜结构的改变。3、伴有黄斑水肿的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其黄斑部脉络膜体积较无水肿者小。4、通过EDI SD-OCT可定量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黄斑部脉络膜体积,有助于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8-06-01)

郑琳璐,毛新帮[7](2018)在《EDISD-OCT扫描观察在重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全视网膜光凝术前后黄斑部脉络膜体积变化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频域相干光断层深度增强成像技术观察重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全视网膜光凝术手术前后黄斑部脉络膜体积的变化。方法对2017年2~8月就诊本院的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24例(32眼)进行前瞻性对比分析,经荧光素钠血管造影(FFA)确诊为重度NPDR(观察组),并均接受PRP治疗。选取18例(32眼)正常眼作为对照组。PRP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3个月,采用OCT的EDI技术对黄斑部进行水平扫描,获取MCV值。结果观察组术前MCV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MCV值均较术前增大,术后3个月MCV值较术前减小(P<0.05)。结论重度NPDR会导致脉络膜体积减小。PRP术后在短期内能够明显增加黄斑区脉络膜体积。EDI SD-OCT可用于评估NPDR患者的预后。(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生》期刊2018年09期)

李聪,蔺媛媛,童念庭,李亚男,潘麟[8](2018)在《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前后段联合手术后脉络膜厚度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前后段联合手术对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的脉络膜厚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将在青岛市市立医院确诊为PDR且具备前后段联合手术条件的患者60例60眼纳入研究。并根据是否伴有有临床意义的黄斑水肿(clinical significant macular edema,CSME)将PDR组分为CSME(+)组31例31眼和CSME(-)组29例29眼。将27例27眼与患者年龄及性别匹配的正常眼作为对照组。所有PDR患眼均行前后段联合手术。使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的增强深部成像技术(enhanced depth imaging spectral 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EDI-SDOCT)对对照组和PDR组术后1wk,1、3、6mo进行扫描,并测量黄斑中心凹(subfoveal choroidal thickness,SFCT)及距黄斑中心凹鼻侧(nasal choroidal thickness,NCT)、颞侧(temporal choroidal thickness,TCT)各1500μm的脉络膜厚度。比较前后段联合手术后患眼脉络膜厚度的变化。结果:CSME(+)组和CSME(-)组前后段联合术后1mo SFCT、NCT、TCT较术后1wk,3、6mo均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mo SFCT、NCT、TCT较术后1wk,1、3mo均减少,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SME(+)组和CSME(-)组术后1wk,1、3mo的SFCT、NCT、TCT均大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mo的SFCT、NCT、TCT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比较CSME(+)组与CSME(-)组术后1wk,1、3、6mo SFCT、NCT、TC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DR患者前后段联合术后1mo内脉络膜厚度是增加的,1mo之后脉络膜厚度是降低的,术后6mo脉络膜厚度接近正常状态。PDR是否伴有CSME对术后脉络膜厚度无明显影响。(本文来源于《国际眼科杂志》期刊2018年03期)

王娥[9](2018)在《传统单点激光与多点扫描矩阵激光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脉络膜厚度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因糖尿病导致视网膜微血管发生不可逆转变化的致盲性眼病.即病理表现为微血管发生渗出、缺血、缺氧改变,进而诱导机体产生增殖膜牵拉造成视网膜脱离,最终导致视力丧失.因此早期的干预性治疗显得尤为关键.激光光凝是其中一种有效治疗手段,本研究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包括重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severe 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severNPDR)和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slight PDR)经过传统单点激光(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 by multiple wavelength laser)和多点扫描矩阵激光(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 by supra scan laser)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后黄斑区脉络膜厚度变化,用来为临床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是选择多点扫描矩阵激光模式还是单点激光扫描模式,前者是否优于后者,提供指导依据。方法:1.收集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间,在青岛市市立医院眼科中心就诊的经FFA试验和研究证实为重度NPDR或PDR且符合PRP(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治疗标准的260例260只眼纳入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123例123只眼,实验组137例137只眼。对照组使用传统单点激光模式行全视网膜光凝,实验组使用多点扫描矩阵激光模式行全视网膜光凝。采用海德堡频域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增强深部成像技术EDI-SDOCT(enhanced depth imaging spectral-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对对照组及实验组行术前测量及术后1周、3月、6月,患眼测量,测量对象及部位为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记为SFCT(subfoveal choroidal thickness),黄斑中心凹鼻侧、颞侧、上方、下方四个方位距黄斑中心凹750微米,1500微米及黄斑中心凹共9个位点脉络膜厚度进行测量,并取其平均值记为平均黄斑区脉络膜厚度AMCT(Average macular choroidal thickness)。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光凝术后脉络膜厚度随时间变化的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在光凝术后1周时,对照组、实验组脉络膜厚度均较各自术前出现明显增加。且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脉络膜厚度增加程度上对照组高于实验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光凝术后3个月时,对照组和实验组脉络膜厚度均较光凝术后1周时降低,且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光凝术后6个月时,对照组和实验组脉络膜厚度均低于3个月时,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较实验组脉络膜厚度下降程度更大,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PDR和PDR会导致患者脉络膜厚度变薄,使用传统单点激光和多点矩阵激光后,脉络膜厚度会在短期内(1周内)增厚,随着时间推移后,脉络膜厚度逐渐降低,多点激光与单点激光在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上疗效相同,多点激光光凝患者较单点激光光凝患者术后脉络膜厚度变化更小,且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文来源于《大连医科大学》期刊2018-01-01)

胡云龙,贾万程,刘刚,张淑萍[10](2017)在《不同级别的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黄斑水肿患者的脉络膜厚度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国际临床分级下的不同级别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和黄斑水肿患者的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的变化。方法横断面观察研究。利用相干光断层扫描仪的增强深度成像功能对89例(138只眼)糖尿病患者进行扫描。根据国际分级标准将其分为无明显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轻度NPDR、中度NPDR、重度NPDR 4组,并将NPDR眼分为伴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和不伴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两组,测量出各组患者的SFCT,并与健康人对照组的SFCT值进作对比。结果无明显DR、轻度NPDR、中度NPDR、重度NPDR 4组平均SFCT分别为(265.80±66.15)μm、(304.23±70.29)μm、(295.32±84.32)μm、(249.91±72.38)μm;无明显DR眼的SFCT较正常人无显着差异,轻度NPDR眼的SFCT较无明显DR眼显着增厚,中度NPDR眼较轻度NPDR眼无显着差异,重度NPDR眼的SFCT较中度NPDR眼显着变薄,伴DME眼较不伴DME眼显着变薄。结论伴随着DR的发生和加重,SFCT先增厚,然后变薄,伴DME眼比不伴DME眼更薄。(本文来源于《临床眼科杂志》期刊2017年05期)

糖尿病脉络膜病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芪明颗粒对非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PDR)的脉络膜循环的作用及其对干眼症的改善情况,并分析芪明颗粒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11月河北省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确诊的NPDR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单纯使用羟苯磺酸钙治疗)和观察组(芪明颗粒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每组50例。治疗2个月后,测量2组患者的组织因子(TF)、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G)、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浓度变化以及血清支链氨基酸的含量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1)对照组血清内TF、IGF-1,VEGF含量均显着高于观察组,而PEDF含量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对照组血清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的含量均显着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3)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2%,与对照组7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芪明颗粒能够抑制视网膜内形成新生血管以及改善脉络膜循环,对患者的干眼症提供有效的治疗帮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糖尿病脉络膜病变论文参考文献

[1].徐静,唐晓娟,于健,林淑玫,谭青.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病变程度与脉络膜厚度的关系[J].眼科新进展.2019

[2].赵智华,李科军,赵晓彬,马清敏,王明月.芪明颗粒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脉络膜循环及干眼症的疗效观察[J].世界中医药.2018

[3].郑祥榕,滕娟,陈小红,王云鹏,郑宏华.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区脉络膜厚度的临床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18

[4].宋岗,罗莉,蒋凤,杨成毅.复明片和活血明目片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部脉络膜厚度变化趋势的比较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8

[5].刘彦,陈建华,赵慧英,吴香丽,殷英霞.视网膜激光光凝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区脉络膜厚度的影响[J].眼科.2018

[6].郑琳璐.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部脉络膜体积变化[D].南昌大学.2018

[7].郑琳璐,毛新帮.EDISD-OCT扫描观察在重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全视网膜光凝术前后黄斑部脉络膜体积变化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8

[8].李聪,蔺媛媛,童念庭,李亚男,潘麟.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前后段联合手术后脉络膜厚度的变化[J].国际眼科杂志.2018

[9].王娥.传统单点激光与多点扫描矩阵激光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脉络膜厚度的影响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8

[10].胡云龙,贾万程,刘刚,张淑萍.不同级别的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黄斑水肿患者的脉络膜厚度变化[J].临床眼科杂志.2017

标签:;  ;  ;  ;  

糖尿病脉络膜病变论文-徐静,唐晓娟,于健,林淑玫,谭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