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背景与目的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内皮功能失调相关的炎症性疾病,其发生、发展与内皮功能、炎症因子及多种体液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内皮功能障碍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环节。许多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可导致内皮功能损害,内皮功能损害又常伴发和加重心血管疾病。C反应蛋白(CRP)是最常用的炎症指标,是全身性炎症反应的非特异性的标志。研究证实,无论是在健康个体或是在急性冠脉综合症中,HS-CRP都可以作为一种独立危险因子来预测疾病发生、发展及预后。且HS-CRP直接参与病变的形成、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因此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降低炎症标志物水平是有必要的。近年来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有降低血脂、改善内皮功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的增殖与移行、防止血栓形成、稳定斑块和抗炎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健康青年人内皮功能及HS-CRP的影响。资料和方法1.对象和方法1.1研究对象:15例健康医务人员,男性7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33.8±4.3岁,所有对象未服用含女性激素的避孕药或类固醇激素的药物史,无大量饮酒史。1. 2方法:受试者给予阿托伐他汀(由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提供)20mg,每日清晨1次口服。分别于用药前及用药后1天、3天、1周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肱动脉血管舒张功能;同时采集空腹12小时后静脉血,分离血清,应用芬兰康艺-detta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总胆醇(TC)及甘油三酯(TG)水平;NO采用比色法测定;ET-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试;CRP由免疫透射比浊法测试。2.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0.0软件分析,测定结果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各指标间相关研究用直线相关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结果1.治疗后血脂变化:治疗1天后即有TC下降(P<0.05),3天后、1周后TC下降更明显(P<0.01),而TG未见下降。2.治疗后NO、ET-1变化:阿托伐他汀治疗1天后NO即升高,ET-1下降,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1周后NO升高及ET-1下降更明显(P<0.01)。3.血管内皮功能变化:3.1治疗1天后肱动脉基础血流量、反应后充血血流量、含服硝酸甘油后血流量均升高,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周后三者升高更加显著(P<0.01)。3.2治疗1天后,基础血管直径及反应充血后血管直径均增宽,治疗1周后二者增宽更加明显P<0.01;治疗3天后含服硝酸甘油后血管直径增宽(P<0.05),1周后含服硝酸甘油后血管直径增宽更明显(P<0.01)。3.3治疗1周后反应性充血前后肱动脉内径变化率(FMD)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含服硝酸甘油前后肱动脉内径变化率(GTN)未见明显增加。4.血管内皮功能与血脂关系:本研究结果显示FMD水平与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无相关性(P>0.05)。5.血管内皮功能与NO、ET-1相关性基础血流量及反应充血后血流量与NO呈正相关,与ET-1呈负相关。6.Hs-CRP水平与血脂水平关系:本研究结果显示CRP下降与胆固醇水平无明显相关性。结论1.阿托伐他汀20mg/d治疗24小时后即可出现降脂作用。2.阿托伐他汀20mg/d治疗24小时后即使NO明显升高,ET-1及Hs-CRP水平明显下降。3.阿托伐他汀20mg/d治疗24小时后即改善肱动脉的血流量,1周后可明显改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4.阿托伐他汀改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及降低Hs-CRP独立于调脂作用,内皮舒张功能的改善与NO升高有关,及与ET-1下降有关。5.阿托伐他汀早期降低Hs-CRP与胆固醇水平无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