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地面沉降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与InSAR数据后处理研究

西安市地面沉降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与InSAR数据后处理研究

论文摘要

地面沉降作为一种累进性的地质灾害,影响范围广,防治难度大,已成为困扰城市建设、影响居民安全生活的一种重要地质灾害。多年来,政府相关部门投入了大量资金,采用多种手段,对地面沉降活动进行了持续监测,并由此获取了大量宝贵资料。如何有效管理这些数据,并进行合理分析,进而掌握地面沉降变化规律,分析地面沉降机理,对防震减灾、城市规划建设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依托国土资源部项目,以GIS强大的数据管理、空间分析及可视化等功能为基础,通过对系统的设计目标、需求、功能模块、软件平台、数据库等进行分析,给出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和实现方法。同时,对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极具潜力的InSAR技术在地面沉降监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相应修正措施,并将其整合到系统中,最终构建并实现了西安市地面沉降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成果如下:1.结合监测数据的特点,选用Oracle数据库系统和ArcSDE空间数据引擎相结合的方式,对现有的西安市地面沉降监测数据进行了科学有效地管理;2.借助ArcGIS Engine开发包,用C#语言开发实现数据管理、数据更新、查询统计、沉降趋势分析、沉降数据后处理、三维可视化等功能,从多个角度对地面沉降数据进行了分析,便于更好地掌握地面沉降规律;3.重点研究了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具有高精度、高空间分辨率地面沉降监测新技术——InSAR在形变信息提取中的质量控制问题,对其可能存在的粗差、系统误差和数据缺失情况进行了分析、处理,有效改善了数据的质量,提高了InSAR数据在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可靠度。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地面沉降监测方法
  • 1.2.1 传统监测
  • 1.2.2 GPS技术
  • 1.2.3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
  • 1.3 地面沉降监测数据的管理与利用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地面沉降信息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 2.1 系统需求分析
  • 2.1.1 系统设计目标
  • 2.1.2 系统功能需求
  • 2.1.3 系统性能需求
  • 2.1.4 系统设计原则
  • 2.2 系统总体设计
  • 2.2.1 系统总体结构
  • 2.2.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2.2.3 系统软硬件配置
  • 2.3 系统软件平台选择
  • 2.3.1 GIS开发平台ArcGIS Engine
  • 2.3.2 空间数据库引擎ArcSDE
  • 2.3.3 数据库管理平台Oracle
  • 2.3.4 系统开发环境及语言
  • 第三章 地面沉降数据库设计
  • 3.1 地面沉降数据分析
  • 3.1.1 数据特点
  • 3.1.2 数据库设计原则
  • 3.2 Geodatabase数据模型
  • 3.2.1 Geodatabase数据组织方式
  • 3.2.2 Geodatabase数据存储方式
  • 3.3 数据库设计
  • 3.3.1 数据逻辑结构设计
  • 3.3.2 数据库详细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面沉降专题数据——InSAR数据后处理
  • 4.1 InSAR误差源分析
  • 4.1.1 失相干
  • 4.1.2 大气效应
  • 4.1.3 卫星轨道
  • 4.2 InSAR粗差剔除
  • 4.2.1 加权滤波
  • 4.2.2 中值滤波
  • 4.2.3 抗差滤波
  • 4.2.4 实例分析
  • 4.3 InSAR系统误差修正
  • 4.3.1 曲面函数拟合原理
  • 4.3.2 实例分析
  • 4.4 InSAR缺失数据填补
  • 4.4.1 反距离插值
  • 4.4.2 克里金插值
  • 4.4.3 实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面沉降信息管理系统的实现
  • 5.1 系统主界面
  • 5.2 GIS基本功能
  • 5.2.1 地图选择与查询
  • 5.2.2 地图量算
  • 5.3 数据管理
  • 5.3.1 连接数据库
  • 5.3.2 数据录入
  • 5.3.3 数据维护
  • 5.3.4 基准转换
  • 5.4 专题数据统计与分析
  • 5.4.1 沉降量统计
  • 5.4.2 地面沉降走势及沉降速率分析
  • 5.4.3 地裂缝影响范围分析
  • 5.5 InSAR形变数据后处理
  • 5.6 三维可视化与分析
  • 5.6.1 三维显示
  • 5.6.2 沉降等值线
  • 5.6.3 沉降量查询
  • 5.6.4 剖面分析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InSAR应用于地质灾害早期识别的研究现状及趋势[J]. 人民长江 2019(S2)
    • [2].基于InSAR的矿区沉降中心动态变化监测与分析[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20(03)
    • [3].InSAR相位解缠质量对比评价分析[J]. 矿山测量 2020(01)
    • [4].基于卫星InSAR技术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探测与形变分析[J].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2)
    • [5].基于迭代融合的InSAR技术获取数字高程模型研究[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20(01)
    • [6].基于InSAR技术的矿区沉降监测研究进展[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0(02)
    • [7].基于时序InSAR的覆砂石尾矿坝形变演化研究[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20(04)
    • [8].阿尔金断裂带宽幅InSAR对流层延迟估计方法评估[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20(06)
    • [9].基于方差分量估计的多源InSAR数据自适应融合形变测量[J]. 地球物理学报 2020(08)
    • [10].基于InSAR技术的黄河三角洲区域地表形变浅析[J]. 地理空间信息 2020(09)
    • [11].南昌市地面沉降InSAR监测及影响因子分析[J]. 测绘科学 2020(11)
    • [12].利用三维重建模型的机载InSAR区域网平差方法[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7(02)
    • [13].利用InSAR技术监测采矿区地表输电铁塔时序形变[J]. 电力勘测设计 2017(02)
    • [14].InSAR干涉图及其加噪的数据模拟[J]. 工程勘察 2017(09)
    • [15].背景电离层对低频重轨星载InSAR影响分析[J].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15(06)
    • [16].机载InSAR区域网平差数学模型研究[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5(01)
    • [17].InSAR技术在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5(22)
    • [18].模拟InSAR干涉图的方法研究[J]. 地理空间信息 2013(06)
    • [19].地质灾害InSAR成果可视化表达方法研究[J]. 测绘 2019(04)
    • [20].一种适用于开采沉陷的InSAR最大可检测形变梯度函数模型[J]. 金属矿山 2020(03)
    • [21].均值滤波和中值滤波对InSAR影像预处理的影响研究[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0(S1)
    • [22].江苏泰州地面沉降水准与InSAR集成监测[J]. 地质学刊 2020(Z1)
    • [23].基于史赖伯规则的机载InSAR区域网平差[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7(09)
    • [24].基于INSAR技术的地表形变监测探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6(10)
    • [25].多视处理对时序InSAR技术的影响研究[J]. 测绘通报 2014(S2)
    • [26].重轨星载InSAR测量中的大气校正方法综述[J].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14(01)
    • [27].Insar数据处理中相位解缠算法综述[J]. 矿山测量 2014(03)
    • [28].卫星编队InSAR基线的确定方法[J]. 遥感信息 2013(02)
    • [29].大地水准面高对InSAR大范围地壳形变监测的影响分析[J]. 地球物理学报 2013(06)
    • [30].InSAR用于地理国情监测中地面沉降监测的现状及分析[J]. 测绘标准化 2013(02)

    标签:;  ;  ;  

    西安市地面沉降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与InSAR数据后处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