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义务教育是一项公益性事业,公共性是义务教育的基本属性之一。义务教育的公共性是国家对义务教育干预程度的一种体现,是政府在保证义务教育公平、正义等方面的责任和功效。它包含形式上的“公”与实质意义上的“公”两个层面的内容,前者主要以公立学校的形式得以体现,后者则在于强调义务教育的公平、公正等特性。市场经济对我国义务教育公共性的侵蚀主要体现在后者,具体表现为:政府教育职能“缺位”致使公共责任弱化;学校两极分化造成教育乱收费现象严重;学校“挑选”学生和家长“选择”学校日益明显导致教育不公平加剧。因此,市场经济条件下,救治我国义务教育的公共性,一方面要转变政府教育职能,实现政府治理模式的变化;另一方面要强化政府在义务教育发展中的主要责任人角色;同时还要不断整合各种社会力量的作用。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前言一、研究的缘起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三、相关文献综述(一) 国外研究现状(二) 国内研究现状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及论文的基本框架(一) 研究的基本思路(二) 研究的主要方法(三) 论文的基本框架第一章 义务教育公共性的基本内涵一、中西方有关“公共性”认识的历史沿革(一) 我国对于“公”的传统认识(二) 西方对“公共性”认识的发展历程(三) “公共性”的现代内涵二、义务教育公共性内涵的演变及其现代特征(一) 从公共教育的发展看教育公共性的形成(二) 义务教育公共性的内涵及现代特征第二章 市场经济对我国义务教育公共性的侵蚀一、政府教育职能“缺位”,公共责任弱化(一) 义务教育学校被出售或出租(二) 义务教育学校出现“国有民办”现象二、学校两极分化,教育乱收费现象严重三、“择生”和“择校”问题突出,教育严重不公平(一) 学校“挑选”学生现象越来越明显(二) 家长“选择”学校行为愈演愈烈第三章 救治我国义务教育公共性的基本策略研究一、转变政府教育职能,实现政府治理模式的变化(一) 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二) 政府治理模式的变化二、强化政府在义务教育发展中的主要责任人角色(一)保障教育经费的有效供给,制止乱收费现象(二)促进教育公平,实现资源平等分享三、整合各种社会力量,确保义务教育公共性的不断“扩容结束语参考文献后记附: 本人在读研期间发表科研论文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公共性论文; 义务教育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