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上个世纪80年代,李龙云以一部反映北京市民不同历史时期生活状况的《小井胡同》名震剧坛,该剧无论在结构方式,还是语言风格上,都与老舍的话剧《茶馆》极为相似,北京人艺的一位领导同志甚至将其誉为“《茶馆》的续篇”,因此,他从登上话剧舞台之初,就被认作是得老舍“精髓”的“戏剧接班人”,更有评论者将其归入以老舍为代表的“京味现实主义”剧作家群。本文将分四个部分来探讨李龙云和老舍之间的传承与发展关系,第一部分“扭不断的纽带”通过文本细读找到李龙云对老舍的最直接借鉴,将老舍的构思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来,或者请老舍笔下的人物到自己的剧本中做客;第二部分“底层人的尊严”凭着情感体悟发现李龙云和老舍都善于抓住主旋律,喊出时代的声音,也乐于描写生活苦难的贫民以及他们对命运的反抗;第三部分“心有灵犀一点通”重点分析在李龙云和老舍的剧本创作中之所以能出现“相同”的内在原因,即他们生活在相似的环境背景下,并且都对迷信、金钱、宗教有着一定的思考,虽然这些思考同中有异,但是大体的方向还是一致的;第四部分“北京人在北大荒”是为了研究李龙云的独特艺术个性,注重文学的内在精神,不追求“时尚”,他与老舍的最大不同在于他的主要剧本《小井胡同》、《荒原与人》、《有这样一个小院》、《这里不远是圆明园》、《叫我一声哥,我会泪落如雨》写的是一个完整的具有自传色彩的故事,但是老舍一生写了800万字,创作了3652篇作品,却只有在《正红旗下》中才能看到他自身的影子,而《正红旗下》也是一个没有结局的残缺品。当然,值得注意的是,李龙云的戏剧创作在21世纪出现了发展瓶颈,只有两个新剧本出版,而这两个新剧本也不完全是作者的原创,《万家灯火》与老舍的《龙须沟》形似,《天朝上邦三部曲》更是对老舍未竟长篇小说《正红旗下》的改编与续写,呈现出“吃老本”的危机。戏剧的生命需要流动,不能停滞不前,因此必须继续“探求着更合于时代节奏的新的表现方法”,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谋求发展。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以人为主,以人为先——李龙云戏剧创作特色研究[J]. 戏剧之家 2020(10)
- [2].李龙云现代戏剧作品评价研究[J].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2)
- [3].寻找与冲突——李龙云剧作悲剧主题初探[J]. 新世纪剧坛 2015(01)
- [4].关于1900年的中国喜剧——再读李龙云《天朝上邦(三部曲)》[J]. 戏剧与影视评论 2020(04)
- [5].解剖民族病魂 评李龙云《天朝上邦》三部曲[J]. 中国戏剧 2010(03)
- [6].一代人的荒原——李龙云“知青”话剧简论[J]. 戏剧文学 2015(12)
- [7].李龙云与奥尼尔的时代遇合[J]. 新世纪剧坛 2013(03)
- [8].人格尊严的悲歌——李龙云和他的“小井”[J]. 艺术评论 2013(11)
- [9].君子交不谄不渎 忆剧作家李龙云[J]. 中国戏剧 2013(01)
- [10].论李龙云戏剧的现实主义精神[J]. 戏剧文学 2010(05)
- [11].剧作家李龙云逝世[J]. 剧本 2012(09)
- [12].论李龙云与老舍的作者意识——以《小井胡同》与《茶馆》为例[J].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18(04)
- [13].卷首语[J]. 戏剧与影视评论 2020(04)
- [14].龙云断忆——我所认识的剧作家李龙云[J]. 北京观察 2015(08)
- [15].怀念凤子[J]. 剧本 2015(05)
- [16].“铁变成了钢”——李龙云剧作《荒原与人》的诗美阐释[J]. 新世纪剧坛 2015(01)
- [17].当时只道是寻常[J]. 北京观察 2013(11)
- [18].新世纪李龙云研究综述[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8(02)
- [19].两个作家之间的“心灵交流”与“排异反应”——评李龙云《天朝上邦》对老舍遗著《正红旗下》的改编[J]. 戏剧艺术 2008(03)
- [20].演出[J]. 国家人文历史 2013(19)
- [21].走出荒原[J]. 当代戏剧 2018(04)
- [22].话剧“大片”《天朝1900》[J]. 中国新闻周刊 2008(12)
- [23].中国现代戏剧创作与奥尼尔的启示[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2)
- [24].荒原男人们的残缺与不幸——论《洒满月光的荒原——荒原与人》的男性形象[J]. 名作欣赏 2018(08)
- [25].“京味话剧”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和贡献[J]. 上海戏剧 2015(06)
- [26].“白色梦幻”在渤海湾畔破灭[J]. 中国边防警察 2009(07)
- [27].自我理想·复杂人性·悲剧命运——论《洒满月光的荒原——荒原与人》的多主题[J]. 名作欣赏 2018(32)
- [28].老舍话剧之魅及其当代影响[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