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汉族传统合院式民居院落空间研究

东北汉族传统合院式民居院落空间研究

论文摘要

在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中,合院式民居的数量众多,类型多样,特色各异,其与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充分的表现出民族特色与地域特色,并能直接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意识形态与精神面貌。东北汉族传统合院式民居作为中国传统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我国北方合院式民居建筑许多共同的传统特征,又有其独特的地方特色。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深深地受到地理气候因素及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和地域风俗习惯诸多因素的影响。以往的东北汉族民居研究都只是从自然环境、装饰构造等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而缺乏从民居空间秩序、空间特质等更为深层次的研究。本文以此为视角对东北汉族传统民居的院落空间加以研究和论述。论文首先从实际调研出发,深入地论述了中国东北汉族传统合院式民居院落空间的构成要素、构成类型,并归纳总结出院落空间的构成特征。其次,从实用功能、礼仪规制及空间层次的变化这三个方面,探讨东北汉族传统合院式民居所呈现出的空间秩序加以阐释。最后,结合舒尔兹的知觉空间图式理论体系,更进一步揭示出东北汉族传统合院式民居院落空间的内在特质,从而说明东北汉族传统合院式民居院落空间形成和发展的本质意义。本文在论述过程中是在对东北现存的汉族传统合院式民居实例的调研和考察及相关文献资料搜集整理的基础上,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与论证,并通过与东北地区其它民族与民居类型以及与汉文化发源地——中原地区的诸多民居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它们存在与发展变化的因缘关系,以便深入的理解该类型民居院落空间深层次的组织规律。最终力求较为系统、全面地对东北汉族传统合院式民居的院落空间在理论上有一个新的认识,并希望能为东北汉族传统民居的研究提供可借鉴的资料。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课题研究的相关概念限定
  • 1.2.1 东北地区的地域概况
  • 1.2.2 东北汉族传统民居
  • 1.2.3 “合院式”
  • 1.2.4 空间要素
  • 1.3 课题研究的相关领域综述
  • 1.3.1 国内的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的相关研究综述
  •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4.1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4.2 课题研究的方法
  • 第2章 合院式民居院落的构成要素及关系
  • 2.1 院落空间的构成要素
  • 2.1.1 单体建筑要素
  • 2.1.2 围护要素
  • 2.1.3 其它要素
  • 2.2 院落空间的构成类型
  • 2.2.1 以“围合”关系组织要素
  • 2.2.2 以“衔接”关系组织要素
  • 2.3 院落空间的构成特征
  • 2.3.1 方形合院的院落形态
  • 2.3.2 有机生长的链接关系
  • 2.3.3 完全对称的中心轴线
  • 2.3.4 开阔松散的院落布局
  • 2.3.5 对外封闭与对内开敞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合院式民居院落的空间秩序
  • 3.1 实用功能的空间序列
  • 3.1.1 日常生活与民居空间
  • 3.1.2 人生礼仪与民居空间
  • 3.1.3 家神信仰与民居空间
  • 3.2 礼仪规制的空间划分
  • 3.2.1 “数”的等级划分
  • 3.2.2 “质”的等级划分
  • 3.2.3 “位”的等级划分
  • 3.3 抑扬有致的空间变化
  • 3.3.1 规格与尺度的变化
  • 3.3.2 围合界面的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合院式民居院落空间的内在特质
  • 4.1 院落空间的“中心”性体现
  • 4.1.1 “中心”图式观念的减弱
  • 4.1.2 院落空间的中心性与玄学理论“正穴”
  • 4.1.3 院落空间“家”图式的世俗中心性
  • 4.2 院落空间的“方向”性体现
  • 4.2.1 院落空间“方向性”的二元表征
  • 4.2.2 院落空间方向性中的自然属性与玄学理论
  • 4.2.3 院落空间的方向性特征
  • 4.3 院落空间的“区域”性体现
  • 4.3.1 领域的概念及其特性
  • 4.3.2 院落空间领域边界的限定
  • 4.3.3 院落空间内部的领域划分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院落空间特征的分析比较
  • 附录2 院落空间内在特质的分析比较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山东传统民居改造的乡村旅游民宿设计研究[J].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9(11)
    • [2].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传统民居与当代乡土——第24届中国民居建筑学术年会综述[J]. 中国名城 2019(12)
    • [3].宁波传统民居平面特征分析及区划初探[J]. 建筑与文化 2019(12)
    • [4].医养结合背景下鄂南传统民居的保护与改造研究[J]. 山西建筑 2020(01)
    • [5].湖北传统民居空间孝道礼仪刍议[J]. 重庆建筑 2019(12)
    • [6].浙西南古民居夏季气候适应性调查与评估[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6)
    • [7].传统民居的民宿改造与设计分析[J].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0(01)
    • [8].学科教育背景下的民居研究发展历程[J]. 南方建筑 2019(06)
    • [9].多重学术视角下的维吾尔族民居[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 [10].东北满族民居的文化与演变[J]. 区域治理 2019(37)
    • [11].白族民居艺术的文化生态发展——以沙溪古镇为例[J]. 区域治理 2019(38)
    • [12].甲居藏寨民居接待户与非接待户生计资本比较研究[J].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9(06)
    • [13].湘西传统民居窗饰艺术探析[J]. 艺术百家 2019(06)
    • [14].基质整合视角下的地方传统民居改造研究——以常州市古村巷传统民居改造为例[J]. 建筑与文化 2020(01)
    • [15].基于图论对色尔古藏寨民居平面要素分析[J]. 建材与装饰 2020(07)
    • [16].法国传统村落民居保护性设计经验研究——以“磨坊村”民居改造为例[J]. 设计艺术研究 2020(01)
    • [17].浅谈鄂西侗族传统民居的价值与保护发展——以大茅坡营村为例[J]. 建筑与文化 2020(01)
    • [18].卫鹏作品[J].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20(01)
    • [19].人地和谐融山水 武陵村落换新颜——《吊脚楼民居营造技艺》书评[J]. 安徽建筑 2020(01)
    • [20].山西传统村落民居室内热环境实测分析[J]. 安徽建筑 2020(02)
    • [21].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设计的应用[J]. 中外企业家 2020(09)
    • [22].巨野付庙传统民居的营建工艺[J]. 艺海 2020(03)
    • [23].新疆和田地区阿以旺民居建筑解析[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24].南京秦淮区穿斗式民居保护施工技术[J]. 建筑技术开发 2020(01)
    • [25].浅谈闽北古民居的“再生”[J]. 工业设计 2020(03)
    • [26].临夏“八坊十三巷”的民居特色分析[J]. 建材与装饰 2020(09)
    • [27].湘南汝城传统民居气候适应性研究[J]. 城市建筑 2020(04)
    • [28].论甘南藏区传统民居的类型、演化及其保护[J]. 中国名城 2020(04)
    • [29].传统民居形态量化方法研究初探——以赣皖交界区域为例[J]. 建筑与文化 2020(04)
    • [30].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究[J]. 居舍 2020(11)

    标签:;  ;  ;  ;  ;  

    东北汉族传统合院式民居院落空间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