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祛银颗粒治疗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中西医结合外科
作者: 王煜明
导师: 白彦萍
关键词: 祛银颗粒,银屑病血热证,临床验证,实验研究
文献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银屑病是遗传背景下,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的身心疾病。其致病机制复杂,至今尚未阐明,临床常反复发作而且缺乏有效的根治药物和手段。 目前治疗银屑病尚无突破性进展。西医治疗近期疗效较好,但毒副作用大,不能长期使用,停药后易复发加重,远期疗效差。中医药治疗银屑病强调整体观念,疗效肯定,副作用小,但由于患者服药依从性不佳,因此研制疗效肯定、长期使用无毒副作用、使用方便的中成药制剂迫在眉睫。 祛银颗粒是导师白彦萍教授在长期用于临床行之有效的方剂祛银汤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筛选组方,并由中日友好医院药剂所生产的中成药制剂。论文研究探讨了祛银颗粒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理,现摘要如下。 全文包括文献综述和研究报告两部分。 文献综述共两篇。第一篇综述了银屑病的西医临床与研究进展。由于银屑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均未探明,临床缺乏有效的治愈手段,因此备受学术界关注,近年来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包括流行病学、病因及发病机制、治疗等不同方面;第二篇综述了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的临床与研究进展,包括银屑病的历史沿革,近代医家对银屑病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中医内外治方法及近年的研究进展。 研究报告包括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两部分。 临床研究通过进行祛银颗粒治疗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验证,探讨祛银颗粒治疗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包括中日友好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顺义区中医院在内的皮肤科共同参与临床研究的完成。 在祛银颗粒治疗银屑病血热证临床验证中,共选取银屑病血热证70例,其中祛银颗粒治疗组40例,消银片对照组30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皮损形态、治疗前PASI评分、中医症候中瘙痒、心烦、口渴症状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前后PASI评分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PASI评分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PASI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两药均有较好的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40%;对照组总有效率27%;两组总有效率经Mann-Whitney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总体疗效经Mann-Whitney检验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祛银颗粒与消银片总体疗效相当。治疗组各项中医症状的改善在治疗前后比较,除瘙痒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各项中医症状的改善在治疗前后比较,除瘙痒、便秘症状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在症状改善方面比较,由于治疗前便秘、尿黄不具备可比性,因此不作比较,其中在瘙痒、心烦、口渴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1);结果表明祛银颗粒与消银片在改善中医症候方面疗效相当,尤其对心烦、口渴症状均具有良好疗效。 实验研究利用Bonder和Van Scot的雌激素期增生的小鼠阴道上皮模型,Jarrett的鼠尾鳞片表皮模型,观察祛银颗粒对抑制增殖和促进分化的作用影响,同时设祛银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旨在探索祛银颗粒治疗银屑病的可能机制及量效关系,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服用方便的中成药制剂提供药理学依据。 在Bonder和Van Scott的雌激素期增生的小鼠阴道上皮模型实验中,祛银颗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银屑病的西医临床与研究进展
流行病学研究
病因与发病机制研究
银屑病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银屑病的中医临床与研究进展
病因病机
治疗进展
实验研究进展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
前言
临床研究
祛银颗粒治疗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验证
资料和方法
结果
结论
讨论
实验研究
实验材料
统计方法
实验一 祛银颗粒对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模型的影响
方法
结果
实验二 祛银颗粒对小鼠尾部鳞片表皮模型的影响
方法
结果
结论
讨论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布时间: 2006-12-01
参考文献
- [1].消银解毒饮对银屑病血热证外周血淋巴细胞调控作用研究[D]. 张凯辉.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
- [2].调肝养血解毒汤治疗银屑病血燥证的临床研究[D]. 尚俊良.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
- [3].青石止痒软膏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 吴美超.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
- [4].伴抑郁状态银屑病的中医辨证分型及其影响因素临床调查[D]. 王丹旭.南京中医药大学2018
- [5].不同中医证型的银屑病患者皮损中角蛋白16、白介素1β、白介素17的表达差异及其与慢性湿疹患者的比较研究[D]. 汤爱珍.湖北中医药大学2017
- [6].中医心理治疗对银屑病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D]. 姚尚萍.新疆医科大学2007
- [7].中药联合心理干预预防银屑病复发效果的观察[D]. 刘红.河北医科大学2013
- [8].耳穴贴压加得肤宝局部治疗银屑病的血液代谢组学分析[D]. 秦倩.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
- [9].中药复方治疗银屑病实验研究及临床疗效观察[D]. 王丽.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
- [10].寻常型银屑病不同证型蛋白组学表达的比较研究[D]. 陈文慧.湖南中医药大学2016
相关论文
- [1].银屑病中医证候及辨证论治研究[D]. 李桃花.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
- [2].窄谱中波紫外线及中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 崔欣.南京中医药大学2005
- [3].土槐虎杖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的临床研究[D]. 栾立云.南京中医药大学2006
- [4].从阴引阳汤治疗中老年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观察及对IL-2、IL-6、IL-8水平的影响[D]. 崔存柱.山东中医药大学2006
- [5].活血祛瘀解毒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瘀证的疗效评价[D]. 王倩.首都医科大学2007
- [6].加减消银解毒汤对寻常型银屑病阴虚血燥证的临床研究[D]. 李巍.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
- [7].银屑病中医辨证规范研究[D]. 黄敏.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
- [8].消银软膏治疗银屑病血热证的疗效评价[D]. 颜志芳.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
- [9].银屑病证候分布、演变及证治研究[D]. 屈双擎.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
- [10].消斑净屑饮治疗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近期疗效观察[D]. 郭奕妤.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