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近年来,城市在空间上不断扩展,使得城市绿地系统呈现破碎化,残留的绿地节点之间缺乏生态联系,绿色廊道也缺少连续性,难以发挥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也减弱整个城市系统的稳定性。本文分别通过对城市绿地生态网络和连接度理论研究,阐释两者的发展、内涵、类型、组成、结构、功能等内容,并侧重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系列以绿地节点、绿色廊道和绿地生态网络为研究目标的连接度评价指标,目标是为了更好的构建成城市绿地生态网络。以北京市丰台区为实例,在GIS技术的支撑下,基于重力模型采用质心法对绿地节点间相互作用强度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图论理论和网络分析法形成潜在的绿色廊道,并构建9种绿地生态网络模式,进行空间上定量分析与评价。应用γ指数、α指数、β指数、成本比、绿地节点连接指数等指标选出最佳模式,与原有规划图叠加比较分析,包括确认重要的绿地单元,评价已有的绿地系统规划结构的合理程度,建议性地指出优化绿地生态网络的措施,希望能够保证规划实施的可行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洞庭湖区绿地生态关键区综合识别及特征分析[J].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20(06)
- [2].固原市绿地生态网络构建研究[J].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2017(02)
- [3].福州市绿地生态系统光合特性及土壤呼吸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 2016(06)
- [4].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的广东省绿地生态网络建设分区[J]. 生态学报 2017(13)
- [5].以绿道建构城乡绿地生态网络——构成、特性与价值[J]. 中国城市林业 2013(05)
- [6].区域景观格局视角的绿地生态网络优化研究——以徐州为例[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0(01)
- [7].基于生态红线划定的城乡绿地生态网络构建研究——以江苏省扬州市为例[J]. 现代城市研究 2019(10)
- [8].基于遥感的广州市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评价[J]. 生态学杂志 2012(02)
- [9].浅谈如何提高绿地生态效益[J].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1(23)
- [10].厦门市绿地生态网络构建及优化策略[J]. 中国园林 2020(07)
- [11].城市绿地生态功能综合评价体系研究的新视角[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04)
- [12].城市滨水区绿地生态空间的设计理念探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13(20)
- [13].城市绿地生态系统规划的理论分析[J]. 科技视界 2012(25)
- [14].沈阳市绿地生态信息获取与数据库建设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 2011(17)
- [15].绿地生态网络规划的发展历程与中国研究前沿[J]. 中国园林 2010(03)
- [16].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规划——以重庆市长寿区为例[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2013(03)
- [17].基于多边形指数法的滨水区绿地生态建设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23)
- [18].浅析承德市绿地生态系统多层植物景观格局优化研究[J]. 饮食科学 2017(18)
- [19].济南绿地生态网络体系的规划布局与构建[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03)
- [20].城市双修背景下绿地生态网络构建的情景比较与综合——基于“社会-生态”功能复合的视角[J]. 南方建筑 2019(03)
- [21].本期聚焦: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研究[J]. 现代城市研究 2019(10)
- [22].基于空间绩效的城镇绿地生态网络构建——以安徽宣城狸桥为例[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6(03)
- [23].城市滨水区绿地生态空间的构建模式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3(08)
- [24].基于绿地生态网络的南京仙林新城绿地空间优化研究[J]. 华中建筑 2019(12)
- [25].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空间环境特征分析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20(02)
- [26].广州市绿地生态网络的构建与评价[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4)
- [27].我国钢铁企业绿地生态评价研究回顾[J]. 广东农业科学 2013(19)
- [28].建三江城市土地利用分析与绿地生态系统布局结构[J]. 北方园艺 2011(08)
- [29].武汉市绿地生态网络的分析与构建[J]. 园林 2019(06)
- [30].基于PM_(2.5)测定的城市绿地生态功能监测评价分析——以杭州西湖为例[J]. 园林科技 2017(03)
标签:城市绿地生态网络论文; 连接度论文; 结构论文; 定量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