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灵芝对肝癌细胞生长有较强抑制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皎皎[1](2021)在《“补肾生髓成肝”改善肝癌肝再生微环境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方法观察“补肾生髓成肝”法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并探究其改善肝癌肝再生微环境的疗效机制,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较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方法:1.采用随机分组法将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陕西省中医医院肝病科的入选晚期肝癌患者共126例,基于随机数字表法简单随机分成3组,即西医对照组42例(以下简称西医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方案;补肾生髓成肝单独治疗组42例(以下简称中医组),采用地五养肝方、抗毒软坚方、左归丸合方化裁,辨证加减治疗方案;补肾生髓成肝综合治疗组42例(以下简称中西医组),采用西医治疗组方案基础上加上地五养肝方、抗毒软坚方、左归丸合方化裁,辨证加减。入选后有10例患者脱落(中医组6例,3例因失访脱落,3例因不能坚持治疗脱落;西医组4例,2例因异地就医不便退出,2例因不能坚持治疗脱落),最终纳入统计分析病例资料的共116例,西医对照组(西医组)38例、补肾生髓成肝综合治疗组(中西医组)42组、补肾生髓成肝单独治疗组(中医组)36例。该研究通过湖北省中医院伦理审查,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世界卫生组织国际临床试验平台一级注册机构)完成临床试验注册,注册号:Chi CTR-IOR-17011439。参与研究的患者均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对比三组治疗3个月及治疗6个月的生存率及生存期,对比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血常规、粪常规加潜血、肝功、血糖、血脂、肾功等指标,对比三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并对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进行分析。2.依据治疗方案治疗3个月后分别收集中医组、西医组、中西组每组20名患者血清,共60份,正常人群血清18份。收集的血清-80℃冻存于陕西省中医医院肝病实验室。通过悬液芯片系统检测患者血清肝再生相关细胞因子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 Factor,G-CSF)、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介素-6/8/18(Interleukin-6,IL-6,Interleukin-8,IL-8,Interleukin-18,IL-18)、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BB)、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含量,观察体现“补肾生髓成肝”的中药对这些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1)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率及生存期比较: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中西医组、中医组和西医组生存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88.10%VS72.22%VS52.63%)、(71.43%VS58.33%VS34.21%)(P<0.05)。治疗后中西医组、中西组和西医组患者生存期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23.86±17.55VS20.08±19.86VS15.95±16.44)(P<0.05)。(2)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大小比较:中西医组、中医组和西医组组间比较及前后测量时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指标比较:中西医组患者治疗后直接胆红素水平、间接胆红素水平、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水平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医组治疗后胆碱酯酶水平较治疗前显着升高,组间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白蛋白水平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中西医组及中医组与西医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其他生化指标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血常规指标中白细胞水平、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水平,中西医组、中医组与西医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肌酐水平比较,中西医组、中医组与西医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三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以时间因素为源的主体内差异及以组别为源的主体间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评分均显着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西医组、中医组显着低于西医组的中医证候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量表积分比较:三组患者生理机能积分方面治疗后积分均显着高于治疗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西医组、中医组与西医组的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三个维度的积分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两组间比较后中西医组与中医组、西医组的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三个维度的积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HGF表达水平比较:西医组明显高于中西医组、中医组及正常人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2255.17VS1097.76VS1072.39VS882.67)(P<0.05)。提示单用“补肾生髓成肝”或配合西医综合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HGF的过度表达。(8)IL-6表达水平比较:中医组、中西医组及西医组均低于正常人群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638.03VS5166.45VS12842.5VS24559.34)(P<0.05)。中西医组、中医组IL-6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单用“补肾生髓成肝”或配合西医综合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IL-6的过度表达。(9)IL-18表达水平比较:西医组、中西医组及中医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120.345VS82.61VS78.58)(P>0.05),但均较正常人群组升高(75.165)。提示单用“补肾生髓成肝”或配合西医综合治疗同样可以促进IL-18的表达。(10)PDGF-BB表达水平比较:中医组相对中西医组、西医组降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4677.18VS6140.6VS5534.885)(P>0.05)。但中医组低于西医组及中西医组,且更接近正常人群组(4401.67)。提示单用“补肾生髓成肝”可以抑制PDGF-BB的过度表达。(11)TNF-α表达水平比较:西医组、中西医组、中医组及正常人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735.955VS244.93VS573.46VS1037.25)(P>0.05)。中西医组TNF-α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单用“补肾生髓成肝”可以更好的抑制TNF-α的过度表达。结论:“补肾生髓成肝”治疗晚期肝癌能够显着提高晚期肝癌患者3个月及6个月的生存率及生存期,改善晚期肝癌患者临床症状同时,改善患者各种生化指标。明显降低晚期肝癌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了较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补肾生髓成肝”治疗晚期肝癌患者的疗效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抑制晚期肝癌患者HGF、PDGF-BB、TNF-α、IL-6的过度表达,同时升高晚期肝癌患者IL-18的表达,改善肝癌的肝再生微环境及其相关的炎症微环境、免疫微环境、血管新生微环境等。
菅若含[2](2021)在《参灵方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参灵方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综合征的作用,客观评价其临床疗效,为参灵方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肿瘤科住院病人,诊断为原发性肝癌,并行TACE治疗,辨证为脾肾两虚型患者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33例,无脱落病例。TACE术后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退热、镇痛、止呕、护肝、护胃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参灵方水煎剂,疗程为1周。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至第7天的发热、肝区疼痛、恶心呕吐发生程度、持续时间;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和第7天的中医临床症状;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第7天的肝功能(ALT、AST、TBIL);甲胎蛋白(AFP);凝血酶原时间(PT);生存质量:KPS评分;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个月的腹部CT结果。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发热、肝区疼痛、恶心呕吐发生程度、持续时间,中医症状积分,中医症状疗效,肝功能(ALT、AST、TBIL),甲胎蛋白(AFP),凝血酶原时间(PT),肿瘤大小以及KPS评分的变化。结果:1.基线资料:治疗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疾病分期及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症状指标:两组患者发热、肝区疼痛、恶心呕吐程度在TACE术后第1天、第2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发热、肝区疼痛、恶心呕吐程度在TACE术后第3天至第7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发热、肝区疼痛、恶心呕吐症状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症状持续时间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7天中医症状积分均比术后第1天下降,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79%,对照组总有效率54.55%,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症状疗效优于对照组。3.实验室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前ALT、AST、TBI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ALT、AST、TBIL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LT、AST、TBI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ALT、AST、TBIL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PT、AF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T、AF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T、AFP水平无显着差异。4.肿瘤疗效:两组患者实体瘤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生存质量:两组患者治疗前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KP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参灵方可以减轻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综合征,改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促进肝功能修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苏鹏亮[3](2021)在《健脾活血方主要化学成分分析以及联合化疗对肝癌原位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与目的]目前,我国的肝癌患病与致死人数在所有恶性肿瘤排名中居高不下,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恶性疾病之一。肝癌发病的前期过程较为隐匿,病人一旦被发现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时往往已步入病程的中晚期,此时通过手术切除肝癌病灶的方案所获得的收益较小,面临的复发转移风险较大,因此化疗成为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主要治疗选择。但是长期化疗不仅会给患者的肝肾等主要脏器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还会导致耐药性的形成。近年来,随着对祖国医学的不断挖掘探索,中药联合化疗的治疗方案显示出一定的优势。江苏省第二中医院肿瘤科根据中医基础理论和30多年临床治疗经验的积累,研制出了健脾活血方药,发现肝癌患者在应用化疗药物治疗的同时口服健脾活血方能够改善生存质量,减少复发和转移等风险。健脾活血方在临床也有20多年的应用积累,其疗效确切,但是化学物质基础及药理学机制研究还不够深入。本研究论文拟运用现代分析化学的技术和手段对方药中可能含有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检测和解析,并在建立肝癌原位移植瘤模型的基础上尝试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探究健脾活血方联合化疗药物发挥药效的可能作用机制。[实验方法]1.利用UPLC-QE-Orbitrap-MS技术,结合中药化学数据库对健脾活血方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定性分析。选用UPLC BEH C18(2.1×100 mm,1.7μm)色谱柱,以0.1%甲酸水溶液-乙腈作为流动相对方药提取、制备的供试品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400 μl·min-1;分别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利用质谱分析对方药提取物进行检测,收集并分析质谱信息,探寻其主要的化学物质基础。通过文献挖掘筛选出具有抗肝癌活性的化合物及其可能作用的蛋白靶点,借助分子对接技术预测化合物与相应蛋白靶点的结合活性。2.将裸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化疗组(5-FU+奥沙利铂)及化疗联合中药组。造模方法为向裸鼠(种鼠)的皮下注射HCCLM3细胞悬液制成皮下瘤,将长出的皮下瘤剪切成小块植入各实验组裸鼠的肝脏内;假手术组则不植入瘤块,其余手术步骤与模型组步骤相同。化疗组的给药方案为每次腹腔注射奥沙利铂(10mg·kg-1)和5-FU(1Omg·kg-1)各1次,在手术结束后第7天和第14天分别进行1次化疗给药;化疗联合中药组在采用相同的化疗给药方案的基础上,从造模术后第7日开始连续灌胃中药液14天,每天1次,中药灌胃的剂量为36.9 g·kg-1(以生药量计,下同);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在相同时间点灌胃等量的蒸馏水。实验过程中仔细观察裸鼠的生存状态,造模术后第35日处死所有裸鼠,收集肝原位瘤和肺部组织,如果观察到其余脏器组织也有疑似癌转移瘤也要将其收集。将收集到的组织进行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有癌细胞侵入。3.免疫组化法检测裸鼠肝原位瘤组织中MMP2、Ki67、VEGFA以及p-ERK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裸鼠肝原位瘤组织中MMP-2的表达。4.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5-FU组及5-FU联合低、高剂量中药组,通过向小鼠肝脏注射H22细胞悬液建立肝癌原位瘤模型,假手术组则注射等体积的磷酸盐缓冲液。5-FU组每隔1日按20 mg·kg-1的剂量腹腔注射1次5-FU;5-FU联合低、高剂量中药组在注射给予5-FU的基础上,每日灌胃中药1次,剂量分别为36.9、73.8 g·kg-1;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则每日灌胃等量的蒸馏水。给药从造模术后第3日开始,共持续14日。实验过程中仔细观察裸鼠的生存状态,术后第18日处死所有小鼠,收集其肝原位瘤、腹膜组织、肾脏、脾脏组织,肉眼观察是否存在肿瘤转移灶,以及是否有明显的腹水等情况,统计各组肝原位瘤的平均瘤重与抑瘤率、肿瘤腹膜转移率以及腹水发生率;采用HE染色法检测肝原位瘤、腹膜、肾脏以及脾脏组织中可能因为肿瘤细胞侵入带来的病理变化情况。5.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BALB/c小鼠肝原位瘤组织中MMP-2、MMP-9、E-cadherin、Ki67、HIF-1α、VEGF、ERK以及p-ERK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BALB/c小鼠肝原位瘤组织中E-cadherin的表达,qPCR法检测其组织中VEGF的表达。[实验结果]1.实验中鉴定出了 74个化学成分,其中氨基酸类化合物12个,苯丙素类化合物2个,酚酸类化合物14个,生物碱类化合物6个,萜类化合物10个,黄酮类化合物25个,糖类化合物1个,脂肪酸类化合物2个,芳香酸类化合物1个,维生素类化合物1个。通过文献挖掘初步筛选出的潜在抗肝癌活性成分包括迷迭香酸、莪术醇、芍药苷、黄芩苷、黄芩素、槲皮素、异槲皮苷和芹菜素等,分子对接结果提示上述活性成分与文献报道中对应的蛋白作用靶点均有较好的结合活性。2.裸鼠移植瘤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化疗组和化疗联合中药组裸鼠的肝原位瘤的重量均显着减小。HE染色结果提示化疗联合中药组的肝原位瘤组织的病理恶化状况较化疗组有所改善,肺部组织未发现癌转移灶。3.蛋白免疫印迹法的检测结果提示化疗联合中药组与模型组和化疗组相比均能显着下调裸鼠肝原位瘤组织中MMP-2、Ki67、VEGFA、p-ERK的表达。免疫组化法的检测结果提示化疗联合中药组与模型组和化疗组相比均能显着下调裸鼠肝原位瘤组织中MMP-2的表达。4.BALB/c小鼠的肝原位瘤模型实验表明:5-FU联合低、高剂量中药组BALB/c小鼠的肝原位瘤的重量相较于模型组和5-FU组均显着减小。HE染色结果提示5-FU联合低、高剂量中药组的肝原位瘤组织的病理恶化状况均较模型组和5-FU组有所改善;模型组的肿瘤腹膜转移率最高,5-FU组次之,5-FU联合低、高剂量中药组的肿瘤腹膜转移率相对于5-FU组均有下降趋势。模型组的腹水发生率最高,5-FU组次之,5-FU联合低、高剂量中药组的腹水发生率相对于5-FU组均有下降趋势。5.蛋白免疫印迹法的检测结果提示与模型组和5-FU组相比,5-FU联合高剂量中药组均能显着下调BALB/c小鼠肝原位瘤组织中MMP-2、MMP-9、Ki67、HIF-1α、VEGF的表达,同时显着降低ERK的磷酸化水平,并显着上调E-cadherin的表达。免疫组化法的检测结果提示与模型组和5-FU组相比,5-FU联合低、高剂量中药组均能显着上调BALB/c小鼠肝原位瘤组织中E-cadherin的表达。qPCR结果提示与模型组和5-FU组相比,5-FU联合高剂量中药组均能显着下调BALB/c小鼠肝原位瘤组织中VEGF mRNA的表达。[实验小结]1.通过对健脾活血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分析,丰富了其中药化学物质基础研究,为日后进行更为深入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2.健脾活血方联合化疗药物(5-Fu+奥沙利铂)的给药方案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裸鼠肝癌原位移植瘤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MMP2、Ki67、VEGFA及p-ERK的表达相关。3.健脾活血方联合5-FU的给药方案可抑制BALB/c小鼠肝癌原位移植瘤的生长,减少肿瘤向腹膜转移的风险,降低腹水发生的趋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MMP-2、MMP-9、Ki67、HIF-1α、VEGF的表达,降低ERK的磷酸化水平以及上调E-cadherin的表达相关。
余海燕[4](2020)在《基于Hormesis效应的中医药对肝癌细胞HepG2的作用研究及机制初探》文中研究说明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又称是肝细胞癌,是世界范围内引起死亡的第二大癌症,我国是肝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人类身体健康产生较大危害。目前手术治疗和传统药物治疗会引起毒副作用,且易产生耐药性。因此,提出中医综合治疗的概念,使治疗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基于长久以来中医治疗肝癌的认识和经验,而我们要做的是在寻找低毒高效的中药的基础上,了解中医对肝癌细胞的作用机制,有助于早日从中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中开发具有抗肝癌的活性成分,使更多低毒高效的抗肝癌药物得到应用。因此,本文选取9种具有抗肝癌活性的中药为研究对象,经过浸泡、煎煮、浓缩、定容、离心过滤等方式制备得到中药液,以肝癌细胞HepG2为模式生物,并结合中医艾灸疗法的作用方式,研究了单一中药液作用和二元混合中药液联合作用对HepG2细胞的Hormesis效应机制,以及艾灸单独作用和艾灸与中药液联合作用对HepG2细胞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得出的主要成果如下:(1)从细胞信号通路水平探讨了单一中药液对HepG2细胞的Hormesis效应的初步机制,结合细胞毒性效应,细胞形态和细胞周期的实验结果,发现中药可能改变某些细胞信号通路来进行作用:本研究测定了9种中药液对HepG2细胞的单一毒性效应,9种中药液(DC,HD,MR,VA,GL,TM,SB,FO,RC)都对HepG2细胞具有Hormesis效应。其中三种自身毒性较小的HD,MR,GL在低浓度时的刺激效应较明显,在较低的浓度范围内对HepG2细胞增殖有较大促进风险;测定了中药对HepG2细胞形态和细胞周期的作用及影响,并提出了中药液对HepG2细胞的Hormesis效应可能机制。结果表明,低浓度的中药液刺激HepG2细胞加快细胞从G1期向S期的转换速度,产生了刺激作用。而随着中药液的浓度进一步增加细胞内的NO大量累积,此时NO启动了线粒体凋亡通路,对细胞产生抑制作用,诱导细胞凋亡。(2)研究了二元混合中药液对HepG2细胞的联合毒性及其联合作用方式:中药二元联合作用对HepG2细胞仍呈现Hormesis现象,针对前期筛选出的三种中药液(HD,MR,GL)的联合作用结果,分析得到这三种中药之间的二元联合作用使原本低浓度的刺激效应相对减少(其中HD和GL联合时最明显),同时联合毒性也有所降低,但对于最大抑制率影响不大。利用IA模型判别不同中药液的联合毒性作用,发现有大部分组合(31组)出现低浓度协同或者相加刺激作用,中浓度协同抑制作用,高浓度拮抗抑制作用,只有少数二元混合中药液(HD-GL,HD-GL,MR-GL,GL-SB)出现低浓度拮抗刺激作用,高浓度协同抑制作用。从药物本身的主要活性成分来分析其对HepG2细胞在不同浓度下的产生的低浓度拮抗刺激、高浓度协同抑制的联合作用机制。说明中药间的二元联合暴露可能会一定程度上降低刺激细胞增殖的风险,但刺激作用仍然存在,因此,二元联合使用中药时需要谨慎。(3)研究了艾灸单独作用和艾灸与中药液联合作用对HepG2细胞的影响:随时间的延长和艾灸次数的增加,艾灸通过阻碍HepG2细胞周期由G0/G1期细胞向S期转换,从而抑制HepG2细胞生长。同时,艾灸能拮抗中药液在低浓度暴露时对HepG2细胞产生的刺激效应,使得中药原本对细胞的低浓度刺激有不同程度地减小,甚至消失。表明艾灸的加入对中药应用于治疗肝癌具有协同的抗癌效果,降低了中药液单独使用时对HepG2细胞产生的低浓度促进细胞增殖的风险。结合艾灸与中药联合作用对HepG2细胞的毒性效应研究,以及中药液与艾灸对HepG2细胞的联合作用方式的判别,解释了艾灸和中药液联合作用于HepG2细胞的可能作用机制,为中药抗肝癌的研究提供新思路,为艾灸和中药作为治疗肝癌的联合应用方式提供了参考和支持。
王晶梅[5](2020)在《中药蛴螬多糖及硫酸酯化衍生物以ALDOA为靶点抗肝癌药效研究》文中指出肝癌是全球癌症相关的第四大致死疾病,其发病率持续上升。大量文献研究表明: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A(ALDOA)在诸多癌症中过表达,尤其在肝癌中表达升高明显,且ALDOA的高表达与肝癌患者总生存率密切相关,是肝癌的治疗靶点,但目前尚无ALDOA的有效抑制剂。本研究前期对中药活性成分广泛筛选,发现蛴螬多糖HDPS-4II与ALDOA高度亲和。在此基础上本课题解析了HDPS-4II的结构,制备了硫酸酯化衍生物,进而深入评价了HDPS-4II及其衍生物对ALDOA的抑制作用和抗肝癌的药效,为开发新型抗肿瘤药物——ALDOA特异性抑制剂奠定基础。方法:1.本研究通过碱提醇沉法制备蛴螬总多糖HDPS,离子交换和尺寸排阻色谱法分离纯化HDPS得蛴螬多糖HDPS-4II,结合化学与仪器分析方法,研究其一级结构,采用刚果红、圆二色谱和扫描电镜法初探其高级结构。2.采用氯磺酸-吡啶法制备HDPS-4II硫酸酯化衍生物(SHDPS-4II),采用红外光谱(IR)和紫外光谱(UV)法鉴定衍生物。3.运用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SPR)测定HDPS-4II及硫酸酯化衍生物与ALDOA、ALDOB蛋白的亲和力,采用MTT法测定HDPS-4II及硫酸酯化衍生物对四种人肝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采用比色法测定其对糖酵解关键酶ALDO、磷酸果糖激酶(PFK)和己糖激酶(HK)活性的影响。4.构建人肝癌SMMC-7721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评价HDPS-4II、SHDPS-4II和葡聚糖硫酸酯化衍生物(SDetran1000)(对照)体内抗肝癌活性。结果:1. 中药蛴螬多糖HDPS-4II结构解析:HDPS-4II是(1→6)-α-D-Glcp和(1→4)-α-D-Glcp(摩尔比10.0:1.0)连接的直链多糖;其高级结构为三股螺旋且表面呈网状多孔样结构。2. HDPS-4II硫酸酯化衍生物的制备:对HDPS-4II及对照多糖,不同分子量的Dextran,分别制备硫酸酯化衍生物,依次命名为SHDPS-4II、SDextran1000、SDextran3000和SDextran4000;UV和IR对衍生物进行鉴定,波长268、264和280 nm附近分别出现S-O和-SO3-基团特征吸收峰,波数1240、800~850 cm-1分别出现基团和C-O-S键的伸缩振动特征峰;SHDPS-4II、SDextran1000、SDextran3000和SDextran4000的取代度依次为1.30、0.97、0.75和0.90。3. HDPS-4II及硫酸酯化衍生物对ALDOA的抑制及体外抗肝癌活性评价:亲和力测定结果显示,SHDPS-4II和HDPS-4II分别与ALDOA的分子间亲和力(KD,平衡解离常数)为3.78和9.76μM;体外抗肝癌活性结果显示,HDPS-4 II、SHDPS-4 II和SDextran1000的抗肝癌作用较显着,且浓度依赖性抑制四种肝癌细胞的增殖,其中SHDPS-4II和SDextran1000对肝癌细胞和Hep G2增殖抑制效果最明显,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1.63μM和0.72μM;影响肝癌或肝细胞内糖酵解关键酶活性结果显示,HDPS-4II、SHDPS-4II和SDextran1000抑制细胞内ALDO酶活性,呈浓度依赖性,且SHDPS-4II抑制HCCLM3细胞内ALDO酶活性最明显,当浓度为10μM时,抑制率为80.18±1.38%;HDPS-4II、SHDPS-4II和SDextran1000促进细胞内PFK和HK酶活性的增加,相同浓度下,HDPS-4II增加PFK和HK酶活性最明显,当浓度为10μM时,增加率分别为295.44±5.91%和117.11±8.22%。4. HDPS-4II及硫酸酯化衍生物体内抗肝癌活性评价:结果表明,50 mg/kg的HDPS-4II和20 mg/kg的SHDPS-4II给药组对裸鼠皮下移植瘤SMMC-7721的抑瘤率分别为39.22%和51.78%。综上所述,蛴螬均一性多糖HDPS-4II为直链葡聚糖,可特异性抑制ALDOA进而对肝癌细胞产生明显的体内、外抑制作用;其硫酸酯化产物SHDPS-4II对ALDOA的亲和力更强,体内、外肝癌抑制作用更显着。
彭小芝[6](2020)在《鞘蕊苏抗肿瘤活性成分的药效作用与化学合成研究》文中认为从中药中筛选抗肿瘤活性成分以及抗肿瘤先导化合物是抗肿瘤药物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如紫杉醇、喜树碱、长春新碱等天然成分己作为许多肿瘤治疗的首选药物。我国的药用植物自然资源丰富,如果能将中药抗肿瘤有效成分分离出来,明确其抗肿瘤作用及机理,对于抗肿瘤药物的研制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鞘蕊苏为民间中药,具有清热利湿、散寒解表、祛痰止咳之功效,民间将其用于治疗哮喘、肿瘤等疾患,疗效显着,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其植物名为毛喉鞘蕊花Coleus forskohlii Briq.,系唇形科(Labiatae)鞘蕊花属(Coleus lour.)植物,印度民间称其为“神药”,我国民间则称之为“灵药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鞘蕊苏提取物对支气管哮喘、充血性心力衰竭、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等具有明显药效。为了阐明鞘蕊苏的抗肿瘤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寻找抗肿瘤活性先导化合物,本论文结合实验室前期研究基础,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研究:1.运用中药化学、药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学科交叉研究方法,采用系统溶剂方法将鞘蕊苏提取分离为不同物质部位,通过生物活性跟踪分离,从中筛选抗肿瘤有效物质部位Q3,采用色谱方法将活性部位进一步分离纯化,用MTT法从鞘蕊苏药材中筛选出系列抗肿瘤有效成分,其中14-去氧鞘蕊酮U(14-Deoxycoleon U)表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2.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检测14-去氧鞘蕊酮U的抗肿瘤药效。通过对四种肿瘤细胞株的生物活性筛选,MTT实验结果表明14-去氧鞘蕊酮U对不同肿瘤细胞增殖均有较显着的抑制作用,抗癌谱较广;且有一定的选择性,结果表明14-去氧鞘蕊酮U的敏感瘤株为A549和LLC细胞,对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IC50=18.99μg/mL)和小鼠肺癌细胞LLC(IC50=10.04μg/mL)抑制增殖作用显着;体内实验利用C57BL/6小鼠的Lewis肺癌模型研究14-去氧鞘蕊酮U的体内抗肿瘤活性,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4-去氧鞘蕊酮U对肿瘤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瘤率达到40.38%;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小鼠体重平稳,肝、肾、脾、肺各脏器系数与无明显影响,表明14-去氧鞘蕊酮U是一种天然的安全性较高的活性成分。3.运用体外实验进一步探讨14-去氧鞘蕊酮U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自噬和周期阻滞的分子机制,探讨其抗肿瘤作用机制,为14-去氧鞘蕊酮U抗肿瘤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验依据。通过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不同浓度14-去氧鞘蕊酮U对A549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实验结果显示随着14-去氧鞘蕊酮U浓度的增加发现细胞核或细胞质内可见浓染致密的颗粒状荧光,细胞的凋亡小体逐渐增多,表明14-去氧鞘蕊酮U能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发生。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A549和LLC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实验结果表明,14-去氧鞘蕊酮U通过诱导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和PARP表达增加来诱导细胞凋亡,且成剂量依赖性关系;但对促凋亡蛋白Bax和抗凋亡蛋白Bcl-2没有显着影响,结果表明14-去氧鞘蕊酮U不能通过下调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蛋白表达这条线粒体途径来诱导A549和LLC细胞凋亡。通过WB检测A549和LLC细胞中内质网应激(ER stress)介导的相关蛋白的表达,实验结果表明,14-去氧鞘蕊酮U上调了IRE1-α,XBP1s和CHOP的表达,提示ER应激被激活,ER stress发生caspase-12或caspase-4被激活,14-去氧鞘蕊酮U诱导细胞发生了内质网和线粒体联合应激,并最终导致细胞凋亡发生。运用Alexa Fluor?488 Conjugated LC3Ⅰ/Ⅱ染色荧光分析实验,通过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14-去氧鞘蕊酮U对A549细胞自噬相关蛋白和自噬体的影响,实验结果证实14-去氧鞘蕊酮U能够促进细胞自噬体的形成,诱导A549和LLC的细胞自噬发生。进一步通过WB检测A549和LLC细胞中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14-去氧鞘蕊酮U可上调LC3II/I蛋白的比例和Atg5的表达,对Beclin-1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表明14-deoxycoleon U通过上调LC3II/I和Atg5促进细胞自噬体的形成和诱导细胞凋亡。通过WB检测A549和LLC细胞中周期阻滞相关蛋白的表达,实验结果显示14-去氧鞘蕊酮U下调细胞周期蛋白D3(CyclinD3)、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6(CDK6),细胞分裂周期蛋白2(CDC2)和上调p21,表明14-去氧鞘蕊酮U可以通过影响CyclinD3、CDK6、CDC2和p21蛋白表达从而抑制细胞从G2进入M期,引起肿瘤细胞周期阻滞。但是,由周期蛋白E激活并导致G1/S过渡的CDK2不受14-去氧鞘蕊酮U的影响。4.根据鞘蕊苏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结构特点和化学合成可行性,为增强抗肿瘤活性,选取鞘蕊苏抗肿瘤活性成分二萜类化合物Coleolic acid为先导化合物,在分子中引入小分子抗肿瘤药物中常见的苯环、杂环等基团,在Coleolic acid的11位碳上设计并合成了18个新型的Coleolic acid衍生物,所有终产物经1H NMR、13C NMR结构确证。实验结果证明所采用的合成路线经济、操作简便和收率较高,通过MTT检测了它们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出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活性最优化合物PX15,其IC50值为1.84μg/mL,与先导化合物Coleolic acid(IC50=40.47μg/mL)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综上所述,本研究结合生物活性跟踪分离,从鞘蕊苏中筛选出单体活性成分14-去氧鞘蕊酮U,并在细胞水平、整体动物水平、和分子水平三方面探讨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和机制,并以抗肿瘤有效成分Coleolic acid为先导化合物,通过结构改造,合成系列衍生物,发现有研究前景的抗肿瘤活性化合物,为鞘蕊苏抗肿瘤研究提供物质基础,为研制抗肿瘤化学药物提供可供进一步优化的先导化合物。
洪东风[7](2020)在《猪苓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及其类似甾体的衍生和活性筛测》文中研究表明恶性肿瘤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开发低毒、高效抗肿瘤新型药物一直是目前药物研究领域的热点课题,而从真菌类中寻找抗肿瘤先导化合物则是其主要的研究方向之一。猪苓作为一种重要的药食两用真菌,具有利尿,抗癌,保护肝脏和抗衰老等多重功效,在中国有2500多年的药用历史。近代药理表明,猪苓中多糖和甾体化合物有较强的抗癌活性,通常在临床上用于配合肺癌化疗和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且几乎无毒副作用,因此猪苓中甾体类化合物的分离和类似甾体的衍生及抗癌活性筛选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亟待研究。对秦岭太白山区三年生野生猪苓菌核提取分离。20 kg猪苓菌核粉碎后用78%乙醇超声提取6次,回收溶剂得乙醇浸膏655 g,浸膏得率3.6%,明显高于常规的加热回流提取(1.4%)和渗滤提取方法(1.98%),在中药提取中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比常规回流、渗滤提取方法优势明显。对乙醇提取浸膏进行了系统分离,常规的柱层析色谱技术结合现代制备分离和检测技术,分离并鉴定结构的化合物28个:包括7个甾体化合物、4个酚类化合物、6个含氮化合物和8个羧酸及其衍生物,其中顺-15-十八碳烯酸、顺-15-十八碳烯酸甲酯、棕榈酸、棕榈酸甲酯、顺-13-二十碳甲酯和顺-10-十九碳烯酸等6个均是首次从猪苓菌核中分离得到;水提浸膏通过乙醇沉淀得粗多糖,再经过双氧水脱色、sevage试剂沉淀除蛋白、透析、纤维素柱层析和凝胶柱层析等分离出分子量分别为18706 Da和22106 Da两个均一多糖,并通过PMP衍生后测定了它们的单糖组成,木糖为主要成分,均含有少量果糖、鼠李糖和甘露糖;对分离量大的麦角甾醇进行结构衍生。对提取的乙醇浸膏、二氯甲烷浸膏、正丁醇浸膏和猪苓粗多糖4个浸膏分别进行了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和抗细菌活性研究,其中猪苓多糖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均没有抗真细菌活性。对分离的6个甾体化合物通过测试人肝癌细胞Hep G2、人子宫颈癌细胞He La、人肾透明细胞癌细胞786-O和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C的细胞毒活性,对三个癌细胞均表现出较强的细胞毒性,对正常细胞毒性几乎无细胞毒性,ZLW-5对Hep G2细胞、He La细胞和786-O细胞的IC50值仅为14.36μg/m L、21.90μg/m L和46.56μg/m L,表现出较好的抗癌活性。目前发展起来的猪苓菌丝液体深层发酵技术,通过PDA培养基活化猪苓菌种,液体深层发酵得到猪苓菌丝,发酵菌丝进行干燥粉碎后乙醇超声提取,系统分离纯化并鉴定结构的化合物13个,包括5个甾体化合物、2个含氮化合物、2个酚类化合物和4个脂肪酸及衍生物;其中十九酸和十九酸甲酯为首次从发酵猪苓菌丝中分离得到。甾体衍生合成:麦角甾醇和酰氯在温和条件下高收率的合成出22个麦角甾醇的酯类衍生物,其中8个化合物未见报道。去氢表雄酮作为一种可大量从植物次生代谢产物中获取的可修饰前体化合物被广泛的应用于甾体化学的研究中。为进一步拓展甾体化学的研究内容,设计并筛选出高活性的衍生物,以去氢表雄酮为起始原料经过羟基保护、成肟、贝克曼重排以及酯化4步反应得47个17-氮杂雄甾烯酯类衍生物,其中32个化合物未见报道。其中化合物5k、5o和5y活性强于阳性对照,对较好活性的4个化合物,进行了卤虫致死活性的测试其IC50值5.34-9.81μg/m L,麦角甾醇衍生物和17-氮杂雄甾烯酯类衍生细胞毒性与猪苓中分离的甾体化合物活性相似,对Hep G2细胞均表现出最强的细胞毒性,正常细胞HKC的细胞毒活较小,衍生物CH-21和CH-22的细胞毒活性相对较强,尤其CH-21对Hep G2细胞、He La细胞和786-O细胞的IC50值为24.68μg/m L、45.76μg/m L和58.90μg/m L,7g的IC50值分别为19.88μg/m L、32.17μg/m L和40.18μg/m L,为后续的结构衍生和活性筛选做了些基础。从猪苓菌核中首次分离出6个脂肪酸类,丰富了猪苓菌核中化合物数量;高收率衍生出未见报的8个麦角甾醇酯类和32个17-氮杂雄甾烯酯类衍生物,筛选出5个对癌细胞表现出较强的毒性甾体类化合物,均对正常细胞表现出较弱毒性,为甾体化合物衍生及活性筛选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因此所做的研究是一件非常有意义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工作。
王晓玲[8](2020)在《灵芝新菌株三萜酸活性、发酵策略及相关机制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灵芝三萜酸为灵芝的关键药效成分。论文采用ITS序列对采自湖南本地的灵芝属2个新菌株进行了鉴定,检测了其抗肿瘤活性和主要三萜酸组份。在此基础上,开展三萜酸诱导发酵策略和技术,以及相关诱导机制分析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两新菌株SCIM 1005和1006均被鉴定为灵芝属灵芝种Ganoderma lingzhi(东亚组)。通过发酵SCIM 1005和1006制备了灵芝菌丝体,经分析两菌株的菌丝体中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的量均高于已报道灵芝样品的相应含量。两菌株三萜酸提取物TAE-1和TAE-2中均至少含有6种活性三萜酸,含量最高的为灵芝酸T和灵芝酸Me。在体外TAE-1和TAE-2对S-180、SGC-7901、SMMC-7721和SW620等4类肿瘤细胞均具有显着细胞毒性,其中TAE-1对这4种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IC50值分别为24.2、58.7、21.3和33.4μg/m L;TAE-2对应的IC50值分别为28.1、45.2、28.6和32.1μg/m L。TAE-1和TAE-2均对人正常肝细胞L-02的细胞毒性较小。小鼠体内实验表明,TAE-1对肉瘤180表现出剂量依赖性的抗肿瘤活性。TAE-1(250 mg kg-1)处理组小鼠肿瘤生长抑制率达46.6±4.6%,并可明显提高荷瘤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值。2.利用Box-Benhnken设计并通过响应面法,研究初始p H、溶解氧(DO)和发酵温度三个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灵芝中三萜酸产量和生产率的影响情况。研究表明,在5 L发酵罐中,三萜酸发酵过程中的最佳条件为初始p H 5.9、20.0%溶氧量和28.6℃,在此条件下对应的三萜酸的产率为308.1 mg/L。该最佳条件同样适用于200 L的发酵罐,获得的三萜酸的最大产量是未优化前三萜酸产量的1.8倍。3.研究了可诱导灵芝三萜酸合成的外源物质诱导策略、两阶段p H控制诱导策略,以及外源物质诱导整合两阶段p H控制策略。研究表明,连翘、蜣螂、金银花的乙醚提取物具有诱导灵芝三萜酸合成的作用,其中蜣螂乙醚提取物(EECM)的诱导作用最好。用补加EECM进行诱导发酵,灵芝的三萜酸产量可达302.76 mg/L,比对照组提高60%。进一步采用两阶段p H控制策略,使三萜酸的产率达到361.47 mg/L。随后采用中心组合设计(CCD)法整合优化外源物质诱导和两阶段p H控制策略。通过响应面优化,得到当EECM的补加浓度为185.89 mg/L,在发酵初始72 h内p H值控制为5.07,72 h后控制为4.37时,可获得诱导优化后的三萜酸产量达449.37 mg/L,是原对照组三萜酸产量的2.37倍。此外,本项诱导优化策略还成功应用于150 L发酵罐的中试试验,在中试条件下,可获得三萜酸产量431.83 mg/L。4.从发酵动力学的角度,利用Sigmoid模型对比研究了添加9,10-环甲基十七烷酸(9,10-CMA)前后灵芝深层发酵产三萜酸的动态变化特征。研究显示,灵芝对照组中三萜酸在4~9 d大量合成,并于第9 d达到最大值(268.62 mg/L);添加9,10-CMA组中三萜酸的合成量于第8d时达到最大值(343.52 mg/L)。添加9,10-CMA后,灵芝菌丝体细胞对底物葡萄糖的利用速度加快,细胞比生长速率在3.2 d达到最大值(μmax),为0.94d-1,显着高于对照组的0.88 d-1(在第3.4 d获得);葡萄糖比消耗速率在第1.7d达到最大值(qS,max),为8.34 d-1,显着高于对照组的6.80 d-1(在第2.1d获得)。胞内三萜酸比合成速率显着提高,在第6.2 d达到最大值(qIPS,max)13.76 d-1,是对照组9.66 d-1的1.42倍。两组中灵芝三萜酸的合成与细胞生长均呈现部分偶联关系,添加9,10-CMA后,没有改变细胞生长和三萜酸合成在发酵过程中的相互关系。5.在9,10-CMA诱导下,NO可作为信号分子参与灵芝菌丝体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化、三萜合成关键酶细胞色素CYP450的生成和三萜酸合成。NO可以作为触发灵芝菌丝体细胞中PAL活化和CYP450产生的有效条件。NO虽然是苯丙氨酸代谢途径中的上游分子,但并不是唯一的信号分子。在灵芝菌丝体细胞中除了NO以外还存在其他信号分子或者信号途径共同介导9,10-CMA对PAL活性和CYP450含量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NO可作为PAL活化和灵芝三萜合成关键酶CYP450产生的上游分子起作用,它是9,10-CMA诱导菌丝体细胞中PAL活化和CYP450产生的信号转导途径中所必定存在、但不是唯一的信号分子而存在着的。6.分析了9,10-CMA诱导下灵芝三萜酸合成的8个关键酶的基因动态表达。在9,10-CMA诱导下,与灵芝三萜酸合成相关的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hmgr、焦磷酸甲羟戊酸脱羧酶基因mvd、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CYP5150L8基因、法尼基焦磷酸合酶基因fps、鲨烯合酶基因sqs5等5个基因的表达显着上调,表明这5个相应酶可能是在9,10-CMA诱导过程中起更关键作用的三萜合成酶。论文鉴定了灵芝属新菌株,提出了灵芝三萜酸发酵合成新策略,揭示了9,10-CMA对灵芝三萜酸生物合成的诱导机制,为灵芝三萜酸合成代谢和代谢调控提供了重要理论参考,同时所获得的诱导优化策略和技术也可为灵芝三萜酸的高效定向生产提供实践指导。
黄在兴,刘凌云,陈华,翁伯琦,林占熺,刘朋虎[9](2020)在《灵芝多糖肽对肝癌细胞Huh7活性、迁移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菌草灵芝多糖肽(GL-PP)对肝癌细胞Huh7活性、迁移和细胞凋亡的影响,为GL-PP应用于肝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低(50μg/mL)、中(100μg/mL)、高(200μg/mL)3种不同浓度的GL-PP处理肝癌细胞Huh7,分别采用CCK8、Transwell方法、流式细胞仪分析不同浓度GL-PP对肝癌细胞Huh7活性、迁移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培养基添加GL-PP后肝癌细胞Huh7活力降低,且GL-PP添加浓度越高活力降低越多,但是差异均不显着(P>0.05);GL-PP的浓度为100μg/mL时对肝癌细胞Huh7的迁移无明显影响,当浓度为200μg/mL时对肝癌细胞Huh7的迁移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低浓度(50μg/mL)和中浓度(100μg/mL)的GL-PP对肝癌细胞Huh7的凋亡无明显影响(P>0.05),高浓度(200μg/mL)的GL-PP能够明显(P<0.05)诱导肝癌细胞Huh7的凋亡。【结论】GL-PP对肝癌细胞Huh7细胞活性影响不显着,高浓度的GL-PP可抑制肝癌细胞Huh7的迁移,也可诱导其凋亡。
范冰冰[10](2020)在《赤芍总苷抗肝肿瘤药效物质分析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赤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或川赤芍Paeonia veichii Lynch的干燥根。味苦,性微寒,归肝经,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功效。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等症。赤芍总苷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抗血栓、抗氧化、抗肿瘤、抗内毒素、保护神经系统和心脏等作用。本课题对赤芍的有效组分赤芍总苷进行提取、纯化及药效筛选研究,采用UPLC-QTOF-MS等现代分析仪器和方法对赤芍总苷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利用疾病靶点数据库、Swiss Target Prediction、SEA等网络数据库平台的大数据资源,揭示赤芍总苷治疗肝癌所调控的靶点及信号通路。通过H22荷瘤肝癌小鼠模型及体外Hep G2细胞模型,开展赤芍总苷抗肿瘤体内及体外药理、药效学研究,明确赤芍总苷是否具有抗肝肿瘤作用;并从细胞周期、凋亡、相关基因、蛋白角度及对细胞色素P450酶不同亚型活性及基因水平的影响对赤芍总苷发挥抗肝肿瘤作用的机理进行研究;通过大鼠血清中肝损伤、氧化应激、线粒体损伤指标的含量变化,探究赤芍总苷是否引起大鼠肝脏毒性。本研究明确赤芍总苷具有抗肝肿瘤作用,并从多角度阐释其作用机制,为赤芍总苷的临床应用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方法1.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以芍药苷、赤芍总苷、出膏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筛选赤芍总苷最佳提取工艺;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结合大孔树脂技术,通过静、动态吸附与解吸试验,筛选赤芍总苷的最佳纯化工艺。采用MTT法,通过肝癌Hep G2细胞增殖抑制率比较赤芍、赤芍总苷体外抗肝肿瘤作用。2.采用UHPLC-Q-TOF-MS技术,结合对照品、文献、相关数据库信息比对的办法,对赤芍总苷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分子网络研究方法,构建赤芍总苷分子离子可视化网络图,结合质谱相关信息,全面表征赤芍总苷成分。3.采用体外药效MTT法,以细胞增殖抑制率为评价指标,开展赤芍总苷对肝癌Hep G2细胞增殖影响的研究;通过建立H22肝癌荷瘤小鼠模型,以抑瘤率、脏器指数、瘤体病理切片及血清中细胞因子ALT、AST、FAS、FASL、IL-2、IFN-γ、TNF-α的含量为考察指标,开展赤芍总苷体内抗肝肿瘤药效学研究。4.采用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利用TCMSP、SEA及Swiss Target Prediction网络数据库平台的大数据资源,挖掘赤芍总苷成分调控靶点基因信息;利用Drugbank、Dis Ge NET、及TTD数据库,查找肝癌相关靶点,从而得到赤芍总苷成分调控肝癌的生物学靶点;采用STRING等数据库,得到靶点之间蛋白互作网络图,探讨靶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通过对靶点进行GO基因功能注释分析,明确赤芍总苷成分参与调控肝癌生物过程、细胞组成和分子功能;进而利用KEGG数据库对靶点进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从大数据方面揭示赤芍总苷治疗肝癌所调控的靶点及信号通路。5.利用流式细胞仪,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法,开展赤芍总苷对肝癌Hep G2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采用PI单染色法,开展赤芍总苷对肝癌Hep G2细胞周期影响的研究。6.采用实时荧光定量q RT-PCR技术,检测经赤芍总苷作用于肝癌Hep G2细胞后,细胞中相关基因的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经赤芍总苷作用于肝癌Hep G2细胞后,细胞中相关蛋白的表达量,分别从基因及蛋白水平阐释赤芍总苷抗肝肿瘤作用机制。7.通过ELISA法检测大鼠肝脏中细胞色素P450亚酶CYP1A2,CYP3A4,CYP2D6,CYP2C9,CYP2E1活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q RT-PCR技术检测CYP1A2,CYP3A2,CYP2D1,CYP2C11,CYP2E1 m RNA水平的表达,考察赤芍总苷对细胞色素P450酶不同亚型的影响。8.通过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ALT、AST、ALP及γ-GT的含量变化,探究赤芍总苷对肝脏组织的损伤程度;通过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SOD、MDA及GSH的含量变化,探究赤芍总苷对肝脏组织氧化损伤的程度;通过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Na+-K+-ATPase的含量变化,探究赤芍总苷对肝脏组织线粒体的损伤程度。结果1.赤芍总苷的最佳提取工艺为8倍量3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 h;赤芍总苷的最佳纯化工艺为选用HPD-700大孔吸附树脂,上样生药浓度为0.1g/m L,树脂比上柱量为0.3g/m L(原药材/湿树脂),2BV水除杂,5BV 30%乙醇洗脱,即得赤芍总苷化学物质组分。赤芍、赤芍总苷作用于肝癌Hep G2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69.66%、66.00%。2.采用UHPLC-Q-TOF-MS技术,经正离子检测模式,经对照品、文献与相关数据库信息确定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芍药内酯苷、氧化芍药苷;比对推测出芍药内酯苷异构体、毛蕊异黄酮苷、牡丹皮苷E、没食子酰芍药苷或异构体构建赤芍总苷的分子可视化网络,共找到5个分子网络成分簇,其中一个分子簇为芍药苷及其相关化合物。3.利用TCM-SP、SEA及Swiss Target Prediction网络数据库平台,挖掘出赤芍总苷成分共调控139个潜在靶蛋白。利用Drugbank、Dis Ge NET、及TTD数据库,共找到5727个癌症相关靶点。通过VENNY软件对赤芍总苷各成分靶蛋白与肝癌潜在靶点进行映射,共得到99个交集靶点,主要包含IL-2、Bcl-2、TNF、PTEN等。通过靶点之间蛋白互作网络图,明确靶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通过对靶点进行GO基因功能注释分析,明确赤芍总苷成分在生物过程方面主要富集于细胞增殖的正调控、凋亡过程的负调控、MAPK级联、炎症反应的负性调节等;在细胞组成方面主要富集于线粒体、细胞外间隙、死亡诱导信号复合物等;在分子功能方面主要富集于一氧化氮合酶调节活性、蛋白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活性、生长因子活性等各种蛋白酶活性。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有84条通路参与到赤芍总苷作用于肝癌细胞的过程,主要包括MAPK、PI3K/Akt、VEGF、肿瘤坏死因子、癌症中心碳代谢等信号通路。4.体外药效实验结果显示,赤芍总苷1mg/m L给药浓度作用于肝癌Hep G2细胞24h,36h,48h的抑制率分别为66.00%、72.52%、74.10%,IC50值分别为0.71、0.57、0.52mg/m L;体内药效实验结果显示,环磷酰胺组、赤芍总苷低、中、高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57.61%、23.06%、36.64%、48.13%,除赤芍总苷低剂量组,肿瘤的抑制作用均超过30%(中药的瘤重抑制率>30%,评定药物具有抑瘤作用),符合相关要求。5.与模型组比较,赤芍总苷高、中剂量组血清中ALT、AST、FAS、FASL的含量显着降低、IL-2的含量显着升高,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或p<0.05),赤芍总苷各剂量组血清中IFN-γ、TNF-α的含量显着降低,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6.赤芍总苷作用于肝癌Hep G2细胞36h,低、中、高剂量组的凋亡率分别为11.7%、16.9%、22.9%;与模型组比较,赤芍总苷中剂量组肝癌Hep G2细胞G2/M期的比例降低。7.赤芍总苷作用于肝癌Hep G2细胞36h后,与模型组比较,赤芍总苷组细胞中Akt、Bcl-2、PI3K、MEK、ERK m RNA和蛋白的水平均不同程度降低,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PTEN、Bax m RNA的水平均不同程度升高,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8.与空白组比较,赤芍总苷组CYP1A2活性显着增强,有显着性差异(p<0.01),CYP3A4、CYP2D6、CYP2C9和CYP2E1活性没有显着性变化;与空白组比较,赤芍总苷组CYP1A2 m RNA水平显着升高,有显着性差异(p<0.01),CYP3A2,CYP2D1,CYP2C11和CYP2E1 m RNA水平没有显着性变化。9.与空白组比较,赤芍总苷组大鼠血清中ALT、AST、ALP、γ-GT、SOD、MDA、GSH及Na+-K+-ATPase的含量没有显着变化。结论1.本课题优化了赤芍总苷的提取纯化方法,其工艺简单且操作方便,为赤芍总苷的后续药效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2.采用UHPLC-Q-TOF-MS技术、构建赤芍总苷化学成分网络,能够全面表征赤芍总苷成分,并能呈现成分之间的关系,为其开发利用及药效研究奠定实验基础。3.采用网络药理学研究手段,挖掘赤芍总苷成分调控肝癌的生物学靶点,通过蛋白网络互作分析、基因功能注释分析、靶点调控通路分析等,实现赤芍总苷抗肝肿瘤作用机制的快速、系统分析,发现赤芍总苷抗肝癌作用可能与PI3K/Akt、MAPK等信号通路相关。4.赤芍总苷对Hep G2肝癌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诱导Hep G2细胞凋亡、降低G2/M期细胞的比例,扰乱细胞正常分裂状态达到抑制作用。5.赤芍总苷能够减轻肝脏损伤程度,对肝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6.赤芍总苷发挥抗肝肿瘤作用可能与抑制Hep G2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调控PI3K/Akt及MEK/ERK信号通路有关。7.赤芍总苷可能通过诱导CYP450酶亚型CYPl A2的活性发挥抗肝肿瘤作用。8.赤芍总苷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及一定给药时间内,不影响肝脏的功能,没有肝毒性,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二、灵芝对肝癌细胞生长有较强抑制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灵芝对肝癌细胞生长有较强抑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补肾生髓成肝”改善肝癌肝再生微环境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名称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补肾生髓成肝”改善肝癌肝再生微环境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
1 一般资料 |
2 研究方法 |
2.1 纳入标准 |
2.2 排除标准 |
2.3 剔除标准 |
2.4 退出标准 |
2.5 中止标准 |
2.6 观察指标:包括安全性观察指标和疗效性观察指标 |
2.7 疗效判断 |
3 治疗方法 |
4 统计学分析 |
5 结果 |
5.1 三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
5.2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率及生存期比较 |
5.3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大小比较 |
5.4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水平比较 |
5.5 三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
5.6 三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
5.7 观察指标对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
讨论 |
1 “补肾生髓成肝”对晚期肝癌患者生存率及生存期的影响 |
2 肝癌肝再生微环境及“补肾生髓成肝”的改善作用 |
3 “补肾生髓成肝”对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
4 “补肾生髓成肝”对患者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补肾生髓成肝”改善肝癌肝再生微环境治疗晚期肝癌的疗效机制研究 |
1 研究样本及方法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实验操作流程 |
2 统计学处理方法 |
3 结果 |
3.1 肝再生相关细胞因子正态性检验结果 |
3.2 肝再生相关细胞因子在各组人群中表达的差异性 |
3.3 肝再生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讨论 |
1 “补肾生髓成肝”疗法相关研究进展 |
2 “补肾生髓成肝”改善肝再生微环境防治肝癌的疗效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一 肝癌微环境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中医药影响肝癌微环境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中医证候评分量表 |
SF-36 |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2)参灵方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肝癌的认识 |
1.1 肝癌的流行病学 |
1.2 病因和发病机制 |
1.3 诊断 |
1.4 治疗 |
2 中医对肝癌的认识 |
2.1 病因病机 |
2.2 辨证论治 |
3 中西医对肝癌TACE术后综合征相关研究及认识 |
3.1 西医对肝癌TACE术后综合征的认识 |
3.2 中医对肝癌TACE术后综合征的认识 |
第二部分 临床观察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疗效判定标准 |
3 数据统计分析 |
4 研究结果 |
4.1 基线资料 |
4.2 症状疗效指标 |
4.3 实验室指标 |
4.4 肿瘤疗效 |
4.5 生活质量(KPS评分) |
4.6 安全性指标及不良反应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参灵方组方依据 |
2 参灵方方义分析 |
3 参灵方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
4 结果分析 |
4.1 参灵方对TACE术后综合征疗效的影响 |
4.2 参灵方对TACE术后综合征症状持续时间的影响 |
4.3 参灵方对中医症状积分的影响 |
4.4 参灵方对中医症状疗效的影响 |
4.5 参灵方对肝功能的影响 |
4.6 参灵方对凝血酶原时间(PT)的影响 |
4.7 参灵方对甲胎蛋白(AFP)的影响 |
4.8 参灵方对肿瘤疗效的影响 |
4.9 参灵方对KPS评分的影响 |
5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3)健脾活血方主要化学成分分析以及联合化疗对肝癌原位移植瘤的抑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现代医学对于肝癌病因的认识 |
2. 肝癌的现代医学疗法 |
2.1 外科手术疗法 |
2.2 局部消融疗法 |
2.3 放疗 |
2.4 化疗 |
2.5 TACE |
2.6 分子靶向治疗 |
2.7 免疫治疗 |
3. 祖国医学对于肝癌病因的认识 |
4. 中药及中西结合治疗肝癌的相关进展 |
4.1 中西结合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 |
4.2 动物及细胞水平研究 |
4.3 中药基于动物及细胞水平干预肝癌的药理作用机制 |
4.4 小结思考 |
5. 分子对接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相关运用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UPLC-QE-Orbitrap-MS对健脾活血方主要化学成分的快速分析 |
1. 引言 |
2. 主要实验材料 |
2.1 药材与试剂 |
2.2 主要实验仪器 |
3. 实验方法 |
3.1 供试品的制备 |
3.2 色谱条件 |
3.3 质谱条件 |
3.4 分子对接 |
4. 实验结果 |
4.1 健脾活血方的化学成分分析 |
4.2 分子对接结果分析 |
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健脾活血方联合奥沙利铂及氟尿嘧啶对裸鼠肝癌原位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
1. 引言 |
2. 主要实验材料 |
2.1 动物与肝癌细胞 |
2.2 试剂与仪器 |
3. 实验方法 |
3.1 裸鼠肝癌原位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
3.2 分组与给药 |
3.3 裸鼠状态观察和组织标本的收集 |
3.4 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形态 |
3.5 统计学方法 |
4. 实验结果 |
4.1 裸鼠基本状态观察 |
4.2 各组裸鼠肝原位瘤重量与抑瘤率比较 |
4.3 各组裸鼠肝原位瘤及肺部组织的病理形态学观察 |
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健脾活血方联合奥沙利铂及氟尿嘧啶对裸鼠肝癌原位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机制的初探 |
1. 引言 |
2. 主要实验材料 |
2.1 试剂与仪器 |
3. 实验方法 |
3.1 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裸鼠肝原位瘤组织中相关蛋白的表达 |
3.2 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裸鼠肝原位瘤组织中相关蛋白的表达 |
3.3 统计学方法 |
4. 实验结果 |
4.1 各组裸鼠肝原位移植瘤组织相关蛋白的免疫组化结果分析 |
4.2 各组裸鼠肝原位移植瘤组织相关蛋白的蛋白免疫印迹结果分析 |
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健脾活血方联合氟尿嘧啶对BALB/c小鼠肝癌原位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
1. 引言 |
2. 主要实验材料 |
2.1 动物与肝癌细胞 |
2.2 试剂与仪器 |
3. 实验方法 |
3.1 BALB/c小鼠肝癌原位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
3.2 分组与给药 |
3.3 BALB/c小鼠状态的观察以及组织标本的收集 |
3.4 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形态 |
3.5 统计学方法 |
4. 实验结果 |
4.1 BALB/c小鼠基本状态观察 |
4.2 各组BALB/c小鼠肝原位瘤重量与抑瘤率比较 |
4.3 各组BALB/c小鼠肝原位瘤及腹膜转移灶的病理形态学观察 |
4.4 各组BALB/c小鼠肾脏及脾脏的病理形态学观察 |
4.5 各组小鼠腹水发生情况的比较 |
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健脾活血方联合氟尿嘧啶对BALB/c小鼠肝癌原位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机制的初探 |
1. 引言 |
2. 主要实验材料 |
2.1 试剂与仪器 |
3. 实验方法 |
3.1 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BALB/c小鼠肝原位瘤组织中相关蛋白的表达 |
3.2 免疫组化染色检测BALB/c小鼠肝原位瘤组织中相关蛋白的表达 |
3.3 qPCR法检测BALB/c小鼠肝原位瘤组织中相关mRNA的表达 |
3.4 统计学方法 |
4. 实验结果 |
4.1 各组BALB/c小鼠肝原位瘤组织相关蛋白的蛋白免疫印迹结果分析 |
4.2 各组BALB/c小鼠肝原位瘤组织相关蛋白的免疫组化结果分析 |
4.3 各组BALB/c小鼠肝原位瘤组织中相关mRNA的表达情况 |
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1. 总结 |
2. 不足与展望 |
附图 部分化合物的二级质谱原始图片 |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基于Hormesis效应的中医药对肝癌细胞HepG2的作用研究及机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肝癌的研究进展 |
1.1.1 肝癌的现状与发病因素 |
1.1.2 肝癌的治疗与肝癌复发 |
1.2 中药治疗癌症的研究进展 |
1.2.1 中药的概述 |
1.2.2 中药的生物活性 |
1.2.3 中药治疗肝癌的研究进展 |
1.3 艾灸治疗癌症的研究进展 |
1.3.1 艾的主要成分及药性分析 |
1.3.2 艾灸有望成为治疗癌症的手段之一 |
1.3.3 艾灸治疗肝癌的研究进展 |
1.4 Hormesis效应与机制的研究进展 |
1.4.1 Hormesis 效应的概念 |
1.4.2 Hormesis效应的普遍性 |
1.4.3 Hormesis 的效应机制的研究进展 |
1.4.4 Hormesis效应对于治疗肝癌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图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单一中药液对肝癌细胞(HepG2)的Hormesis效应及其机制初探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肝癌细胞(HepG2) |
2.2.2 材料与仪器 |
2.2.3 细胞培养 |
2.2.4 中药母液制备 |
2.2.5 细胞活性测定方法的比较 |
2.2.6 细胞毒性测定及表征 |
2.2.7 细胞形态学变化的观察 |
2.2.8 细胞周期的测定 |
2.3 结果 |
2.3.1 单一中药液对HepG2细胞的毒性效应研究 |
2.3.2 单一中药液对HepG2细胞形态的影响 |
2.3.3 单一中药液对HepG2细胞周期的影响 |
2.4 讨论 |
2.4.1 单一中药液对HepG2细胞产生的不同毒性效应及可能原因 |
2.4.2 单一中药液对HepG2 细胞的Hormesis效应机制的研究 |
小结 |
第三章 二元混合中药液对肝癌细胞(HepG2)的联合作用及机制初探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2 联合毒性实验方法 |
3.2.3 细胞周期的测定 |
3.2.4 IA模型判别联合毒性作用 |
3.3 结果 |
3.3.1 二元混合中药液对HepG2细胞的联合毒性效应研究 |
3.3.2 二元混合中药液对HepG2细胞周期的影响 |
3.3.3 二元混合中药液对HepG2细胞的联合作用方式的判别 |
3.4 讨论 |
3.4.1 二元混合中药液对HepG2 细胞的Hormesis效应机制研究 |
3.4.2 二元混合中药液对HepG2细胞的联合作用机制的研究 |
小结 |
第四章 中药液与艾灸对肝癌细胞(HepG2)的联合作用及机制初探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艾灸实验方法 |
4.2.3 细胞形态学变化的观察 |
4.2.4 细胞周期的测定 |
4.2.5 中药液与艾灸的联合毒性实验 |
4.2.6 IA模型判别联合毒性作用 |
4.3 结果 |
4.3.1 艾灸对HepG2细胞形态的影响 |
4.3.2 艾灸对HepG2细胞周期的影响 |
4.3.3 中药液与艾灸对HepG2细胞的联合毒性效应研究 |
4.3.4 中药液与艾灸对HepG2细胞的联合作用方式的判别 |
4.4 讨论 |
4.4.1 基于细胞周期探讨艾灸对HepG2细胞的作用机制 |
4.4.2 中药液与艾灸对HepG2细胞的联合作用机制的研究 |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中药蛴螬多糖及硫酸酯化衍生物以ALDOA为靶点抗肝癌药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ALDOA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及潜在抑制剂研究进展 |
1.2.1 肿瘤有氧糖酵解 |
1.2.2 ALDOA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调控作用 |
1.2.3 ALDOA的抑制剂 |
1.3 中药多糖类及衍生物抗肿瘤作用研究 |
1.3.1 中药多糖抗肿瘤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
1.3.2 多糖类衍生物结构修饰方法和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 |
第二章 中药蛴螬多糖HDPS-4II的制备与结构解析 |
2.1 材料和仪器 |
2.1.1 药材 |
2.1.2 试剂 |
2.1.3 仪器 |
2.2 方法 |
2.2.1 蛴螬总多糖的提取 |
2.2.2 HDPS-4II分离纯化 |
2.2.3 HDPS-4II结构解析 |
2.3 结果 |
2.3.1 HDPS-4II的制备 |
2.3.2 HDPS-4II的单糖组成 |
2.3.3 HDPS-4II的糖链连接方式 |
2.3.4 NMR分析 |
2.3.5 HDPS-4II的高级结构表征及形貌研究 |
2.4 讨论 |
第三章 HDPS-4II硫酸酯化衍生物的制备与鉴定 |
3.1 材料和仪器 |
3.1.1 样品 |
3.1.2 试剂 |
3.1.3 仪器 |
3.2 方法 |
3.2.1 多糖硫酸酯化衍生物的制备与纯化 |
3.2.2 硫酸酯化衍生物的鉴定 |
3.3 结果 |
3.3.1 硫酸酯化衍生物的纯化 |
3.3.2 硫酸酯化衍生物的UV鉴定 |
3.3.3 硫酸酯化衍生物的IR鉴定 |
3.3.4 硫酸酯化衍生物的取代度 |
3.4 讨论 |
第四章 HDPS-4II及硫酸酯化衍生物对ALDOA的抑制及体外抗肝癌细胞活性评价 |
4.1 材料和仪器 |
4.1.1 样品 |
4.1.2 细胞 |
4.1.3 试剂 |
4.1.4 仪器 |
4.2 方法 |
4.2.1 HDPS-4II及硫酸酯化衍生物与ALDO蛋白的亲和力测定 |
4.2.2 HDPS-4II及硫酸酯化衍生物体外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作用 |
4.2.3 HDPS-4II及硫酸酯化衍生物对糖酵解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4.3 结果 |
4.3.1 样品与ALDO的亲和作用 |
4.3.2 样品体外对肝癌细胞生长的作用 |
4.3.3 三种活性多糖对糖酵解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4.4 讨论 |
第五章 HDPS-4II及硫酸酯化衍生物体内抗肝癌活性评价 |
5.1 材料和仪器 |
5.1.1 细胞和动物 |
5.1.2 试剂 |
5.1.3 仪器 |
5.2 方法 |
5.2.1 三种多糖对裸鼠皮下移植瘤的药效评价 |
5.3 结果 |
5.3.1 皮下瘤生长曲线和三种多糖抑瘤作用 |
5.3.2 对荷瘤小鼠脏器系数的影响 |
5.3.3 组织病理学分析 |
5.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鞘蕊苏抗肿瘤活性成分的药效作用与化学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鞘蕊苏抗肿瘤活性成分的分离与筛选 |
1.鞘蕊苏的物质部位和组分的提取分离及活性筛选 |
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1.1.1 细胞 |
1.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2.1 鞘蕊苏部位和有效组分的制备 |
1.2.2 MTT检测鞘蕊苏不同部位对A549 细胞增殖的影响 |
1.2.3 MTT检测鞘蕊苏Q3 部位不同流份段对A549 细胞增殖的影响 |
1.2.4 统计学方法 |
1.3 实验结果 |
1.3.1 Q1-Q9 各部位对A549 细胞增殖的影响 |
1.3.2 鞘蕊苏抗肿瘤活性部位Q3 的不同流份段对A549 细胞增殖的影响 |
1.4 讨论 |
2.鞘蕊苏抗肿瘤活性组分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及活性筛选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细胞 |
2.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活性流份段G、H、J的分离与纯化 |
2.2.2 MTT检测鞘蕊苏活性部位各化学成分抗肿瘤活性 |
2.2.3 统计学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3.1 各化学成分对HeLa、A375、HCT-8和LS174-T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
2.4 讨论 |
第二章 鞘蕊苏有效成分(14-去氧鞘蕊酮U)抗肿瘤作用的药效学研究 |
1.14-去氧鞘蕊酮U体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研究 |
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1.1.1 细胞 |
1.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2.1 药物母液的配制 |
1.2.2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14-去氧鞘蕊酮U对多种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
1.2.3 14-去氧鞘蕊酮U抑制A549和LLC细胞增殖的时间效应变化 |
1.2.4 统计学方法 |
1.3 实验结果 |
1.3.1 14-去氧鞘蕊酮U对不同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
1.3.2 14-去氧鞘蕊酮U抑制A549和LLC增殖的时间效应变化 |
1.4 讨论 |
2.14-去氧鞘蕊酮U对荷瘤小鼠体内抗肿瘤作用研究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动物 |
2.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模型的建立、分组及给药 |
2.2.2 移植瘤平均体积、重量、脏器系数及肿瘤抑制率检测 |
2.2.3 统计学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3.1 14-去氧鞘蕊酮U对 LLC荷瘤小鼠体重和抑瘤率的影响 |
2.3.2 14-去氧鞘蕊酮U对 LLC荷瘤小鼠瘤体积和脏器系数的影响 |
2.4 讨论 |
第三章 鞘蕊苏有效成分(14-去氧鞘蕊酮U)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 |
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1.1.1 细胞株 |
1.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1.1.3 主要试剂的配制 |
1.2 实验方法 |
1.2.1 Hoechst33258 染色检测不同浓度14-去氧鞘蕊酮U对 A549 细胞凋亡形态的影响 |
1.2.2 蛋白免疫印迹法(WB)检测A549和LLC细胞中PARP、caspase-3和Cleaved-PARP、Cleaved-caspase-3 蛋白的表达 |
1.2.3 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A549和LLC细胞中Bax和Bcl-2 的表达 |
1.2.4 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A549和LLC细胞中caspase-4、caspase-12、CHOP、Bip和 IRE1-α的表达 |
1.2.5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14-去氧鞘蕊酮U对 A549 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1.2.6 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A549和LLC细胞中Atg5、beclin-1 和LC3Ⅱ/Ⅰ的表达 |
1.2.7 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A549和LLC细胞中CDC2、CDK2、CDK6、CyclinB1、CyclinD3和p21 的表达 |
1.2.8 统计学分析 |
1.3 实验结果 |
1.3.1 Hoechst33258 染色检测不同浓度14-去氧鞘蕊酮U对 A549 细胞凋亡形态的影响 |
1.3.2 14-去氧鞘蕊酮U对 A549和LLC细胞中PARP、caspase-3 和Cleaved-PARP、Cleaved-caspase-3、Bax和Bcl-2 蛋白表达的影响 |
1.3.3 14-去氧鞘蕊酮U对 A549和LLC细胞中Bip,IRE1-α,XBP1s、CHOP、caspase-4和Cleaved-caspase-12 蛋白表达的影响 |
1.3.4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14-去氧鞘蕊酮U对 A549 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1.3.5 14-去氧鞘蕊酮U对 A549和LLC细胞中Atg5、beclin-1、LC3Ⅱ/Ⅰ蛋白表达的影响 |
1.3.6 14-去氧鞘蕊酮U对 A549和LLC细胞中CDC2、CDK2、CDK6、CyclinB1、CyclinD3、p21 蛋白表达的影响 |
1.4 讨论 |
第四章 鞘蕊苏抗肿瘤活性成分类似物的化学合成及活性筛选 |
1.C-11位不同侧链的Coleolic acid类似物的合成及活性筛选 |
1.1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
1.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1.3 合成实验部分 |
1.3.1 主要试剂及仪器 |
1.3.2 目标化合物PX1-PX6 的合成 |
1.4 C-11 位不同侧链的Coleolic acid类似物的抗肿瘤活性评价 |
1.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1.4.2 实验方法 |
1.4.3 实验结果 |
1.5 讨论 |
2.N-取代氨基二硫代甲酸酯系列衍生物的合成及活性筛选 |
2.1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
2.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2.3 合成实验部分 |
2.3.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3.2 目标化合物PX7-PX18 的合成 |
2.4 N-取代氨基二硫代甲酸酯系列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评价 |
2.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4.2 实验方法 |
2.4.3 实验结果 |
2.5 讨论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图 |
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7)猪苓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及其类似甾体的衍生和活性筛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猪苓的生态分布以及遗传多样性 |
1.1.1 猪苓的野生资源生长环境 |
1.1.2 猪苓的形态特征 |
1.1.3 猪苓的遗传多样性 |
1.2 中药配伍的药食两用真菌 |
1.2.1 茯苓中甾体化合物 |
1.2.2 云芝中甾体化合物 |
1.2.3 灵芝中甾体化合物 |
1.2.4 桦褐孔菌中甾体化合物 |
1.3 猪苓化学成分的最新研究进展 |
1.3.1 猪苓中小分子化合物 |
1.3.2 猪苓中多糖类化合物 |
1.4 猪苓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1.4.1 抗肿瘤、抗癌活性 |
1.4.2 增强免疫功能 |
1.4.3 抗辐射、抗突变作用 |
1.4.4 抗衰老作用 |
1.4.5 抗微生物、抗病毒、抗炎活性 |
1.4.6 降血脂和保肝作用 |
1.4.7 利尿作用 |
1.4.8 促进毛发生长作用 |
1.5 液体发酵菌丝和发酵液中猪苓甾体的研究进展 |
1.6 麦角甾醇衍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
1.6.1 增强细胞膜渗透 |
1.6.2 运输抗生素与提高药物活性 |
1.6.3 抗肿瘤作用 |
1.6.4 抗神经毒性 |
1.7 17-氮杂雄甾烯酯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
1.8 17-氮杂雄甾烯酯类衍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1.9 选题背景及依据 |
1.9.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9.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猪苓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及活性测定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试剂材料和仪器 |
2.1.2 猪苓菌核有效成分提取分离及活性测定 |
2.2 实验结果 |
2.2.1 猪苓乙醇提取物分离化合物的数据 |
2.2.2 猪苓水提取物多糖试验数据 |
2.2.3 生物学活性测定结果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猪苓发酵菌丝提取分离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材料及仪器 |
3.1.2 实验方法 |
3.2 实验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麦角甾醇的衍生合成及抗癌活性测定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试验原料试剂和设备 |
4.1.2 实验方法 |
4.2 实验结果 |
4.3 小结 |
第五章 17-氮杂雄甾烯酯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杀卤虫活性研究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主要试剂材料和仪器 |
5.1.2 实验方法 |
5.2 实验结果 |
5.2.1 化合物测定数据 |
5.2.2 化合物7g的单晶结构 |
5.2.3 化合物生物活性测定结果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灵芝新菌株三萜酸活性、发酵策略及相关机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灵芝概述 |
1.2 灵芝三萜化合物 |
1.3 灵芝三萜酸的药理作用及构效关系 |
1.3.1 灵芝三萜酸的药理作用 |
1.3.2 灵芝三萜酸的构效关系 |
1.4 灵芝三萜液体发酵调控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 灵芝新菌株鉴定及三萜酸抗肿瘤活性研究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主要试剂 |
2.1.2 菌种采样与分离 |
2.1.3 DNA提取及ITS测序 |
2.1.4 菌种发酵 |
2.1.5 三萜酸提取物的制备 |
2.1.6 三萜酸化合物分析 |
2.1.7 氨基酸组成分析 |
2.1.8 体外抑制肿瘤生长实验 |
2.1.9 体内抑制肿瘤实验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菌株鉴定 |
2.2.2 灵芝菌丝体发酵和三萜酸化合物分析 |
2.2.3 灵芝菌丝体氨基酸分析 |
2.2.4 三萜酸提取物(TAE-1和TAE-2)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
2.2.5 三萜酸提取物的体内抗肿瘤作用 |
2.3 讨论 |
3 灵芝G.lingzhi三萜酸深层发酵及初步优化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主要材料、试剂 |
3.1.2 种子液制备 |
3.1.3 5L发酵罐发酵工艺 |
3.1.4 200L发酵罐发酵工艺 |
3.1.5 测定细胞质量 |
3.1.6 三萜酸的测定 |
3.1.7 Box-Benhnken设计与响应面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非优化发酵条件下三萜酸(TA)的合成 |
3.2.2 基于中心复合设计和响应面法的发酵工艺优化 |
3.2.3 大型发酵罐中验证模型 |
3.3 讨论 |
4 灵芝Ganoderma lingzhi三萜酸诱导发酵策略 |
4.1 主要材料和方法 |
4.1.1 主要材料、试剂 |
4.1.2 中药乙醚提取物制备 |
4.1.3 摇瓶发酵 |
4.1.4 实验室规模发酵罐(5L)的发酵工艺 |
4.1.5 150L发酵罐中分批发酵 |
4.1.6 中心组合设计(CCD)设计和响应面分析 |
4.1.7 生物量、三萜酸的测定和制备 |
4.1.8 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七种中药乙醚提取物对灵芝三萜酸发酵合成的影响 |
4.2.2 EECM及其组分对灵芝三萜酸合成的诱导作用 |
4.2.3 5L发酵罐中灵芝的分批发酵动力学 |
4.2.4 外源EECM补料时间对三萜酸合成的影响 |
4.2.5 外源EECM添加浓度对灵芝三萜酸合成的诱导作用 |
4.2.6 两阶段pH控制策略对三萜酸合成的诱导作用 |
4.2.7 外源EECM补料诱导整合两阶段pH控制策略 |
4.2.8 整合策略技术在大型发酵罐中的应用 |
4.3 讨论 |
5 EECM中9,10-CMA诱导下灵芝三萜酸的合成动力学分析 |
5.1 主要实验材料 |
5.2 实验方法 |
5.2.1 灵芝发酵培养及诱导处理 |
5.2.2 生物量和还原糖测定 |
5.2.3 三萜酸含量的测定 |
5.2.4 动力学模型构建方法 |
5.2.5 动力学比速率求解 |
5.2.6 动力学比得率系数求解 |
5.2.7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添加9,10-CMA前后灵芝发酵产三萜酸的动态变化特征 |
5.3.2 灵芝发酵产三萜酸的Sigmoid模型 |
5.3.3 比速率求解 |
5.3.4 得率系数的动态变化 |
5.4 讨论 |
6 灵芝三萜酸诱导发酵的信号转导和基因表达分析 |
6.1 主要实验材料 |
6.2 实验方法 |
6.2.1 诱导及处理方法 |
6.2.2 NO浓度测定 |
6.2.3 PAL活性分析 |
6.2.4 CYP450定量 |
6.2.5 三萜合成相关关键酶基因表达量的检测 |
6.2.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9,10-CMA诱导灵芝细胞中NO释放以及PAL和CYP450 活化 |
6.3.2 NO是9,10-CMA诱导PAL和CYP450 产生的上游信号 |
6.3.3 NO供体对PAL活性和CYP450 含量的影响 |
6.3.4 cPITO和 L-NNA对9,10-CMA诱导细胞合成灵芝三萜的影响 |
6.3.5 9,10-CMA干预下灵芝三萜酸合成基因的表达情况 |
6.4 讨论 |
7 主要结论、创新点和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灵芝菌株SCIM 1005的ITS序列 |
2.灵芝菌株SCIM 1006的ITS序列 |
3.缩略词 |
4.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9)灵芝多糖肽对肝癌细胞Huh7活性、迁移和细胞凋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2.1 GL-PP对肝癌细胞活性的影响 |
1.2.2 GL-PP对肝癌细胞迁移的影响 |
1.2.3 GL-PP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
1.2.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GL-PP对肝癌细胞活性的影响 |
2.2 GL-PP对肝癌细胞迁移的影响 |
2.3 GL-PP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
3 讨 论 |
(10)赤芍总苷抗肝肿瘤药效物质分析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赤芍本草考证及赤芍研究进展 |
第一节 赤芍本草考证 |
第二节 赤芍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
第三节 赤芍总苷抗肝癌疗效研究 |
第二章 赤芍总苷的提取纯化及化学成分表征研究 |
第一节 赤芍总苷提取工艺研究 |
第二节 赤芍总苷纯化工艺研究 |
第三节 赤芍、赤芍总苷抗肝肿瘤作用比较研究 |
第四节 基于液质联用技术赤芍总苷化学成分表征研究 |
第五节 基于分子网络的赤芍总苷化学成分可视化分析 |
第六节 小结 |
第三章 赤芍总苷体内、外抗肝肿瘤药效学研究 |
第一节 赤芍总苷体外抗肝肿瘤作用研究 |
第二节 赤芍总苷体内抗肝肿瘤作用研究 |
第三节 赤芍总苷对H22荷瘤小鼠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赤芍总苷作用机制初步研究 |
第一节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赤芍总苷抗肝癌分子机制研究 |
第二节 赤芍总苷对人肝癌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三节 赤芍总苷介导PI3K/Akt信号通路抗肝肿瘤作用研究 |
第四节 赤芍总苷介导MEK/ERK信号通路抗肝肿瘤作用研究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五章 赤芍总苷对大鼠细胞色素P450酶的影响及肝毒性评价 |
第一节 细胞色素P450酶的研究概况 |
第二节 赤芍总苷对大鼠P450酶亚型的活性影响 |
第三节 赤芍总苷对大鼠P450酶亚型mRNA表达的影响 |
第四节 赤芍总苷对大鼠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
第五节 小结 |
分析讨论 |
结论 |
创新性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综述 |
赤芍总苷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
中药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个人简历 |
致谢 |
四、灵芝对肝癌细胞生长有较强抑制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补肾生髓成肝”改善肝癌肝再生微环境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机制研究[D]. 刘皎皎.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
- [2]参灵方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 菅若含.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健脾活血方主要化学成分分析以及联合化疗对肝癌原位移植瘤的抑制作用[D]. 苏鹏亮.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基于Hormesis效应的中医药对肝癌细胞HepG2的作用研究及机制初探[D]. 余海燕.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
- [5]中药蛴螬多糖及硫酸酯化衍生物以ALDOA为靶点抗肝癌药效研究[D]. 王晶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6]鞘蕊苏抗肿瘤活性成分的药效作用与化学合成研究[D]. 彭小芝.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08)
- [7]猪苓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及其类似甾体的衍生和活性筛测[D]. 洪东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8]灵芝新菌株三萜酸活性、发酵策略及相关机制分析[D]. 王晓玲.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5)
- [9]灵芝多糖肽对肝癌细胞Huh7活性、迁移和细胞凋亡的影响[J]. 黄在兴,刘凌云,陈华,翁伯琦,林占熺,刘朋虎. 西南农业学报, 2020(04)
- [10]赤芍总苷抗肝肿瘤药效物质分析及作用机制研究[D]. 范冰冰.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1)
标签:肝癌论文; 中医论文; 成分分析论文; 肝癌晚期治疗方法论文; 灵芝三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