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磁层是地球及其环境的天然屏护,由于磁层的存在,太阳风大部分粒子和能量被屏蔽在磁层之外,而只有一小部分的太阳风粒子和能量进入磁层。而正是这些进入磁层的太阳风的能量、动量和质量,形成了地球空间的磁暴和极光等空间天气事件的物质基础。因此,太阳风向磁层的传输是磁层物理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利用双星、Cluster以及ACE等卫星的探测数据,首先对太阳风向磁尾等离子体片的传输作了统计研究,并通过分析IMF南向和IMF北向期间的两个典型事件,分别研究了不同条件下不同区域发生的磁场重联对太阳风向磁层传输的作用。具体结论如下:1.利用双星TC-1卫星在磁尾以及ACE卫星在拉格朗日点(L1)的探测数据,对太阳风向磁尾等离子体片的传输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表明,在地心距离913.4Re的磁尾等离子体片的性质明显受到太阳风的驱动。主要结果包括:(1)行星际磁场IMF的晨昏分量By与磁尾等离子体片中磁场的晨昏分量By之间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其比例因子为1.09,这表明IMF的晨昏分量能有效穿透磁层而进入等离子体片,并且受到了913.4Re区域的日向对流的放大作用;(2)太阳风密度以及太阳风动压力越大,磁尾等离子体片中的密度也就越大,并且太阳风动压力在太阳风向磁层输送物质方面起着相对而言更为重要的作用;(3)磁尾等离子体片中的离子热压力受到太阳风动压力的控制,这反映了太阳风与磁尾等离子体片之间的压力平衡;(4)与前人在更远的磁尾等离子体片中的同类研究结果不同,在IMF北向时,磁尾等离子体片中的离子温度和热压力随着太阳风速度的增加而降低,这一统计特征表明太阳风等离子体在IMF北向时可以由低纬边界层进入近地磁尾等离子体片,并且在IMF北向条件下太阳风速度越高,越能促进这种传输过程的发生。2.通过分析Cluster观测到的热离子和电子数据以及磁场数据,主要研究了Cluster穿越磁层顶的事件。在这个事件中,卫星在纬度40o、磁地方时13:20的位置观测到一个位于磁层顶内侧的过渡层。过渡层的磁场具有磁层磁场位形而等离子体却具有温度低、密度高、速度快等磁鞘等离子体特征。从粒子能谱分析,过渡层的热离子和电子的能谱均显示出类似于但又稍有所区别于磁鞘等离子体的粒子能谱特征。过渡层的这些特征表明太阳风等离子体进入了磁层。过渡层沿磁层顶法向方向的厚度约为657千米,相当于0.1 Re。在磁层顶附近出现的高速流,其方向和大小表明可能是磁场重联引起了太阳风进入磁层。而转换到磁层顶坐标系中的磁场法向分量BN的双极信号则进一步说明了重联的发生。太阳风等离子体向磁层顶方向流动,由于重联形成了重联磁力管,太阳风通过重联磁力管进入磁层。而重联磁力管起源于磁层的部分则仍然位于磁层顶内侧,并为太阳风进入磁层提供了路径。重联形成的一对重联磁力管导致的太阳风向磁层的动量传输率约为430N。对这个事件的分析为向阳面磁层顶低纬区域的磁场重联如何引起太阳风进入磁层提供了更多的观测证据和物理细节。3.分析了双星-Cluster对于IMF北向期间高纬磁场重联及其引起的太阳风向磁层传输的联合观测事件。在IMF北向期间,Cluster/SC1在南极隙区附近观测到了高纬重联引起的高速流以及离子加热现象;同时双星TC-1在向阳面低纬磁层顶内侧观测到冷的、密的太阳风等离子体进入了磁层。分析表明:(1)IMF北向期间,在南极隙区靠夜侧一方的高纬磁层顶发生了分量重联,重联加速和加热了等离子体。(2)高速流具有向日方向的Vx分量、向晨侧方向的Vy分量、以及向低纬方向的Vz分量,高速流的方向与此时具有晨侧方向的By分量的IMF北向条件下的重联模型所预期的高速流方向是一致的。(3)重联过程可加热等离子体,并且在平行磁场方向上比在垂直磁场方向上的加热更为明显,可达到4keV。(4)伴随着高纬磁层顶的重联的发生,TC-1在向阳面低纬区域观测到冷的、密的太阳风等离子体被传输进入磁层。(5)IMF北向期间,太阳风磁力管通过发生在南北极隙区靠夜侧一方的高纬磁层顶的重联而被磁层所捕获,并拉进向阳面磁层,从而使其中的太阳风等离子体传输进入磁层。对这一联合观测事件的分析,为IMF北向期间高纬磁场重联引起的太阳风向磁层传输这一重要机制提供了进一步的观测证据。以上研究表明,由磁场重联引起的太阳风向磁层传输能量、动量和质量的机制,依然是最有效、最主要的传输机制,这些结果提高了我们对于太阳风向磁层传输能量、动量和质量的认识,为前人提出的传输机制提供了更多观测证据和物理细节。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磁层分子模型与分子定义[J]. 硅谷 2009(15)
- [2].太阳风一磁层相互作用的磁流体力学数值模拟研究[J]. 空间科学学报 2011(04)
- [3].简洁的磁层原子模型[J]. 硅谷 2009(14)
- [4].三维试验粒子轨道法在磁层粒子全球输运中的应用[J]. 空间科学学报 2013(03)
- [5].中国空间磁层线辐射现象探究[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8(07)
- [6].正交各向异性双层交换弹簧薄膜的磁矩分布[J]. 物理学报 2016(12)
- [7].多卫星联合观测地基VLF电磁信号在磁层中的传播路径[J]. 国际地震动态 2018(08)
- [8].磁层-电离层-热层耦合的空间探测需求分析[J]. 中国航天 2013(01)
- [9].太阳风向磁层输入电磁能量研究[J]. 空间科学学报 2014(03)
- [10].“磁层-电离层-热层耦合”小卫星星座探测计划背景型号任务研究简介[J]. 国际太空 2016(09)
- [11].黑洞磁层解析解的研究进展[J]. 天文学进展 2015(03)
- [12].电离层人工调制激发的VLF波在磁层的传播特性及应用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2013(12)
- [13].磁层-电离层耦合过程中等离子体粒子运动的周期轨[J]. 物理学报 2013(09)
- [14].“宇宙神”5发射4颗科学卫星[J]. 太空探索 2015(05)
- [15].基于体渲染技术的三维磁层可视化研究[J]. 微计算机信息 2009(09)
- [16].磁层-电离层耦合过程中等离子体运动的同宿轨[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3)
- [17].英国空间局为SMILE提供300万英镑资助[J]. 空间科学学报 2018(01)
- [18].双层复合永磁薄膜磁性能的模拟研究[J]. 山西冶金 2009(02)
- [19].空间磁层与磁层亚暴研究综述[J]. 科技视界 2020(03)
- [20].基于FIR滤波的磁静期电离层-磁层磁场信号分离[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9(06)
- [21].中奥美科学家首次发现金星磁层中存在磁场重联[J]. 地理教学 2012(13)
- [22].在高速滑动接触条件下磁层退磁现象的试验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3(01)
- [23].中奥美科学家首次发现金星磁层中存在磁场重联[J]. 中国科技信息 2012(09)
- [24].地球磁层将现裂缝太阳风暴乘机袭来[J]. 现代物理知识 2009(01)
- [25].“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任务概况[J]. 国际太空 2017(08)
- [26].上行离子源区卫星探测的轨道需求分析[J]. 空间科学学报 2014(01)
- [27].FeCoSiB/Cu/FeCoSiB多层膜的应力阻抗效应研究[J]. 材料导报 2010(12)
- [28].交换弹性双层膜的退磁过程与自旋波特性研究[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2)
- [29].基于Van Allen Probes EMFISIS波动仪器观测的内磁层上频带哨声合声波全球分布的统计分析[J]. 地球物理学报 2017(04)
- [30].地基观测的夜侧极光对行星际激波的响应[J]. 地球物理学报 2013(06)
标签: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论文; 磁场重联论文; 传输过程论文; 磁层顶边界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