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端取穴动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

远端取穴动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观察远端取穴动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通过临床症状和功能评分,探讨远端取穴动法法治疗肩周炎的作用机理方法:选取符合肩周炎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组方法,分为治疗组(远端取穴动法治疗组)、对照组(普通针刺组),每组各30例患者。依据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及日常生活能力、肌力评分表对两组治疗前后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在治疗前后的组内比较,患者在肩周部的疼痛、肩关节的功能、活动度、日常生活能力及肌力评分的比较,P<0.05,有显著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治疗前后的组间比较,病人的肩周围疼痛,肩关节的功能、活动度、日常生活能力与肌力的评分比较, P<0.05,有显著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远端取穴动法治疗能够明显提高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的评分以及明显改善肩关节功能活动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肌力。2.远端取穴动法治疗在改善肩周炎症状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明显优于普通针刺组的治疗。

论文目录

  •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概述
  • 2 肩周炎的发病特点及概念
  • 2.1 肩周炎的发病特点
  • 2.2 肩周炎的概念
  • 3 肩周炎的现代医学研究
  • 3.1 肩周炎临床分期
  • 3.2 肩周炎的病因与病机的研究
  • 3.3 肩周炎的发病机制
  • 3.4 肩周炎的治疗
  • 3.5 针灸对肩周炎治疗作用原理的当代研究
  • 3.6 肩周炎现代鉴别诊断的研究
  • 4 肩周炎在中医理论中的研究
  • 4.1 中医理论对肩周炎病因病机的研究
  • 4.2 中医学对肩周炎的治疗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一般资料
  • 1.3 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病例标准
  • 1.6 病例剔除和脱落
  • 2 研究方法
  • 2.1 两组在年龄、性别及病程程度的比较
  • 2.2 治疗方法
  • 2.3 临床观察的方法及评估疗效的指标
  • 2.4 统计学处理
  • 3 研究结果
  • 3.1 两组肩周围的疼痛评分的比较
  • 3.2 两组肩关节活动功能表评分的比较
  • 3.3 两组肩部日常生活能力、肌力评分表比较
  • 3.4 两组在治疗前、后中医疗效的比较
  • 讨论
  • 1 选题意义
  • 2 针刺在镇痛原理方面的目前研究
  • 2.1 阿片肽类在镇痛机理中的作用研究
  • 2.2 蛋白激酶的作用
  • 2.3 基因在镇痛机理中作用研究
  • 2.4 对软骨作用的研究
  • 2.5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 3 穴位的定位、解剖学基础及作用原理
  • 4 穴位安全性分析
  • 5 动法治疗肩周炎的相关研究
  • 6 讨论结果及治疗方法与机理的关系
  • 6.1 研究结果分析
  • 6.2 讨论治疗方法与疗效的关系
  • 7 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针刺远端取穴对降低青光眼高眼压的探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14)
    • [2].针灸远端取穴在骨折辅助治疗中的应用观察[J]. 四川中医 2016(07)
    • [3].远端取穴配合巨刺法治疗面部疾病[J]. 针灸临床杂志 2010(02)
    • [4].针灸远端取穴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 光明中医 2018(21)
    • [5].针刺远端取穴配合电子艾灸仪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20(04)
    • [6].浅刺配合远端取穴治疗面肌痉挛68例临床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 2015(07)
    • [7].针灸远端取穴结合肩部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30例临床观察[J]. 湖南中医杂志 2016(06)
    • [8].动态针灸配合循经远端取穴治疗手少阳型肩周炎50例[J]. 针灸临床杂志 2008(03)
    • [9].远端取穴动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J]. 针灸临床杂志 2011(10)
    • [10].远端取穴与眼周取穴治疗干眼症疗效对比观察[J]. 中国针灸 2017(10)
    • [11].电针远端取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模型大鼠镇痛相关因子影响[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11)
    • [12].远近配穴法治疗实证耳鸣疗效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 2011(04)
    • [13].远端取穴配合推拿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 陕西中医 2016(05)
    • [14].远端取穴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研究[J]. 山东中医杂志 2016(02)
    • [15].疏风安神针法配合循经远端取穴治疗丛集性头痛临床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 2015(12)
    • [16].远端取穴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肱骨外上踝炎的临床研究[J]. 中国当代医药 2017(22)
    • [17].远端取穴针刺配合药物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疗效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4(12)
    • [18].电针治疗面瘫47例[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8(03)
    • [19].脑脊液置换术结合远端取穴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13)
    • [20].循经局远端取穴结合辨证取穴针刺治疗神经性耳鸣[J]. 亚太传统医药 2019(01)
    • [21].针刺远端取穴配合电子艾灸仪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观察[J]. 心理月刊 2019(18)
    • [22].远端配合局部压痛点取穴治疗无先兆性偏头痛临床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 2017(06)
    • [23].“四顾法”配合针灸远端取穴治疗落枕临床疗效[J]. 名医 2020(13)
    • [24].巨刺远端穴配合颈部运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对照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1(03)
    • [25].艾灸不同选穴对乳腺增生症大鼠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J].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06)
    • [26].阿是穴运动针刺疗法配合远端取穴治疗落枕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14)
    • [27].基于项-目-足关联浅析针刺治疗眼病的远端取穴[J].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02)
    • [28].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正交设计观察[J].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05)
    • [29].远近取穴针刺治疗急性头痛的疗效对比研究[J]. 上海针灸杂志 2016(05)
    • [30].论周围性面瘫治疗中的远道取穴[J]. 西部中医药 2014(02)

    标签:;  ;  ;  

    远端取穴动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