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新品种川农16品质性状杂种优势研究

小麦新品种川农16品质性状杂种优势研究

论文摘要

川农16是由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新近选育的稳定性好、适应性广的穗数型超高产小麦新品种。本试验以川农16为亲本之一与近年来各育种单位新育成的一批小麦新品种(系)组配杂交组合,分析杂交组合F1及其部分组合F2各品质性状和千粒重的杂种优势,以期筛选出强优势杂交组合。结果如下: 1.杂交组合F1、F2品质性状杂种优势分析表明,品质性状杂种优势普遍存在。这说明利用杂种优势来改良小麦单个品质性状是可行的,尤其以形成时间、稳定时间、评价值及沉淀值等品质性状的改良相对容易。F2代杂种优势普遍比F1有所降低,但仍有个别性状如湿面筋含量的F2杂种优势表现优于F1。同时,F1杂种优势的强弱并不能推断F2杂种优势的强弱。F1杂交组合中杂种优势很强的组合在F2中杂种优势仍很强。例如组合云58512-4/川农16蛋白质含量杂种优势在F1(对照优势为25.2%)和F2(对照优势为12.4%)都高,说明该组合在蛋白质含量杂种优势上传递给后代的能力较强,育种利用中就应对其后代进行重点处理。组合N1561/川农16和NA158/川农16在F1中蛋白质含量杂种优势高(对照优势分别为25.9%和36.5%),F2中杂种优势低(对照优势分别为-0.02%和-0.25%),则可以通过化杀充分利用其F1以获得高蛋白质含量的种子。 2.杂交组合F1、F2品质性状相关分析均表明,蛋白质含量与湿面筋含量呈极显著相关。粉质系数中形成时间与公差指数呈显著极显著负相关,与稳定时间和评价值呈极显著正相关。蛋白质含量与稳定时间、公差指数和评价值在F2中相关显著,在F1中却相关却不显著。沉淀值与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公差指数在F1中均达极显著相关,在F2中沉淀值仅与稳定时间和公差指数相关达显著水平,说明各品质性状间相关关系因杂交组合不同、世代不同、种植地点和环境等的不

论文目录

  • 1 文献综述与立题依据
  • 1.1 小麦品质育种概况
  • 1.2 杂种优势
  • 1.3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 1.4 小麦品质性状杂种优势研究
  • 1.4.1 蛋白质含量的杂种优势
  • 1.4.2 沉淀值的杂种优势
  • 1.4.3 面筋含量的杂种优势
  • 1.4.4 粉质系数的杂种优势
  • 1.5 强优势组合的筛选
  • 1.6 立题依据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川农16的研制及其特性
  • 2.2 组配杂交组合及田间试验
  • 2.3 品质性状测定分析
  • 3.4.1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3.4.2 面筋含量的测定
  • 3.4.3 沉淀值的测定
  • 3.4.4 粉质系数的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杂交组合品质性状杂种优势分析
  • 3.2 杂交组合品质性状相关分析
  • 3.3 杂交组合千粒重的杂种优势
  • 3.4 杂交组合千粒重与品质性状相关分析
  • 4 讨论
  • 4.1 品质性状杂种优势表现
  • 4.2 品质性状间相互关系
  • 4.3 千粒重杂种优势及其与品质性状间相互关系
  • 4.4 川农16的改良与利用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件:
  • 钩刺山羊草低分子量谷蛋白基因序列分析.生物工程学报(投稿)
  • 相关论文文献

    • [1].水稻杂种优势研究进展[J]. 南方农业 2020(17)
    • [2].辣椒杂种优势相关研究进展及其展望[J]. 辣椒杂志 2018(03)
    • [3].水稻杂种优势遗传基础研究进展[J]. 分子植物育种 2019(06)
    • [4].植物杂种优势的研究进展[J]. 分子植物育种 2019(12)
    • [5].组学技术揭示水稻杂种优势遗传机制[J]. 植物学报 2017(01)
    • [6].我国北方玉米品种更替过程中产量杂种优势的演变[J]. 玉米科学 2017(01)
    • [7].动物杂种优势及其预测方法[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03)
    • [8].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J]. 园艺与种苗 2015(07)
    • [9].蛋白质组学技术在玉米杂种优势研究上的应用进展[J]. 生物技术通报 2015(10)
    • [10].作物杂种优势预测研究进展[J]. 东北农业科学 2020(03)
    • [11].植物杂种优势遗传基础研究进展[J]. 分子植物育种 2017(11)
    • [12].我国科学家在玉米杂种优势机理方面取得重要进展[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8(10)
    • [13].我国科学家在玉米杂种优势机理方面取得重要进展[J]. 石河子科技 2018(05)
    • [14].水稻杂种优势理论研究获重大突破[J]. 中国食品学报 2016(09)
    • [15].一个具有超高亲杂种优势水稻材料的发现与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 2016(04)
    • [16].水稻产量和品质杂种优势研究[J]. 北京农业 2014(33)
    • [17].杂种优势减退乃大势所趋[J]. 种子科技 2014(08)
    • [18].基因差异表达与杂种优势形成机制探讨[J]. 遗传 2013(06)
    • [19].植物杂种优势机理研究进展[J]. 世界林业研究 2012(01)
    • [20].杂种优势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J]. 畜禽业 2012(05)
    • [21].微卫星标记预测肉羊杂种优势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12(06)
    • [22].玉米杂种优势遗传机理及其预测的研究进展[J]. 当代生态农业 2012(Z2)
    • [23].畜禽杂种优势测定和评估方法分析[J]. 北京农业 2011(09)
    • [24].家畜杂种优势利用的意义及其前景展望[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33)
    • [25].植物杂种优势形成的分子遗传机理研究进展[J]. 自然科学进展 2009(07)
    • [26].棉花杂种优势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河北农业科学 2009(08)
    • [27].赤霉素代谢及其调控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与小麦株高杂种优势的关系研究[J]. 科学通报 2009(16)
    • [28].杂种优势预测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08(01)
    • [29].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现状及发展思路[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18)
    • [30].科学家破解水稻杂种优势基因[J]. 中国食品学报 2019(07)

    标签:;  ;  ;  ;  

    小麦新品种川农16品质性状杂种优势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