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光学移相干涉术(PSI)是一种高精度、高灵敏度、非接触式光学测试方法,易受外界环境振动的影响,外界环境振动是移相干涉仪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之一。本论文针对环境振动对移相干涉测量的影响问题,在光学测试抗振平台领域开展创新性和应用性研究,以适应光学计量测试和制造的发展需求。首先,论文介绍了光学移相干涉仪智能抗振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建立了光学移相干涉仪抗振平台系统的数学模型并结合模型结构和外部干扰的不确定性构造了抗振系统的智能控制器,使得抗振系统能够有效地抑制结构的不确定性和振动的干扰,从而使光学移相干涉测试平台在振动的干扰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控制精度,也同时具有良好的振动抑制效果。其次,论文将被动抗振和主动抗振相结合的混合控制技术应用于光学移相干涉仪抗振平台系统中,构造了采用被动抗振和主动抗振相结合的智能混合控制技术的抗振系统结构,将空气弹簧作为被动抗振元件,将压电作动器(PZT)作为主动抗振元件,该技术可有效地隔离整个频率范围内的振动。同时采用小波分析方法将随机振动信号进行时频分析后得到低频全局信息,以便于主动抗振系统对低频振动进行有针对性的抑制。最后,论文在光学移相干涉仪平台主动抗振控制系统中,应用H_∞控制理论和μ控制理论构造控制器,所构造的控制器都能有效地克服由模型自身和外部干扰所引起的不确定性,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智能控制抗振技术能使光学移相干涉抗振平台在外部振动的干扰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控制精度,同时也能较好的抑制高低频振动,抗振效率都达到了80%以上。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冷原子干涉仪发展现状与应用分析[J]. 导航与控制 2020(01)
- [2].基于补偿干涉仪的串联式全场光学相干层析系统[J].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7(01)
- [3].基于瞳面干涉的自参考干涉仪的研制[J]. 仪器仪表学报 2016(S1)
- [4].一种基于运动相位干涉仪的辐射源定位方法[J]. 通信对抗 2016(04)
- [5].移相干涉仪的改进方法与实现[J]. 物理实验 2017(10)
- [6].激光平面移相干涉仪示值误差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J]. 工业计量 2020(S1)
- [7].空间光谱干涉仪在轨超静超稳平台的设计与地面验证[J]. 宇航学报 2018(06)
- [8].光学干涉计量用共光路动态干涉仪光机结构设计[J]. 宇航计测技术 2016(05)
- [9].采用萨格纳克干涉仪与螺旋相位片生成矢量光束[J].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7(02)
- [10].基于多功能干涉仪的教学演示及测量应用[J]. 物理实验 2017(04)
- [11].用一维集算法解相位干涉仪测角模糊[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7(04)
- [12].原子干涉仪热起来[J]. 物理 2017(06)
- [13].一种新型差分平面镜干涉仪[J]. 光学学报 2014(11)
- [14].星载旋转干涉仪的建模与分析[J]. 电子科学技术 2014(01)
- [15].用于拼接干涉仪的五维运动台测试[J]. 机械工程师 2015(03)
- [16].基于剩余定理的数字干涉仪设计与实现[J]. 现代电子技术 2014(15)
- [17].便携式泰曼格林型干涉仪装调方法研究[J]. 应用光学 2011(06)
- [18].静态偏振风成像干涉仪中光在四面角锥棱镜中的传播规律研究[J]. 物理学报 2010(03)
- [19].神光-Ⅱ装置配套速度干涉仪[J].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0(07)
- [20].193nm移相点衍射干涉仪的测量误差分析[J]. 光电工程 2009(02)
- [21].能探测航空隐患的前视干涉仪[J]. 红外 2009(09)
- [22].等厚等倾复合型干涉仪[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1)
- [23].基于星载测向系统的干涉仪安装角校正方法[J]. 物联网技术 2017(02)
- [24].相关干涉仪测向算法的改进与实现[J]. 广东通信技术 2017(01)
- [25].一种超快时间分辨速度干涉仪的设计和理论研究[J]. 物理学报 2014(06)
- [26].用立式接触干涉仪检定量块需注意的问题[J]. 机械工程师 2013(06)
- [27].透射转镜式干涉仪的调整经验[J]. 科技资讯 2013(17)
- [28].用于冲击诊断的成像速度干涉仪[J].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03)
- [29].采用Nd:YAG微片激光器的激光回馈干涉仪的研制[J].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1(10)
- [30].新型风成像干涉仪温度补偿理论研究[J]. 物理学报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