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民社会指数构建初探

中国公民社会指数构建初探

论文摘要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权力要素流入社会,公民社会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它的作用和价值已得到了广泛的承认。建立我国公民社会指数是我国公民社会发展和理论研究的现实性需要。由于我国公民社会起步晚和公民社会理论研究滞后等原因,中国没有自己的公民社会指数。本文对我国公民社会的概念、公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公民社会主体构成、公民社会对促进社会进步发生的作用等理论进行了梳理;并选择定量型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中运用广泛的“指数”方法,作为系统评价我国公民社会情况的研究方法;这两方面的研究为本文的研究打下了理论和方法论基础。本文介绍了已引进中国的两种公民社会指数,全球公民参与联盟公民社会指数和霍普金斯公民社会指数,并依照对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分析,对这两种评价方法进行了评价。本文指出:国外的公民社会评价方法不能直接应用于对我国公民社会状况的评估,我国应建立自己的公民社会评价体系,即“中国公民社会指数”。最后,本文通过确立我国公民社会主体的范围,归纳评价我国公民社会状况的相关因素形成系统指标体系,借用“指数”这一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程序,提出了构建“中国公民社会指数”体系的框架和研究思路。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公民社会理论和公民社会指数研究相关文献
  • 1.2.2 社会科学研究的技术和手段
  • 1.3 本文研究的意义目标及论文结构
  • 1.3.1 研究的意义和目标
  • 1.3.2 论文结构
  • 第2章 公民社会理论
  • 2.1 公民社会基本理论
  • 2.1.1 概念的发展与变迁
  • 2.1.2 公民社会、市民社会与民间社会辨析
  • 2.1.3 公民社会概念及“三分法”
  • 2.1.4 公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
  • 2.2 公民社会的主体范围
  • 2.3 公民社会的制度环境
  • 2.4 公民社会在促进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
  • 2.5 我国公民社会发展的特殊性
  • 第3章 指数方法
  • 3.1 指数的概念
  • 3.2 指数的建立方法
  • 3.2.1 赋值
  • 3.2.2 加权
  • 3.2.3 缺失数据的处理
  • 3.2.4 比率和标准化
  • 3.3 与指数有关的其他技术
  • 3.3.1 量表
  • 3.3.2 社会和经济指标
  • 3.3.3 因素分析
  • 第4章 现有两种公民社会指数简介
  • 4.1 全球公民参与联盟公民社会指数
  • 4.1.1 背景
  • 4.1.2 维度和指标框架
  • 4.1.3 研究过程、产出和调查量表
  • 4.2 对全球公民参与联盟公民社会指数的评价
  • 4.3 霍普金斯全球公民社会指数
  • 4.3.1 概况
  • 4.3.2 对公民社会范围的界定
  • 4.3.3 维度和指标框架
  • 4.3.4 指标标准化与集合
  • 4.4 对霍普金斯全球公民社会指数的评价
  • 4.5 两种公民社会指数比较
  • 4.6 构建适应评估我国公民社会的指数
  • 第5章 中国公民社会指数构建思路
  • 5.1 构建指数面临的主要困难和可能性
  • 5.2 构建原则
  • 5.3 评估对象的范围
  • 5.3.1 公民社会范围的界定
  • 5.3.2 我国民间组织管理机构统计范围
  • 5.3.3 应用
  • 5.4 维度和指标设计
  • 5.4.1 当地公民社会组织自身的发展状况—能力维度
  • 5.4.2 当地公民社会发展的政治以及人文环境—环境维度
  • 5.4.3 当地公民社会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影响维度
  • 5.5 权重的设定
  • 5.5.1 权重的概念
  • 5.5.2 确定权重的原则
  • 5.5.3 我国公民社会指数的权重设计
  • 5.6 指标集合
  • 5.6.1 指标的标准化
  • 5.6.2 将指标集合成维度评分
  • 5.6.3 集合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中国公民社会指数构建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