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steiner & Buhrer)Nickle]是一种极具危险性的松树病害,为害马尾松、黑松、赤松等多种松树。由于危害严重、治理难度大、传播途径多和适生区域广等特点,该病害例为国际检疫对象。中国1982年在南京发现后,现已经在80个县(市、区)有分布发生,面积118万亩。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东径114°46′~115°04′,北纬25°40′~25°58′)2003年发现,2004年划为疫区,国家林业局实施工程治理。针对松材线虫病诊断治理实际需要,探索本地媒介昆虫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生活史;对赣州市松材线虫病树中越年枯死型、枝枯型病木进行调查分析,从一个方面对该病的发生规律等技术难点问题开展调查和研究,以期为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源,满足生产实际需求,为该病害的诊断、早期监测、预防和除治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在赣州市章贡区松墨天牛1年发生1~2代,以1代为主,2代数量少约2%;以2~4龄幼虫在树皮下和木质部内越冬为主,占92~93%,越冬的幼虫当气温10~13℃位之上时,仍然保持一定活动能力。翌年3月中旬越冬幼虫恢复活动,继续取食,并在4月上旬开始化蛹,4月下旬至5月下旬为化蛹盛期,7月中旬化蛹基本结束,第一代9月下旬至11月中旬化蛹,11月下旬化蛹基本结束;羽化期越冬代4月下旬到8月,5~6月为盛期,第一代10月上至11月初;4月中旬到11月初林间可见成虫;全年均有幼虫,有世代交替现象;在带枯针叶的饵木上松墨天牛的产卵量高于无枝叶的木段和伐桩,说明枝叉和枯叶对天牛产卵有招引作用。在赣州地区,松材线虫病树以15年生以上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大树为主,症状出现高峰期在7月中到9月,5~12月均有马尾松感病枯死。病害发生发展与气象因子和害虫为害有关,高温干旱、蛀干害虫天牛、小蠹和蟓甲等不利松树生长因子均会加快病害进展。研究发现:湿地松、火炬松、马尾松均有枝枯型和越年枯死类型的病木,越年枯死型和枝枯型马尾松与树龄有关,15~20年生马尾松,出现此类症状。马尾松越年枯死型和枝枯型还与树形及树皮厚度有关,厚皮类型和宽冠密枝类型的马尾松出现上述症状多于薄皮类型和窄冠疏枝类型。越年枯死型和枝枯型马尾松与害虫为害程度有关,其主干蛀干害虫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