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资本主义财产关系的社会化发展

论资本主义财产关系的社会化发展

论文摘要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欧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现代科技与信息化迅速发展,从而使资本主义开始从工业经济步入知识经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生产关系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呈现出了许多重要的新特点。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和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出现的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已经成为当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财产关系作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以及未来的趋势如何,对资本主义自身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我们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样不可忽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法人股东化、股权分散化、资本虚拟化、利益相关者模式、员工参与管理、生产管理职能外部化以及福利国家等现象,并不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偶然调整,而是财产关系社会化变革的必然反映。从财产关系社会化的视角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变化进行分析,可以获得合乎实际的和逻辑一致的科学解释。财产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基于财产而形成的多种经济利益关系,由财产占有关系、财产控制关系、财产交易关系和财产收入关系四个基本要素构成。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财产关系以资本和企业为核心,财产关系社会化具体形式相应地表现为资本社会化、公司治理社会化、生产管理社会化、资本虚拟化与国际化、分配关系社会化等,这几个方面是互相联结的一个整体,其中资本社会化是财产关系社会化的核心,分配关系社会化则是财产关系社会化的最终实现形式。对上述几个方面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是本文的主要内容。本文的基本结论:资本主义财产关系正在经历全面的社会化调整和变革,财产关系社会化是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一般规律。财产关系社会化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资本家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一基本矛盾,就必须在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上以社会化占有形式来取代单个资本家的私人占有形式,在生产决策上以有组织的社会化决策来代替私人企业中资本家的个别决策,在交易关系上以社会化的流通和交易加快资本的转移和提高资本配置效率,在收入关系上以社会化的分配方式保证社会购买力与社会再生产之间的平衡。生产社会化的发展与资本主义财产关系之间的矛盾,需要通过财产关系的不断社会化来调整和缓解,这样才能适应生产社会化发展的要求,为生产力的进步开拓更大的空间。财产关系的社会化发展是资本主义制度自我扬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已经产生了大量的社会主义因素,为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做出必要的准备。财产关系社会化也是保证资本继续占有社会生产力的必要条件,从而有利于维持资本对于劳动的支配和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因此,资本主义财产关系社会化是一个具有双重属性的过程,资本主义制度只是发生了部分质变而不是根本性的改变。本文拟实现的创新:1、在对已有财产理论系统回顾和评价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财产关系社会化的理论研究框架,并从社会分工形式演化以及资本内在二重性矛盾运动这两个不同的层面,揭示了资本主义财产关系社会化发展的动力机制。依据这一理论框架,对资本主义财产关系社会化的五个主要方面进行了最新的概括和总结。从财产关系社会化发展规律出发,对我国如何克服当前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层次矛盾,使其不断向纵深推进提出了新的理论建议。2、以四次科技革命为线索对资本社会化的历史进程进行系统梳理,突出体现了资本占有关系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调整过程。同时论证了资本社会化过程的二重性质。3、提出以财产控制关系为标准来界定企业利益相关者的理论观点,将利益相关者模式视为由“股东中心”模式向“经理中心”模式转换过程的逻辑延续,并归结为公司治理社会化的具体实现形式。4、以企业生产组织方式由福特制向精益生产和大规模定制转化为基础,对企业内部生产管理权力的重新配置以及企业间生产管理的协作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论证,揭示出生产管理社会化的发展趋势。把资本主义生产性服务机构的发展归结为生产管理社会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创新的理论研究视角。5、在对资本虚拟化以及虚拟资本的国际化的深入考察中,揭示资本流通和资本产权交易关系的社会化,从而资本市场本身的发展变化并不是单纯的金融创新,而是资本主义财产关系社会化调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理解资本虚拟化和国际化的更深刻、更合理的视角。从资本虚拟化对社会信用制度的双重作用出发,把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最直接的原因归结为资本虚拟化的过度发展。6、将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多种新变化归结为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社会化,并作为资本社会化的最终实现形式,是一个新的理论概括和抽象,为理解和预测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演变趋势提供了理论基础。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 第一节 财产关系概念及其内容的一般分析
  • (一) 财产关系的内涵
  • (二) 财产关系内容的一般分析
  • 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财产关系的社会化特征
  • 第三节 研究财产关系社会化的重要意义
  • 第四节 基本结论、理论创新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一) 基本结论
  • (二) 理论创新
  • (三)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五节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一章 西方非马克思主义财产理论回顾
  • 第一节 哲学视野中财产关系的嬗变:从绝对财产到相对财产
  • 1.1.1 绝对财产观念的兴起: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的财产理论
  • 1.1.2 相对财产观念的发展:二十世纪以来的财产理论
  • 第二节 功利主义关于财产关系的研究
  • 1.2.1 休谟的财产权思想
  • 1.2.2 边沁的财产权思想
  • 第三节 新制度经济学对于财产理论的拓展
  • 1.3.1 德姆塞茨的财产理论
  • 1.3.2 考特—尤伦的财产理论
  • 1.3.3 诺斯的财产理论
  • 第四节 对西方非马克思主义财产理论的简要评价
  • 1.4.1 以绝对财产观念为核心的财产理论评价
  • 1.4.2 以相对财产观念为核心的财产理论评价
  • 1.4.3 功利主义及新制度经济学财产理论的评价
  • 1.4.4 小结
  • 第二章 马克思经典财产关系理论及当代研究综述
  • 第一节 马克思关于财产起源的思想
  • 2.1.1 关于原始公有财产的起源
  • 2.1.2 私有财产的出现
  • 2.1.3 马克思财产起源理论的意义:研究财产关系的科学视角
  • 第二节 财产关系的内部结构及功能
  • 2.2.1 关于财产关系的内部结构
  • 2.2.2 财产关系的功能
  • 第三节 资本主义财产关系的社会化发展
  • 2.3.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演变理论
  • 2.3.2 马克思恩格斯的资本社会化理论
  • 第四节 当代马克思主义者对于资本主义财产关系变化的研究
  • 2.4.1 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研究
  • 2.4.2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 2.4.3 小结
  • 第三章 财产关系社会化及其动力机制
  • 第一节 财产关系社会化的内涵
  • 3.1.1 财产关系社会化的界定
  • 3.1.2 财产关系社会化的内容
  • 第二节 财产关系社会化的动力机制
  • 3.2.1 动力机制之一:生产社会化与分工发展
  • 3.2.2 动力机制之二:资本二重性的矛盾运动
  • 第三节 财产关系社会化的性质和意义
  • 第四章 资本社会化
  • 第一节 科技革命与资本社会化的历史进程
  • 4.1.1 第一次科技革命与近代股份公司的出现
  • 4.1.2 第二次科技革命与金融垄断资本制度的确立
  • 4.1.3 第三次科技革命与法人资本制度的发展及国有资本制度的确立
  • 4.1.4 第四次科技革命与国际垄断资本制度的确立
  • 第二节 资本社会化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
  • 4.2.1 股权的分散化
  • 4.2.2 职工持股计划(ESOP)的发展
  • 4.2.3 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发展
  • 第三节 资本社会化的二重性质
  • 第五章 公司治理社会化与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
  • 第一节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出现和发展
  • 5.1.1 经济背景
  • 5.1.2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产生和扩展
  • 第二节 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的社会化性质及发展趋势
  • 5.2.1 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的社会化性质
  • 5.2.2 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
  • 第三节 利益相关者的界定、甄别及利益要求
  • 5.3.1 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 5.3.2 利益相关者的甄别
  • 第四节 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在各国的发展状况
  • 5.4.1 德国的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
  • 5.4.2 法国的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
  • 5.4.3 日本的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
  • 5.4.4 英国的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
  • 5.4.5 美国的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
  • 5.4.6 小结
  • 第六章 生产管理社会化
  • 第一节 企业生产组织形式的演化和生产管理职能的变革
  • 6.1.1 福特制生产组织的特征及其缺陷
  • 6.1.2 精益生产模式的发展和特征
  • 6.1.3 大规模定制生产方式的形成和特征
  • 6.1.4 生产组织方式与生产管理社会化的协同演进
  • 第二节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 6.2.1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 6.2.2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动因及服务组织的社会化本质
  • 第三节 国家的干预和调控
  • 6.3.1 资本主义国家干预和调控的产生和发展
  • 6.3.2 国家干预和调控的手段和政策
  • 6.3.3 国家干预和调控的局限性
  • 第七章 资本虚拟化及虚拟资本的国际化发展
  • 第一节 资本虚拟化、虚拟资本分类及其虚拟性分析
  • 7.1.1 资本虚拟化的界定
  • 7.1.2 虚拟资本的分类及其虚拟性分析
  • 第二节 资本虚拟化与社会信用制度
  • 7.2.1 资本虚拟化的前提:货币虚拟化
  • 7.2.2 资本虚拟化的基础:社会信用制度的完善
  • 7.2.3 资本虚拟化对信用制度的多重影响
  • 第三节 虚拟资本的国际化发展
  • 7.3.1 80年代以来虚拟资本国际化的发展状况
  • 7.3.2 虚拟资本国际化发展的原因
  • 第四节 资本虚拟化的二重性及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
  • 7.4.1 资本虚拟化的二重性与“赌场资本主义”
  • 7.4.2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成因的简要分析
  • 第八章 分配关系社会化
  • 第一节 当代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社会化特征
  • 8.1.1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雇员收入的主要形式
  • 8.1.2 分配关系的社会化特征
  • 第二节 分配关系社会化发展的原因分析
  • 第三节 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 8.3.1 福利制度的创立
  • 8.3.2 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的形成
  • 8.3.3 福利国家的出现
  • 8.3.4 福利国家的危机和朝向福利社会的改革
  • 第四节 分配关系社会化的性质和趋势
  • 第九章 资本主义财产关系的全面社会化及其启示
  • 第一节 财产关系社会化是资本主义制度演变的一般规律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是财产关系全面社会化的必然结果
  • 第三节 财产关系社会化对我国建设市场经济体制的启示
  • 9.3.1 资本社会化与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 9.3.2 分配社会化与社会分配制度改革
  • 9.3.3 公司治理社会化与建立企业社会责任制度
  • 9.3.4 培育生产性服务机构及改善国家干预和调控机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微博异见[J]. 当代工人 2016(21)
    • [2].论夫妻忠诚协议中财产关系协议的性质及效力[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9)
    • [3].日本法院对我国财产关系判决的承认执行问题研究[J]. 武大国际法评论 2017(03)
    • [4].《财产关系与乡村法秩序》出版[J]. 中国农史 2008(01)
    • [5].非婚同居财产关系新论[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 [6].婚姻法和物权法的关系和衔接问题探讨[J]. 法制与社会 2017(01)
    • [7].论民法调整人身关系的必要性和特点[J]. 法制与社会 2014(09)
    • [8].略论婚姻财产关系法律调整的价值取向——由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引起的社会反响谈起[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1(06)
    • [9].婚姻财产关系中一般财产法规则之适用——兼以物权法归属规则为例[J]. 晋中学院学报 2015(01)
    • [10].试论我国非婚同居财产关系法律规制的立法选择[J]. 商业文化(上半月) 2011(10)
    • [11].马克思的财产起源理论及其意义[J]. 贵州社会科学 2009(05)
    • [12].论婚前赠与财产关系的法律处理[J].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7(12)
    • [13].略论法律对经济发展的作用[J].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2(02)
    • [14].新型财产类型与经济法财产理论分析[J]. 商业文化(下半月) 2012(01)
    • [15].物权法与婚姻法的关系及适用中的衔接问题探讨[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9(04)
    • [16].浅析非法所得相关问题——以职务犯罪为视角[J]. 商 2015(42)
    • [17].清朝法规范中的“财产关系图像”——以住房及田土为例[J]. 法律史译评 2013(00)
    • [18].浅析我国公司与合伙的区别——以财产关系为视角[J]. 知识经济 2016(03)
    • [19].论权利与财产的一般关系的历史沿革[J]. 中国商界(下半月) 2009(12)
    • [20].如何处理退社成员与合作社之间财产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心得(8)[J]. 新农业 2008(02)
    • [21].别让爱的花结出恨的果[J]. 幸福(女读者) 2008(04)
    • [22].农民专业合作社如何处理其与退社成员的财产关系[J]. 农家致富 2010(14)
    • [23].婚姻家庭法二元悖论及其完善路径选择[J].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01)
    • [24].同居期间购买的房子怎么分[J]. 理财周刊 2020(03)
    • [25].浅谈民法原则[J]. 法制博览 2017(06)
    • [26].夫妻共同财产制度的比较研究[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6(04)
    • [27].浅论非婚同居财产纠纷法律问题[J]. 法制与社会 2010(04)
    • [28].论民法调整人身关系的必要性和特点[J]. 法制博览 2016(07)
    • [29].《物权法》与《婚姻法》在婚姻财产关系中的适用[J]. 法制博览 2015(36)
    • [30].论我国离婚调解制[J]. 商 2015(32)

    标签:;  ;  ;  ;  ;  ;  

    论资本主义财产关系的社会化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