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综合评价和动因研究 ——基于改进的STR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综合评价和动因研究 ——基于改进的STR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

论文摘要

过去30多年以来,由于对外开放和市场化改革,我国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得到了持续性提升,生产要素边际生产力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同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一起构成了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然而,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逐步扩大和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化,生产要素边际生产力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空间都变得越来越小,更为主要的是,我国经济增长同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变得越来越突出,我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受到了严峻的考验。我国经济要想实现平稳、快速、可持续增长,唯一途径在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际上,在多年以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经由学术界的建议转化为我国政府的战略决策。根据我国学术界的主流观点,我国在推进经济增长转变的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就,也存在一些问题或不足。如何客观准确地评价我国旨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相关政策措施的实际绩效,从而为后续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准确的参照,已经构成研究我国经济增长战略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关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评价,国内已经积累起一些文献,但这些研究大都基于线性方法。采用线性研究方法研究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问题实际上存在着明显的不恰当性。为了克服线性方法的局限性,我们在本研究中采用一种改进的平滑转移回归(STR)方法侦测和描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路径(体现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和各生产要素产出弹性的时变性),同时,采用神经网络模型模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决定机制。我们通过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评价(1)自建国以来,我国增长方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但要素投入的增长在绝大部分时间内都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这说明在绝大部分时期内我国经济增长都表现出了粗放型特征;(2)除资本以外,其余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都呈现上升趋势,这表明我国要素配置效率得到了持续的提升;(3)资本边际产量一直呈现下降趋势,这说明我国经济增长长期依靠投资拉动,从而导致了投资过度;(4)改革开放和市场化改革显著增强了我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2.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动因的揭示(1)固定资本、外资存量、最终消费率、税收占GDP比重和行政费用占GDP比重的增加会带来产出的负向变化:(2)科技存量、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非国有经济占GDP比重、外贸依存度、城市化率、人均教育水平和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增加会带来产出的正向变化:(3)不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因素对产出的影响程度不同,在这些影响因素在现有基础上增加10%时,带来产出变化最大的是科技存量,其次是人均教育水平,而带来产出变化最小的是行政费用占GDP的比重。最后,我们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创新及不足之处
  • 1.3.1 创新之处
  • 1.3.2 不足之处
  • 2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
  • 2.1.1 经济增长方式的含义
  • 2.1.2 经济增长方式的类型
  • 2.2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涵
  • 2.2.1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含义
  • 2.2.2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 3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综合评价
  • 3.1 改进的STR模型的构建与检验
  • 3.1.1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经济计量学模型表述
  • 3.1.2 数据及相关检验
  • 3.1.3 改进STR的基本方法及估计结果
  • 3.2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综合评价
  • 3.2.1 我国经济增长来源的贡献分解
  • 3.2.2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评价
  • 3.2.3 我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评价
  • 4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动因的作用机理研究
  • 4.1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动因分析
  • 4.2 BP神经网络模型的构建与检验
  • 4.2.1 BP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
  • 4.2.2 BP神经网络模型的设定
  • 4.2.3 BP神经网络的构建与结果分析
  • 4.3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动因的作用机理分析
  • 5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附录
  • 附录A 传统的STR模型估计结果
  • 附录B 线性回归模型估计结果
  • 附录C 基于改进的STR模型的各要素贡献份额分解表
  • 附录D BP神经网络的实现程序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教育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J].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4)
    • [2].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48个城市数据的实证分析[J]. 经济问题探索 2019(06)
    • [3].外资修复作用下要素市场扭曲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9(06)
    • [4].环保新形势下的经济增长方式改革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8(01)
    • [5].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障碍及对策分析[J]. 商场现代化 2018(16)
    • [6].我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影响因素探讨[J]. 科技经济导刊 2017(03)
    • [7].服务创新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基于中国宏观层面的分析[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7(04)
    • [8].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J]. 商场现代化 2017(04)
    • [9].促进城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财政税收政策分析[J]. 改革与开放 2017(10)
    • [10].促进城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财政税收政策研究[J]. 山西农经 2016(18)
    • [11].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及增长可持续性探究[J]. 现代经济信息 2017(04)
    • [12].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因素探究[J]. 科技经济导刊 2017(25)
    • [13].“一带一路”基础设施投资效率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分析[J]. 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 2017(06)
    • [14].我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异质门槛效应视角[J]. 经济管理 2015(12)
    • [15].内蒙古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路径分析——基于经济新常态视角[J]. 北方经济 2015(12)
    • [16].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新经济 2016(09)
    • [17].促进城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财政税收政策探究[J]. 现代商业 2016(18)
    • [18].我国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问题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 2016(10)
    • [19].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及影响因素探析[J]. 中国商贸 2015(02)
    • [20].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关系的文献述评[J]. 上海经济研究 2015(02)
    • [21].浅论产业结构调整与林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 花卉 2016(20)
    • [22].包容性增长与加快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J]. 时代金融 2013(33)
    • [23].略论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J]. 经贸实践 2017(21)
    • [24].黑龙江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问题与对策研究[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7(06)
    • [25].安徽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证分析[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8(05)
    • [26].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践探索:深圳例证[J]. 改革 2018(08)
    • [27].全球价值链、产业升级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研究[J]. 经营与管理 2018(10)
    • [28].非公有制经济增长方式面临的瓶颈及对策[J]. 韶关学院学报 2017(01)
    • [29].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就业耦合关系的测评——基于广义虚拟经济视角的分行业实证分析[J]. 广义虚拟经济研究 2017(03)
    • [30].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经济增长方式评价[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5(12)

    标签:;  ;  ;  ;  ;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综合评价和动因研究 ——基于改进的STR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