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信息是一种重要资源,共享是发挥其重大作用的一条极其有效的途径。鄱阳湖空间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既优化和整合了分散的空间数据,避免了信息化的重复建设,也促进了鄱阳湖生态环境与资源的研究和开发,推动了鄱阳湖研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对鄱阳湖地区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着重研究了以下内容:1)鄱阳湖空间信息共享平台的框架分析。首先是用户分析,它是实现共享的最终目的。其次是数据分析、共享分析和网络安全分析。其中,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是实现共享的前提,政策和法规建设对实现共享起着规范和支持作用;网络安全是实现共享的保障。最后是访问模式分析。2)利用统一建模语言(UML)和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工具构建地理数据库。通过对三代数据组织模型的分析以及四种数据管理模式的比较,本论文采用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来组织数据,它是建立在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之上的统一、智能化的空间数据库,实现了鄱阳湖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一体化存储和管理。在构建地理数据库的三种方法中,采用UML和CASE工具构建。3)鄱阳湖空间信息共享平台的逻辑设计。本论文选择了“客户端一服务器一数据库”的三级模式,作为客户端对共享平台的空间信息查询和访问,并设计出了共享平台的逻辑结构图。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1 绪论1.1 研究背景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 构建空间信息共享平台的意义1.4 论文研究内容1.5 论文研究目的1.6 论文技术路线2 鄱阳湖空间信息共享平台的框架分析2.1 研究区概况2.1.1 地理位置2.1.2 水文气候2.1.3 地形及土壤植被2.2 空间数据共享平台的构成2.3 用户分析2.3.1 用户类型分析2.3.2 用户需求分析2.4 数据分析2.5 共享平台的共享分析2.5.1 数据共享的规范化、标准化分析2.5.2 数据共享的级别分析2.5.3 数据共享的政策与法规研究2.6 共享平台的安全性分析2.6.1 身份认证2.6.2 权限管理2.6.3 系统内部安全设置2.7 空间信息访问模式分析2.7.1 基于服务器的模式2.7.2 基于客户端的模式3 鄱阳湖空间信息共享平台的数据库构建3.1 空间数据的组织与管理模式分析3.1.1 文件与关系数据库混合管理系统3.1.2 关系型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3.1.3 对象一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3.1.4 面向对象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3.2 几种空间数据模型分析3.3 Geodatabase 空间数据模型3.3.1 Geodatabase 空间数据模型在RDBMS 中的存储3.3.2 Geodatabase 的体系结构3.4 Geodatabase 的设计方法3.5 利用UML 和CASE 工具创建Geodatabase3.5.1 利用UML 设计对象模型3.5.2 利用 CASE 工具创建geodatabase3.6 Geodatabase 在关系数据库中的存储3.6.1 Oracle 9i 与ArcSDE 结合3.6.2 GeoDatabase 在关系数据库中的存储4 鄱阳湖空间信息共享平台的逻辑设计4.1 共享系统的软硬件配置要求4.1.1 软件环境4.1.2 硬件环境4.2 共享平台的结构图模式4.3 共享平台的功能结构图设计4.3.1 系统用户登录4.3.2 数据管理4.3.3 数据查询4.3.4 缓冲区分析4.3.5 数据统计4.3.6 专题地图输出5 总结和展望5.1 总结5.2 展望参考文献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空间信息论文; 共享平台论文; 数据模型论文; 地理数据库论文; 统一建模语言论文; 逻辑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