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干旱内陆河流域水资源战略安全研究 ——以甘肃省河西地区为例

西北干旱内陆河流域水资源战略安全研究 ——以甘肃省河西地区为例

论文摘要

河西地区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是一个干旱缺水地区,水资源是该区域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极为重要成分,影响和制约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粮食生产安全,支撑着人类生存的环境。干旱地区水资源的特征是水的资源属性与环境构成因子二者统一,洪水灾害少,因此完全可以将水资源安全与水安全等同起来。本研究基于流域水资源利用及相关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现状以及战略安全考虑,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对河西地区三大流域水安全状况进行了多层次多目标综合评价,并针对流域水安全建设提出对策。经过分析研究,主要得到以下基本结论:1.根据水资源战略安全的目标和干旱区水资源的特点,提出并建立了河西地区水资源战略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分三层四大类共21个指标。利用该指标体系对河西地区三大流域水资源安全现状进行了评价,得出了三流域中疏勒河较为安全、黑河处于水资源安全的临界状态、石羊河流域已不安全的结论。2.采用区域宏观经济理论,根据水资源战略安全评价结论与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结果和提高水资源安全保障的要求,研究提出了合理的工农业产业布局及结构调整重点,即工业以冶金行业为龙头,以重点企业为依托,全面发展重工业,推进农副产品深加工转化与滚动增值,确保发展轻工业,大力发展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农业种植实行压粮、压夏、扩秋、扩经、扩草政策,大力发展制种业、蔬菜业和草产业,变粮经二元结构为粮、经、饲三元结构,并根据工农业产业发展重点与布局,提出了城镇建设的布局。3.根据各流域生态需水量及人工、天然绿洲的结构与特点,研究了绿洲生态用水的配置结构,根据流域上、中、下游绿洲的结构布局,提出了建立“三道安全防线”的水资源战略保障体系,即以保育祁连山区的水源涵养功能,保障水资源循环再生的安全防线;以调整走廊绿洲结构和实施高效节水,保障平原水资源有效供给的安全防线;以恢复下游盆地稳定供水和建设抵御风沙侵袭生态防护带,保障完整的流域水资源生态服务的防线。依托这一体系提出了建立高效供水工程体系、实行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体系等7项保证措施。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的目标与任务
  • 1.3 国内外技术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水资源战略安全概念
  • 2.1 水安全
  • 2.1.1 水安全概念的提出
  • 2.1.2 水安全定义
  • 2.2 水资源安全
  • 2.3 水资源战略安全
  • 2.4 水资源战略安全的目标
  • 第三章 水资源安全现状评价
  • 3.1 河西地区水资源现状
  • 3.2 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 评价模型和方法
  • 3.3.1 多目标模糊评价模型和指标标准化
  • 3.3.2 各层次指标权重的计算
  • 3.3.3 各层次评价模型
  • 3.4 流域水安全综合评价
  • 第四章 水资源战略安全的区域发展模式
  • 4.1 合理产业结构调整和调整方向
  • 4.2 合理的产业布局与发展重点
  • 4.2.1 农业的产业布局和发展重点
  • 4.2.2 工业的产业布局和发展重点
  • 4.2.3 第三产业的布局和发展重点
  • 4.2.4 城镇建设规模与发展布局
  • 4.3 水资源战略安全的配置措施
  • 第五章 绿洲生态安全高效用水模式
  • 5.1 生态需水
  • 5.2 生态安全水资源配置
  • 5.3 绿洲生态安全模式
  • 5.3.1 祁连山区水源涵养林
  • 5.3.2 绿洲生态系统
  • 5.3.3 荒漠区绿洲保护屏障
  • 5.4 绿洲高效用水模式
  • 5.4.1 祁连山区
  • 5.4.2 绿洲区
  • 5.4.3 荒漠区
  • 第六章 水资源战略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 6.1 建设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的目标
  • 6.2 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内容
  • 6.2.1 建立高效供水工程体系
  • 6.2.2 实行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 6.2.3 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体系
  • 6.2.4 建立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投资机制
  • 6.2.5 加强科研及信息体系建设
  • 6.2.6 实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 6.2.7 实行水资源使用权的界定和转让补偿
  • 6.3 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的实施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新疆水资源战略问题探析[J]. 中国水利 2009(17)
    • [2].水资源战略规划要考虑利益群体的参与[J]. 中国水利 2009(20)
    • [3].论北京的5次水资源战略部署[J]. 北京水务 2008(05)
    • [4].中国水资源战略[J]. 纳税 2018(22)
    • [5].中国需要全面的水资源战略和有效的水治理机制[J]. 世界环境 2009(02)
    • [6].基于多源多汇的水资源调度工程[J]. 价值工程 2018(25)
    • [7].基于农作物虚拟水的云南省水资源战略研究[J]. 环境科学导刊 2013(06)
    • [8].基于自给的新加坡水资源战略[J].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11(02)
    • [9].基于图论理论的水资源战略[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5(05)
    • [10].中国和以色列水资源战略比较分析[J]. 人民黄河 2010(07)
    • [11].速读[J]. 中国水利 2016(07)
    • [12].专家解析引汉济渭[J]. 中国水利 2015(14)
    • [13].浙中水乡:让城市因水而生[J]. 环境经济 2013(07)
    • [14].新疆水资源战略问题及相关阐述[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6(05)
    • [15].水资源战略转型的十年[J]. 中国水利 2012(19)
    • [16].河北省给水排水学会2012年年会暨技术交流会在石家庄召开[J]. 给水排水动态 2012(04)
    • [17].非洲篇(七)[J]. 水利水电快报 2015(12)
    • [18].朱晨东:北京的五次水资源战略部署[J]. 北京规划建设 2009(06)
    • [19].谋划中国水资源[J]. 科学新闻 2014(12)
    • [20].建设“城市水库” 打造“浙中水乡”[J]. 浙江经济 2013(10)
    • [21].引汉济渭工程在国家水资源战略布局中的作用[J]. 中国水利 2015(14)
    • [22].水利部部长陈雷[J]. 中国农资 2016(11)
    • [23].立足科学发展 坚持真抓实干 晋中水利建设取得显著成效[J]. 山西水利 2013(03)
    • [24].建立三峡库区生态补偿机制的法律思考[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8(09)
    • [25].国际视野下海水淡化“大时代”的来临[J]. 中国环保产业 2015(08)
    • [26].民革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提案一览[J]. 团结 2013(02)
    • [27].关于建立我国水资源战略储备体系的探讨[J]. 水利发展研究 2008(02)
    • [28].打牢生态植保基础 服务生态郧阳区建设[J]. 湖北植保 2015(01)
    • [29].实施“五水统筹” 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J]. 山东水利 2019(11)
    • [30].秦岭北麓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分析[J]. 西北地质 2011(02)

    标签:;  ;  ;  ;  

    西北干旱内陆河流域水资源战略安全研究 ——以甘肃省河西地区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