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际,英国工党执政,以庇古的福利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以贝弗里奇报告为蓝图,开始探索福利国家模式的社会福利制度,使社会福利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社会福利作为国家保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70年代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滞涨”时期,福利国家面临危机,学界关于福利国家的讨论也更加热烈。社会学界学者提出福利多元主义,福利社会化:经济学界以奥斯特罗姆夫妇为代表的新制度主义学派提出多中心治理理论,以寻找福利国家危机产生的原因并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解决。本文结合经济学中经典的公共物品理论,借鉴社会学中的福利多元主义,运用文献分析法和历史分析法,首先论证了社会福利的准公共物品属性,并结合公共物品多元主体供给的理论分析社会福利的多元供给;进而,通过分析福利国家发展历程中社会福利的供给主体一政府、市场、慈善组织、第三部门的存在证明了社会福利多元供给的事实,而福利国家发展历程中社会福利的供给主体又引出了多元主体的选择和变迁的问题。到底多元主体如何选择,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呢?对此,本文吸收了多中心治理理论的观点,从公共物品的性质变化、人的需求变化和制度等变化的视角总结出供给主体选择的原则主要依据是:公共物品的性质、公平和效率等因素。在确定了供给主体的选择原则后,文章以静态视角继续分析了各供给主体供给的边界和方式以确定社会福利的多元供给中各主体供给的方式和边界。本文最后一章从发展的视角分析了多元主体间存在的竞争、合作的矛盾关系,进而确立了政府在社会福利多元供给中的角色是监督、调控、规范和协调。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一、研究对象及核心概念界定(一) 社会福利的概念研究(二) 供给的内涵分析二、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一) 研究思路(二) 研究方法三、文献综述(一) 福利多元主义的解析(二) 社会福利供给研究第二章 社会福利作为公共物品的属性分析一、公共物品的概念及分类(一) 公共物品概念(二) 公共物品的特征(三) 公共物品的分类(四) 准公共物品的特征及分类二、社会福利的公共物品性质(一) 社会福利的概念(二) 社会福利的特征和功能(三) 社会福利的准公共物品属性(四) 社会福利分类第三章 社会福利的多元供给一、社会福利的政府供给(一) 社会福利政府供给的理论分析(二) 政府供给公共物品的效率与公平分析二、社会福利的市场供给(一) 社会福利市场供给的理论分析(二) 市场供给的影响因素(三) 市场供给的效率与公平分析(四) 政府供给与市场供给的“分合”三、社会福利的第三部门供给(一) 第三部门的概念与特点(二) 社会福利第三部门供给的理论分析(三) 志愿失灵四、联合供给—纳什均衡第四章 福利国家发展中多元的关系——历史的视角一、国家角色初显(一) 济贫法时期社会福利供给主体角色(二) 济贫法时期社会福利的特点二、国家角色凸显(一) 社会保险时期社会福利供给主体角色(二) 社会保险时期社会福利的特点三、国家角色成长成熟(一) 福利国家时期社会福利供给主体角色(二) 福利国家时期社会福利特点四、国家角色反思(一) 福利国家危机(二) 国家角色调整第五章 多元的供给方式及边界一、供给主体确定的原则(一) 公共物品的动态变化(二) 效率优先还是公平优先(三) 供给原则下的社会福利分类二、政府供给的边界及方式(一) 社会福利政府供给的边界(二) 政府供给的方式三、市场供给的边界及方式(一) 社会福利市场供给的边界(二) 市场供给的方式四、第三部门供给的边界及方式(一) 社会福利第三部门供给的边界(二) 第三部门供给的方式小结第六章 多元主体间的相互关系及政府角色定位一、多中心治理理论(一) 多中心治理理论简述(二) 多中心治理与福利多元主义二、各供给主体间的竞争关系(一) 竞争何以存在(二) 竞争关系分析(三) 合作何以存在(四) 合作关系分析三、多中心供给结构中政府角色定位(一) 竞合关系中政府的中心作用(二) 竞合关系中政府的监督、支持作用参考文献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社会福利论文; 政府论文; 市场论文; 第三部门论文; 社会福利多元供给论文;
社会福利的多元动态供给及政府角色定位 ——基于公共物品理论视角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