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能源龙矿集团矿山救护大队山东烟台265700
一、金属非金属矿山应急管理现状
从全国非煤矿山事故情况来看加强矿山企业的应急管理能够尽可能的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应急管理是一个过程,包括预防、预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预防就是防止紧急事件或事故发生,避免应急行动,主要从制定安全法律、法规,强化安全技术管理措施,对员工、管理者进行应急宣传与教育。预备就是在应急发生前进行的工作,主要是为了建立应急管理能力。响应又称反映是在事故发生之前以及事故期间和事故后立即采取的行动。恢复是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进行,首先使事故影响区域恢复最起码的工作秩序,然后继续努力,使事故区域恢复到正常生产状态。
目前政府日常安全监管工作力度不够,应急管理方面有待加强:一是加强企业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备案、管理等方面的指导;是加强企业应急培训与应急演练工作的指导;三是建立健全各级应急指挥机构,配备应急管理人员。各别矿山企业对应急管理应急管理工作重视不够,主要存在问题:抄袭预案;无规章制度、未设置应急机构和人员;预案缺失或缺乏可操作性;应急能力不满足应急要求;应急培训力度不够;应急装备配备不齐全。多数事故都是因企业缺乏应急管理,造成事故扩大,因此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
四、金属与非金属矿山主要灾害事故处置技术
(一)、冒顶片帮及坍塌事故应急处置
1、预防
(1)选用合理的采矿方法。
(2)科学合理地布置巷道及采场的位置、规格、形状和结构。
要避免在断层、节理、层里破碎带、泥化夹层等地质构造软弱面附近布置井巷工程。井巷、采场的形状和结构要尽量符合围岩应力分布要求。因此,井巷和采场的顶板应尽量采用拱形。
(3)要加强顶板的检查、观测和处理,提高顶板的稳定性。
顶板松石冒落往往是造成人员受伤的重要原因。对一些危险性较大的采场,在技术、经济允许的条件下,应尽量采用科学方法观测顶板。对已发现的不稳定工作顶板,要及时进行处理,并尽可能采用科学有效的措施(如喷锚支护等)防止冒顶事故发生。
(4)加强顶板管理,提高顶板管理的技术水平。
一是加强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知识的培训工作;二是结合矿山实际,总结顶板管理的经验教训,从地质资料的提供、井巷设计、井巷维护技术、施工管理,制订出一套完整的井巷施工顶板管理标准,为科学有效地管理顶板提供技术支持。
(5)及时处理采空区。
合理安排开采与采空区处理工程,设计采空区处理方案,对采空区处理效果进行检验。
2、预备
(1)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成立救援指挥部,根据情况是否请求外援。
(2)探明冒顶区范围和被埋、压、截堵的人数及可能的所在位置,并分析抢救、处理条件,采取不同的抢救方法。
3、响应
(1)迅速恢复冒顶区的正常通风,给被堵截、埋压的人员供给新鲜空气。
(2)应直接与被困人员联络(呼叫、敲打、使用地音探听器等)来确定被困人员所在的位置和人数。
(3)在处理中必须由外向里加强支护,清理出抢救人员的通道。必要时可以向遇险人员处开掘专用小巷道。
(4)在抢救处理中必须有专人检查和监视顶板情况。
(5)在抢救中遇有大块岩石,不许用爆破方法处理,如果威胁遇险人员,则可用千斤顶、撬棍等工具移动石块,救出遇险人员。
(二)矿井水害事故应急处置
1、预防
(1)地表防水
地表防水是指在地表修筑防水工程,防止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渗入矿井,是保证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其质量好坏及布置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矿井涌水量的大小和采掘工作能否正常进行。这种影响在雨季尤为显著。因此矿井必须制定防水计划,建立防汛组织;合理确定井口位置,确保地表水不会溃入井下;填堵有可能通往井下的渗水通道;整治河流,填补漏水河床或河流改道;修筑排(截)水沟,将水排至影响范围之外。
(2)井下防治水
加强矿井地质和水文地质观测工作;对老窑积水进行探放;井下留设防水矿拄及隔水惟幕带;设置水闸门或防水墙;对含水层进行疏放排干。
2、预备
(1)立即通知可能波及区域内的人员及时撤离,通知矿山救护队,关闭有关地区的防水闸门。
(2)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成立救援指挥部。
(3)了解突水的地点、性质,估计突出水量、水压、突水后涌水量、影响范围、补给水源及影响的地面水体。
(4)掌握灾区范围、事故前人员分布、矿井中有生存条件的地点、进入该地点的可能通道,以便迅速实施抢救。
3、响应
(1)按积水量、涌水量组织强排水,同时堵塞地面补给水源。
(2)加强排水和抢救中的通风,排水后要侦察,抢险中要防止冒顶、掉底和二次突水。
(3)搬运和抢救受伤者,要防止突然改变伤员适应的环境和条件,造成不应有的伤害。
(三)中毒窒息事故应急处置
1、预防
(1)加强井下巷道通风,严禁使用自然通风,必须使用机械通风。
(2)及时封堵井下废弃巷道。
(3)安设井下有毒有害气体监测监控系统,及时维护更新系统。
(4)放炮结束后未经气体检测,严禁进入。
2、预备
(1)立即通知可能波及区域内的人员及时撤离,通知矿山救护队。
(2)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成立救援指挥部。
(3)立即判断中毒窒息性气体的来源,以便迅速实施抢救。
3、响应
(1)确保通风系统稳定,防止采空区窒息性气体再次突然大量涌出。
(2)将遇险人员运送出窒息区或加强通风消除窒息区进行苏生,快速抢救遇险人员。
五、引发次生事故的几种情况
(一)进入废巷或盲巷中施救:未采取有效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入废巷或盲巷抢救中毒人员,导致伤亡扩大。
2008年1月5日,抚顺市清原县王家大沟金矿4名矿工在井下作业时,1名矿工在废弃巷道中作业,因缺氧窒息晕倒,另外3人发现后盲目施救,也先后窒息晕倒,最终导致4人全部死亡。
(二)在充满炮烟的巷道中施救:放炮后作业人员盲目进入造成炮烟中毒后,相关人员未采取有效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入施救,导致伤亡扩大。
2009年2月22日,张家口市涿鹿县矾山磷矿,1名工人进入掘进工作面(未安装局扇)清理浮石过程中炮烟中毒晕倒,当班另外2名工人在未采取任何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盲目施救,导致3人死亡。
(三)在火源回风烟雾中施救:井下发生火灾事故后,企业组织人员盲目下井施救,导致伤亡扩大。
2009年9月8日,三门峡市灵宝县金源矿井下电线短路,引燃坑木,6人被困;施救过程中又有7人被困,最终造成13人死亡。
(四)在长期停工的井巷施救:在未检测气体的情况下盲目进入导致中毒或窒息后,相关人员未采取有效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入施救,导致伤亡扩大。
2009年9月27日,重庆市城口县修齐镇石坊三矿(锰矿)停产11天后,1名工人擅自进入抽水,未出井,另有3人盲目下井搜救,造成4人死亡。
六、几点建议
1、加强监管队伍建设,提高监管能力和执法水平。
2、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督促企业达到基本安全生产条件。
3、督促企业做好安全管理设置机构和人员配备工作。
4、督促企业加大安全生产投入。
5、督促企业加强安全基础管理;加强培训机构建设,提高安全生产培训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