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文学史观研究 ——消费主义图景下接受美学文学史观建构的探究

新时期文学史观研究 ——消费主义图景下接受美学文学史观建构的探究

论文摘要

步入消费文化与文化全球化时代,文化观念的多元化受到空前尊重。对一元化文学史观、大一统文学史叙述模式及文学史编撰的反省即是文学史界对文化多元化思潮的一个响应。兴起于八十年代中后期、持续至今的“重写文学史”既是受国内文化思潮的影响,也是对六七十年代国际文学史界“重写文学史”的回应,为中国文学史学及文学理论研究找到了新的学术生长点,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另一方面,文化的消费时代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同时也在摧毁着人类几千年来辛勤营构起来的一些优秀传统与文明,使人们失去本民族文化的根脉。文学承负起一个民族文化的传统。那么,在一个崇尚消费,怀疑、嘲讽、解构一切的时代中,“重写文学史”如果只是一味采取回避或者完全的附就、拒斥态度都是不可取的,而应思量如何既吸纳消费主义、多元思想中积极因素,又能守护传统文明中的精华,以合理引导当下的思想文化健康发展。从文学的传统四要素来看,文学史应当是对这四个要素完整的、齐头并进的、相互渗透的研究才是科学的研究,而当前的文学史研究和编撰工作似乎对作家、作品和世界独有钟情。显然,这是残缺的文学史。这种残缺因没有在几大要素间建立起系统的、联系的观念而制约了文学史研究工作向纵深推进。所以,虑及上述因素,我们当下文学史观的构建工作当纳入消费主义图景与接受美学的理论语境下进行。本文试图对此予以探究。首先,本文拟在文化语境中,通过对二十世纪初以来我国文学史研究中阶段性、时代性的文学史文本进行分析,从中总结出文学史观念演变的动力,分析其得失,为文学史重写寻找合理的依据与可资借鉴的经验。第二,为使消费主义思想作为接受美学文学史观向更深层次推进的思想背景具备合法性,本文将分析消费主义思想与接受美学学术肌理的内在相似点,从而为建构消费主义图景下接受美学文学史观这一课题确立可能性。其三,在探讨消费主义图景下接受美学文学史观的建构问题上,本课题将通过对文学的传统四要素说的改造,认为在文学(文化)的消费时代,文学市场应当是文学要素之一;在消费主义图景下,传统的“读者”概念应当得到进一步厘清,它是对作家自我、文学市场的中介主体、普通大众、批评家、作家群这几重身份的总体指称。这样,即可为接受美学文学史观在消费主义图景下的研究提供内在合理的学术依据,进而丰富接受美学的期待视野和历时性与共时性两大维度的具体内涵。于是,消费主义图景下的接受美学文学史观,就应围绕具有多重身份特征的读者之期待视野及文学史历时性与共时性来展开建构工作。其四,文学史观的确立必须涉及到文学经典问题。一部作品文学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他是在多元接受之中得以确立的。所以,应当说,消费时代更能检验作品的“经典值”。那么,探讨文学经典的形成与消费主义图景下文学接受的关系问题对于文学史的撰写也是个颇为有益的话题;同时,也是对文学史历时性与共时性的补充,故本课题也拟对此给予讨论。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课题源起、研究现状与创新
  • 一、课题的源起
  • 二、本课题研究现状及学术创新点
  • 第一章 背景——“重写文学史”:文学史观的流变
  • 第一节:文学·文学史
  • 1. 文学史含义:文学历史的客观性与研究的主观性之汇合
  • 2. 文学观与历史观:概念的时代性、主体性对文学史研究的影响
  • 第二节:文学史·文学史观·文化系统
  • 1. 草创期:林传甲与黄人文学史——文学史观的初酿
  • 2. 发展期:胡适、郑振铎、刘大杰及其他——文学史观的多元演化动因
  • 3. 变异期:红色的泛滥——文学史观一元化给文学史书写的启示
  • 4. 转型期:政治破坚与世界学术背景下文学史观念多元走向
  • 第二章 消费主义图景下接受美学文学史观建构的可能性
  • 第一节:消费社会——一个迫近中国的社会图景
  • 1. 经济全球化——中国消费社会形成的国际动力
  • 2. 国家经济政策——变革传统消费观念的国家动力
  • 3. 社会阶层结构新变——消费社会形成的民间动力
  • 4. 消费特征——消费社会在当代中国的呈现趋势
  • 第二节:接受美学文学史观——对传统文学史观的挑战
  • 1. 社会思潮、哲学思想概述——接受美学形成的背景
  • 2. 阅读·意义生成与文学史——接受美学对传统文学史的置疑
  • 3. 读者本位·历时与共时·接受与效果史——姚斯文学史观的设想
  • 第三节:可能性——消费主义图景下建构接受美学文学史观
  • 1. 受众中心——消费主义思想影响接受美学文学史观之一
  • 2. 思想越界——消费主义思想影响接受美学文学史观之二
  • 3. 形成的同步性——消费主义图景影响接受美学文学史观之三
  • 第三章 消费主义图景下接受美学文学史观建构的探讨
  • 第一节:消费社会中文学要素的新变
  • 1. 文学市场——文学要素身份的吁求
  • 2. 多重化与大众化——消费时代读者的身份考查
  • 第二节:消费主义图景下接受美学文学史观的建构探讨
  • 1. 历时性理论构架在消费主义图景下的探究
  • 2. 共时性理论构架在消费主义图景下的探究
  • 3、历时性与共时性的关系之简评
  • 第四章 经典:纳入消费主义图景下接受美学文学史观的讨论
  • 第一节:经典·文学经典·经典危机
  • 1. 由宗教到文学:经典概念的演变及其特征
  • 2. 经典危机
  • 第二节:经典的品质与经典化:从接受美学文学史观谈起
  • 1. 经典品质、经典化与共时性体系中的“读者”多重艺术价值期待
  • 2. 经典的未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华民族文学史观的现代养成机制[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4)
    • [2].大文学史观——垂范百世的方法论[J]. 博览群书 2018(09)
    • [3].实证精神、进化观念与历史眼光——论胡适白话文学史观的科学主义向度[J]. 浙江社会科学 2017(03)
    • [4].《新民主主义论》与周扬新文学史观的变化探微[J]. 理论界 2015(03)
    • [5].现代文学史观以及书写实践研究[J]. 休闲 2019(03)
    • [6].论早期新文学的三种文学史观[J]. 同行 2016(08)
    • [7].中国文学史观的萌芽与发展[J]. 人文丛刊 2011(00)
    • [8].重写文学史思潮中的文学史观探析[J]. 长城 2010(06)
    • [9].中国文学史观与文学史研究[J]. 国际学术动态 2019(05)
    • [10].纯文学史观与中国文学史写作[J].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16(05)
    • [11].新左派文学史观的崛起与“重写文学史”[J].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2009(01)
    • [12].现代文学史观几种建构理念的评析[J]. 唐山学院学报 2013(02)
    • [13].现代文学史观探析[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1(05)
    • [14].科学主义与草创期中国文学史观建构[J]. 文学评论 2010(03)
    • [15].关于文学史观的建构——答《东方论坛》编者问[J]. 东方论坛 2009(01)
    • [16].论唯物论文学史观在中国的确立与发展[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9(06)
    • [17].进化文学史观与文学史研究实践[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6)
    • [18].文统与世变——试论清代古文系统中显示的文学史观[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8(04)
    • [19].现代文学史观以及书写实践研究[J]. 才智 2018(25)
    • [20].确立“多文学”观——中国多民族文学史观讨论的一种推进[J].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5(02)
    • [21].中国现代性文学史观念的奠基意义与先天不足——以胡适“文学史观”为中心的考察[J]. 中文学术前沿 2012(02)
    • [22].关系主义文学史观与当代文学、文化图景的重构[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 [23].论启蒙主义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观[J]. 广东社会科学 2009(04)
    • [24].从“多民族文学史观”看“花儿”研究[J]. 民族文学研究 2008(01)
    • [25].日本中国文学史观的建构:1882-1912[J]. 华文文学 2017(02)
    • [26].边缘的思考——多民族文学史观与女性文学的共建[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 [27].反思新文学史观的话语权[J]. 文学评论 2011(05)
    • [28].多民族文学史观在西部高校的实践[J]. 海峡教育研究 2013(03)
    • [29].论西部高校古代文学课程中多民族文学史观的建构与实践[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3)
    • [30].现代、现代性、现代性文学史观再探析[J]. 嘉应学院学报 2011(12)

    标签:;  ;  ;  ;  

    新时期文学史观研究 ——消费主义图景下接受美学文学史观建构的探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