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岩斜区由于位置深,周围有许多重要的神经血管结构,暴露困难,有“不可接近区”之称。部分迷路切除岩骨尖入路是一种处理岩斜区病变的新型颅底入路,但由于开颅范围大其创伤亦较大。本研究将该入路和锁孔理念相结合,对其进行改良以减小创伤。 方法:研究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测量10例20侧成人干颅骨标本各骨性结构间的距离,第二阶段对15例30侧成人尸头采用改良部分迷路切除岩骨尖入路及原入路暴露岩斜区,测量骨窗大小及增加的视野和视角,并观察有无岩骨内重要结构的损伤和岩斜区解剖结构的暴露情况,对两入路的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 结果:在4cm×3cm大小的骨窗范围内可以完成所有的改良入路手术操作,岩浅大神经沟到岩骨嵴的平均距离为12.8mm,Donaldson’s线到岩骨嵴的平均距离为12.2mm,磨除部分迷路和岩骨尖后手术视野水平暴露平均增加14.2mm,垂直暴露平均增加12.5mm,手术水平视角平均增加58°,垂直视角平均增加46°。改良入路可充分暴露岩斜区各解剖结构,所有标本均未见损伤岩骨段颈内动脉等重要结构,改良部分迷路切除岩骨尖入路与原入路的骨窗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对岩斜区的暴露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岩骨磨除操作是改良部分迷路切除岩骨尖入路的关键技术,Donaldson’s线可以作为磨除岩骨的安全界限,改良入路较原入路创伤小,脑牵拉轻,不容易损伤颈静脉球和面神经颅外段等重要结构,有可能保留听力,暴露同样充分,是一种良好的处理岩斜区病变的手术入路。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经岩骨前部入路中岩浅大神经的应用解剖学研究[J].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8(05)
- [2].岩骨花香伴此生[J]. 青年博览 2010(24)
- [3].10例岩骨胆脂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 中华护理杂志 2008(08)
- [4].岩骨周围肿瘤手术入路进展[J].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8(03)
- [5].岩骨次全切除术的临床应用[J].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9(03)
- [6].“岩骨花香”秘密之二 从微生物学看武夷岩茶[J]. 人与生物圈 2018(01)
- [7].岩骨胆脂瘤切除的手术配合[J]. 全科护理 2012(30)
- [8].三叉神经岩骨嵴压迹的研究及临床应用[J].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5(02)
- [9].岩骨前部切除在岩斜区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J].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15(02)
- [10].探讨不同类型岩骨后脑瘤的护理方法[J]. 中国医药指南 2014(16)
- [11].经岩骨前部入路的显微解剖及其操作要点[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8(06)
- [12].47例岩骨-斜坡区脑膜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1(05)
- [13].岩斜区脑膜瘤的手术入路[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6(02)
- [14].经颞下入路磨除岩骨虚拟现实模拟研究[J].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2(06)
- [15].岩骨花香的茶艺流程与韵致赏析[J]. 福建茶叶 2020(01)
- [16].颈内动脉岩骨段狭窄支架置入术后脑出血一例[J].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6(06)
- [17].武夷岩茶的岩骨花香[J]. 茶博览 2009(08)
- [18].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大型岩骨后脑膜瘤的手术技巧[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23)
- [19].耳上经岩骨嵴小骨窗入路至岩斜区显微解剖学研究[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08(05)
- [20].颞骨切除术与岩骨次全切除术-House与Fisch比较[J].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7(01)
- [21].颞骨岩部胆脂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J].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4(03)
- [22].颞骨岩部胆脂瘤的手术进路[J].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8(S2)
- [23].鼻内镜下经蝶入路切除岩尖胆脂瘤2例[J].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14(03)
- [24].岩斜区应用解剖及手术入路研究进展[J].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11(03)
- [25].CT岩骨薄层扫描在乙状窦前入路中的应用价值[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08(01)
- [26].颞下经岩骨嵴入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J].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20(07)
- [27].藤子沟电站人工砂岩骨料加工成本分析与过程控制方法[J]. 四川水力发电 2008(S1)
- [28].颞骨及岩骨段颈内动脉的断面解剖学研究与三维模型构建[J]. 激光杂志 2012(05)
- [29].改良颞下经岩骨嵴入路切除岩斜区表皮样囊肿10例[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0(11)
- [30].经乳突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显微解剖与临床应用[J].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