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尼奥·内格里非物质劳动理论探析

安东尼奥·内格里非物质劳动理论探析

论文摘要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到:“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而意大利学者安东尼奥·内格里(Antonio Negri)2则认为:如今,这个幽灵不仅在欧洲,而且在全球游荡。资本主义发展进入“帝国”阶段,资本已经统治了全人类,甚至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以及人类的意识与欲望。另外,我们也要认识到,共产主义幽灵的形象也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无产阶级的构成已经历了转化,他们不再仅仅是产业工人,而是一切受剥削于、受支配于资本的人。这意味着我们再度面临这一艰巨的任务:把无产者作为一个阶级,对它的新构成进行分析、理解。内格里继承了马克思从劳动领域寻找革命潜能和解放理想的传统,认为:“正如马克思要求我们离开喧嚣的交换领域,自下而上地进入生产的潜在住所一样,我们打算使这一立足点的转变发挥类似在《资本论》当中的这种转移的功能。生产的王国是社会不平等清晰的表现之所在,甚至是对帝国的力量最有效的抵抗和替代出现之所在。”3因此,“我们理解大众(无产阶级的新形象)的真实存在状况的一个策略是考察当代劳动的形式和劳动的分类。从许多方面来说,劳动界定了大众的存在方式和潜能。一些学者认为我们把分析的重点放在生产劳动的非物质性层面上,没有能够对大众的主体性作出成功的分析。在这里至关重要的是我们关于非物质劳动在当代经济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论述。……无论是从系统的生产力的角度还是从反抗帝国权力、寻找替代力量的角度出发,我们都无法想象不把非物质劳动置于帝国的中心。”4非物质劳动及其霸权,不仅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也是构建无产阶级主体的活动。内格里在这里重现了马克思《资本论》的逻辑:资本主义的发展本身就是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在这个意义上,内格里对非物质劳动的讨论,不仅对于在当代激活马克思主义,而且对于理解当代的资本主义的实质、劳动的新形式和无产阶级的时代状况,都具有特别的意义。论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对内格里非物质劳动理论作一番初步探析。第一章是“非物质劳动”的由来、研究现状和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高科技和服务业的发展,劳动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传统的物质劳动不再是财富的主要源泉,而且也无法作为衡量财富的标准。许多学者对新的劳动形式进行了把握,如科技劳动、知识劳动、智力劳动等等。而非物质劳动,作为一个把握劳动新形式的概念,最早是由意大利马克思主义学者提出的。作为《帝国》的一个重要概念,随着《帝国》的热议,非物质劳动也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认可。这一概念在诊断当代资本主义状况和把握劳动新形式,都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它不仅在一定意义上继续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继承了资本主义发展本身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传统,从劳动领域中挖掘解放的潜能和构建革命的主体;而且对于理解当代资本主义有特别的意义。第二章是“非物质劳动”理论的内容,包括概念的提出、定义的内容、理解的框架以及与马克思“劳动”概念的关系。内格里之所以提出“非物质劳动”概念,是因为他认为:非物质劳动不仅是帝国得以构建的社会本体论,是解释当今资本主义生产现实的基础工具,而且也同样是大众这一全球无产阶级得以形成的基础。这就赋予了非物质劳动概念核心地位。内格里所谓的非物质劳动,“即创造非物质性产品,如知识、信息、交往、关系,甚或情感反应的劳动”1。他十分强调劳动的情感性方面,认为:科技劳动、知识劳动、智力劳动等,它们只反映了劳动的智力方面,没有抓住劳动的交往和情感方面,这是劳动主体再生产的关键。内格里虽然是一个广义上的马克思主义者,但他却说:他不是用马克思价值观的框架来理解非物质性劳动的,而是从一个生命政治学的框架来理解这一种新的生产方式。这一框架把握了劳动的生命政治层面,但由于其具有抽象内在性的特点,因此缺乏现实的动力,必须把它建构在生产的维度上,力图将生命政治与马克思的社会生产联系起来。内格里的非物质劳动,可以说是马克思“生产劳动”概念的现实展开。马克思曾经认为不占主导的非物质生产劳动开始成为资本主义剥削的重要形式。第三章是“非物质劳动”的霸权及其影响。内格里不仅提出了非物质劳动概念,而且还给出了非物质劳动霸权的观点。这一观点意味着:不仅非物质劳动被纳入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而且还成为了劳动的主导形态。发达国家服务业的高度发展就体现了这一点。非物质劳动具有霸权,对社会生活、产业结构和政治主体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它不仅改造了社会生活,促进了社会关系和能力体系的全面发展,而且还引发了新一轮的产业革命。最为重要的是,内格里认为,它为新的无产阶级政治主体的产生创建政治基础。这虽然具有“唯意志论”的色彩,但其理论勇气值得敬佩。第四章是“非物质劳动”的重要地位与当代意义。虽然内格里的非物质劳动理论重在构建无产阶级政治主体,但由于对劳动新形式和无产阶级主体的分析,这提示出:非物质劳动不仅是全球化资本主义的主要动力,而且对于理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如金融化资本主义,也有一定的启示。但是,不足的是,由于内格里拒绝对资本主义进行客观主义的分析,因此非物质劳动理论缺乏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深入分析,本文最后试图做一下这方面的分析,弥补这一缺憾。最后,以附录的形式叙述一下意大利马克思主义和内格里本人理论发展的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内格里的非物质劳动理论。因此,内格里的非物质劳动理论,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试图抓住当代劳动实践变化的新形式,以诊断当今资本主义社会和构建无产阶级政治主体,“大众”就是他的政治主体建构学的时代演绎与最新发展。由于意大利区域政治运动的需要,他的理论更多的是强调其政治方面的积极意义,给予了我们许多理论上的启发。而本文的主要思路是:侧重分析非物质劳动理论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积极意义。首先,非物质劳动理论对于理解当今世界经济以及资本主义有一定的意义。非物质劳动作为发达国家的主要劳动形式,预示着发展中国家也将会经历这一阶段。其次,非物质劳动,虽然是资本剥削的新形式,但客观上也促进了经济与社会个人的发展,为新世界创造物质基础。如马克思讨论的第二个社会形态,这一阶段可以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为更高级的阶段创造条件。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恢复
  • 第一章 "非物质劳动"的由来、研究现状和意义
  • 第一节 "非物质劳动"的由来
  • 第二节 "非物质劳动"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非物质劳动"的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内格里的非物质劳动理论
  • 第一节 非物质劳动概念的提出
  • 第二节 非物质劳动定义的内容
  • 第三节 非物质劳动的理解框架——生命政治学
  • 第四节 非物质劳动对马克思"劳动"概念的继承和发展
  • 1 马克思的劳动与非物质生产劳动概念
  • 2 非物质劳动、劳动和非物质生产劳动概念之间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内格里提出的非物质劳动霸权思想及其影响
  • 第一节 非物质劳动霸权的内涵
  • 第二节 非物质劳动霸权的影响
  • 1 非物质劳动霸权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 2 非物质劳动霸权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内格里的非物质劳动的重要地位与当代意义
  • 第一节 非物质劳动成为理解当今世界经济的新途径
  • 1 非物质劳动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 2 非物质劳动对经济金融化的分析有一定启示
  • 第二节 非物质劳动理论的不足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 非物质劳动概念提出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非物质劳动"概念提出的意大利政治背景
  • 第二节 "非物质劳动"概念提出的意大利学术传统
  • 1 意大利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的继承和发挥
  • 2 法国后结构主义对意大利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 第三节 内格里本人的思想轨迹和政治实践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劳动的自由与自由的劳动:马克思“非物质劳动”时代新意解读[J]. 湖南社会科学 2020(04)
    • [2].非物质劳动理论对供给侧改革的启示[J]. 行政科学论坛 2017(02)
    • [3].安德瑞·高兹非物质劳动思想述评[J]. 文化学刊 2017(04)
    • [4].非物质劳动及其解放潜能[J].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6(02)
    • [5].马克思主义非物质劳动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16(20)
    • [6].非物质劳动与当代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复兴[J]. 哲学动态 2015(07)
    • [7].当代西方学者关于“非物质劳动”概念的争论及评析[J]. 理论月刊 2018(10)
    • [8].“非物质劳动”与资本积累[J]. 南京社会科学 2017(10)
    • [9].论内格里“非物质劳动理论”——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J]. 学术交流 2016(06)
    • [10].论“非物质劳动”与全球时代的资本权力[J]. 长白学刊 2015(03)
    • [11].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非物质劳动[J]. 江西社会科学 2014(09)
    • [12].网络文学的非物质劳动性[J].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3(02)
    • [13].从非物质劳动到帝国再到大众——浅析《帝国》理论思维路径及哲学批判[J].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12(06)
    • [14].哈特和奈格里的非物质劳动理论[J]. 理论界 2010(05)
    • [15].语言技能与情感劳动:对非物质劳动两种形式的辨析[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9(04)
    • [16].“数字劳动”内涵探析——基于与受众劳动、非物质劳动、物质劳动的关系[J]. 教学与研究 2017(12)
    • [17].内格里“非物质劳动”的由来、研究现状及其意义[J].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11(02)
    • [18].非物质劳动霸权:新世界的“染色体”——哈特的非物质劳动概念浅析[J]. 理论月刊 2010(10)
    • [19].非物质劳动:马克思劳动观点的发展还是误读?[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 [20].重审认知资本主义语境中的阶级概念[J]. 山东社会科学 2017(08)
    • [21].非物质劳动霸权:帝国缔造与颠覆的根本肇因——论《帝国》的后现代主义政治理论[J]. 新视野 2016(02)
    • [22].粉丝的情感劳动与情感脱缰——以“2·27”事件为例[J]. 新闻研究导刊 2020(10)
    • [23].从非物质劳动到数字劳动:当代劳动的转型及其实质[J]. 国外社会科学前沿 2019(07)
    • [24].非物质劳动、“普遍智能”与“知识无产阶级”[J].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8(03)
    • [25].哈特、奈格里的生命政治生产理论研究——从“非物质劳动”、“生命政治”到“生命政治生产”[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26].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重构及其限度——以奈格里和哈特的非物质劳动为中心[J]. 学术交流 2017(12)
    • [27].非物质劳动理论——对哈特和奈格里理论的再阐释[J].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2010(04)
    • [28].奈格里“共同性”思想探析[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0(02)
    • [29].“非物质劳动”与资本逻辑——意大利自治马克思主义对政治经济学批判传统的复归[J]. 教学与研究 2014(02)
    • [30].对安东尼奥·内格里“非物质劳动”概念的学术考察[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5(01)

    标签:;  ;  ;  ;  ;  

    安东尼奥·内格里非物质劳动理论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