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电视舞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电视舞蹈,大众化,审美思维,审美心理
电视舞蹈论文文献综述
马强[1](2019)在《重新建构的审美思维——论电视舞蹈的大众化“转型”》一文中研究指出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电视,作为大众传媒时代视觉艺术的"发轫器",以蒙太奇组接的方式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集中凝练地表现了人类的情感世界及万物百态的信息。舞蹈与电视两种艺术形态在发生之初便注定要结合并产生全新的艺术形式,这种全新的艺术形式称之为电视舞蹈。电视舞蹈的兴起与发展,是观众对剧场舞蹈的审美心理逐渐大众化的"转型",也是舞蹈与电视融合所形成的新的美学思维,在这种思维模式下,电视为舞蹈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更加适应大众审美的广阔平台。(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29期)
曲笛鑫[2](2019)在《媒介融合下从“电视舞蹈”到“新媒体舞蹈”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媒介始终与科技相伴而行,革命性的传播技术必然会引发新的媒介诞生。2016年中国传媒发展格局中,新媒体迅猛发展,传统媒体陷入困境,这已然成为一个相当显性的景观。在这样一个媒体格局和背景下,媒介融合时代新旧媒体交集,传统主流媒体也在改革和创新的路上;在一个媒介融合的"互联网+"时代,电视与其他新媒介相互融合,这无疑让我们看到了舞蹈的新可能。本文介绍了电视舞蹈与新媒体舞蹈,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电视舞蹈与新媒体舞蹈的兴衰之争。(本文来源于《传媒论坛》期刊2019年11期)
李莉,黄建新[3](2019)在《电视舞蹈《烟》的微观世界》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的发展给舞蹈创作带来了全新的方法与手段,也极大地拓展了舞蹈表现的时间与空间。TV Dance“是一种采用蒙太奇语言并结合舞蹈手段在舞台上超越时空局限地来展现作品的电视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舞蹈创作方式在国际国内方兴未艾。《烟》是1995年M(本文来源于《山西科技报》期刊2019-03-21)
沈琬茹[4](2019)在《电视舞蹈节目的创作方法及其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电视舞蹈作品兼具舞蹈与摄影的特点,是舞蹈作品在电视媒体上的独特呈现,电视对于舞蹈作品传播以及改编创作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在电视舞蹈节目的实际创作中,难度是比较大的。为此,本文对电视舞蹈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对电视舞蹈节目的创作方法展开探讨,希望能够对电视舞蹈节目的创作与发展起到一定帮助。(本文来源于《西部广播电视》期刊2019年02期)
何斌[5](2018)在《电视舞蹈节目视觉设计传播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视舞蹈节目已从最初的小众艺术发展成为现在的大众文化,人们对于电视舞蹈节目的视觉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就是对电视舞蹈节目视觉设计的传播效果进行研究,通过遵守独特的艺术规范,制作出符合观众需求的电视舞蹈节目。(本文来源于《新闻战线》期刊2018年18期)
杨露[6](2018)在《电视舞蹈《昭君出塞》的艺术魅力》一文中研究指出舞蹈是人们抒发情感、传达信息、交流心灵感悟的重要肢体语言,在众多艺术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长久以来,我国各民族由于生活环境、文化背景的差异而形成的民风民俗逐渐融入到舞蹈艺术当中,逐渐演变成独具观赏性与娱乐性的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形式,成为我国舞蹈艺术不可分割的重要分支。《昭君出塞》就是众多优秀民族舞蹈节目的典型代表,这支电视舞蹈以鲜明的艺术感展现了民族舞蹈的独特魅力。一、电视舞蹈《昭君出塞》中民族艺术价值的体现(本文来源于《当代电视》期刊2018年09期)
孙熠然,周黎[7](2018)在《电视舞蹈节目美术设计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舞蹈艺术本身就源自于生活,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具有非常强烈的娱乐效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舞蹈艺术以其独特魅力征服了各层次的观众,并成为了各类型文艺汇演的必备节目。因此,为了增强节目效果,需要在电视舞蹈节目中开展不同的美术设计,以此来增强对观众的视觉冲击效果及传播效果。(本文来源于《新闻战线》期刊2018年16期)
王徐媛[8](2018)在《电视舞蹈的发展策略研究——以《舞林争霸》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艺术活动产生了巨大冲击,舞蹈艺术与电视媒体融合走进千万家。本文以电视舞蹈作为出发点,归纳总结电视舞蹈在发展中产生的问题,提出有利于电视舞蹈发展的策略,从而使舞蹈在电视节目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传播。(本文来源于《新校园(阅读)》期刊2018年08期)
李乐,赵彦[9](2018)在《中国电视舞蹈现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视舞蹈诞生于西方,它的出现是以实验电影先驱玛雅德润拍摄的舞蹈短片《舞蹈录像编舞研究》和芭蕾题材影像《夜之情》为标志的,两部划时代作品的诞生开辟了舞蹈录影的先河。在我们国家,电视舞蹈起步较晚,一直到了二十世纪末本世纪初,以中央电视台的白志群为首的一批新生代电视编导集合了众多极具创作力的舞者,拍摄了《扇舞丹青》《太阳鸟》《梦——舞蹈家刘敏艺术撷英》《西风烈——少年铁木真》《艾斯米拉达》等众多脍炙人口的电视舞蹈作品。从此,电视舞蹈的概念才逐渐被国内理论界和学术界所重视。(本文来源于《北方音乐》期刊2018年12期)
王明权[10](2018)在《试论电视舞蹈艺术在中国的现状与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社会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精神需求也得到提升。舞蹈作为一门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想要被更多的人接受,不能局限于舞台,应通过多方面的传播载体让大众熟知。电视作为现代社会传播速度最快的载体之一,是舞蹈艺术发展必须利用的媒介。(本文来源于《西部皮革》期刊2018年12期)
电视舞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媒介始终与科技相伴而行,革命性的传播技术必然会引发新的媒介诞生。2016年中国传媒发展格局中,新媒体迅猛发展,传统媒体陷入困境,这已然成为一个相当显性的景观。在这样一个媒体格局和背景下,媒介融合时代新旧媒体交集,传统主流媒体也在改革和创新的路上;在一个媒介融合的"互联网+"时代,电视与其他新媒介相互融合,这无疑让我们看到了舞蹈的新可能。本文介绍了电视舞蹈与新媒体舞蹈,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电视舞蹈与新媒体舞蹈的兴衰之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视舞蹈论文参考文献
[1].马强.重新建构的审美思维——论电视舞蹈的大众化“转型”[J].北方文学.2019
[2].曲笛鑫.媒介融合下从“电视舞蹈”到“新媒体舞蹈”探析[J].传媒论坛.2019
[3].李莉,黄建新.电视舞蹈《烟》的微观世界[N].山西科技报.2019
[4].沈琬茹.电视舞蹈节目的创作方法及其探索[J].西部广播电视.2019
[5].何斌.电视舞蹈节目视觉设计传播效果研究[J].新闻战线.2018
[6].杨露.电视舞蹈《昭君出塞》的艺术魅力[J].当代电视.2018
[7].孙熠然,周黎.电视舞蹈节目美术设计效果研究[J].新闻战线.2018
[8].王徐媛.电视舞蹈的发展策略研究——以《舞林争霸》为例[J].新校园(阅读).2018
[9].李乐,赵彦.中国电视舞蹈现状研究[J].北方音乐.2018
[10].王明权.试论电视舞蹈艺术在中国的现状与发展[J].西部皮革.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