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贯彻教育创新思想,提高高职教育质量(论文文献综述)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1](2022)在《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十四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文中认为闽政办[2021]50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福建省"十四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已经省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杨金铎[2](2021)在《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文中提出新时代下,中国高等院校立德树人工作面临新境遇、新诉求、新挑战。“立什么德、树什么人”是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我国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所在。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断明确了新时代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各类课程提出的要求,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添了新力量。课堂是大学生接受知识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一直以来,大家普遍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程”)是承载知识教育与价值观教育双重维度的课程,其他课程不分担价值观教育的责任,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重担自然而然地落到了“思政课程”的身上。但是,高等院校的其他各类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同样具有丰厚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专业课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这些潜隐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挖掘出来,使大学生在接受知识教育的同时,受到价值观的熏陶和洗礼,即“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成为新时代下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一剂良药,必须一以贯之地长期坚持下去。所以,厘清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基本理论,阐明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挖掘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基础,探究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内容,分析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找到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明晰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趋势意义重大。因此,本文以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基本理论、中国高等院校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思政”建设,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基础和主要内容,取得的成就、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原则、方法、路径,“课程思政”改革的趋势为逻辑脉络展开论述,共为八个章节,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部分。本章从整体性的视角对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进行把握,从研究背景中指明我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动态环境,定位研究意义;从国内外研究现状中阐释、对比、分析、概括当前我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所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瞄准关键问题,明晰论述脉络;从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中提炼出逻辑结构和方法依据,确保本文行之有理,言之有据,逻辑缜密。第二章为“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是什么”部分,即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基本理论概述。本章着重分析了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概念、特点、要求及其与“思政课程”的关系。概念是探究问题的起始基点,从课程的含义推进到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含义,从普遍性到特殊性,为后续问题的探析奠定了基础;对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特点进行解读,明晰了本文的马克思主义立论基础,保证了研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鉴于此,进一步论述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要求及其与“思政课程”的关系。第三章为“中国高等院校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思政’建设”部分,即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包括发挥“隐性课程”育人功能的需要、提升“思政课程”教育效果的需要、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的需要等三个维度。“隐性课程”育人作用的发挥需要其勘探自身的育人元素、专业课教师筑牢政治信仰、将思政工作贯穿育人全过程。我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能有力地弥补“思政课程”教育理念滞后、教育方法单一、教育实践不足的缺憾。此外,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载体,“课程思政”必须在落实高等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等方面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因此,分析透彻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意义重大。第四章为“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理论溯源”部分,即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基础。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的,因此,剖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对于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也能为我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一定的指导。第五章为“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什么”部分,即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内容。《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了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内容,在进行总结、归纳之后,本文将其分为政治引导、思想引领、道德熏陶、劳动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等五个方面。研究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必须要明确其建设什么,因此,主要内容是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应有之义,分析透彻这部分内容至关重要。第六章为“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部分,即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取得的成就、面临的困境及原因。从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取得的成就上看,本文主要从地域、学校层次、办学性质等几个因素出发,通过查阅官网通知、公众号、了解相关教学活动实施方案等方式列举了部分学校带有“课程思政”性质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从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原因上看,本文主要从高等院校、专业课教师、大学生等三个方面入手,从而以此为依据归纳出相应的原因。第七章为“怎样推进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部分,即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本文以困境及原因为依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策略。鉴于部分高等院校、专业课教师以及大学生在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困境及原因,本文主要从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原则、方法和路径等三个方面切入,主张坚持党委领导、协同共建、贴近实际等原则,实施统筹与支撑相统一、自察与培训相统一、融合和联动相统一等方法,要求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各司其职,专业课教师树立“立德为先”的价值观,专业课程凸显科学的价值取向。第八章为“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未来展望”部分,即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趋势。本章主要从实现“课程育人”向“全课程育人”的转化、促进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等三个维度论述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趋势。从传统的“思政课程”到新时代下的“课程思政”,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转化,将推动“全课程育人”局面的形成、促进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
罗北战[3](2021)在《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以G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提出,“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18年教育部出台的“新时代高教40条”要求高校加强课程思政建设;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指明了前行方向。基于此背景,本研究立足于笔者所工作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实际,以自身任教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为研究对象,开展《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建设研究。本研究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逻辑展开,试图从G校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思政建设进路中管窥当前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问题,并尝试提出对策建议。首先,提出问题。第一,本研究通过对文献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建设缺乏以教学设计、教学实践和教学评价学理逻辑为主线的系统、全面的研究;并且专门以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建设为研究对象的相关研究几乎没有。第二,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具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具体而言,高职院校开展《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建设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是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重要途经,同时也是保障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质量的内在需要。此外,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组织实施目标与思政教育目标一致,且其课程组织实施与思政教育互为促进,为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提供了可行性。其次,分析问题,包括论文第三章和第四章。此部分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对高职院校《中传统文化》课程思政建设现状调查。在分析调查数据的同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形成原因。经调查发现,虽然高职教师普遍认同课程思政理念,学生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认知也不断加深,但是仍然存在教师思政目标的缺失、内容单一、教学方式单调等问题。探究其原因是:教师的课程思政教育意识不足,教师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和管理能力不足,教学共同体作用发挥不足,任课教师外在压力过大,考核评价制度忽视立德树人指标。这些存在的问题未能解决,将严重阻滞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进程的推进。最后,解决问题,由论文的第五章组成。基于前面部分的分析,针对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和建议。针对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建设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必须从思想认识、行动方案等两个方面给予理论上指导和实践上的对策和建议。其一,应引导教师提升课程思政建设意识,让课程思政理念成为从自发到自为的行为,其二,从强化文化解读和思政理论素养,提高教师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能力;创新教学设计,加强教师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的能力;推行多元化教学实施方式,丰富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三个方面,推进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从标准化到创新的专业性提升;其三,需要确立善治管理理念,从处理好教学共同体作用发挥不足的问题,处理好专业教师外在压力大的问题,处理好刚性评价与柔性评价相结合的问题三个方面,完善教学管理为教学服务的功能,为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管理保障。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调查,成因分析和对策形成,得出以下结论: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是高等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具有高等教育课程思政思政建设的共性,同时也带有高职院校的个性。高职院校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应坚守高职院校培养以具有“大国工匠”精神,同时具备操作能力、实践能力的德才兼备的人才标准,深挖与高职院校培养具有适切性的思政元素,积极发掘与高职院校培养方式契合的思政元素融入点,逐步摸索出一套适合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课程、教学和评价系统,为科学推进高职院校思政建设作出贡献。
武智[4](2021)在《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49-2019) ——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文中提出职业教育是当代中国参与国际人才竞争的一个重要平台,是联结教育、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纽带。职业教育政策不仅是规范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和路径的指针,而且是国家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的具体写照,更成为了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本研究主要是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将职业教育政策置于理论分析的中轴,从历史制度主义独特的时间观、历史观和制度观出发,对新中国成立七十年间职业教育政策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类,阐释政策文本的丰富意涵,对职业教育政策发展演变进行合理归因,并揭示不同历史阶段职业教育政策的主要特征和政策演进的可能路向。本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从论文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学术史梳理,辨析历史制度主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政策等相关概念,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研究主要方法等。简要介绍了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理论基础和本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构建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和路径依赖的分析范式,形成了由宏观结构—中层制度—微观行动者的解释框架。第二部分(第一至二章)对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进行分阶段研究。历史制度主义方法论有助于我们分析长时段的教育政策变迁。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历经七十年的变迁,在不同历史时期,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教学模式持续变革。具体而言,改革开放前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分为过渡时期的职业教育政策(1949—1956)、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职业教育政策(1957—1966)、“文革”时期职业教育政策(1966—1977)三个阶段。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包括职业教育内在需求型发展阶段政策(1978—1989)、职业教育巩固提高型发展阶段政策(1990—1998)、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型发展阶段政策(1999—2009)、职业教育内涵提升型发展阶段政策(2010年—2016)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型阶段政策(2017—2019)五个方面。这部分是本研究的主体部分,重点从政策环境分析、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纳小结。研究过程中从经济发展、政治体制、文化观念等宏观因素出发,分析各要素之间的结构性互动及其影响,试图通过追寻事件发生的历史轨迹找出过去对现在的重要影响。论文援引历史制度主义的时间观,将关键节点、序列、事件等引入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历史的追溯之中,具体从纵向线性历史序列和横向的点状历史节点两个层面出发,强调不同时期职业教育政策的特殊性,考虑制度内生机制的影响和偶然因素的影响,体现职业教育政策变迁鲜明的渐进性和时序性,力求生动地呈现出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第三部分(第三章)是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动因分析、路径依赖和效能分析。历史既是过去的时间性存在又决定着当下的现实性存在。纵观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历程,一方面,职业教育制度具有内生性特征,政策的演变遵循着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是一个逐步完善和持续改进的过程;另一方面,职业教育政策受偶然变量的影响,行动与制度互动的同时,历史过程中出现的偶然性导致意外性制度变迁的发生。通过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段和八个“关键节点”的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动因分析,集中探讨外生性变量、内生性变量和行动者变量等在职业教育政策变迁中的作用,从政府理性选择、学校理性选择两个方面对职业教育政策变迁进行合理归因,并分析了投入效能和产出效能,揭示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效应。第四部分(第四章)是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基本规律与历史经验。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基本规律整体上呈现出“断裂均衡”的特征,可以归纳为政治结构形塑职业教育制度变迁方向、经济结构调节职业教育政策演化过程和利益主体制衡职业教育政策迭代更新。新中国成立后,现有的一系列职业教育政策迫切需要变革,梳理这一时期的职业教育政策演变过程,大致经历了专业技术教育体制的建立、中等专业学校的建立、技工学校和职工教育得到发展、城市职业学校的兴办、“文革”时期导致职业教育停滞的过程。改革开放是新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重要节点,掀开了历史发展的新篇章。新中国成立七十年间相继出台了职业教育改革的各项政策举措,职业教育也迎来了发展的高潮。总体来看,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经验主要是以问题为导向完善职业教育政策,构建统一协调的职业教育动力机制和职业教育走内涵式特色化发展势在必行。先前的职业教育政策对后续的职业教育发展有持续性的影响,同时,后来发生的政策演变对此前的历史实践也具有经验总结和规则承续的意义。进入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以及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得以高速发展,中等职业教育逐渐恢复提升,并且中职教育逐步向农村地区延伸,以发挥其服务“三农”、助力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功能,突出了职业教育政策的包容性,从战略高度推动职业教育向高质量方向持续发展。
石晓刚[5](2021)在《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 ——基于习近平劳动教育重要论述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6年“工匠精神”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在劳动教育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弘扬工匠精神,成为了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热点。工匠精神的内涵和价值意蕴随着时代改变而改变,培育大国工匠迫在眉睫。然而,通过对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效果的了解和调研,发现干扰工匠精神的培育效果的因素多种多样,因此,探寻基于习近平劳动教育重要论述的视角下培育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选题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学科角度出发,通过广泛搜集相关资料并认真梳理最新成果,笔者站在高职院校的视角,利用文献法、矛盾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除绪论外,本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具体思路如下:第一部分,首先叙述了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关于劳动教育重要论述和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及属性,而后分析了二者具有耦合性的联系,即均立足在了人才战略层面、融会了技术人才底色和落实了立德树人的任务等三个方面。第二部分,从社会、院校、师资和学生四个维度深入解读了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所遇到的现实困境。第三部分,笔者以习近平关于劳动教育重要论述为指引,为职业院校做好工匠精神培育工作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创设浓厚的育人环境、建立德才兼备的团队和争做技能型优秀人才四个方面形成合力,从而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担负起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赋予他们的责任。
方桐清[6](2020)在《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但我国高职院校大都脱胎于职业大学、成人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办学历史只有四十年。高职教育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仍存在大学文化缺失、职业文化不强的客观现实,高等性、职业性都不够使得“类型”和“重要”双不显。文化育人弱化导致立德树人虚化,价值取向不明导致文化育人泛化。而现有研究成果零散,总体缺少基础框架,不足以指导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实践活动。课题通过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以江苏省15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为主要样本,对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及其实现进行了研究。高职教育要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必须实施文化育人,明确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高职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给予“5B定位”,蕴含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定位“基层职业性”;我国对高职给予“复姓定位”,蕴含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定位“高等职业性”。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具有“高等”文化共性,同时具有“职业性”个性价值追求。文化育人定位决定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性质,文化育人特性反映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面貌,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对文化育人定位、文化育人特性具有反作用。因此,文化育人定位和特性价值追求的向度即为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应然目标。从文化育人定位、文化育人特性的维度分析,其价值取向均有四个向度。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实现的应然路径是:以“职业性”特质人才为培养目标,走校企“双主体”文化育人之路,在合作中正视育人文化与企业文化价值目标的现实不融,规避企业文化中不利于人的道德、理性、真善美形成的文化因子,有效耦合育人文化与企业先进文化,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追求。我国职业教育的起步可追溯到19世纪70年代。自此至改革开放前,我国职业教育及其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后,我国高职教育随经济建设中心的确立应运而生,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传统文化对技术精神的双压制、社会文化对育人文化的深融合、外来文化对高职文化的反思间性等影响,形成了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特质文化形态。以发展需要、发展规模、发展质量为评判标准,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具有递进式发展特征和递进式文化育人价值目标。从对文化育人的认识高度、重视程度和实践效度分析,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随递进式发展任务划分为随性、工具性、理性、特性四个发展阶段。四个阶段以经济与高职互动为演进动力,是“适应—调整—再适应”的演进过程。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虽然仍存在不少现实矛盾,但是从宏观上取得了重要成就,同时存在向度摇摆阻碍类型彰显之囧。从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实现的实践情况看,弱化并制约其彰显深度、广度和效度的主要问题包括:融入工业文化因素比较泛化、注入企业文化要素比较主观、培养优秀企业精神重视不够、关注文化间性存在盲目性碎片化。这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多维因素复合的结果。影响其彰显的主要原因在于:文化育人自觉性不强、职业文化理解得不深、校企文化交融性不足、文化传播机制不完善、法律法规机制不健全。彰显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需要从内容、载体、路径、传播方式、文化环境等方面系统化推进。
李甄[7](2020)在《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研究》文中提出高等职业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大以来,我国步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对以往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成就做出了充分肯定,也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高职院校应不断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改革和创新,全面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精神,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着重做好学生和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本文通过研究已有文献成果,辅之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分析新时代以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论文主体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和发展总结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内容以及意义。第二部分承接上一部分的主要内容,进一步介绍我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和不足。第三部分主要从社会、学校和学生三个层面分析我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第四部分阐述了针对问题,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措施。本文对党的十八大以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新时代的特征和重要价值,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从学校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思政教师队伍几个方面加强和改进,形成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立体架构。
凌晓青[8](2020)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山西高职教师育德素质培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时代,在“立德树人”旗帜的指引下,教师应承担教书育人的主体责任。当前,全国高校正构建“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高职教师作为育人的中坚力量,其育德素质对社会、学校、学生及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很直接的影响,因此,注重高职院校教师育德素质的培育,探究提高高职教师育德素质途径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依据课程思政的理念和功能以及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教师育德素质培育的理论基础,构建了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为主要要素的教师育德素质。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围绕高职教师基本情况、高职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高职教师育德素质情况、高职院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培育情况四个维度设计调查问卷,对山西省16所高职院校500多名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山西省高职院校师德师风教育较好,内容丰富,但形式较为单一;课程思政建设情况一般;人文关怀有待提升。山西省高职教师育德素质总体情况良好,但不同专业背景、教师身份、年龄的教师之间育德素质有较大差异;经相关分析,教师个体差异、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度、高职院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情况、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主要影响因素。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本文建议应从构建良好的社会氛围以利于教师的健康发展,高职学校多举措实施教师育德素质培育,高职教师多渠道自我提升育德素质,依据教师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开展育德素质培育提出一些建议。
张小梨[9](2020)在《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研究 ——基于深圳考察》文中提出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百余年来的追求与梦想,也是今天我们汲汲以求的奋斗目标和时代主题。职业教育现代化作为国家整体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与作用十分重大。党的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年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国现代化走了一条不寻常的具有中国鲜明特色的道路,中国教育现代化裹挟在社会整体现代化浪潮中瞄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书写出浓墨重彩的篇章。职业教育因在教育整体系统中与经济社会直接而又紧密的关系,其现代化历程更具丰富、多彩与艰难,职业教育现代化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时代课题。研究职业教育现代化,有多种视角,多种核心议题,但是基于中国幅员广阔、发展模式与发展道路的复杂性,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无疑是透视现代化发展的的重要观察点。可以说,没有区域的率先职业教育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全国的职业教育现代化。我国区域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深圳因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已然成为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辉煌成就的缩影和体现,对深圳这一研究对象的选择无疑最具典型性和可借鉴性。改革开放40多年来,深圳肩负着时代的使命,深圳的教育现代化任重道远,一个原本典型的农村教育在深圳实现现代化伟大历程中走了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作为教育现代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教育现代化又经历了怎样的一种变迁?本文在分析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城市特点,包括发展的动力、发展的速度、模式等发展道路、特色的基础上,以区域发展理论和现代化理论为分析的理论基础框架,综合运用历史的、调查的、比较的等研究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首先,“现代化”是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从传统向现代的社会转型中,职业教育的作用和定位十分特殊。将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历程置于中国社会背景下分析,本研究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政策、发展历程和区域化发展,研究分析职业教育在政策规范治理下的应然状态,分析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发展阶段水平和我国职业现代化区域化建设路径,从而为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实证研究提供支撑和依据。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还重点对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历程做了比较全面的研究,总结概括出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回答了职业教育现代化与深圳经济社会的关系问题。即从与区域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到适度超前发展、科学发展、自主发展、跨越发展再到国际化、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其次,经过40多年的探索,深圳作为经济特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在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探索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模式,本研究将之概括为:工学结合的“宝安模式”;职普衔接的“中职电大直通车”模式;协同治理的“职教集团”模式;产学研用的“校企合作”模式。第三,论文从人的现代化、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建立、服务区域发展的能力以及信息化、国际化等方面描绘了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尤其重要的是揭示出这些目标实现的路径,如通过深圳城市精神的形成促进人的现代化;通过制度的创新建设现代职业教育制度;通过产教深入融合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区域发展能力;通过学习借鉴促进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现代化、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和国际化等。最后,论文在结语部分总结概括出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特征、经验以及所存在的问题。
张冀[10](2020)在《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以四川省高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强化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专门研究,既是关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视问题不足的客观要求,又是立足当下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相对薄弱、深思理论内核的题中之义。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强调新媒体、新技术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是校园新型主流媒体之一,已经成为高校传播信息与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擅于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牢牢把握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趋势,积极凭借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这一鲜活载体,深入发掘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将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与信息科技有机融合,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起来,在新时代彰显吸引力、亲和力,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由此,本文主要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学理问题、功能类型、问题成因、规范要求、实践路径等问题展开研究。第一,理论前提。理论分析是支撑论说的学理依据,本文分别对微信公众平台、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概念、发展历程、内涵特征,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内涵等进行学理审思。从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灌输理论等,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论、接受论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关重要论述,以及传播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给予理论阐释。从理论高度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进行系统论证分析,彰显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的必要性、可行性与迫切性。媒介在不同时代都充当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与载体,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具有典型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媒体属性,展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时代之需,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提供内容承载与技术支撑,思想政治教育者亟需掌握新媒体新技术,将其打造成价值引领、凝聚共识的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第二,功能形态。提炼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六种类型,即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功能、导向功能、服务功能、互动功能、开发功能、凝聚功能的类别得以展现。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坚持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让大学生“多维度”地认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丰富平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库,为大学生提供推送服务、查询服务与咨询服务,实现教育双方的实时互动、平等互动与多元互动,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潜能,促使大学生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关心国家、政党、民族的前途与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助推全体大学生对伟大中国、伟大民族、伟大中国共产党、伟大中华文化的认同,夯实大学生的思想基础,凝聚大学生的政治共识,推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三,现实依据。指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现状、问题及成因。本文以省内126所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为调查对象,系统梳理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阵地样态与内容建设,了解关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开通状况、定位介绍、栏目设置以及运营主体、运营人员、运营推送等情况,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重点事件进行系统分析。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然存在着思想政治教育运营力量投入不足、运营推送专业不强,内容建设导向不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认同不高、思想政治教育栏目十分欠缺等问题,其高校缺乏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大学生对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认知不足、教育双方对平台需求存在偏差、平台推送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形式缺乏创新性转化、平台的机制建设弱化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主要制约因素。第四,对策建议。本文从宏观层面,提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规范遵循。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在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互动交流为支点”的理念宗旨下,在主导性与多样性、灌输性与启发性、人文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遵循中,坚守激浊扬清的价值立场,洞察大学生的价值诉求、明晰新时代的价值趋向,以理想信念教育、红色革命文化与中华优秀道德教育为目标指向助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本文从具体层面,提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实践路径。强化政治素养、加强业务学习、实施名师计划、发挥全员作用的高校微信公众平台队伍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前提所在;培育学生新媒介素养、培养学生意见领袖、提升学生信息鉴别力、激发学生自我教育意识的学生素养提升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关键所在;创新推送类型、重视标题制作、构建话语内容、打造主流栏目的内容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重点所在;健全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领导机制、管理机制、评估体制、协调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保障所在。此外,与本研究相结合,笔者创建并运营微信公众平台“明德e堂”,以检验自己的分析或得到新的启发。作为附录,笔者把它放在最后,以作参考。
二、贯彻教育创新思想,提高高职教育质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贯彻教育创新思想,提高高职教育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论文创新 |
1.4.2 论文不足 |
第2章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基本理论概述 |
2.1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概念 |
2.1.1 “课程” |
2.1.2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 |
2.2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特点 |
2.2.1 隐蔽性 |
2.2.2 依附性 |
2.2.3 浸润性 |
2.3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要求 |
2.3.1 政治导向 |
2.3.2 寓德于课 |
2.3.3 人文立课 |
2.3.4 价值引领 |
2.4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
2.4.1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根本区别 |
2.4.2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价值契合 |
2.4.3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辩证统一 |
第3章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
3.1 发挥“隐性课程”育人功能的需要 |
3.1.1 勘探专业课程育人元素的需要 |
3.1.2 铸牢专业课教师政治信仰的需要 |
3.1.3 将思政工作贯穿育人全过程的需要 |
3.2 提升“思政课程”教育效果的需要 |
3.2.1 更新教育理念的需要 |
3.2.2 完善教育方法的需要 |
3.2.3 增强教育实践的需要 |
3.3 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的需要 |
3.3.1 落实高等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
3.3.2 促进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需要 |
3.3.3 推动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 |
第4章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基础 |
4.1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
4.1.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4.1.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 |
4.2 其他学科的相关理论 |
4.2.1 课程文化发展理论 |
4.2.2 有效教学理论 |
4.2.3 潜在课程理论 |
4.2.4 建构主义理论 |
第5章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内容 |
5.1 政治引导 |
5.1.1 政治理论教育 |
5.1.2 政治认同教育 |
5.1.3 家国情怀教育 |
5.2 思想引领 |
5.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5.2.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
5.2.3 宪法法治意识教育 |
5.3 道德熏陶 |
5.3.1 社会公德教育 |
5.3.2 职业道德教育 |
5.3.3 个人品德教育 |
第6章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 |
6.1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取得的成就 |
6.1.1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理论教学日渐丰富 |
6.1.2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实践活动日渐增多 |
6.2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困境 |
6.2.1 部分高等院校对“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不够 |
6.2.2 部分高等院校专业课教师的育人意识淡薄 |
6.2.3 部分大学生对专业知识蕴含的思政元素“不买帐” |
6.3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面临困境的原因 |
6.3.1 部分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管理制度不健全 |
6.3.2 部分高等院校专业课教师的育人理论水平不足 |
6.3.3 部分大学生对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认识模糊 |
第7章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 |
7.1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原则 |
7.1.1 党委领导原则 |
7.1.2 协同共建原则 |
7.1.3 贴近实际原则 |
7.2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方法 |
7.2.1 统筹和支撑相统一 |
7.2.2 自察和培训相统一 |
7.2.3 融合和联动相统一 |
7.3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 |
7.3.1 党委、宣传部、教育处各司其职 |
7.3.2 专业课教师树立“立德为先”的价值观 |
7.3.3 专业课程凸显科学的价值取向 |
第8章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趋势 |
8.1 实现“课程育人”向“全课程育人”的转化 |
8.1.1 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科内容更有深度 |
8.1.2 创新教学方法,使课堂氛围更有温度 |
8.1.3 提升教育效果,使思政教育更有力度 |
8.2 实现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 |
8.2.1 为高等院校夯实办学方向提供新理念 |
8.2.2 为高等院校贯彻立德树人提供新队伍 |
8.2.3 为高等院校形成育人合力提供新途径 |
8.3 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 |
8.3.1 贯通育人实践协同机制 |
8.3.2 完善育人队伍协作机制 |
8.3.3 激发育人价值认同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以G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1.基于国家导向 |
2.基于现实需求 |
3.基于个人工作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研究现状综述 |
1.国内研究综述 |
2.国外研究综述 |
3.研究评述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五)概念界定 |
1.《中国传统文化》课程 |
2.课程思政 |
二、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一)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
1.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 |
2.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重要途径 |
3.保障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质量的内在需要 |
(二)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建设的可行性 |
1.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组织实施目标与思政教育目标一致 |
2.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组织实施与课程思政互为促进 |
三、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一)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建设现状 |
1.教师普遍认同课程思政理念 |
2.高职院校学生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认知加深 |
(二)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建设存在问题 |
1.处理好教学共同体作用发挥不足的问题 |
2.思政目标的缺失 |
3.教学内容单一 |
4.教学方式单调 |
四、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
(一)内在原因 |
1.教师的课程思政教育意识不足 |
2.教师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和管理能力不足 |
(二)外在原因 |
1.教学共同体作用发挥不足 |
2.教师外在压力过大 |
3.考核评价制度忽视育人指标 |
五、加强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建设的对策建议 |
(一)从自发到自为: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意识 |
1.深化教师对课程思政概念的认知 |
2.提高教师实践课程思政理念的主观能动性 |
(二)从标准化到创新: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专业性提升 |
1.强化文化解读和思政理论素养,提高教师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能力 |
2.创新教学设计,加强教师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的能力 |
3.推行多元化教学实施方式,丰富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
(三)从管理到善治:完善教学管理为教学服务的功能 |
1.处理好教学共同体作用发挥不足的问题 |
2.处理好专业教师外在压力大的问题 |
3.处理好刚性评价与柔性评价相结合的问题 |
六、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建设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1.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 |
2.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
3.研究总结课程思政建设对策和建议。 |
4.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路径仍然需要不断进行探索。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1.研究不足 |
2.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和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4)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49-2019) ——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学术史梳理 |
第三节 相关概念辨析 |
第四节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创新点与存在不足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职业教育政策变迁(1949-1977) |
第一节 过渡时期的职业教育政策(1949—1956)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职业教育政策(1957—1966)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三节 “文革”时期职业教育政策(1966—1977)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二章 改革开放至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职业教育政策变迁(1978—2019) |
第一节 职业教育内在需求型发展阶段政策(1978—1989)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二节 职业教育巩固提高型发展阶段政策(1990—1998)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三节 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型发展阶段政策(1999—2009)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四节 职业教育内涵提升型发展阶段政策(2010年—2016)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五节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型阶段政策(2017—2019)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三章 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动因分析、路径依赖和效能分析 |
第一节 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动因分析 |
一、外生性变量在职业教育政策变迁中的作用 |
二、内生性变量在职业教育政策变迁中的作用 |
三、行动者变量在职业教育政策变迁中的作用 |
第二节 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路径依赖 |
一、政府理性选择与职业教育政策变迁 |
二、学校理性选择与职业教育政策变迁 |
第三节 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效能分析 |
一、投入效能分析 |
二、产出效能分析 |
三、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效应考察 |
第四章 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基本规律与历史经验 |
第一节 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基本规律 |
一、政治结构形塑职业教育政策变迁方向 |
二、经济结构调节职业教育政策演化过程 |
三、利益主体制衡职业教育政策迭代更新 |
第二节 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经验 |
一、以问题为导向完善职业教育政策 |
二、构建统一协调的职业教育动力机制 |
三、职业教育走内涵式特色化发展之路势在必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中国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文件一览(1949—2019)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 ——基于习近平劳动教育重要论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之处 |
1.4.1 主要工作 |
1.4.2 创新之处 |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2章 习近平劳动教育重要论述与工匠精神的相关概述 |
2.1 习近平劳动教育重要论述的生成源流与科学内涵 |
2.1.1 习近平劳动教育重要论述的生成源流 |
2.1.2 习近平劳动教育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 |
2.2 工匠精神的概念解读与分析 |
2.2.1 中国传统工匠精神内涵 |
2.2.2 外国工匠精神简述 |
2.2.3 新时代工匠精神内涵 |
2.2.4 工匠精神的属性分析 |
2.3 习近平劳动教育重要论述与工匠精神的耦合性分析 |
2.3.1 立足人才战略层面的新高度 |
2.3.2 融会技术人才底色的新涵养 |
2.3.3 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新要求 |
2.4 小结 |
第3章 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现状 |
3.1 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取得的良好成效 |
3.1.1 国家对劳动教育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
3.1.2 社会积极推崇匠人匠心榜样的力量 |
3.1.3 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成效显着 |
3.1.4 职业院校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 |
3.2 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
3.2.1 政府引领作用不够强 |
3.2.2 校园文化氛围不浓厚 |
3.2.3 师资整体素质不够高 |
3.2.4 学生综合素质不过硬 |
3.3 小结 |
第4章 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基于习近平劳动教育重要论述的研究 |
4.1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
4.1.1 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完善制度保障 |
4.1.2 营造劳动光荣、崇尚先进的社会氛围 |
4.1.3 构建校政企合作机制,促成深度协作关系 |
4.2 创设浓厚的育人氛围 |
4.2.1 多样校企合作机制齐育人 |
4.2.2 美好校园文化环境同育人 |
4.2.3 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共育人 |
4.3 建立德才兼备的团队 |
4.3.1 提供一个“凝魂聚力”的师资环境 |
4.3.2 打造一支“能说会做”的师资队伍 |
4.3.3 成为一名“德艺双馨”的双师型教师 |
4.4 争做技能型优秀人才 |
4.4.1 认同劳动教育理念,实现人生价值 |
4.4.2 涵养人文情愫,感悟爱国情怀 |
4.4.3 凝聚工匠精神,摆正平常心态 |
4.5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一、发表的学术论文 |
二、主持和参与的课题 |
(6)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2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理论分析 |
2.1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要义诠释 |
2.2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理论基础 |
2.3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类型定位 |
2.4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向度目标 |
2.5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实现的应然路径 |
3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历史回顾 |
3.1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渊源 |
3.2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发展阶段 |
3.3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宏观成就和向度之囧 |
4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现状考察 |
4.1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文化形态 |
4.2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 |
4.3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主要问题 |
5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问题归因 |
5.1 文化育人自觉性不强 |
5.2 职业文化理解得不深 |
5.3 校企文化交融性不足 |
5.4 文化传播机制不完善 |
5.5 法律法规机制不健全 |
6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彰显策略 |
6.1 凝练职业精神标签彰显文化育人价值取向核心精神 |
6.2 打造职业文化载体增强文化育人价值取向显示度 |
6.3 促进校企文化有效交流打通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彰显路径 |
6.4 建立职业文化高效传播机制推进文化育人价值取向深化 |
6.5 优化文化育人环境浓厚文化育人价值取向氛围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选题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小结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概述 |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和内容 |
(一)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
(二)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
(一) 适应社会客观需要,培养合格技术人才 |
(二) 符合自身发展需求,实现教育培养目标 |
(三) 丰富思想政治理论,促进全面发展需要 |
第二章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和不足 |
一、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效 |
(一)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地位提高 |
(二)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总体目标明确 |
(三)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改革明显加强 |
(四)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之处 |
(一) 社会对其重视度不足带来的压力较大 |
(二) 高职院校的特殊性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阻碍 |
(三) 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仍需创新 |
(四)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
第三章 我国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社会层面 |
(一) 社会偏见影响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
(二) 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环境新挑战的影响 |
二、学校层面 |
(一)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不能满足学生的期待和成长需要 |
(二) 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有待完善 |
三、学生层面 |
(一) 思想动态的多样性 |
(二) 存在自卑和过度重视就业技能的心理 |
(三) 网络资源的依赖性和生活缺乏独立性 |
第四章 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措施 |
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建立健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体制 |
(一) 建立完善的领导机制 |
(二)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体系 |
(三) 培养优秀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干部 |
二、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 |
(一) 结合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 |
(二) 结合德育和传统文化教育 |
(三) 结合思想政治专职教师和专职辅导员工作 |
三、坚持以文化育人,浓厚校园文化氛围 |
(一) 利用文化精神熏陶和引导学生 |
(二) 利用学校优美环境和硬件措施去启发学生 |
(三) 利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去鼓舞学生 |
四、加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
(一) 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 |
(二)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培训工作 |
(三) 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工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通辽职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课程思政视域下山西高职教师育德素质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文献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3.3 文献综述评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创新点 |
2 高校课程思政与教师育德素质相关理论概述 |
2.1 高校课程思政基本涵义概述 |
2.1.1 课程思政内涵 |
2.1.2 课程思政的功能及价值目标 |
2.2 育德及育德素质概念 |
2.2.1 育德涵义 |
2.2.2 教师育德素质及其要素 |
2.3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教师育德素质的构成 |
2.3.1 教师自身的“德”是教师育德素质的首要内容 |
2.3.2 育德意识是教师育德素质的主要组成部分 |
2.3.3 育德能力是教师育德素质的必备条件 |
2.4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教师育德素质培育理论溯源 |
2.4.1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指导 |
2.4.2 中国传统德育理论借鉴 |
2.4.3 社会主义德育理论支撑 |
2.4.4 习近平关于教育重要论述指引 |
3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教师育德素质及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
3.1 调查概况 |
3.1.1 调查对象、目标和内容 |
3.1.2 调查问卷设计和统计 |
3.2 高职教师育德素质现状 |
3.2.1 高职教师育德素质总体情况良好 |
3.2.2 高职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水平良好 |
3.2.3 高职教师育德意识处于中等水平 |
3.2.4 高职教师育德能力一般 |
3.3 高职院校开展课程思政及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情况 |
3.3.1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一般 |
3.3.2 师德师风教育较好 |
3.3.3 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较丰富,形式较单一 |
3.3.4 高职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有待提升 |
4 课程视域下高职教师育德素质影响因素相关分析 |
4.1 高职教师个体差异性是内在因素 |
4.1.1 人文社科类教师的育德素质相对较高 |
4.1.2 思政课教师的育德素质相对较高 |
4.1.3 工作年限30年以上教师的育德意识相对较好 |
4.1.4 高职教师育德素质与个人工作重心呈正相关 |
4.2 高职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知晓度是关键因素 |
4.2.1 高职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与课程思政知晓度呈正相关 |
4.2.2 高职教师育德意识与课程思政知晓度呈正相关 |
4.2.3 高职教师育德能力与课程思政知晓度呈正相关 |
4.3 高职院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是重要因素 |
4.3.1 师德师风教育有助于提升育德素质 |
4.3.2 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有助于提升育德素质 |
4.4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间接因素 |
4.4.1 高职院校工作重心影响育德素质 |
4.4.2 高职院校评价教师的标准影响育德素质 |
4.4.3 高职院校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影响教师育德素质 |
4.4.4 社会环境影响利弊兼具 |
5 优化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教师育德素质培育对策 |
5.1 构建有利于教师健康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
5.1.1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
5.1.2 创新教师待遇激励机制 |
5.1.3 加大树立宣传优秀教师典范的力度 |
5.1.4 为教师提供各种提升育德素质的路径 |
5.2 高职院校发挥教师育德素质培育的主导作用 |
5.2.1 注重教师育德素质培育的顶层设计 |
5.2.2 加强高职教师思想政治教育 |
5.2.3 培育高职教师育德的责任感 |
5.2.4 建立高职教师育德能力提升协同机制 |
5.2.5 重视促进教师育德素质提升的人文关怀 |
5.3 高职教师育德素质自我提升路径 |
5.3.1 增强育德自信 |
5.3.2 提升思想道德素质 |
5.3.3 自觉提高育德能力 |
5.4 依据教师个体差异开展育德素质的培养 |
5.4.1 加强艺术体育类教师育德素质的培育 |
5.4.2 加强专业课和通识课教师育德素质的培育 |
5.4.3 加强青年教师育德素质的培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9)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研究 ——基于深圳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相关研究现状梳理 |
二、国外相关研究现状梳理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三节 核心概念解析 |
一、职业教育及其特征 |
二、职业教育现代化及其特性 |
三、深圳 |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实施方案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实施方案 |
第二章 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区域发展理论与职业教育 |
一、区域发展理论及深圳“国际性城市”的探索 |
二、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
第二节 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理论 |
一、现代化的理论与深圳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
二、教育现代化的内涵 |
第三节 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分析框架 |
一、宏观层面:体制机制的建设 |
二、中观层面:职教文化的建构 |
三、微观方面:产教融合的深化 |
第三章 国家整体视野中的职业教育现代化历程 |
第一节 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主要阶段 |
一、调整结构扩张式发展阶段(1978 年至1990 年) |
二、调整规模稳健式发展阶段(1991 年至1999 年) |
三、转型改革内涵式发展阶段(2000 年至2009 年) |
四、创新驱动质量提升发展阶段(2010 年至今) |
第二节 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突出特点 |
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要素逐步形成 |
二、职业教育规模和结构更加合理 |
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显着增强 |
四、职业教育法制机制建设取得长足发展 |
第三节 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区域化发展 |
一、职业教育现代化以区域经济社会现代化为基础 |
二、职业教育现代化以区域职业教育信息化为推进手段 |
三、职业教育现代化以区域职业教育本土性为特色亮点 |
第四章 区域视野中的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历程 |
第一节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探索 |
一、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适度超前 |
二、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协同发展 |
三、社会需求催生职业培训、技能培训 |
第二节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体系构建 |
一、构建职业教育现代化结构体系 |
二、构建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质量体系 |
三、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历程的特点 |
第三节 职业教育现代化品牌的打造 |
一、打造职业教育的“深圳质量” |
二、打造深圳高等职业教育品牌 |
三、打造面向市场的成人教育品牌 |
第四节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形成 |
一、职业教育国际化在借鉴、创新、超越中实现 |
二、职业教育法治化建设在特区立法优势中体现 |
三、职业教育区域化发展在开放性发展中凸显 |
第五章 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模式分析 |
第一节 多层次推进工学结合的“宝安模式” |
一、产业发展情况 |
二、“宝安模式”内容 |
三、“宝安模式”成效 |
第二节 职普衔接的“中职电大直通车”模式 |
一、职业教育基本情况 |
二、“中职电大直通车”内容 |
三、“中职电大直通车”成效 |
第三节 协同治理的“职教集团”模式 |
一、“职教集团”背景 |
二、“职教集团”特点 |
三、“职教集团”成效 |
第四节 产学研用的“校企合作”模式 |
一、“校企合作”现状 |
二、“校企合作”内容 |
三、“校企合作”成效 |
第六章 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及实现路径 |
第一节 以城市精神促进人的现代化 |
一、深圳城市精神的内涵 |
二、强化思想引领的价值 |
三、强化道德规范的作用 |
四、职业素养人才的培养 |
第二节 以制度创新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建立 |
一、完善职业教育法律制度 |
二、完善职业教育布局和专业结构 |
三、完善地方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
四、完善校地合作办学机制 |
第三节 以产教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服务区域发展能力 |
一、强化产教的深度融合力度 |
二、加大产教合作的制度建设 |
三、推动职业教育集群化发展 |
四、促进职教集团全面发展 |
第四节 以学习借鉴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 |
一、深化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现代化建设 |
二、加速推进职业教育的信息化 |
三、全面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建设 |
结语: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特征、经验与问题 |
一、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特征 |
二、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经验 |
三、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深入推进存在的问题 |
四、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以四川省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与研究现状 |
1.1.1 研究意义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3 研究述评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创新 |
1.3.1 研究内容 |
1.3.2 预期创新 |
第2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学理探究 |
2.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内涵界定 |
2.1.1 微信公众平台的定义阐释 |
2.1.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内涵分析 |
2.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解析 |
2.2.1 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理解 |
2.2.2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辨析 |
2.2.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剖析 |
2.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理论基础 |
2.3.1 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
2.3.2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支撑 |
2.3.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指导 |
2.3.4 相关学科知识的理论借鉴 |
2.4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践价值 |
2.4.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必要性分析 |
2.4.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可行性分析 |
2.4.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迫切性分析 |
第3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类别展现 |
3.1 认知功能 |
3.1.1 形式认知 |
3.1.2 内容认知 |
3.1.3 载体认知 |
3.2 导向功能 |
3.2.1 政治导向 |
3.2.2 思想导向 |
3.2.3 行为导向 |
3.3 互动功能 |
3.3.1 实时互动 |
3.3.2 平等互动 |
3.3.3 多元互动 |
3.4 服务功能 |
3.4.1 咨询服务 |
3.4.2 查询服务 |
3.4.3 推送服务 |
3.5 开发功能 |
3.5.1 感官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
3.5.2 在线交流,激活创新精神 |
3.5.3 思维训练,提升辩证素养 |
3.6 凝聚功能 |
3.6.1 传承优良传统,增进文化认同 |
3.6.2 塑造执政形象,强化政党认同 |
3.6.3 弘扬民族精神,提升民族认同 |
3.6.4 厚植爱国情怀,夯实国家认同 |
第4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现状分析 |
4.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阵地样态 |
4.1.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开通的普遍性 |
4.1.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定位的多元化 |
4.1.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栏目的个性化 |
4.1.4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的共通性 |
4.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内容分析 |
4.2.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内容类型的多样性 |
4.2.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时政要点的差异性 |
4.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现实成效 |
4.3.1 实名主体与运营主体各显其能 |
4.3.2 栏目设置与菜单设计有章可循 |
4.3.3 先进典型与特色内容深受青睐 |
4.4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问题表现 |
4.4.1 思政力量投入不足,运营推送专业不强 |
4.4.2 平台定位认知不准,思政栏目服务欠缺 |
4.4.3 内容建设导向不够,思政内容认同不高 |
4.5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制约因素 |
4.5.1 平台的运营缺乏思政教育观念 |
4.5.2 学生对平台思政功能认知不足 |
4.5.3 教育双方对平台需求存在偏差 |
4.5.4 平台推送内容和形式创新不够 |
4.5.5 平台的机制建设弱化思政功能 |
第5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规范遵循 |
5.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理念遵循 |
5.1.1 秉持“育人为本”的理念宗旨 |
5.1.2 坚持“学生主体”的本位回归 |
5.1.3 增强“互动交流”的协同意识 |
5.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指导原则 |
5.2.1 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 |
5.2.2 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结合的原则 |
5.2.3 坚持人文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 |
5.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价值遵循 |
5.3.1 坚守激浊扬清的价值立场 |
5.3.2 洞察青年学生的价值诉求 |
5.3.3 明晰因时而进的价值趋向 |
5.4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目标指向 |
5.4.1 以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 |
5.4.2 以中华优秀道德涵养时代青年 |
5.4.3 以红色革命文化传承使命担当 |
第6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实践路径 |
6.1 加强队伍建设:以专业的“微”力量提升水平 |
6.1.1 强化政治素养 |
6.1.2 加强业务学习 |
6.1.3 实施名师计划 |
6.1.4 发挥全员作用 |
6.2 提升学生素养:以良好的“微”素养重塑自我 |
6.2.1 提升学生媒介素养 |
6.2.2 培育学生意见领袖 |
6.2.3 提升信息甄别能力 |
6.2.4 激发自我教育意识 |
6.3 加强内容建设:以丰富的“微”内容感召学生 |
6.3.1 创新推送类型 |
6.3.2 重视标题制作 |
6.3.3 创新话语体系 |
6.3.4 打造精品栏目 |
6.3.5 把握推送时机 |
6.4 健全保障机制:以完善的“微”机制引领发展 |
6.4.1 强化领导机制 |
6.4.2 规范管理机制 |
6.4.3 优化评估机制 |
6.4.4 健全协调机制 |
结论 |
附录 |
一、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应用范例 |
1.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平台“明德e堂”的构建 |
2.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平台“明德e堂”的运营 |
3.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平台“明德e堂”的展望 |
二、省内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情况汇总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四、贯彻教育创新思想,提高高职教育质量(论文参考文献)
- [1]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十四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J].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福建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2(01)
- [2]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D]. 杨金铎. 吉林大学, 2021(01)
- [3]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以G校为例[D]. 罗北战.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4]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49-2019) ——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D]. 武智. 扬州大学, 2021(02)
- [5]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 ——基于习近平劳动教育重要论述的研究[D]. 石晓刚.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6]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研究[D]. 方桐清.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7]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研究[D]. 李甄.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20(02)
- [8]课程思政视域下山西高职教师育德素质培育研究[D]. 凌晓青.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4)
- [9]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研究 ——基于深圳考察[D]. 张小梨. 天津大学, 2020(01)
- [10]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以四川省高校为例[D]. 张冀.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